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诚忙让朱由检给冯梦龙见礼,介绍道:“这便是大明第一才子冯梦龙。”
冯梦龙捊须大笑,道:“岂敢岂敢。”
见了明朝大文豪,朱诚也不再挑书了,让侍卫和书商结账,自己请冯梦龙去饭馆边吃边谈。冯梦龙看到朱诚这么喜欢他的书,又谈得非常投机,便欣然同意了。
饭桌上,朱诚问道:“冯先生是苏州府人吧,怎么到北京来了?”
冯梦龙道:“还不是准备明年的科举考试吗,早点来心里或许能有点底啊。”
朱诚心中暗暗叹息,冯梦龙虽是文学大家,却并不是科考能手。十年后,到了崇祯三年,才补为贡生,明年的科举考试肯定是铩羽而归了。忽然,他心中一动,明朝之所以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心不齐,如果百万汉人拧成一股绳,还怕建奴逞凶狂吗?要让大明上下同心同德,宣传工作就不能放松,而靠那些状元、进士写的干巴巴的文章,连作者本人也打动不了,怎么能感动千千万万的百姓呢。冯梦龙是一个宣传能手,他写的通俗故事生动活泼,又富有教育意义,如果能招俫此人,以后的文宣工作就不用愁了。
朱诚问道:“先生心中有底吗?”
冯梦龙老老实实地回答:“没底。”
&先生有没有想过别的出路呢?”
&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为百姓做实事,要千古留名,只有科举一条路啊。”
&生如果只有这两个目标了,已经完成任务了,你的书开启民智,何尝不是为百姓做实事呢。千百年以后,我们也许早已被世人忘怀,但先生的名字因为您的书,定会彪炳史册。不过如果想要做官,恐怕先生并不一定适合科举这条路。”
冯梦龙眼睛一亮,问道:“小兄弟难道有一条明路指给我吗?”
朱诚道:“我是王府审理所审理副,文官正七品,锦衣卫千户,武职正五品。这位是大明天子的亲弟弟,朱由检,以后的王爷。”
朱诚一指正在摇头晃脑听歌女唱歌的朱由检,接着说道:“如果你想走文官路线,等阿检封王之后,王府里任何一个官职由你挑,如果你想走武官路线,我手下有一个副千户的职位空缺,从六品的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冯梦龙踌躇良久,朱诚有点不耐烦了,决定下一剂猛药:“冯先生,我仰慕你的才华,才倾心结交。如果你再犹豫,小王爷一生气,那你就错过这个村,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大人,副千户的官职您能做主吗?”
&上令我招募将士,只要报上去的名单,一定会批准的。”
&此,千户大人,下官这厢有礼了。不过,科举考试的时候,能不能让下官再试一试呢?”
&关系,每次科举考试你都可以试一试,只要不耽误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三人把酒言欢,当然朱诚和朱由检喝的还是蜂蜜水,而冯梦龙喝的则是米酒。
正喝得开心的时候,一个太监模样的人找到朱诚,附耳说了几句,朱诚脸色大变,将一只酒杯摔在地上,摔得粉碎:“这帮人,那么可恶。”
&歉,明日停电,更新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到10点。)
第七章 鸡犬不留(上)()
这太监是宫里来的,从儿童乐园一路找来,可见事情紧急到了何种程度。朱诚一问,原来是大臣又和皇上杠上了,追问朱诚何时发配。
朱诚怒不可遏,自己这是拆了谁家的房子,还是刨了哪家的祖坟,怎么大明的官员处处与自己为敌呢?他不知道,大臣们针对他的原因有二:其一争功。和平时期文官最大的功劳是拥立,原来他们计划拥立朱由校为帝,将权力从李选侍手中夺过来,然后顺手放进自己口袋里。没想到李选侍竟愚蠢到劫持皇太子,这才引起朱诚带兵救驾,拥立之功大部分落到了朱诚头上。如果不把朱诚从皇上身边赶走,恐怕自己连汤都喝不着了。其二是,朱诚确实耽搁得太久了。天启帝明明已经下旨发配朱诚,可朱诚却迟迟不出发。这里倒不是朱诚有意和大臣对着干,因为他和大臣的计算日子的方法不一样。朱诚是万历皇帝的义孙,泰昌皇帝的义子,照理是要等两位皇帝入土为安,才能回到儿童乐园,调配随行的人员和物资。可是大臣们却是从天启皇帝下诏那天开始计算的,这都一个多月了,还不走,是不是想赖着不走了?
朱诚对冯梦龙道:“你先和阿检回儿童乐园,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咱们出发去京西皇庄,日后锦衣卫千户所就驻扎在那里。那里环境清幽,离京城也不远,才二十里路,日后赶考也方便。”
朱诚接着对朱由检道:“阿检,你和冯先生一起回去,我去宫里办点事情,马上回去。你不是喜欢听故事吗?冯先生一肚子奇闻异事,让他说给你听吧。”
冯梦龙拱拱手,道:“大人尽管放心地去吧,小王爷由我照顾,您放心。”
朱由检道:“诚哥哥,你要快点回来哦,我还要和你一起买东西呢。”
朱诚再一次发挥脱衣百户的本色,飞速脱衣,换上蟒袍。
宽窄合适而又充满高贵之气的衣服,配合俊俏的小脸,睿智的眼神,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呀。这是年龄尚幼,要是大上三五岁,怕不要风靡万千少女,引起尖叫声一片呀。
冯梦龙见身着蟒袍的朱诚,心中仅有的一点怀疑也荡然无存,伸手擦擦因为过于激动而有点湿润的眼眶。
朱诚只带着一名侍卫就走了,把所有的侍卫都留给了朱由检和冯梦龙。
朱诚飞马――准确地说是坐着飞快的马车赶往皇宫,他倒是想骑马,可是没有适合他这个年龄的马,只好退而求其次,坐马车了。
朱诚赶到太和殿,看到天启皇帝朱由校正脸色铁青坐在龙椅上,下面大臣唾沫满天飞,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见到朱诚进来,朱由校激动地站起身来,道:“诚哥儿,你看他们”
朱诚向天启皇帝递了个眼色,示意万事有我。见朱诚神态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由校心里一下子安定下来。
朱诚运足气,大吼一声:“住嘴,你们这些逆臣,眼里还有礼法吗?”
朱诚个头虽小,但声音不小,众臣一惊,渐渐安静下来。
朱诚道:“御史何在,将刚才吵闹的大臣名字记下,这是君前失仪,散朝后,按律处罚。”
御史闻言出班,开始记录大放厥词的大臣,才记下两个名字,忽然惊醒,自己为什么要听朱诚的命令,刚才大家正在控诉朱诚赖在京城不走呢,自己也小小地掺了一脚呢。他连忙收起象牙笏板,正想抹去上面记录的名字,忽听皇帝说道:“朱诚是锦衣卫千户,有权处置君前失仪的大臣。而他说的也正是朝廷制度,既合理,又合法,你为什么不按他说的去做呢?”
御史闻言,无奈地继续记录。
吵闹的大臣一个个面红耳赤,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垂头丧气。他们并不怕皇帝的处罚,甚至希望被皇帝处罚,因为这是获取名声的捷径。但如果是违反朝廷制度而被处罚,那就不见得有多光荣了。
不过任何地方都不缺乏出头鸟的,一位红袍大臣出班跪倒,启奏道:“皇上,臣刚才过于激动,一进忘了礼法,甘受处罚。但朱诚已被宣布发配京郊,为何赖在京城不走。这样公然违反朝廷决议,罪责更大,请皇上处罚朱千户。”
朱由校派人去请朱诚,就是为了让他早做准备,刚才见朱诚面色如常,知道他早已想好答词,便问道:“朱诚,这件事,你怎么解释呀?”
&上发配微臣去皇庄服劳役,臣只有健康才能更好地为皇上种菜,听说皇庄粮食不足,所以微臣最近一直在准备粮食。等粮食准备好了,臣自然要去皇庄的。”
光禄寺少卿高攀龙道:“缺粮么,到我家去拿,拿了马上离开京城。”
高攀龙心想,一个小孩能吃多少粮食呢?就算朱诚正在发育,吃得多些,就算他是饭桶,一年能吃多少粮食呢,给他几石粮食,打发他快点走,省得在京城让人心烦。
朱诚道:“高大人如此大方,让下官感动非常啊。不过,高大人说的是真的吗?”
高攀龙看到朱诚一副谄媚相,厌恶地说道:“真的,真的!拜托你拿了粮食就走吧。”
朱诚面向众位大臣问道:“你们可听见了,这是他叫我去拿的。”
大臣们巴不得让这个搅黄了他们美梦的坏小子赶紧走,齐声道:“我们听见了,你快点去拿吧。”
方从哲却冷笑着不做声。所谓树老成妖,人老成精,已经一把年纪的他从朱诚的话中听出了很重的阴谋味道,可笑这些大臣还当他是傻瓜。
朱诚却不走,又面向天启皇帝道:“皇上,你也听见高大人的话了吧。”
天启帝知道朱诚又要搞鬼,忍住笑,道:“朕可以作证。”
朱诚出殿,和守在门外的侍卫附耳说了几声,侍卫领命而去。朱诚又回到大殿。
高攀龙奇道:“你怎么不去拿粮食呢?”
朱诚故意装作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道:“我是一个10岁小儿,高大人不会残忍地让我去背很重的麻袋吧。我叫了侍卫去,放心,别人送我东西,我一向不会拒绝的。”
断指御史抚摸着包扎好的断指,心中暗道,你这小子,折断我手指的时候力气怎么那么大呢?
高攀龙心下大定,却又有点担心,这小子不会耍赖,拿了东西不走吧。
高攀龙冲天启帝拱拱手道:“万岁,臣等不走,等国诚拿了东西再走。”
国诚道:“不劳高大人相送,我早已说过,备好粮食,第二天启程。”
高攀龙道:“那我们就在金殿上等你备好粮食。”
左光斗也道:“对,省得你拿了高大人的东西不承认。”
天启帝对朱诚招了招手,朱诚会意地走上玉阶,站在龙椅旁。
天启帝悄声问朱诚:“诚哥儿又想了什么鬼点子整高攀龙这混球了?”
&歉:昨天真是不顺,白天停电到6点,晚上网没断,但起点“上传新章节”进不去,等到晚上4点。早上上网吧传的,请各位读者原谅。现在正在和起点谈签约的事情,请读者放心,绝不太监。)
第七章 鸡犬不留(下)()
朱诚也悄声道:“我说的粮食可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这次跟我一起去京西皇庄的所有人的一年的口粮。”
天启帝一愣,忍不住哈哈大笑,对于这些大臣的步步紧逼也不是特别在意了。
殿内群臣交头接耳,不知道这对无耻的君臣又在想什么阴谋诡计。殿角负责记录的史官赶紧记下佞臣朱诚的罪状。
笑罢多时,天启帝神色一黯,道:“诚哥儿,朕真舍不得你走啊。你一走,朝堂上就剩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朱诚道:“陛下怎么可能是孤军奋战呢,内侍魏忠贤忠心事主,也是陛下的一大助力呀。”
魏忠贤在一旁听了,心中感动不已,瞧瞧,这才是魏家的人哪,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也不忘记为他爷爷说情表功。
天启帝叹了口气,道:“有的时候,朕真羡慕阿检,有你这样的好朋友。我知道,你心中朕始终是排在第二位,而阿检是第一位的。如果今天是阿检坐在这个位置上,你的处理方式或许又不一样。”
魏忠贤急道:“陛下,慎言。”
天启帝笑道:“没事,自家人闲话。”
三人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子。
时近中午,朱诚道:“万岁,是否感觉腹中饥饿呀?”
天启帝道:“唉,气饱了。”
朱诚道:“我最近学了一道新菜,烤羊肉串,陛下不如尝尝。”
天启帝道:“这里这么多大臣,你一个人做得来吗?”
&们?他们也配我大明第一个少年千户亲自下厨,让他们看着吧,馋死他们。”
说着,朱诚下了玉阶,从后面退出太和殿,去了御膳房。
&岁,请问朱千户这是去哪里呀,想逃走吗?这可不行。”
&千户去为朕准备膳食去了,难道朕吃点东西,你们也要管吗?”
众大臣知道朱诚奸滑似鬼,这次好不容易把他逼到墙角,如果这次让他溜了,那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对付他。不过好在有皇上亲口解释,众人也不怕朱诚不回来。
御膳房里应有尽有,不过朱诚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辣椒,想来不没有传到大明。朱诚不由暗下决心,一定要派人去海外搜集植物种子,什么西红柿、玉米、红薯、辣椒、橡胶树、金鸡纳树都要引进。西红柿、辣椒味道鲜美,玉米、红薯产量高,橡胶在工业上用途多,金鸡纳树治虐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