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女人听到这话,忍不住鼻子发酸,眼睛发红。

第五百九十二章 所见略同() 
和谐后院的建设工作,从李诚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开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个正月李诚过的很开心,年初二给岳家拜年后,彻底的闲了下来。

    每天牵着安乐的手,在东西两市晃悠。

    每次空手出去,回来能牵一牛车的货。

    都是给安乐买的,坐实了李诚爱女如命的传闻。

    上元节李世民再次下旨狂欢,带着群臣在皇城上,欣赏满城的灯火宴饮。

    吟诗作对自然是不能少的,李诚这家伙却装了哑巴,搞的李世民没能不尽兴,私下里抱怨时,李诚回一句“臣若作诗,别人还怎么作?”

    虽然听了很想打他,但是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想想李世民还是作罢了。

    你才华高你有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反正事情都发生了。

    正月一过,开始上班了。

    李诚早早起来上了早朝,下朝回家的路上,阎立本骑着马追上来“自成等等。”

    李诚勒马回头,阎立本喘着大气追上来。

    “陛下口谕,着自成协助阎某作画,立于凌烟阁上。”

    李诚一脸的苦笑,刚才在宫里不说,现在让阎立本私下说。

    这人情送的真是好不掩饰。

    凌烟阁的事情算的上是皇帝的特恩,李诚和阎立本合作,就是要让那些被列入凌烟阁的大臣记李诚的好处。

    毕竟阎立本只是画画的人。

    “李诚领旨,回头阎兄招呼一声就得。”

    李诚笑着抱手告辞,回去的路上还在想李世民真实用意。

    难道说,李二也意识到了衰老,着急培养太子的能力了?

    李世民三十岁不到就当了皇帝,后来每年都有子女诞生。

    贞观十二年后,便没有了子女诞生。

    可见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了,不然徐贤妃也不会连个孩子都没有。

    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男性的雄风犹在,李二才会去吃金丹。

    是个皇帝都很难控制自己,后宫辣么多女人,千方百计的邀宠。

    铁打的身体都扛不住。

    辽东战事,李世民绷的太紧,胜利之后彻底松下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垮了。

    这点早朝就能看的出来,坐在上面一直哈欠,无精打采的样子。

    由此可推断,李世民有意识的加快对太子的培养,毕竟李治还是太年轻了。

    在李诚看来,李世民的年龄实际上并不算太大,按照现代的观点,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呢。

    毕竟五十岁都没到呢。

    不过这是唐朝,加上李二是个老y棍,身体不行就吃金丹,加速了他的衰弱。

    金丹那东西吃多了就一个结局,金属中毒,死了非常难看那种。

    要不李世民五十岁不到,就满脸的“老人斑”?

    就是吃金丹吃的太多的缘故。

    历史上李世民死的时候,也就是五十一岁,李诚这个现代人看,怎么都算是早逝了。

    年后李诚的工作多了一样,正常的上朝,东宫坐班,还要陪着阎立本去画画。

    当然李诚只是第一次登门的时候去一下,之后就能不去就不去了。

    李世民的意思是告诉那些被列入凌烟阁的人,李诚是他最信任的臣子,同时也让出了一个凌烟阁的名额。

    阎立本第一个画的对象是长孙无忌,凌烟阁上第一人。

    就其功绩来看,也确实够资格。

    时间选在休沐的日子,李诚和阎立本属于加班的性质。

    当然加班费是没有的,皇帝让你办事,这是一种荣耀,阎立本是很开心的,多累都无所谓。

    但李诚不一样啊,阎立本登门的时候,搂着娘子睡懒觉呢。

    被叫醒了心情怎么好的了,见了阎立本忍不住就吐槽,休沐日都不让人安生。

    回头去见陛下,休沐日拒绝出工。

    “自成慎言,为人臣子,为君前驱,画作立于凌烟阁上,此千古留名之美事。”

    李诚一点都不给面子,继续吐槽“留名的是你,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就是被抓庄丁的倒霉蛋。”

    说着往嘴里塞了一个包子,溜溜达达的往外走。

    “休沐的日子,在家里对着漂漂亮亮的娘子多舒服,非要去见一个老头子。

    败兴的很!”

    李诚吐槽依旧,阎立本拦都拦不住。

    脸都急白了,连忙摆手“陛下这是为自成铺路呢。”

    “废话,我能不知道?”

    李诚冷不丁的正经了一句,阎立本愣在原地,狠狠的发呆了一阵,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的,好一会才回复常态“某什么都没听到。”

    这可是个聪明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聪明那种。

    高宗时期能做宰相的,被人各种喷没有军功,照样坐着不动。

    智商和忍耐力,那都是上上之选。

    李诚话的意思,阎立本怎么能不明白?

    倒不是说他怀疑李诚针对长孙无忌,而是他仔细一琢磨长孙无忌的性格,还有他办的那些事情。

    再结合李诚的身份,心里猜到一二之后,有点慌了。

    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自成是担心……过于刚愎?”

    阎立本也是下了决心了,要跟李诚绑一块。

    就是胆子还差点意思,没敢直接点名。

    “刚愎倒也没什么,就怕失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陛下要能长命百岁,倒也无事。”

    这话说的就很重了,当然李诚只是表示一下担心。

    阎立本四周看看,边上没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自成所见,与某略同。”

    可见阎立本对于长孙无忌的一些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要不被诬陷谋反,怎么不帮忙说话呢?

    无非就是他觉得,长孙无忌没有谋反,他是忠臣不假,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套在皇帝身上,要求皇帝像他想的那样。

    这跟谋反也差不远了!当然说起来,李治做的一些事情,尤其是武则天的事情,真的与传统道德要求差距太大。

    但这不是唐朝么?

    北朝遗风,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

    要不武则天能改唐为周?

    不就是天下人认同他是李唐的媳妇,才有一定的支持基础么?

    你换个别的人来试试看,一准天下皆反。

    归根结底,长孙无忌在皇后的问题上,还是利益为先,再谈的道德体系。

    不然别说武则天皇后的问题了,当初长孙无忌要弄死武才人,很难么?

    “也许你我多虑了!”

    阎立本觉得自己说的多了,补救了一句。

    李诚只是笑笑,信步往前,两人一起出门,来到长孙家。

    长孙无忌听了门子的通传,李诚也来了,顿时表情微微凝重。

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点明显() 
现在就开始为太子铺路,考虑太子宰相班子的平衡问题么?

    长孙无忌太了解李世民了,所以才会在历史上成功的帮助李治逆袭登基。

    平衡是一个高明帝王的常用手法,李世民很清楚,一旦自己不在,年轻的太子很难压住这些重臣。

    所谓的重臣,自然指的是长孙无忌。

    这一点,长孙无忌心里很清楚。

    李世民对任何一位臣子,都不会无条件的信任,一定会留下制衡的手段。

    长孙无忌已经看见了一位必须站在自己对立面,平衡朝局的李诚。

    这让长孙无忌很不舒服,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了,真是迫不及待啊。

    长孙无忌对此并没有任何不满,只是有点小小的失落,李诚还没到三十岁吧?

    下一步讲成为东宫的首辅,再下一步就是进入宰相的行列。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伙太难琢磨。

    将来能不能与之好合作愉快,尚未可知。

    回头看看自己儿子长孙冲,长孙无忌悠悠叹息,吩咐下人伺候穿戴,亲自出迎二人。

    长孙冲的条件不知道比李诚好多少,可惜才具一般,勉强算个人才,难当大任。

    守成的话,还算凑合,真想指望他能让长孙家发扬光大,还是省省吧。

    长孙无忌是有野心的,他的野心不是黄袍加身那种,而是希望皇帝按照自己的想象的那样。

    这个就很讨厌了,加之权力欲比较旺盛,导致后来高宗直接翻脸。

    舅舅又怎么了?

    整天在面前晃来晃去,指手画脚的,看着就烦好不好?

    年轻的皇帝正是叛逆的时候,整天告诉他太宗如何,陛下该如何,要不这皇帝你来做得了。

    说到底就是位置摆不正!现在的长孙无忌,位置还是很正的。

    所以他对李诚和阎立本,摆出了非常低的姿态,这可是代表皇帝来的。

    凌烟阁的事情,真的属于皇帝的私事。

    是皇帝动用私权,给于臣子无上的荣耀。

    要不怎么贞观之治被吹捧的那么高呢?

    凌烟阁加分了!不然就李世民杀哥宰弟且为乐的做派,后人不知道怎么吐槽呢。

    长孙无忌亲自出迎,李诚没觉得有啥了不起的,倒是阎立本给吓的不轻。

    这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啊,换成过去就是宰相,不是唐朝这种群相。

    没想到他居然亲自来了,赶紧上前见礼。

    李诚很想捂脸,你可是代表皇帝来的。

    算了,不管他了。

    李诚只是简单的抱手致意:“陛下给的差事,不来不行。”

    长孙无忌倒是很客气:“自成得陛下信重,某不如也。”

    这捧杀的也太明显了,李诚只是笑了笑,根本没忘心里去。

    后面有个人看李诚如此,气的肺都炸了,差点就怒吼一声:“竖子无礼!”

    好在老爹在,长孙冲压住了火气。

    不过他见李诚的时候,态度就没那么好了,随意的一抱手道:“公主身体有恙,俗不奉陪。”

    打着长公主的旗号,长孙冲无视老爹眼神的警告,跑了。

    这事情长孙无忌心里很恼火,但是没发作。

    这个儿子,气量差的多了。

    一番寒暄之后,登堂看座。

    李诚坐在一旁装哑巴,活都让阎立本去做了。

    说明来意后,长孙无忌赶紧告罪一声,下去穿戴官服,然后出来。

    按照要求站着,阎立本这边准备好了,开始作画。

    李诚也有准备,拿起准备好的画板和碳条,在一旁也画了起来。

    这还是要感谢父母,当初他有读艺术的想法,学了两年的画画,发现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才放弃。

    别的本事不行,素描倒是好算及格。

    长孙无忌的内心戏李诚不感兴趣,安静的在一旁画着。

    半个时辰之后,李诚完事了,收起画板时,看看阎立本,才画了个轮廓。

    传统画法,重意而不重形,并且有意识的美化。

    阎立本的技法,李诚是没法子点评的。

    水平差距太大,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而是差出好几个层面。

    李诚只能在心里点评,好像是上了滤镜和美图的感觉。

    阎立本专注的画,李诚在一旁平静的看,长孙无忌的坐功了得,一坐就是一个时辰,丝毫不带任何不耐烦的。

    李诚看看时间,咳嗽一声,吸引了阎立本的注意后,低声道:“时间不短了,稍稍休息一下。”

    阎立本汗颜,赶紧起身道:“某太投入了,对不住国公。”

    长孙无忌长长的松一口气,缓缓起身抱手:“阎大夫客气了。”

    阎立本的官职是散朝大夫,长孙无忌和他关系一般,所以称官职。

    正客气呢,内里帘子一挑,长公主带着丫鬟出场了。

    正常情况没毛病,家里来了客人,公主殿下出来照个面,免得被人说没教养。

    公主嘛,既然嫁过来了,就得懂礼,孝敬公婆,给婆家长脸。

    当然这是正常情况,现在却不是正常情况。

    长孙无忌一看李丽质出场,顿时就尴尬了。

    李丽质不知道情况,她走的是正常剧本啊。

    亲手奉茶:“多谢尊客,尊客辛苦了。”

    阎立本和李诚接过茶杯都不说话,李丽质还挺细心的,知道李诚喜欢喝泡茶,不是那种煮茶,特意用白瓷杯子泡的绿茶。

    阎立本那边,则是煮的茶。

    多好的儿媳妇啊,多长脸啊。

    李诚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了,正常的客气一番后闭嘴不言,阎立本也跟着学。

    长孙无忌来了一句:“冲儿呢?”

    李丽质不知情,赶紧据实回答:“儿媳不知,没打招呼。”

    “嗯,下去吧。”

    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