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诚现在很不爽,长途跋涉又是海路又是陆路,到了金城本想着好好休息几天,没料到被人盯上保了真名,麻烦事就上门了。这些新罗人的自尊心,真是难以理解。就算我是个大唐官员,难道不能来新罗度假么?嗯,换个说法,考察学习。

    好吧,考察学习这个说法,实在有点昧着良心了。新罗跟大唐比,除了新罗婢,没啥可以拿出手的货色。但这不是重点,李诚要个欺骗自己的理由就足够了。金

    庾信没想到李诚如此的直接,比什么呢?比剑?好像有点欺负人了。自己可是剑术大师呢!那么比什么呢?有了!“

    金某自有习武,剑术、射术、搏击,皆有所悟……。”金庾信刚说个开头,李诚就显得很不耐烦的打断他:“好了,就比这三样吧。地方你挑,时间我定,就这样吧。”

    说着李诚转身就回去了,金庾信楞了一下,大声在后面喊一句:“自成先生,地点可在城北校场。”李诚头也不回道:“三天后巳时。”

    金庾信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一点虚假的形式都不走,直接上来就说要比试。也就是说,自己的想法人家全都看的清清楚楚,干脆的答应了比试。

    这一下金庾信突然觉得不自信了,李诚要是推三阻四的,这才是正常的节奏嘛。现在事情等于出跳出他的思维范围了,这家伙怎么会如此自信?难道是唬我?就是这样了。

    三天么?那我就等你三天,到时候看你还怎么玩花样。金庾信看着李山等人也进了门,侧门关上了,回头交代一句:“派人盯死了他们,免得叫他跑了。”

    金城不大,出点什么事情传的很快,金荣一家也算是低调的人物。被金庾信这么一闹,金荣家周围开始热闹了起来。“

    乙祭托病不出,长者有何见教?”女王靠着垫子,享受着一碗茶汤。头

    发花白的老内侍,腰杆依旧听罢,闭着眼睛仰面朝天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最是无情帝王家,别看眼前是个女王,但是随着位子的坐稳,手腕日渐成熟。金、朴、昔三家为圣骨,把持新罗大小权利。不同骨品互不通婚,确保所谓血统正宗。尽

    管如此,三家之间同样存在利益之争。女王以金、朴为重,平衡自乙祭辅政以来的独大局面。这些事情,就不是老内侍能置啄的。

    “金荣也是金家一脉,可惜了。”女王又转换了个话题,金荣算是圣骨出生,却自然堕落去做了个商人。金德曼故有此叹。老内侍低头开口:“此国主家事。”

    女王歪歪嘴,金氏一脉人多了,我顾的过来么?先王无子,宁可让女儿继承王位,也没说便宜其他金氏子弟?涉及到利益,甚至巨大的利益面前,谁能没点私心呢?

    此时有内侍入内,双手奉上一份密报,老内侍没说话,宫女讲密报送到女王面前。待内侍退下,女王打开看一眼,眼珠子突然圆了。“长者看看吧。”老

    内侍看罢密报,悠悠叹息道:“知己却知彼,冲动了!”很明显这个评价是客气的,金德曼很明白长者的心思,这就是在暗指金庾信无脑。

    同样都是优秀的人才,相互之间比较的时候,出现冲动的做法,倒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金庾信做的有点蠢了,约战的过程,完全被李诚主导不说。约定之后,以数百余花郎,明目张胆在各门巡弋。摆出一副怕李诚跑路的姿态,这就过分了。

    此时再想到乙祭,金德曼在心里默默的吐槽:老狐狸!这是把金庾信看穿了,放眼整个新罗金庾信很出色,而且是最出色的那种,只是太过骄傲了。因为骄傲,遇见来自大唐同样是顶尖出色的李诚,心态失衡了。偏

    偏金德曼必须挺金庾信,所以乙祭才选择了托病不出吧?坐看金庾信出丑么?这个老狐狸,此刻在家里,一定在笑话金庾信是个蠢货吧?有

    的事情,走出第一步,就没法回头了。金德曼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

    来人,让金将军把花郎都撤了。告诉他,三日之后,孤亲往北校场观战。”金

    城有两件事情,最近很受关注。一个是金庾信的做法,大家都在猜他想干啥。关于金庾信与李诚约战之事,寻常人自然不得而知。另一个事情,怎是跟海商有关的。釜山来了十几条商船,各路商家汇聚之后,都被打了回票。这

    个事情令人费解,好几个新罗海商都被人追问,得到的消息是这些货都是大唐海商的货。他们的船不过是承运而已,当然也带了一些货回来,只是数量不多。

    新罗海商们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他们嫌钱多,而是这些海商都被大唐官方承包了。只要把货安全运到新罗,就保证他们一定的利益。并且在大唐经商时有一些优待。

    骨品制度下的新罗,商人注定是无法成为人上人的。但是在大唐呢,金荣已经做了个榜样。为数不多的新罗商人,羡慕之余,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金荣。

    大唐的海商们要干啥?那么多货物运来了,却不出售。这个问题,困扰了一大批商人和商人背后的权贵。要知道,大唐的货物在新罗很受欢迎,一船货运到新罗,最差都是三倍的利益,运气好能有四倍的利润。为

    何利润如此之高呢?原因很简单,大唐缺少白银。一直到欧洲和日本大量白银涌入中国之前,白银的价值都在黄金之上。眼下是唐朝,白银的价值在黄金之上是自然的。日

    本产白银,朝鲜半岛也有一定的白银产出。大唐的货物运到新罗,新罗商人以金银购入,再运往日本换取金银,转手又是一倍的利益。

    也就是说,看着一船一船的金银,却不能挣到手里,新罗商人和商人背后的人都急了。如果是别的地方的商人,没准他们就明抢了,但这是来自爸爸国的商人,他们不敢。

    你能想象美国商人在韩国被抢走货物么?答案是很明显的!

    昔日门前冷落的金荣,突然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这日回家,妻子跪在面前:“郎君,妾有一事相求!”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请() 
金荣的心情正在糟糕的时候,本来说好的带着家人去拜见李诚的,不料被金庾信这个同族家伙出来闹事,坏了他的节奏。这一下,他也不好开口跟李诚去说,带着老婆孩子去拜见的话了。三日之后的约战,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耽误东家的备战?

    “嗯,有什么事情?说吧!”金荣对妻子颇为内疚,同样出身圣骨大族,被自己连累后,社会地位出现了严重下滑。不过朴氏出身的妻子,虽然没有表示要和离,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一

    直到金荣以快马报信,告知获得了大唐官员的身份,并且家中要接待大唐贵人一事。朴氏的态度才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个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就像一个韩国人在美国得到了承认,并且出了名,举国上下与有荣焉。

    金氏在新罗是圣骨不假,但是比起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唐官员来说,无疑后者更有吸引力。自甘堕落沦为海商的圣骨出身的金荣,得到了大唐贵人的赏识,并且获得了官位。

    这个事情,朴氏自然是逢人便说,深以为荣。搬到隔壁的小院子里住下,也很乐意。金荣这次回来后,之前对他不冷不热的昔氏,态度变得如同新婚之时,恭敬了起来了。而且还更胜之前,可见其心态了。面

    对低姿态的妻子,金荣的心情好了一些,两人之间育有一女,年方十岁。此刻却不在,居然不出来迎接大人回家,真是被妻子惯坏了。“

    嗯,有什么事情说吧。我尽力而为!”金荣盘坐在小桌子边上,妻子立刻起来,双手奉茶道:“大人派人来把英姬接回去了,说是想她了。”妻

    子口中的大人,自然是金荣的岳父,朴氏的一个旁支。如今在金城为官,属于中层。金荣决定去做海商,搏一个机会之后,岳父可没接过外孙女回家去,也不会说什么想的话。甚至家族内斗时,岳父都没有出来帮忙说一句话。“

    岳父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金荣懒得兜圈子,直接问了出来。“

    大人说了,如果郎君有空,明日可否送妾身回家一趟。”朴氏低声说话,语带恳求。金

    荣找到一点满足感,点点头道:“此事,我要问问东家才行,免得东家有事找我不在,耽误了东家的事情可不得了。”朴

    氏听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拒绝就好,毕竟夫妻关系之前谈不上好。“这位东家想必贵不可言吧?”朴氏不难从金庾信的举动,找出一个答案来。“

    东家的事情就不要问了,问了我也不会说。我去见一见东家,应该能请假回去一趟。”金荣答应了下来,富贵不装逼,如锦衣夜行。金荣也确实想看看,岳父一家的嘴脸。当初,逢年过节的,陪妻子回去,可是没少看冷脸啊。

    金荣出门来见李诚,说了自己的情况。李诚听了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点头道:“这次来的匆忙,很多货物还在船上,你去找钱谷子,让他取十把横刀,几口铁锅,二十匹丝绸,五斤茶叶,作为礼物吧。”

    金荣听了自然是感激不已,大唐产的横刀还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横刀也很强,百炼钢哪有差劲的。但是李家出产的横刀就算在长安,也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原

    因自然是在材料上,李诚让工匠反复实验,找到了合适的碳、锰比例,以水利锤锻打,制造出来的横刀,不但锋利无比,韧性也远远强于同类产品。

    至于铁锅,则是李家出产的拳头产品,丝绸和茶叶,反倒不算特别贵重了。

    金荣伏地拜谢道:“多谢家主厚爱,小的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人前金荣称东家,私下里家主这个称谓,死活都不肯改的。

    李诚开玩笑道:“太为难的就不要说了。”金荣见李诚开玩笑,心中窃喜。要知道这个待遇呢,只有李诚身边的老卒们才有的。一般的护卫,都不会有这待遇。“

    小的想让家里的厨娘过来,学一些烹饪之法,还想求一副字。”金荣见李诚心情好,壮胆提了两个要求。李诚听了露出得意之色道:“你倒是识货。”

    两个新罗婢笔墨伺候,李诚看着金荣,想了想才落笔挥毫。金荣瞪着眼睛看,见李诚写了两行字“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落款:李诚赠金荣,共勉!用印,齐活!

    金荣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似乎被狠狠的切开了一道伤口。痛彻之余,又生无限之感动。心道:家主深知我昔日龌蹉,才以这副字来鼓励我。

    “家主,那金庾信长于剑术!家主当扬长避短。”金荣也不提感恩的话,觉得多余了。说的再好听,不如实际行动,做个家主满意的大唐官员。

    “比试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李诚随意的挥挥手,心里的想法很简答,老子是挂逼来的。金庾信剑术在高明,比快碾压他,比力量碾压他,招数再精妙有个屁用。这场比试在李诚看来,毫无悬念,实力碾压很轻松,根本不操心这个事情。

    “是!”金荣态度极为端正,又道:“金掌柜那边派人快马报信,家主可有吩咐?”李

    诚点点头道:“别的不好说,但是这做买卖,我是天下第一高手。”李诚很不谦虚的自夸,丝毫不以商贾贱业为耻。“这批货,先压着不放,等我料理了金庾信再说。唉,本意是想安心做笔买卖,赚一笔钱就回去,不想生出事端来了。罢了,你去忙你的吧。”

    李诚抬手挥了挥,金荣识趣的退下。出来后心里想:“家主以买卖人自居,本就是在掩人耳目。不想那朴正勇多事,金庾信可恶,坏了家主的兴致。”

    要说这个金氏,就算是同族也分等级。金荣这一脉,地位在金氏之中算是中下。昔日大人在朝为官,出使大唐,客死异乡,算是为国尽忠。不料同族被夺基业,金氏高层却没有人出来仗义执言,自然也怪不得金某。

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顾() 
厨子在封建时代从来都不是啥高尚职业,但也得看是谁的厨子。李黑七这个名字,一点都不响亮,生下来就黑,排行第七,本姓高,李诚入主李庄之后,全家跟着改姓了。

    改姓这种事情,在李庄主要集中在那些发豆芽的青年男女之中。这些人算是李庄产品的人才了,显著的特点,各有所长,但是文化水平都不高,属于手艺人。尽

    管如此,跟着李诚到登州,再到新罗,李黑七的厨艺是有保证的。昔日在长安,没少被人借去指点厨房的手艺。自己的厨子不行,临时学来不及了,金荣厚颜请求之下,带着李黑七一道,回了岳父家。为

    什么呢?因为金荣决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