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盛唐-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后缓急()
夜,登州这地方除了鱼之外,别的在唐朝也没啥可说的。两文钱买了一堆新鲜海鱼回来,还都是大家伙,油锅煎的两面焦黄,放点姜葱,加点酱油,加点水,加点辣椒。
香喷喷的大黄鱼在这年月根本不值钱,李诚吃的很嗨。两个女人却不喜欢,另外弄了些菜来。可惜的是没有酒,本地的酒水就是一般的米酒,说的难听点,喝嘴里还带着点酸。李
诚一点都喝不下去,就着海鱼吃了几块煎饼,一盘大黄鱼都进了李诚的肚子。。。
关中人吃不惯这个,程处弼等人,那是一口都没吃,就着羊汤吃煎饼。说
来也奇怪,他们能承受羊汤的膻味,却无法享受海鲜的腥味。吃
饱喝足,放下筷子,程处弼低声道:“哥哥,这地方也看不出什么好来?何苦特意走一趟?”李诚吃完了,端起茶杯道:“你这是没见识,这大海里面全是宝贝。”
程处弼被说了也不生气,李诚说他没见识,那就一定是对的。“
等两天,宫里来人了,我们去一趟长芦。那是幽州的地界,你去跟你家大人说一声,想要发财,就派够人手,算他一份。”李诚觉得这事情还是算上老程吧,晒盐的事情,还是先搞起来。见了好处,接下来的事情都好办了。事
情很多,时间很紧,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别看李世民说的好听,没见着盐你看他怎么说。这人啊,跟驴子没啥区别,就得鼻子前面绑一根胡萝卜。程
处弼连连点头,老流氓是新任的幽州总管,非要把程处弼塞过来的目的,不就是这个么?生怕有啥好处,没他的事情。“
登州这边的猪肉,一股骚味道,闻着就没胃口。”程处弼叹息一声,非常怀念李家的红烧肉。李诚撇了撇嘴:“你家大人在幽州,可以养猪嘛。煽了养,很难么?”“
现养哪里来得及啊?”程处弼还是不满,李诚懒得理他,起身道:“你明日就走,带着人在长芦等着,人少了不行,怎么也要五六百号的。”“
就依着哥哥的意思。”程处弼点头答应下来,李诚道:“不早了,回去休息吧。”这
人呢,就是不经念叨,李诚早早睡下,一早起来在院子里活动筋骨的时候,院子门口出现一个看着肥头大耳的家伙。李
诚停下来,这人拱手笑道:“可是自成先生当面?”“
你是哪个?”李诚笑着问一句,来人道:“程宏,做买卖的。我家叔叔让我来登州拜见自成先生。”李诚皱着眉头看着他,这人赶紧又补一句:“家叔是陛下跟前的人。”哦
,李诚明白了,这是大太监的侄子,仔细想想,大太监确实姓程来着。
“进来说话吧。”李诚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程宏这才进了院子门,表情恭敬的站在一边。李诚示意他坐下,也没敢坐,只是笑道:“自成先生当面,哪有小的位子。”“
好吧,说说,都怎么给你说的?”李诚笑着问,随他去好了。“
家叔信上交代,此事不宜声张,待做出点样子来,再汇报家叔。”程宏恭敬的回答,李诚听了很不爽的歪歪嘴,淡淡道:“陛下这就是信不过我,当我在骗他呢。”
程宏差点要跪了,这位也真敢说。李诚见他惶恐,笑道:“没你的事情,你别担心。既然如此,你先回去安顿一番,明日一早我们启程去长芦,估计要吃一段时间的苦。”
“不碍,不碍,小时候家里饭都吃不上的,如何吃不得苦。”程宏赶紧保证没事。告
辞出来,程宏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道:叔叔信里果然没骗自己,这李自成真是什么话都敢说。陛下也干埋怨,是侍宠自娇呢?还是恃才傲物?就看他能不能轻松的搞出盐来。
煮盐不是什么高科技,登州沿海百姓,煮盐的人多了。就是用一口大瓮,装了海水慢慢的烧干。这种盐不好吃,甚至有点苦。但是对于百姓来说,醋布都能用,何况是有点苦的盐。
有的地方海水煮出来的盐还不能吃,有毒。海水里头各种物质混杂,盐不是简单的事情。李
诚其实也不懂太多盐的事情,不过他知道长芦那边的有盐场,都是直接晒盐。相比是吃不死人的。所以去那边晒盐没错,至于精盐该怎么做,不会是多过滤几次么。
现在制盐的流程其实很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现代的标准高,海水里的杂质必须取出,还要加碘之类的。唐朝的制盐,肯定没那么复杂了。李
诚倒是知道一些,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具体到操作的时候,终归还是简单粗暴。稍微沉淀一次饱和的卤水就行了,除非是自己吃的盐,才会仔细的去摆弄。知道原理,剩下的就是反复试验了。
李诚北上,就带着两个老卒,留下稳重的牛大贵照顾两个女的。不是李诚矫情,实在是晒盐不是个勾当,太辛苦了。这钱不好挣的,就算不用自己亲自去弄盐田,也要到现场吧?
李诚这一走就是半个月,一点音信都没有,两女的在登州有点扛不住了。她们是带了家里的任务来的,现在都过去那么久了,连个边都没沾上,在登州干等着算什么?一
番商量,两女决定去找李诚。于是便央求牛大贵,表示不放心李诚,想去看看。
牛大贵也憋屈的不行,在登州这破地方呆着,也没个熟人,还有两个女的安全需要保证。
于是牛大贵去找崔成,表示要去找李诚,让他安排一下车马。
崔成这半个月也是忙的一塌糊涂,初步把登州的各级的架子搭起来了。听了这话,就算再忙也要出点力气,派个小吏带着十几个不良人,护送她们北上找男人。
其实最惨的还是吴都尉,李诚这边准信都没一个呢,人却不见了。打听之下,也没人告诉他。问崔成的时候,还被数落了一句:御史的去向也好打听的?
没招了,只好盯着两个女人,发现她们收拾行礼,赶紧来讨好牛大贵。这些日子,吴都尉也没少找牛大贵喝花酒,交情倒是有一些。牛大贵也没防备吴都尉,就说李诚去了长芦。听
说这俩女的也要去,吴都尉干脆主动请缨,带着一百个士卒,护送她们北上。牛大贵一琢磨,行啊,不过你们得自带干粮。吴都尉现在就想见李诚,别说自带干粮了,把家里几个没嫁人的妹妹全都塞给李诚都行啊。
一路风尘仆仆的,走了五天才找到李诚所在的地方。见到住的地方,心里就已经凉了半截,住的居然是草棚子。李诚还不在这里呆着,说是去了海边盐田监督去了。
两女只好接着找,跟着带路的下人,走了一个时辰,才算到了地方。李诚的时候,两个女人都傻眼了。这还是那个风度翩翩的自成先生么?
一身短打,光着脚,脚上都是泥巴,头发乱糟糟的,衣服都馊了,不知道多少天没洗澡了。李诚这边正在督造盐田呢,这地方太荒凉了,连个路都没有了。
开始几天还讲究点,后来直接去特么的,大家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加上这东西以前没弄过,开始搞的时候,真的不行。一涨潮,盐田就给冲了。
弄了五天,才算确定了合适的地点,重新开始搞。两女到的时候,盐田刚出卤水。多
亏了程处弼带来的两百士卒,都是干活的好手啊。不然这事情没这么快。饱
和的卤水需要沉淀,换一个池子存一段时间,等到沉淀后,再把卤水引入盐田继续晒。
这段时间,一直在弄这个。两个女人拉着李诚的手,眼泪汪汪的。
“李郎君,这盐不晒也就罢了,何苦如此作践自己?”郑洁是真的心疼了,这是李诚啊。大唐第一才子,居然把自己搞成这样了。
白嬛则直接发飙了,指着程宏的鼻子骂道:“你这厮,会不会伺候人?郎君神仙一般的人物,你却如此作践?”
程宏也是一肚子的眼泪啊,这半个多月,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的好吧。回去称一下,至少瘦十斤。把自己养胖可不易啊,这瘦下来可快着呢。
没法子不瘦,在这里吃的很差,馒头倒是管够,但是吃不到肉。只有海里的鱼随便吃,这东西一退潮,随便都能捡个几十斤的。
李诚看着欲哭无泪的程宏,他的样子跟李诚也差不多,没法不这样。李诚都这样了,他还能怎样?他要是干干净净的,程处弼带来的这些士卒,能给他丢海里去喂鱼。闸
门一开,卤水灌入盐田,李诚这才算是送了一口气,回头对两女道:“你们,再辛苦几天,就能看见盐了。”
两女才不管什么盐不盐的,赶紧把那个白白嫩嫩的自成先生变回来才是正经。
李诚找的地方属于河北道,附近有个县城叫做盐山。看看时候还早,两女死活要把李诚弄走,去县城里住几天。李诚无语之极,不过也没坚持了。该做的事情基本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着净化一次后的卤水晒出盐来。
程宏是巴不得李诚赶紧走,两女的一看气势汹汹的,根本得罪不起。拉上程处弼一起,苦苦哀求,让李诚带着两个女的去盐山县城。
第二百四十二章 盐山()
巡察御史的身份就是好用,城门都关了,亮出身份来,县令屁颠屁颠的带着人开门迎接。城里最好的宅子住进去,原来的主人是个富商,让出最好的院子,自己住别的院子去了。大
晚上的不消停,把这一家人都忙坏了,伺候李诚和两女的洗澡吃饭,一番折腾,快到子时了,李诚才算是坐在了堂前。盐
山县令很害怕,这穷乡僻壤的鬼地方,怎么把巡察御史给招来了?不怕不行啊,县令是一方土皇帝,但是架不住人家吴都尉为了拍马屁,带来了一百兵丁。这一看就是要搞事的节奏。盐山的地名,顾名思义,跟盐有关。
跟盐有关的地方官,屁股能干净么?想到李诚出现在城门口时的惨状,盐山县令腿都是软的。什么气节风骨,有身家性命重要么?李诚搞的这么惨,一定是在盐山出事了呗。
“二位,对不住,我饿了,先吃点东西。”洗澡洗头,擦干头发,很费时间,李诚头上包个头巾,搞的像阿三一般。一桌子好菜,他也不客气,先吃上了。县
令和本地的商人谢某,坐在一旁安静的陪着。看见李诚吃的很香,心里越发的不安。这御史可是带着兵来的,一声令下,就是抄家灭门的勾当。
“打扰了!”李诚放下筷子,总算是吃饱了。谢某起身,连声称不敢。然后看看县令。
县令倒是还算镇定,李诚来的突然不假,但是从他观察来看,李诚不像是来找麻烦的,倒像是来敲竹杠的。刚才仔细琢磨,这带着几个女人呢,这细节很关键。哪有来抄家,还带着女人的?一定是路上遇见什么事情,才搞的如此狼狈。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盐山这个地方,弄点钱堵御史的嘴,不算很难办。
那么御史大人会遇上了什么事情呢?县令之前也想过,最坏的可能就是遇上私盐贩子了。盐山产盐,民间多有灶户。一些桀骜不驯之辈,为了挣钱铤而走险。私盐贩子哪都有,盐山这一带比较多。私
盐贩子怎么解释呢?可以理解为武装无牌贩盐。私盐利润高,但是违法。盐山这地方,土地贫瘠,指望地里那点收成,日子很难过。时间一长了,有组织的私盐贩子就多了。
盐山地面上,唯一的不安定因素也就是这个了。“
御史驾到盐山,不知有何示下?”县令是个五十左右的白面男子,姓周。李诚来到的时候,他还在后衙由身边的通房陪着喝酒取乐呢。但是他不敢抱怨,巡察御史权利太大。“
不该问的就别问,只要知道跟你没关系就行了。我在这呆几天就走,不许泄露行踪。否则幽州总管会让你去边关,直接面对高句丽和诸多蛮夷。”李诚淡淡的回答,这时候没有端茶送客,但是眼神和表情显得不耐烦了。周
县令识趣的站起告辞,商人谢某也跟着出来了。李诚这里没打听出消息,不等于没有别的路子啊。那个吴都尉不是在么,只是另外安排了住处。两
人还是不放心,决定继续辛苦一番,奔着吴都尉的驻地去了。吴
都尉这边也没休息呢,那么多兵卒要安顿,也不是个轻松的交易。忙活半天,晚饭才算吃到嘴,筷子都没放下呢,盐山县令和商人谢某来拜访。得。。
,赶紧起身迎一下吧,毕竟是地头蛇,得了人家的照顾,必须客气点。盐山不是登州,盐山有钱啊。同样是煮盐卖盐,登州的盐就是没有盐山的好,带着一股子苦味。
这就是老天爷偏心眼的缘故吧,一样的海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