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程的话,一百步之内用八牛弩射,靠近了用拍杆,还有弓箭和弩箭。靠帮了,就跳帮,抄家伙对砍。”吴都尉倒是内行,不过李诚想了想:“营寨里的船上,都装着这些武器?”吴

    都尉一脸的苦涩:“回总管,一艘二百料的船上,装了拍杆,八牛弩没有,这东西稀罕。”李诚皱着眉头,心道这不行啊,装备没优势,打个屁的打。“

    投石车,能装上战船么?”李诚想起这个来了,记得好像有这么个东西在海战里。“

    装是能装,就是没个准头,再说这船装了投石车,它也跑不快啊,石头可沉着呢。八牛弩有准头,带着钩子,方便靠帮跳帮。近了用火箭,斩断缆绳后还得防备烧了自己。”吴都尉很小心的解释,他看出来了,李诚是个外行。

    “你等等,这八牛弩为何不能用火箭?”李诚突然想到了问题,吴都尉心里一阵无语,八牛弩的射速摆在那里,怎么用火箭,还没射到对手的船,火早就灭了好不好?“

    总管,这个,八牛弩用不了火箭。”吴都尉压低了声音解释,生怕李诚尴尬。李

    诚听了想了想道:“去,拿火箭来我看看,都是什么样子的。”吴都尉赶紧派人去取,小船上就有,很快就取来一支,李诚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所谓的火箭,就是麻布泡了油脂,晒干之后绑在箭头上,点火射出去。

    这肯定不是汽油,也不是煤油柴油,射速稍微快一点,那火肯定就灭掉了。

    “这肯定不行,得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李诚摸着下巴,思虑良久,发现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找石油去,这玩意就算不上土法冶炼一下,烧起来也很猛,不会轻易熄灭。另外一个就是黑火药了,这玩意简单啊,最佳配比不知道,可以慢慢弄啊。学

    历史的对黑火药怎么会不耳熟能详呢?还有颗粒化,这也很重要。总归是要反复实验,硝石好办,木炭好办,麻烦的是硫磺,少数还好,大批量的要找渠道。最

    后就是提纯技术了,硝石、硫磺,都要提纯,不然杂质多了,很难达到最佳的效果。李诚在脑子里找了找,运气不错,在网络上还真的看过相关的文章,就是不知道靠谱不靠谱。嗯

    ,就这么定了,回去就想法子,先找到石油,再搞出火药,然后让工匠摸索一下,能搞出康格列夫火箭,不要太酸爽了。这玩意,虽然准头很感人,但玩的就是密集攻击,放火为主,杀伤是次要的。

    不管是为了利益也好,为了性命也罢,都必须把水师武装到牙齿。第

    一次下海总算是没出事情,回到家里洗个澡,换一身衣服,再来一碗姜汤灌下去去去寒气。李诚把武约叫来问话:“那个金荣,啥时候回新罗啊?”

    武约笑道:“问过了,他说等明年三月回去。”李诚一听不对啊,为啥要等到明年三月呢?等等,不会是渤海湾结冰的事情吧,这季节还早着呢。中秋节都没到!我

    一定疏忽了什么?李诚摸着下巴,干脆不想了:“去,叫人把金运来叫来。”金

    运来赶到都过了半个时辰了,见到李诚赶紧问候:“草民见过贵人。”

    李诚点点头道:“嗯,起来说话,运货的事情,你办的如何了?”

    金运来赶紧道:“新罗海商那边,找了五条船,多跑几趟,差不多年底前都能运出去。”

    李诚皱眉道:“北海冬季结冰么?这季节,还适合跑新罗航线么?”金

    运来听了赶紧道:“回总管的话,北海冬季靠岸边确实有结冰,但是很少。现在去新罗还是能去的,就是去了回不来了,要等开春才能回来。跑海船,要有风才能跑,冬季刮的北风,自然就不好跑了。”“

    不对啊,你这怎么晕咸鱼呢?”李诚想起来问一句,金运来明白了,笑道:“总管,这不一样,我们贴着岸边走,不用横渡北海,也不用走黄海。风向不对,还可以用船桨呢。”李

    诚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季风!航海需要跟着季风走!”这

    年月是帆船啊,没风你跑个屁的远航啊!李诚总算是想起来了,果然是隔行如隔山!难

    怪金荣明年才走呢,李诚反应过来了,追问一句:“对了,在登州沿海的新罗、百济的海商船只多么?”

    “登州一个地方不算很多,每年这个季节,能留下来的也就是七八条船的样子。贵人的意思,都拿下来?”金运来很聪明的领会到了,李诚点点头笑道:“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府衙找许总管,让他给你开个公文,你拿去征用海商的船就行了。”金

    运来露出为难的表情,征用是不给钱的。好在李诚补了一句:“费用的话,按照你们的船一样来算,不能强行征用,不然会打击海商的积极性啊。影响今后海商贸易。对了,你跑过南边么?江东沿海一代。”金

    运来听了连连摇头:“总管,这可不好跑,一是没海图,二是海商不好辨认方向。据说南边有人会牵星术,遇见有云彩的晚上,也会迷路。”武

    装到牙齿,怎么可以没有六分仪呢?怎么可以没有指南针呢?

    “海上迷航的事情,我倒是有办法解决,不过需要专门训练一批人才行。这事情先放一放,将来再说,你去忙吧。”

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 
李诚觉得自己弄明白了一个问题,中国人很早就涉足大海,为何却迟迟没有开启海运,而是选择了运河。抛开海上的风险太大不说,还有长途航行有季节性的问题吧。所

    以说,抛开历史背景谈历史,就是耍流氓!古

    人的智慧并不差,一切从实际出发。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看待漕运和海运,优劣可谓一目了然。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漕运的风险可以降到最低,同时还能解决大量的人口生活问题。你做皇帝,你会怎么会怎么选?别

    说皇帝了,就算是普通的商人,如非不得已,谁会愿意去冒险呢?少赚一点也是赚。欧洲的大航海是逼出来的,东亚大陆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就

    像船帆一样,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人的航海一般不会太远,自然会选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硬帆。阿拉伯商人需要跑远航,自然就选择了三角软帆。任

    何历史选择,都有其必然性!例如郑和的航海,真的如史家记载那样,导致国库亏空么?为何朱棣没死的时候,没人敢胡说八道?究其根源,还是出于利益的考量。儒学利益集团为了其统治思想的利益出发,做出的最稳妥的最附和自身利益的选择。

    宋明两朝的航海没有发展起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坐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谁特么的还愿意出海冒险?看不到好处的事情,你干啊?这不是扯么?真

    要细说,内容太多了。本质就是两个字——利益。真

    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李诚才会躲到登州来。水

    师没有足够的战船,这是个问题。但是李诚很明确的表示,宁可人等船,也不能让船等人。许敬宗表示附议后,下面自然没有反对的声音。私

    下里李诚提前把许敬宗和刘仁轨叫来,沟通了关于登州灶户生存环境的事情。为避免造成民变,征募士兵时优先考虑灶户。军饷是没有的,但是可以在税收上进行一定的减免。这

    么一来,征兵的事情就不那么困难了,当兵管吃管住管穿。这就比府兵强的多了,不是李诚不想给军饷,而是不好搞的太特殊,再说这笔开支不小,还是长年累月的付出。

    将来总是要给军饷的,不过要等登州的经济发展起来。即便如此,优惠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家里有一个人在水师服役,税收减半,免除徭役。

    不说税收减半了,单单免除徭役,就足以让普通百姓趋之若鹜了。

    商议的时候,崔成也在场,这就形成了水师的一个惯例,但凡有大事需要商议,军方和地方政府的官员,一起协商解决。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崔成当然是乐见其成,他一个知州,品级上不如李诚和许敬宗,现在有资格参与进来,如何不开心。再说了,通过征兵的方式,招募大量的灶户入水师,大大的缓解地方上的压力。

    灶户都是海边长大的人,水性的问题不用考虑。剩下的就是年龄限制,身体情况等等。

    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自然推进的很快。一期征兵为水营一营,李诚以模范营为名。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后的水师,每一营都以该营为范本。二期征兵拟定在明年春耕后。

    一营人数暂拟定为三千左右,这个编制有点大,但是李诚借口水师情况特殊,还是说服了众人。征募的过程非常顺利,三千人不过十日的功夫,全部招募满额。

    还有不少应募的灶户青壮没选上,失望而回,得知明年还有,希望还在。

    新招募的士兵,第一件事不是训练,而是自己动手盖营房。考虑到今后水师的规模,李诚不打算马虎应对,所盖的营房,一律为砖瓦房。没有砖瓦怎么办?买么?那

    是不可能的,自己动手打坯子,然后民间招募匠人,烧砖烧瓦。在此之前,新兵只能住帐篷,校尉以下各级军官也要住帐篷。工

    地上一片繁忙,赤脚的士兵在烂泥坑里使劲的踩,和好的泥土一坨一坨的用框挑到简陋的工台前。木制的模具,底部撒一层干土,韧性十足的湿泥土,往模具里一砸。压实了,用木板弄平了,一块砖坯做好了,搬走放在一边晒干。

    为自己的新居制作砖石,新兵们干劲十足。在军营里唯一的区别,就是军官管的很严格。比府兵训练时都管的严格,没有军官的同意,休息的时候不得离开临时的营地。个

    别刺头第一天就尝试了挑战军规,结果很惨,二十军棍打下去,皮开肉绽,怂了!

    一身短打的李诚,同样赤脚,找了个最累的活——挑土。两个框,一百斤的湿泥,扁担压弯了,走动是咿咿呀呀的响。新兵们没人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水师总管。“

    李秀才,真没看出来,有一把子力气。”工作一个时辰后,有一刻的休息时间。很久没有干过重活的李诚累够呛,坐在一边的树桩上喘息,顺手摸出烟丝来卷着抽。

    身材不高却颇为敦实的孔成走过来,打一声招呼,坐在李诚身边,眼神复杂的看过去。

    “怎么了?”李诚认得这位的原因是孔成负责把湿泥铲到矿里,这也是个很累的活。秀才这个外号,也是干活的时候,孔成取笑李诚给取的。李诚当时就是一笑,没有在意。一干新兵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个不矫情的新兵。“

    你不是灶户!不是说,新兵都是灶户么?”孔成懒洋洋的坐地上,拿个葫芦喝水。

    “灶户优先,没说都是灶户。”李诚淡淡的笑了笑,掐灭了烟,这玩意暴露的东西太多了。孔成呵呵一笑,眼神上下打量一番李诚才道:“干了啥错事,被家里撵出来的?”“

    怎么这么说?”李诚不动声色的反问,孔成嗤了一声:“醒神草,一般人可吃不起。”

    “你别说我啊,你呢?孔家子弟,怎么会来当兵?”李诚笑了笑,反击回去。

    “孔家子弟多了,天下姓孔的都是?要不是孔家,我还来不了登州呢。”孔成的语气里带着一股浓浓的怨气,李诚听了不置可否。

    “看那边,吴都尉,刘长史都来了,你不去拍马屁么?”孔成指着的方向,吴都尉和刘仁轨一起出现。两人都在东张西望的找李诚,他们也是才知道,李诚混到新兵营里来了,美其名曰:体验生活。三

    千新兵,暂时由吴都尉总领,刘仁轨暂时以总管府长史和水师赞画长的职务为主。“

    呵呵,新兵营伍长、伙长,自行推举,队官都是临时任命,你觉得我拍马屁能有啥机会?”李诚笑着怼回去,孔成微微一笑道:“没准能去做个军曹,不用在此辛苦。”“

    算了,机会还是留给别人吧。”李诚笑了笑,这时候吴都尉和刘仁轨也看见了李诚,交换了眼神之后,这俩很自觉的脱了官服,学着李诚的样子,一身短打,打着赤脚。李

    诚满意的笑了笑,总管大人都跟泥猴似得,你们还想幸免?这次体验生活,李山想跟着来的,被李诚一脚踹开,让他去学游泳了。钱谷子等人,则被李诚严令,在外面等着。之

    前没有通知其他人,应该是负责新兵营秩序的校尉通风报信。尖

    锐的竹哨音响了起来,休息时间到,继续干活。新兵们纷纷起来,继续忙碌。

    李诚挑着筐子来到坑边,孔成下去之前,朝后面怒了一下嘴,李诚回头一看,脸色瞬间阴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