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盛唐-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齐王府的鹰犬。
因为纥干承基,引出了东宫的谋反案子,根本原因还是纥干承基为了自保。也不知道李二是怎么想的,这家伙居然没有弄死他,反而给他封爵了。要
知道纥干承基不是在第一时间举报的,而是被押送回长安之后,作为李佑叛党走狗,准备砍了喂狗的那种。这家伙一看不弄点更大的动静出来,要被砍死了,这才借着审讯的机会,跟大理寺的人表示,“我有重大案情要举报”。
权万纪哪知道这个啊,先把人找到,然后重点看管起来。
李诚这边一看没他啥事情了,领着李佑一道,就在齐王府内住下了,给李佑单独安排一个小院子住下,临了交代一句:“殿下只要不出这个院子就没事。”
李佑这会算是缓过劲来了,看着面前的李诚一脸的苦涩:“自成先生,何以救某?”好吧,不自称“孤”了。李诚很平静的笑了笑:“殿下的生死,不是李诚能置啄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李佑知道李诚没说实话,只不过以他的智商,实在想不通,李诚怎么会给他做担保,把他的一条命保住了,而不是下令让人强攻内府。
李诚当然不会说实话,不会告诉他,“真的把你送死了,爽了一时,要被李世民记恨好多年呢。李二还有好些年可活的,回头还要三征高句丽。”李
世民“宽宏大量”,体现在李承乾谋反案爆发之后,下令让人把魏征的墓碑被刨咯。
李诚干脆的做了个甩手掌柜,所有的事情丢给权万纪去处置,他就盯着李佑,也不出齐王府了,每天就在隔壁的院子里呆着,没事过来找李佑闲聊,等着天使抵达。
李绩这边火烧屁股,紧赶慢赶的到了潼关,露布飞至,齐州叛乱平息了。
看着露布李绩都傻眼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奏报是给皇帝的,他不能看啊,只好问信使。为首的信使把情况一说,李绩沉默了好一阵,拍着大腿道:“好个李诚!”
得,李绩也不着急了,调兵那是要耗费钱粮的,赶紧在潼关停下,自己也弄一份奏报上去,等着李世民的下一步指令。
李世民看到齐州飞骑传来的奏报,他也有点晕,这事情真是啊!就这么摆平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实第一人()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放心了。李佑刚冒头就让李诚给按回去,真是万幸!
造反这种事情是个皇帝都看成最大的威胁,要知道破坏总是比建设要来的简单。
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时代,造反往往意味着糜烂一片。齐州造反了,意味着当地的生产就停止了,这是不用质疑的。随之衍生的严重问题很多,比如难民。都是从隋末过来的老臣子,太清楚一旦流民遍地是个什么严重后果。死
几个人是小事,整个齐州不事生产了,由此引发的各种善后问题才是大事。所
以说,只要是造反,能够最快的速度平息,那就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只要是个有脑子的皇帝,都知道造反该用最快的速度平息。时间拖的越长,对朝廷越不利。现
在可以说李诚的战果可谓不大,但是却起到了最大的成果。
群臣也都松一口气,接下来自然是就齐州的善后问题进行商谈。李
佑这个齐王肯定是押解回京处置的,齐州由此少一个王也是肯定的。处置地方可以交给李绩这个钦差,补充的官员需要确定一下。君臣意见统一,上下齐心很快就决定了下来。
新的旨意下来了,快马送给李绩,让他尽快去齐州处置善后。李
绩是个老人精,能从隋末的乱世里最乱的河南地活下来,还能活的很滋润,这种人就是人精中的人精。在明哲保身这一点上,李绩可以说是瓦岗寨那帮人里头做的最好的。李绩的个人政治生涯也很成功,总之这人就是牛。拿
到圣旨的李绩带着几十个部曲,快马加鞭赶往齐州。旗号什么都不大,有多快就多块。完全是一副忠心王事的姿态,到了齐州城外有人迎接。李绩也不拿钦差的架子,远远的下马。
一看迎接的人里头李诚站在边上,李绩心里竖起个大拇指,这小子看着跋扈,实则不然。正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该狠的时候不手软,事情做完了不炫耀。齐
州官员都是所谓的罪臣,见了李绩也都是战战兢兢的。一番寒暄之后,李绩开口道:“齐王谋逆,齐州上下应者寥寥,陛下深感欣慰。”这一开口,官员们都放心了,这是定调子。朝廷不会严惩地方官员了,最多就是职务上下的调整。进
了齐州城,李绩也不着急休息,直接去见了李佑。看见人没事,也不多话,直接拿出圣旨宣读。李诚和权万纪一起押送李佑和相关人员进京。至于李佑那边,多一句话都不问。审
问什么的,不存在的。李佑造反事情定性之后,随之而来事情性质就变成了天子家事。别看史书里叫嚣天子无家事,那都是扯淡。每次有文人这么喊话的时候,一定是皇帝弱势。
聪明的大臣遇见天子家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装聋作哑。李佑再怎么丧心病狂,那都是皇帝的家事。李绩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其他的可想而知。其
实李诚也是这个心态,不然长安呆着多舒服啊,跑登州受罪?实在是李承乾和李泰在长安城里斗的不亦乐乎,李诚的位子又无法超然,只好躲的远远的。晚
上夜宴的时候,李绩的态度又不一样了。没有了白天那种公事公办的职业客气,显得热络了许多。端着酒杯主动找李诚说话:“自成,以后多多亲近一二。”
这话说的,也不怕别人听到,嗓门还挺大。要知道李绩就不是个大嗓门。
李诚心里寻思:我跟瓦岗寨这帮职业流氓也没太多的交情啊?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李诚就不会主动巴结这些老家伙。原因何在?开始是够不着,后来是不想被李世民误会他结党。再者李诚跟这帮老家伙之间,注定了只能是利益关系。朝廷里瓦岗寨一帮老家伙,相互之间都保持距离,李诚往跟前凑什么劲?任
何朝代,皇帝都是很讨厌大臣结党的。党争之玩意,犯忌讳。尤其是唐朝以后,唐朝的“牛李党争”就是后来皇帝的一面镜子。当然李诚也不是一定要做孤臣,孤臣都是无路可走的选择。当然有没有资格做孤臣又是一回事。李
诚与这帮朝廷大佬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有距离感。最亲近的就是李靖了,这老先生还是个“退休干部”。基本不参与政事,跟他亲近在皇帝那边看着一点隐患都没有。还
有一点,在这些老家伙的眼睛里,李诚一开始不免有“幸进”之嫌。要不是后来李诚一次比一次出彩的表现,能不能在长安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拉帮结派改朝换代的想法,李诚是半点都没有的,可以的话最好是做个混吃等死的咸鱼。之
所以卖力的扑腾其实挺无奈的,这世道你要生存的好一点,就得使劲的折腾。你就比而说唐朝这种封建集权时代了,就算是现代社会,权利肢解后瓜分利益的事情还好了?“
李相客气!”李诚没有扑上去亲热的意思,而是很矜持的客气一句。无事献殷勤,还能有个好?肯定是看上了你什么东西,这是一定的。李诚自问不是美女,李绩也不是gay,剩下的结论不就是“利益”么?不
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李诚都不愿意跟李绩有太深的瓜葛。保持一个度很有必要,越是朝廷重臣,就越要跟他保持距离。理由很简单,李诚是所谓的“天子近臣”。别看他呆在登州不动就是好几年,实际上他随时可以回京。随时在李世民的关注中。
李绩笑了笑,没有再进一步勾搭。这小狐狸,一句话一个脸色,什么都说明白了。两人之间还是保持一点距离的好,靠太近对大家都不好。李绩也没生气的意思,甚至很佩服李诚的反应。这可是个年轻人啊,不是多年厮混的老妖。第
二天李诚就和权万纪一道出发了,一刻都不愿意多留。送走李诚的李绩,看着远去的队伍,不禁暗自赞叹:大唐青年一代第一人,名副其实。
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问计()
再次上路的李诚算是安心了,之前还在担心,万一李佑没脑残做出追杀权万纪的事情怎么办?不然就这么回去,小蝴蝶的翅膀扇动变化,历史发生扭曲就麻烦了。李
佑不造反,李诚就得面对一个问题。回到长安是否支持李世民泰山封禅。现在这问题不存在了,李二连儿子都没教育好,背着这么一个污点你也好意思去泰山封禅?
为了泰山封禅,李世民死死的不动李承乾,这里确实有爱子之心,但更多的在李诚看来,还是担心废太子影响了泰山封禅。能干出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李诚是不介意以最大的私心去考量他的。一
个现代人在唐朝最难忍受大概就是旅途了,这年月的长途旅行太要命了。尤其是李诚还押着钦犯,需要付出更多的小心,毕竟许下诺言的。
说实话李诚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时代的旅行,如果可以的话,愿意留在长安混吃等死。但是想过上舒服的混吃等死的生活,就得趁年轻去奋斗。否则你真有钱了,一个县衙的差人,就能让你欲死欲仙。
无可奈何之下,捏着鼻子往前冲吧。尤其是有家有孩子之后,李诚能选择的更少了。
这一路下来快二十八天才算回到长安,带着钦犯走不快。看
见灞桥柳树的绿色时,官道旁李道宗和长孙无忌带队迎接。前者是代表了宗人府,后者代表了政府机关,联合起来就代表了李二。
把李佑交给李道宗,其他人犯交给有司,李诚卸下了押解的活。李
诚这一次没有立刻回家,哪怕在城门口,看见了一瘸一拐的杜海在等待。没法子,李二在宫里等着李诚呢,跟着李道宗和长孙无忌一道,策马前往。
李二站在皇城城楼上远眺,大明宫的修建工程一直没停。现在已经修了个一半,如果心急的话,可以先住进去了。李世民现在最大的两个愿望,就是泰山封禅和大明宫竣工。
看着眼前的都城,看着越来越近的旗号,李二觉得自己给李诚留够了面子。这
年月的人极为要面子,年轻人没有不喜欢出风头的。李诚不是个另类,他也喜欢出风头。只不过觉得吧,这次的出风头,还是不要为好。因为叛乱者是李佑,皇帝的儿子。李
世民还是有爱子之心的,这点很重要。马
背上的李诚一脸的平静,看见站在皇城门口等着的李世民,远远 的翻身下马。
“自成辛苦了!”李世民本想夸赞一番李诚,想想还是算了。儿子造老子的反,怎么夸?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李世民对李诚的满意。
“臣不辛苦!”李诚巴不得现在低调一点,提都不提李佑,自然也不提什么功勋。关于李佑谋反的事情,实在不是能让皇帝脸上光彩的事情。既然如此,不提也罢。尤
其是李诚看见李世民脸上有不明显的斑点时,更是把心思藏最深处。这是嗑金丹的结果,金属中毒初现端倪。这东西吃了全身发热,兴致勃勃。但是想生娃就是做梦了。吃的时间长了,再多的金丹都起不了阳。按
说李二人生经历和身体,应该能活过六十,这老流氓见不得美女,嗑药享受的后果就是寿命减少。古人是不懂这些的,不然也不会嗑五石散成风。李
世民设宴接风,李诚很不给面子的借口身体不适推迟了。李世民一脸的遗憾,没有强迫李诚,放他回家了。设宴接风都不去,李诚其实已经给了一个答案给李世民。
啥意思,李世民几个儿子的事情呢,打死李诚都不掺和了。这次李佑的事情,给外面的人看来就是凑巧,正好在路上遇见了李佑派人追杀以死殉道的权万纪。
李诚不掺和,不等于别人不想掺和。这李诚回到家里,洗澡换衣服出来,就看见了崔慎行。老丈人金贵了,结亲这么多年,那是没踏进李家一步。看
见崔慎行,李诚心里叹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上前问候。毕竟两个女儿都在李家呢,一个还是不明不白的妾室。今
非昔比,这两年李家产业发展,别的不说,在财力上李家已经是大唐首屈一指的门第。清河崔氏蓝田房,跟着挣了点钱,但是跟李家还是没法子相提并论的。清河崔氏强大在于底蕴,各房遍布大唐,开枝散叶,同气连枝。
崔芊芊把酒席备下了,和姐姐崔媛媛一道伺候着。一干下人都屏退了,这是有要紧事情要商议的意思。三杯酒下去,崔慎行放下酒杯开口:“长安不宁,此番自成回来,可有打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