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盛唐-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李诚的缘故,原本关系一般的李丽质和高阳,居然成了好姐妹。李
丽质的心里话,也愿意对高阳说。不过提起李诚临行之前的那句话,李丽质便有点迷茫的看着高阳道:“此言究竟有何深意呢?”这事情问高阳,不免有点问道于盲的意思。
高阳想不明白,但不等于别人想不明白,这糙姐姐一拍脑门道:“宫里的事情,还是去问兕子的好。”李明达知书达理,贤惠有类皇后之名,这两年也传开了。
相比于李丽质和高阳,李明达更多的时候是呆在宫里。这不是太子谋反案子发生后,李明达果断地选择出宫修行么?因为身体的缘故,李明达倒是喜欢往城外跑,这是李诚带来的影响。姐妹三人,其实都受到了李诚的影响。这
三位公主,还都是李世民比较喜欢的,想想真是有缘啊。
庄子很大,后院有个佛堂专门给李明达准备的,高阳平时是不来这里的。今天情况特殊,拉着李丽质往后院的佛堂来了。
李明达捧着一本书,听到脚步声便叹息一声,放下手里的书,从蒲团上站起来道:“高阳姐姐,何故又来饶人清修?”
高阳人还没出现在门口,声音已经传到:“兕子不必装了,自家姐妹又不是外人。你到姊姊这里,不就是来躲清净的么?倒是雉奴可怜,想躲都没地方去躲。”李
明达本想回一句,看见大姐出现,立刻露出温柔的笑容道:“大姊也来了?妹妹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李丽质笑着上前,抱了抱李明达,笑道:“客气甚么?有日子没见兕子,怪想念的。听说你在这,便寻来过来。”高
阳在一边笑道:“好了,一会再叙姐妹情,说正经事情吧。”李
明达一愣道:“高阳姊姊,什么正经事情?”
李丽质咬咬嘴唇低声道:“倒是又个要紧的事情要问问妹妹……。”说着屏退下人,三人凑近了又说了一回,重点是李诚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李丽质表示没想明白。李
明达听到李诚的消息便一直挂着微笑,眼神里闪动着异样的神采。贞观十七年的李明达,虽然还是个小姑娘,但是在皇宫里那个地方长大的孩子,人还足够聪明,很多事情看的比两位年长的姐姐看的更为透彻?“
自成先生的话里,怕是跟两位姊姊的家翁有关。”李明达沉思一番后,低声给出这么一个答案。其实李丽质多想一会也能想明白,只不过她的心思没转到这上头,心里惦记的是两人在路上相逢时,视线相对产生的若有若无的情绪。
这会李明达一句话,李丽质立刻就明白了,两位家翁的立场不同。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变()
“还有便是魏王一旦做了太子,怕是难以容下……”李明达说到这里停下了!李
丽质这时候才想起来,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妹妹看的比自己更深远一些。千
万不要小看女人的智慧和能力,李诚就不会小看。所
以在半道上遭遇李恪,随后又遇见李丽质时,李诚做了一点看似轻佻的举动。由此引发的后遗症,就是三位公主的反应。李
丽质很果断的丢下一句话:“回家!”高阳有点懵圈:“午饭不吃了?”
“不吃了,点上几块点心,路上随意对付一下。”李丽质急匆匆的走了,根本没废话。等
到大姐走了,李明达眼珠子一阵转悠,低眉浅笑,轻声道:“妹妹也回宫一趟。”智
商不够级别的高阳再次懵圈,一脑门子问号:“兕子也不吃午饭?”
“不吃了,早晨起的晚,这会还不饿。厨房里的葱油饼不错,带上几块就得。”高
阳还是没能融入两位公主的思维中,得意的笑道:“那是,从李庄要来的厨娘……”等
等……高阳总算找回了一点公主的智商时,李明达已经带着人出了佛堂。高阳想追来着,随后又停下,脑子里在抓一个看不到的影子,却怎么都找不到关键点。
午饭刚放下筷子,长孙无忌手里的茶杯还没接过来,抬头一看捧着茶杯的居然是大媳妇李丽质。长孙无忌狠狠的一愣,这外甥女确实很招他喜欢,平时也极为孝顺。“
丽质不是去了城外高阳的农庄么?”长孙无忌多少有点奇怪,怎么这会又在这出现?“
舅,丽质今日遭遇了一点有趣的事情,特意回来告知舅父。”李丽质倒是很讲策略,没有上来就说事情,而是先抛出一个引子。
长孙无忌是什么人啊?要说跟人斗,那就是人精里头的尖子。干不过李治和武则天,那是大义上的劣势,当然也有自我膨胀的缘故。这会李丽质一开口,他就知道有问题。点
点头:“说来让某听听!”长孙无忌的表情凝重,知道要说的事情小不了。身边的丫鬟和下人,一看他这个表情,都很自觉的退下去。知道太多死的快,在这家人呆长了都知道。
李丽质把先后遭遇李恪和李诚的过程仔细的说了一遍,没说三位公主的商量。
长孙无忌听着眉毛都竖起来了,摸着胡子的手仿佛挂着千斤重量。李丽质说完之后便安静的坐在一边,她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掐死李恪的任何希望。至
于李泰和李治之间,李丽质还是有点犹豫的。长孙无忌一旦做出选择,李丽质是绝对支持的。千万别小看了这群公主的力量,唐朝的公主折腾起来很吓人的。
长孙无忌在考虑一个问题,李恪为什么冒险接触李诚?难道说李诚是决定性的人物么?站在长孙无忌的角度看太子的位子,在李泰没有被否决之前,李恪毫无机会。
难道说,李诚可以否定李泰?这不是在说笑话么?看看李诚的举动,恨不得躲出潼关了。那
么答案就有了,李恪需要李诚的助力是什么呢?很简单,不反对。仅此而已。
李恪的判断,李诚没有左右决定太子位子的能力,但是破坏李恪的计划很轻松。这就是天子近臣的作用,李诚就算躲到登州,李世民有点事情也想问问他的意见。最
后的答案,李恪一定是病急乱投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但是李泰就不一样了,李泰做了皇帝,对长孙无忌来说真不是啥好事情。怎么说呢?长孙无忌不喜欢李泰,他更喜欢李治这个看起来有点软弱的外甥。至
于李诚最后问李丽质的那句话,无疑是在提醒长孙无忌,李泰做了太子,长孙家的好日子未必就能延续。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李诚的私心,因为李泰和李恪都排除了,就剩下李治。而李诚恰好是李治的老师。从
这个意义上看,支持李治是能得到李诚的竭力帮助。更重要的是,李泰为了争夺太子的位子,对李承乾做出的一系列举动,长孙无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房玄龄的态度。都
是首席宰相,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之间一直存在争斗。房玄龄作为李承乾的太子师,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称职的。长孙无忌的判断是李承乾是瘸子,而李泰一直显得很有才。大概因为这些,决定了房玄龄的态度。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因为李丽质带回的消息,坚定了决心。
长孙无忌做出的反应是出门去找褚遂良,两人都谈了一些啥,没有第三者知道。
当日下午,李诚见到了一本正经的大太监,手里拎着佛尘的大太监尖锐的嗓音道:“口谕,明日小朝会,竖子必须到场,如有推脱,以后别在朕眼前出现。”
李诚一摊手:“无可奈何,回陛下,臣去就是了。”口谕不是圣旨,至少在唐朝来说,口谕不能当圣旨对待。唐朝的皇帝,还没到用口谕当圣旨的地步。
看起来,李诚很无奈的样子,大太监满意的走了。来之前就知道,这小子不情愿,不愿意掺和进太子位子人选的事情中。但是李世民不打算放过他,决定要把他留给太子做帮手。
李诚来到小朝会的时候,大殿台阶下遇见了趾高气扬的李泰。在此之前,李泰得到了李世民几乎肯定的答案,立他为太子。这个时候的李泰,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李
诚面色平静的抱手,身子微微一侧,站在道旁。李泰稍稍停顿,斜睨一眼后,当仁不让的大步上台阶,先一步进了大殿。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的李诚脸上那诡谲的笑容。今
天是个好日子,就在今天,会上演一出宫廷大戏。李诚很喜欢看戏,他今天来这里其实并不是被动的,他是真的想看这一出历史上真实的大戏。
目送李泰的时候,李诚一点都不着急,正准备慢慢的往里走时,衣袖被人拽了一下。回头一看,李治跟小鹌鹑似得,一脸羞涩的微笑。李诚回了一个鼓励的笑容:“殿下先请!”
李治后退两步,站出了道外:“师傅先请!”李诚见状叹息一声,没有说话就先动步了。这会李诚算是看明白了,就李治这个做派,李泰输的不冤枉。
都说李治软弱,李诚却认为柔能克刚,水不柔软么?呵呵!李
泰站在李世民的身边,盯着迈步进殿的李诚。李世民也看见了李诚,满意的点点头:“自成来了!”主动打招呼的举动,搞的李泰有点紧张,生怕李诚来一句不好听的。李
诚的反应是朝李世民行礼:“见过陛下!”说完了看看群臣,奔着最后的角落去了。李
泰心头一阵得意,难道说李诚已经放弃阻击自己么?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殊不知,李诚正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李诚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今天他不能到场,一个是他今天到场了。既然到场了,原本属于别人的台词,不抢过来就对不起历史了。李
治进来之后,先见礼于李世民,然后找李诚,找到了就站在李诚身后,没往李世民跟前凑。师徒二人,完全是一副放弃治疗的态度。但是李诚注意到,李治的眼神似乎很有信心。对谁有信心呢?李诚低头微微一笑,暗道:这小子。
“人都到齐了,议一议吧。”李世民开口了,看来之前大家都知道今天的议题了。刘
洎第一个站出来:“陛下,东宫无主,当早定之,以安民心。臣,举荐魏王入主东宫。”李
世民听了这话,微微颔首,李泰面露喜色。刘洎得意的顾盼时,紧随其后的是岑文本,同样选择了支持李泰:“陛下,魏王素有才名,礼贤下士,沉稳有度,确为太子唯一之选。”
这俩之后,陆续又有大臣出来附和,但是群臣之首的两位大臣,却都没有说话。李世民不着急肯定,而是先看一眼房玄龄。
“臣无人可荐,陛下圣断即可。”房玄龄这时候反而不说话了,真是老奸巨猾。
实在是现场的宰相,一半以上都在支持李泰。看看李泰得意洋洋的嘴脸,李诚心里暗暗发笑。头却低的更低一点。
李世民还是不着急做决定,看了一眼长孙无忌。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太子的位子其实真的没啥可选择的,李泰的确是最佳人选,也是李世民很喜欢的儿子。长孙无忌是李泰的亲娘舅,想来是没有异议的。在
这种前提下,该走的过场还是走一遍,免得生出不必要的议论。但
是李世民没想到的时,长孙无忌举着笏板站出来,极为郑重的表示:“陛下,臣以为,晋王纯孝,不失为太子首选。”陡
然生变,大殿内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一直低头的李诚这时候也抬起头来了,终于被自己等到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台
上的李世民也被长孙无忌的话给堵了一下,脸上的惊愕之色非常的明显。他看着长孙无忌的老脸,言下之意很明显,捣什么乱呢?长
孙无忌不为所动,面不改色,视线坚定。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转头再找人,终于找到了李诚,心道:竖子躲角落里干啥?还有雉奴,站的更后面。
这一幕,让李世民心头一暖,雉奴果然纯仁!
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
李世民不着急征求李诚的意见,不等于别人不着急啊。而且还分两种情况!
前者是长孙无忌,他着急让李诚支持自己。后者是李泰,太着急的是李诚的反对。这
两面的着急,实在是因为李诚的威名太盛,这张嘴喷遍朝野无敌口。李诚嘴下可谓战绩彪炳,尸骨累累。上到宰相,下到御史,打通关了有没有?
李诚一抬头还没开口呢,那气势是这样的,比嘴功,不是针对谁,在场的都是垃圾。
李泰一看这是要出问题了,心头一阵慌乱,猛的冲出来大声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李
世民一看是李泰出来了,心头不免一阵失望,失之沉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