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诚挑着筐子来到坑边,孔成下去之前,朝后面怒了一下嘴,李诚回头一看,脸色瞬间阴沉。吴都尉和刘仁轨都挑着筐,跟在后面。吴都尉陪着笑,刘仁轨黑着脸。

    孔成下去前低声道:“回头给他们多装点。”李诚点点头:“好办法,希望你不要被打军棍。”孔成犹豫了一下:“那算了吧,这买卖风险太大。”

    “总管,您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吴都尉,特有的谄媚语气。

    “总管丢下那么多大事不管,跑这里来玩泥巴,有负朝廷重托。”这是刘仁轨。两

    人总算是找到了机会,趁机休息一下的同时,一个拍马匹,一个吐槽。

    声音都压低了,生怕别人听到,说明还不是太过分,留着余地的。

    “你的意思,水师营地的建设不是大事咯?”李诚头也不回,丢下一句话,继续挑。刘仁轨就是个刺头,必须让他知道厉害。李

    诚加快了进度,两人一看只好捏着鼻子跟着干,吴都尉还好一点,刘仁轨就要命了。别看是寒门出身,能文能武,但是这干活跟武力值无关啊。

    半个时辰下来,刘仁轨就有点扛不住了,肩膀跟火烧似得,应该是磨出水泡来了。李诚见他走路都打晃了,心里才算是舒服了,脚步也慢了许多。刘

    仁轨也是硬气,咬牙坚持下来,午饭的哨音响起时,才算是解脱了。“

    走吧!”李诚丢下扁担和筐子,回头看看两人。李诚是一脸的泥巴,这俩也一样,都跟泥猴似得。“劳心者,也该知道一下,劳力者的苦,才会替劳力者去想。总是高高在上的不管底层死活,迟早要出陈胜吴广!”孔

    成正好走过来,听到李诚居然用训斥的语气说话,顿时惊呆了。

    这时候钱谷子跑过来,低声说了一番话,李诚脸上一喜:“来的不慢!走!”说

    着丢下两人,匆匆而去。吴都尉和刘仁轨互相看看,又有啥事情?

第三百一十三章 似乎有了答案()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许敬宗气的脸都紫了,看见李诚出现,手里一本名册摇的哗哗响:“自成,你看看吧,工部是怎么欺负人的。”“

    怎么气成这样?”李诚本来听到的是好事,工部从江南道,抽调工匠一百零三人,也已送到登州,等着水师接收。李诚正是缺工匠的时候,听到消息喜不自禁,赶紧回来看看。没

    曾想,许敬宗已经快气疯了!“

    自己看吧,一百零三人,六十以上的有三个,五十以上的三十六人,十五岁以下的,四十四人。更过分的是,二十个妇女,也算在工匠的名单内。呵呵,还带了十几个小娃娃,还算有良心,没把这些娃娃算在名册内!”许

    敬宗的嘴里几乎是在喷火了,水师有多么不被人待见,可见一斑了。李

    诚倒是没生气,接过名册看一眼,完了点点头:“人安顿在哪呢?”许

    敬宗道:“安顿个屁,哪来的地方安顿,西门边上有块空地,让人给搭建窝棚呢。”

    李诚无视一脸不爽的许敬宗,扭头对门外招呼一声:“来人!”

    钱谷子进来抱手:“总管有何吩咐?”李诚交代道:“你去,告诉武二娘子,让她来负责安排。总管衙门立刻停工,工匠全部调往西门空地,给那些匠人盖房子,预算为一千贯。你带人去,把工匠安排到在建的衙门里住下。”

    许敬宗以为自己听错了,呆呆的看着李诚的安排。凭他对李诚的了解,这里面有原因。

    钱谷子一走,李诚就露出得意的笑容:“延族兄,赚大了。”一

    句话说的许敬宗一脸的迷茫,很想伸手摸摸李诚的额头,是不是在发烧。这还赚大了?

    李诚看了一眼许敬宗,笑道:“延族兄,外行了吧?”许

    敬宗冷笑道:“自成,别的不说,这些人送到登州,哪个都没法子立刻用上,你说,哪里赚大了。许某是外行不假,但脑子还是好用的。”

    李诚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声:“延族兄,我错怪你了。来来来,坐下慢慢说。”许

    敬宗忍着不悦坐下,李诚坐在对面道:“我能理解延族兄的心思,总惦记着在任内做出政绩了,风风光光的回长安。人之常情嘛!”

    这是大实话,许敬宗也不矫情,点点头:“确有此意!”李诚笑道:“延族兄,老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批工匠里头,最值钱的就是这些老人了。要这么想,这些老人一辈子都在与造船打交道,每个人都是造船的活字典。”

    “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自成的新作?”许敬宗的明显不在一个思维维度上,李诚咳嗽一声:“嗯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先不说这个。”

    “嗯,自成接着说。”许敬宗尴尬了一下,习惯性的跑题了,文人的思维嘛。“

    这些老人,我就没指望他们能上船台干活,我要的是他们脑子里记的东西。我是这么想的,让他们带徒弟,有个五年的时间,就会有一大批熟练的工匠。”李诚笑着解释的时候,发现许敬宗的表情很僵硬,瞬间反应过来了。

    思维角度差距太大!这是问题的根本原因。许敬宗需要的是即战力,来了就能干活的工匠。管你水平的高低呢,只要是青壮年,还能干活就行。许敬宗的心思是干一任,三年或者五年,出一点成绩,调回长安,升官!

    李诚的思维则是打造一个群体,兴盛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为一个更大的领域服务。许

    敬宗是官本位,他只看见自己在任期间的好处,管不了那么长远。所以,做事情力求见效快那种,长远利益根本不会去考虑。这种思想其实很普遍,正常人都会这么想。

    也不是说李诚就不正常了,只不过他是穿越者,很自然的看到的远处。航海带来的好处,历史已经证明过了,既然知道有好处还不去做,那才是不正常的。

    “呵呵,自成远虑,敬宗不及也。”许敬宗只能冷笑,心里对李诚的观点,极为不屑。什么长远的,五年以后,跟我有啥关系呢?李

    诚也不生气,起身笑道:“延族兄,将来你会舍不得离开登州的。我回去看看,告辞。”说着李诚迈步出门,许敬宗很快冷静下来了,自己的本意就是来配合李诚出政绩,要沾光让陛下看到自己的能力来着,不该为这点小事开罪人啊。

    想着许敬宗大步追上去:“自成稍候,一起去看看吧。来都来了,如之奈何?”李

    诚只是笑笑,知道自己没法说服许敬宗,你总不能说,贞观十九年,陛下伐高句丽,水师可建功立业吧?这都是七年后的事情了,说这话许敬宗得怀疑李诚是疯子。

    不过李诚坚信,只要有个三五年下来,许敬宗肯定真的不舍得离开登州。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刷政绩,李诚是打算留给许敬宗的,因为这活他不想干。啥事情呢?李佑在齐州造反!李

    诚与李佑有仇,如果李诚去灭了李佑,李世民的会怀疑李诚公报私仇。换成许敬宗就不一样了,这货跟李佑没啥恩怨。总

    的来说,就看他的为人了,到时候,李诚找个借口出海,李佑一旦谋反,就许敬宗的性格,还不着急上火的要剿灭反贼啊。走的时候,只要把兵权交给他就行了。李

    诚奔着西门口而来,到了地方看一眼,许敬宗便道:“还行,工部做事不算太绝。”听

    到话中怨气,李诚回头一笑:“延族,又怎么了?当心气大伤身!”许敬宗自嘲一笑,抬手一指道:“看那些妇人和孩子,身上穿着衣裳,虽然是旧的,却没什么补丁。这是怕把自成得罪狠了呢。”李

    诚听了仔细一看,还真是啊。妇女都在忙碌,几个孩子蹲在地上玩耍。三五个兵丁在四周看着,为首的正在跑过来。

    “工部,谁当家?”李诚反问一句,许敬宗一愣,随即露出犹豫的表情。李诚注意到他眼神里的怨恨一闪而过,心道这是对着谁呢?“

    大司空!”许敬宗总算是平静的说了个名字,李诚把本能的把历史上的事情串联起来,似乎一个谜团有了答案。许敬宗为何要帮武则天掀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答案呼之欲出了,往源头里算的话,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许敬宗取笑欧阳询的时间,可是在长孙无忌的丧礼上呢。欧阳询是书法家,褚遂良也是啊。连

    着开了一串脑洞,李诚觉得自己有答案了。至于李义府呢,后起之秀,典型的寒门出身,为了上进命都不在意,还有啥不敢干的。长

    孙无忌和褚遂良,看来都整过许敬宗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想到这里,李诚不禁微微一笑,暗道:这是要跟我同仇敌忾么?呵呵!

    很多事情史书里是不会记载的,全靠后人脑补,然后串联起来。许敬宗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间的旧怨,跟李诚并没有关系。至于这些工匠,讲道理,换成自己是江南道的官员,自己也会这么干,只是不会做的看上起这么过分罢了。李

    诚仿佛看见了这么一幕,长孙无忌交代下去,让人对李诚客气一点,不要把皇帝的宠臣得罪狠了,免得他记仇。但是在江南道那个地方呢,江左士族的老巢,就算是江南道的刺史,也未必能有太大的作为。地

    方上把这些老弱妇孺送到了刺史那里,江南道刺史一看,我去你尼玛,就拿这些人来糊弄我?没法子,赶紧给他们找点衣服穿起来,免得回头李诚那厮记仇于我。李

    诚可以肯定,这才是最接近真相的一幕!别说贞观朝了,就算是清朝那种高度集权的朝代,皇权都不下乡呢。何况这是唐朝,江左士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李诚身边就有个例子,武约的老爹武士彠,为啥被丢去荆州?就是让他去跟地方上的地头蛇打擂台的,荆州距离长安比江南道要近的多,这样都没多少控制力,要武士彠去做搅屎棍。更不要说江左之地,那真是天高皇帝远。带

    头的军官跑过来,一个敬礼道:“江南道府兵校尉孙远,见过总管。”这校尉不傻,他见过许敬宗,一看许敬宗站在李诚身后呢,李诚的身份不言自明了。

    “嗯,一路辛苦了,让大家都停下来吧,我另外安排了住处。”李诚交代一句,孙校尉赶紧交代下去,一干匠人和士卒才算停下来。李

    诚又问道:“这一路还算顺利吧?可有病患?”

    孙校尉恭敬作答:“回总管,临行之前,刺史大人让医官都给看过,备下了足够的药品,这一路多为水路,一切还算是顺利。”

    李诚回头看一眼许敬宗,那意思:“白生气了吧?这就不是人家工部的锅。”

    许敬宗心中一惊,暗道:坏了!聪明过头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人都喜欢揣摩别人的心思,并且习惯性的从中获利。历史上揣摩人心的聪明人中,贾诩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哥们也没啥雄心壮志,就是求一个乱世存活,顺便护着家人。还

    有一个聪明人叫王允,这是个自负的聪明人,获胜之后非要秋后算账。被

    殃及的贾诩一看,呦呵,你要弄死我啊?真拿小人物不当干部么?得,我先弄死你吧。然

    后,李傕、郭汜被闪动,一通王八拳,吕布都被赶走了,王允自然也死在前头。

    许敬宗也是个自负的聪明人,所以,才会去嘲笑欧阳询。聪明人都喜欢摆弄人心,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到,并且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李

    诚一回头的时候,许敬宗就反应过来了,这人比自己可聪明的多了。在一个比自己聪明的多的人面前,试图去摆弄他的心思,左右他的想法,这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么?实

    际上李诚的意思就不是许敬宗想的那样,但是许敬宗心里有鬼,李诚简单的一眼,就让他想歪了。“坏事,这厮是在提醒我,不要自作聪明么?”许

    敬宗有挑动李诚记恨长孙无忌的想法,现在被人三言两语的识破了,心里如何不慌张。好

    在李诚继续跟那个校尉说话,没有再看许敬宗的意思。一

    干匠人住进了还没完工的总管衙门,自然是感激不尽。只是他们没机会在李诚面前去感激,李诚现在也不靠这个作秀了。简单交代几句,告辞离开。回

    到家中,见到武约,李诚叫住道:“明空,叫人给孙道长说一声,让他派几个徒弟,把这些匠人和妇孺都看看,别带着病患。还有,派人去教一教规矩。不许喝生水,不许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长

    途跋涉是很辛苦的事情,人在疲劳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生活细节上再不注意,就很容易生病。从江南到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