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差不多是吧,吐谷浑不缺牲口,一人三骑也是寻常事。”牛大贵回了一句,心里还在嘀咕,这个恩公到底是个什么来路,样子也太怪了。腰间的横刀是唯一正常的物件,其他的牛大贵都没见过,衣服、鞋子,都跟大家不一样。

    很快李诚就有点跟不上了,他的马术不行,一阵颠簸只能小心翼翼的骑行。

    这三个人也是鬼精,当着没看见,悄悄的减速,保持距离。

    这么一来,三人的速度就慢了,李诚在马背上适应了一会,屁股颠的有点疼为代价,换来了稍稍加速。干走太无聊,李诚主动与在身边并行的牛大贵聊天:“此去何处?”

    “回恩公的话,此去凉州都督治下鄯州。”牛大贵答了一句又接着一句:“打完吐谷浑,某等便可回关中老家蓝田,那可不像这地界,日日喝风吃沙。我等粗汉来此服役,恩公白白净净一个书生,如何到此?”

    白白净净一个书生?你确定?李诚狐疑的眼神看着牛大贵,心说你这么昧着良心说话合适么?李诚确实读了很多年的书,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但是农家出身的他,自小下地干活,穿越之前自己在老家山里搞散养鸡,还承包了五十亩地。每天风吹日晒的,皮肤不说多黑,跟白白净净一点关系都木有。

    “呵呵,是某多话了。”看见李诚无语凝视,牛大贵赶紧抱歉。李诚举起自己的手看一眼,好像确实白了不少啊,之前还真的没注意。可惜手头没镜子,手机也在迷路的时候突然黑屏,不然还真的要照个镜子看看,是不是真的变白了。

    迎面一阵风吹来,卷起的沙子飞进嘴里,李诚噗了一声,吐了一口唾沫,口中的沙子还没干净,赶紧又多吐几下,才算是弄干净了。看这风沙的意思是寻常事,李诚打开马背上的旅行包,摸出一块撕开的布,裹在嘴上就当是口罩了。自己弄好了,想想又撕了三块,递给牛大贵:“都裹上吧,这风沙太大。”

    牛大贵接过,轻轻踢了一下战马,塔塔塔超过李诚,把布分给三人,大家都裹上了,李诚看看忍不住笑了笑,这还真像一个犯罪团伙啊。

    就这么一个举动,牛大贵等三人觉得,李诚不是那么难以接近的高冷了。

    四人一路往前,没走一会,身后突然传来马蹄声,牛大贵回头一看乐了:“找来了,老马识途,一点都不错。”李诚回头一看,之前他们赶走的三匹马,居然追上来了。

    “此地距离鄯州城不过二十余里,某等已经遭遇吐谷浑精骑。六月里段大将军大胜而回,伏允老实没几日,故态复萌,连续寇边。来年怕是要刀兵再起。”牛大贵说着悠悠的叹息一声,听他说话竟然是读书识字的人。李诚暗暗警惕,这可是唐朝,读书人可金贵了。

    李诚大学读的历史系,本科四年期间,对唐史没花啥时间去研究,只能算粗通。但是脑子里出现伏允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立刻有了一段相关文字的记忆。

    贞观年间,伏允多次寇边,太宗遣使召其入京,欲修好,伏允称病不至。贞观八年(34),伏允为其子请婚,太宗再邀其亲迎,欲借机笼络,伏允又不至。且派兵劫掠兰、廓二州。其时伏允年迈,权柄为天柱王所窃。太宗十余次遣使招抚,吐谷浑均无悔改,屡次犯边,扣押使者,亲附吐蕃。鄯州刺史李玄运上奏,主张出兵夺取吐谷浑青海良马,以解决牲畜不足的问题。太宗决定出兵,贞观九年,伏允兵败,为左右所杀。

    因为这个现象心里暗暗吃惊的李诚,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笑道;“蛮夷者,畏威而不怀德,古来如此,欲安凉州,灭之便是。”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记打不记吃,不老实就灭了他好了。跟他讲道理,他还以为你怕他。

    “对,不老实就揍他,揍到他老实听话算完。”李诚的话,得到了三人的认可,钱谷子还大声的符合。这个结果,让李诚感觉到一丝意外的同时,也涌起了一股自豪的念头。对啊,这是大唐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见谁灭谁的唐朝。鼎盛时期,长安那就是世界的中心。

    因为这个朝代,后来才有了唐人这个特定的称谓,也有了遍布世界的唐人街。

    “看,鄯州城!”最前方的牛二贵抬手一指,这时候风沙停了,极目望去,孤城群山。

    城下一队骑兵席卷而出,奔向四人群马,烟尘卷起十丈高。

    “恩公,走吧,到城里了,某请恩公吃酒。”牛大贵哈哈一笑,策马往前。李诚赶紧跟上,这会他的马术,似乎有所提高,好像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熟练的骑马,就是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疼,这是被磨破皮了。

    李诚毫无疑问的落在了后面,咬牙忍着磨破皮的疼,紧紧的跟在后面吃灰尘,还好有口罩。不是说穿越者都是王八之气四溢,古人立刻拜倒在身前么?画风不对啊!

    望山跑死马,这一路花了半个小时,两边才算是会师了。牛大贵等人,把李诚甩出去几百米,这一回没有留下等他的意思,这样也好,不用跟太近吃灰尘。

    塔塔塔,李诚在后面不紧不慢的,反正都这样了,追上去也没意义。。。

    跑了好几分钟,那边牛大贵在跟一个军官说话,抬手指着李诚,风有点大,李诚也没听清楚,就听到离魂症,奇装异服这两个词。这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解释不清楚就不解释吧。爱咋地咋地,李诚横下一条心,距离十余米呢,翻身下马的时候,拉动了破皮的地方,疼的龇牙咧嘴,连连倒吸凉气,发出嘶嘶的声音。

    塔塔塔,军官策马上前,居高临下的打量一番李诚,问了一句:“哪来的和尚?”

    李诚抬头看看他,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头戴平巾帻,身着大袖襦,大口裤,脚踩高头屡。古铜面色,一脸的好奇的看着他。

    李诚指了指脑子:“记不清了,只是记得,某不是和尚。”

    “不是和尚,为何短髦?”军官又问了一句,李诚摇摇头:“忘了,只是记得渡过一个海峡,走了很多的路,翻过一座大山,其他的都想不起来了。”说着话,李诚双手捂着头,装出一脸痛苦之色。

    军官见状笑了笑,似乎也没当一回事道:“走了,带上他,回城。”

    说着策马转身,牛大贵过来招呼一声:“恩公,此乃校尉大人,巡城见某等归来,特来查看。”李诚看着被牵走的马,眯着眼睛低声道:“这些马怎么回事?”

    牛大贵露出憨厚的笑容:“算在军功内哩,刺史治军严厉,不必担心。”

    谁说这家伙老实憨厚,李诚第一个不信。仔细一想也是,这里是啥地方?鄯州城,边疆之地,李玄运上书要打吐谷浑,一看就是有野心不安分的人,怎么会为了一点小利而伤士气。

    李诚点点头,翻身上马,他的两匹马,倒是没有被牵走。回去的路上,也没人在乎他这个多出来的短髦,大唐是世界的中心,各种稀奇古怪的人见的多了。见怪不怪了。

    “恩公欲意何往?”牛大贵又问了一句,李诚脱口而出:“自然是回老家蓝田。”

    牛大贵听了面露喜色:“听口音就是乡亲哩。”说着又露出忧虑之色道:“恩公,一看就不是从大唐而来,忘了来处,日后落籍是个难处。”

    李诚摇摇头:“走一步算一步吧,暂时不想那么多了。”

    牛大贵道:“恩公如是愿意,不妨落籍在牛某村中。”正说着呢,那个军官又回来了,笑骂一句:“牛大贵好算计,此人虽然来路不明,却说的一口关中腔调。面色白净,一看就是个读过书的出身,又有一身好射术,落籍在你家,科场奏捷,便宜一点都没拉下。”

    牛大贵挠挠头:“校尉说笑哩。”李诚看过去,见那校尉饶有兴致的看着他,调侃的成分居多,忍不住怼一句:“相逢便是有缘,某与牛兄有缘,就按牛兄说的办吧。”

    校尉似笑非笑,突然暴喝一声:“骗谁呢?再不说实话,把你当吐谷浑奸细抓起来砍了!”

第三章 差点作死() 
如果李诚是个唐朝人,心里还有鬼,被他一吓一准露出破绽。奈何李诚是个现代人,骨子里对这些古人就有一种优越感,这校尉的嗓门很大,声音如炸雷在耳,李诚也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揉了几下耳朵。

    “要听真话是吧?那好,某来自未来一千多年后,某来的那个时代呢,出门一般不骑马,我们坐一种钢铁制造出来的汽车,长途呢,有飞机和高铁,从此地到长安,飞机也就是一个时辰  ,高铁要慢一些……”李诚一本正经,非常诚恳的说真话。憋在心里确实难受,也不管那么多了,先讲个够本再说。

    “停!”校尉听不下去了,抬手示意李诚闭嘴,一脸凶相也收了起来,拍拍李诚的肩膀:“胡说八道的本事不错,回头在茶馆里讲古论今,也能混个一日三餐的。”

    李诚继续诚恳的表示:“这位校尉,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相信我。”

    “好好说话,崔某信汝个鬼。回头跟着某走,走南闯北的,说点有趣的事情来听。”这位崔校尉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转移了,军营里多个说书先生,生活娱乐有保证啊。

    说真话你不信,我也很绝望啊!李诚心里吐槽,知道这个崔校尉疑心还在。不就是说书么?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看我怎么忽悠你们。

    翻身上马时,崔校尉已经策马过来,并骑而走,李诚心说这货不是个基佬吧?想着不禁菊花一紧时,崔校尉道:“这包袱好生怪异,怎么打开?”

    这也是个熊孩子啊,看见别人的包,不问自开。结果拉链难住了他。

    “到了城里再教你怎么打开,先说一段书吧。”说什么好呢?四大名著,红楼梦直接pass,三国演义倒是可以讲,不过开场词临江仙在唐朝不流行啊。水浒传,更不能说了,煽动造反,那是要杀头的。《西游记》?当我没说,里面那些人物都在呢,别成为被古人剁成肉酱的穿越第一人吧。

    脑子里转了一圈,李诚一拍大腿,就是它了,《隋炀帝艳史》,宫闱秘史之类的东西,普罗大众都喜欢,这帮当兵的一定喜欢,而且绝对的政治正确啊。

    “话说自炎汉失祚以来,后边继三国而起者,乃是……”略过前面的开场诗词,李诚直接进入正文。开始崔校尉还带着一点提防,一听他讲的是前朝之事,忍不住也来了精神。

    第一回隋文帝带酒幸宫妃,独孤后梦龙生太子,李诚开始还没在意,说的很嗨皮。一帮当兵的也都听的眼珠子绿,听到隋文帝睡了尉迟女,一帮大兵的脸上都露出猥琐的笑容,听到独孤后打杀了尉迟女,崔校尉表情挺复杂的看着李诚,好像在同情他。

    李诚一直在关注大家的表情,发现崔校尉的表情后,心里陡然一惊。及时的发出惊呼:“哎呀,头疼,后面的忘记了。”李诚反应过来了,宫闱秘史这玩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假,但也要小心有人来找你算账啊。隋朝那帮人,不少人可都活着呢。单单李世民的后宫里,还有个杨妃,那是隋炀帝的女儿好吧。你这么编排杨广,做女儿的当今妃子,弄死一介草民可太轻松了。更不要说独孤家这庞然大物,众人都道可惜,只有崔校尉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诚。

    不作不死,此言不假,刚到唐朝差点就埋下大祸根,李诚暗自后悔的样子,崔校尉看的清楚,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帮士兵听的过瘾,作者突然太监了,这个怎么忍啊。纷纷鼓噪起来,李诚赶紧一指前方:“到城下了,回头给大伙说个封神榜的故事。”这次李诚学聪明了,改说殷商朝代的事情,这一下没有问题了吧?

    一帮士兵还在抱怨,崔校尉喝道:“聒噪个甚?回城交令。”

    到了军营,崔校尉招呼一声:“牛大贵、李诚,与某去见刺史。”三人一行来到一个院子内,崔校尉领着牛大贵先进去了,李诚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等着。正值寒冬,都督府的院子内,一棵光溜溜的老树。想起进城前后目睹鄯州之景色壮美,才明白凉州词写的不一定是凉州城,忍不住吟诗一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话音刚落,有人在台阶上大声赞道:“好诗!汝便是李诚?”

    李诚抬头一看,台阶上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一身常服,气质儒雅。看他在这都督府内大声说话没人管,身后还跟着崔校尉与牛大贵,不是鄯州刺史李玄运是哪个?

    “蓝田李诚,字自成。见过刺史。”李诚赶紧拱手说话,本来他是没有字的,这是临时想到“诚”字便取一个,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