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型水车在杠杆的作用下,缓缓的落到水中。水力的带动下,水车开始转动,通过主轴和齿轮,带动了磨盘。人们这才发现,李诚用水车弄了一个磨坊出来了。以后谁家要磨点啥,只要是李庄的,全都免费。外面的农户,想要用磨坊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得等没人用的时候才行,而且不白用,要么给钱,要么糠留下。磨

    坊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庄户们一片叫好声。好

    吧,总该消停了吧?但这是一个错觉。李诚又搞事情了。还

    是在渭河边上,挨着磨坊不远的地方,李诚搞出了新花样。这

    个事情跟大豆有关,大豆在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度地位非常尴尬。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饿的不行了,人们是不愿吃吃大豆的。大豆的主要作用,就是喂牲口,还有用来应付荒年。后来出现了西汉淮南王刘安,搞出了豆腐。但这并不足以彻底解决大豆地位的问题吧?

    大豆地位的真正改善,其实就一样东西,豆油。大豆能榨油。

    为此,李诚再一次召开兄弟会全体会议,让人带了一句话:“发财的机会来了。”兄

    弟会经过新一轮的吸纳,现在不算会长李诚,会员是十二人。新增二代为:高真行,刘仁景,屈突铨,刘玄育。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新会员,老爹都是混进了凌霄阁的。暂时凌霄阁还没出现,要等几年。新

    的兄弟大会,李诚提出了一个新的买卖,和大豆有关的。“

    各位兄弟,眼下有一个挣大钱的买卖,大家要不要干。要干就干一票大的,弄一个三五万贯的本钱。”李诚一开口,这帮牲口的眼珠子都绿了。尤

    其是四个新加盟的会员,更是激动的浑身发抖。嗯,关于李诚作死的事情,那是凡夫俗子才会相信的屁话。李诚是财神的事情,这是公认的。好不容易加入了兄弟会,总算是等到了发财的机会。“

    哥哥不消说了,要多少本钱,兄弟哪怕回去磕头,也要借来入股。”屈突铨大声叫嚷。“

    啪!”屈突铨的脑门上吃了一下,仔细一看是房遗爱下的手,瞪眼:“打俺作甚?”

    房遗爱淡淡道:“哥哥什么时候会让自家兄弟给磕头求本钱了?打你都是轻的。下回在说这个,丢你进鱼塘喂鱼。”“

    说的对!”之前的八个股东,那是异口同声。几个月过去了,每个月往家里拉一车钱,对李诚可谓信心爆棚了。只要不造反,大家都会按照李诚说的去做。

    “好了,别闹了。”李诚一摆手,各位会员都安静了下来。“

    听着,这次买卖,每人五个点的股份。总投资十万贯,你们每个人出五千贯的本钱就行。剩下我的来出。你们只要做一个事情,悄悄的买进大豆,把这些本钱花光为止。”

    噗通,李思文从椅子上掉下来了,坐在地上看着李诚,一脸的不解:“哥哥,要开豆腐坊么?”十万贯的大豆是个什么概念?整个长安城的大豆都不够吧?回头军队里的牲口没饲料,要出人命的。“

    蠢货!”李诚给李思文定性。“蠢货!竟敢质疑哥哥!”众人纷纷附和。“

    不过哥哥,交个底,我们心里也好有底气。”张大象最为沉稳。十

    万贯是个很惊人的数字,就算他们不问,李诚也要给个交代,不然很难服众。

    “今天的菜,各位兄弟觉得味道如何?”李诚淡淡的来一句,众人明显的一愣。“

    好吃!”房遗爱是吃货,果断的给出答案,他神经比较简单,没想那么多。但

    是其他的人就不这样了,想的是今天的菜跟大豆有什么必然联系没有。可惜,这帮二代,没有啥生活,炒菜要用油这种事情,谁能想的到?

    “哥哥,还是直接说吧,免得我等胡思乱想。”尉迟宝琪还是很聪明的,这小子在这群二代中间,智商明显要高出一点。

    “油!豆油!”李诚给出了答案,众人还是费解不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油怎么会那么赚钱。这就是缺少生活的缘故了。李

    诚幽幽的叹息一声,抬手绕一圈,指着这帮人:“你们这些腐朽堕落的二代,跟你们做兄弟,真是要把我累死。算了,我也不解释了,就说干不干吧?”

    “干!”这一次很整齐,这帮人脑子也不慢的。有啥可想的,十万贯的本钱,摊到每个人头上,也才五千贯。之前的八个会员,谁都不缺这点钱。后来的这四个,在家里的地位不高,拿出五千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李诚点点头:“你们八个,这次发扬风格,替他们四个把本钱出了,没问题吧?”

    一句话,把八个家伙说的脸都绿了,四个人就是两万贯。过年的时候,花钱太猛,最近一段时间也没少出去浪,家里还要上缴一笔,手里的活钱不多。

    李诚一看大家的表情,抬手指了指:“你们八个,怎么说才好呢?这样吧,没人多出一千贯的本钱,其他的我来。”众人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答应。

    剩下的四个人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即便是每个人六千贯,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款项。结果呢,这八个家伙很轻松就答应了,看这意思,跟着李诚没少挣啊。

    想到这里,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这次算是赚大了,要发达了。随即又一想,李诚来长安才几天啊,这就能一次性拿出五万贯,太恐怖了一点吧?

    “好了,意见统一了,下面说具体的。”李诚咳嗽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首先,这事情一定要保密。你们回去之后,找最信得过的人去做这个事情。悄悄的买进大豆,价格上一定要尽量的低。还有,不要集中在长安买,可以让人去洛阳,或者更远的地方去买。总之不要凑一起,导致长安城的大豆涨价。”

    众人纷纷点头:“记住了,哥哥。”李诚满意的点点头:“具体的,你们自己看着办,这事情我不能出面,主要靠你们去操作了。另外,仓库的事情要提前准备好,不要事到临头找地上,那是傻子干的事情。”“

    人手方面,各位从自家里找,每家出二十个青壮劳力。送到我这里来,我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李诚又提出要求,这都是小问题了。

    晚饭之后,这帮二代回家了,然后开始悄悄的活动。这个事情呢,可以瞒住别人,却瞒不住李世民这个皇帝。实在是李诚现在太重要了,丽景门的人,都不敢让李诚离开视线。李世民为啥要塞二十个宫女进来啊?“

    啧。这小子不好好种地,倒腾大豆要做甚?悄悄带个话,更官仓里的大豆,一粒都不许往外流,竖子,不带朕玩,朕就没招?”李世民给大太监交代一句,感觉到了一大堆铜钱正在朝自己招手,怎么看怎么可爱。

第一百三十章 大豆风潮(上)() 
大豆,这种没啥前途的作物,谁也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李诚都没有这个觉悟,他的初衷不过是想榨油挣钱。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由不得你了。

    悄无声息的,一家榨油作坊在李庄附近的河边建成了。悄无声息的,长安乃至整个雍州治下,大豆突然紧俏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豆的价格翻了一倍。

    李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蛋疼。没想到,十万贯的威力这么大啊。其实不是十万贯的威力大,而是皇帝跟着掺和了一下,让内府也囤积了一些大豆。

    兄弟会这帮二代也算神通广大了,京畿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河南道,这四个道的大豆,都在价格没有上涨之前,把手里的钱都花出去了。大

    豆涨价这种事情,谁都没有经历过。看似没什么用的大豆,怎么就涨价了呢?作为饲料的大豆,一旦涨价,其实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市面上一些机敏的商人,也开始囤积大豆了。于是,一股风潮出现了,大豆风潮。

    多数人都是盲目的,发现大豆涨价之后,自然的跟风。李

    世民忙的很,注意力自然不在这上头,但是作为臣子的房玄龄,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刻在小朝会上提出:“大豆涨价一倍,市面鲜有现货,必定有奸商操纵。”“

    操纵大豆价格?呵呵呵!”李世民冷笑,大豆有啥可操纵的?听过奸商操纵粮食价格,没听过奸商操纵饲料价格的,这玩意利润不成正比吧?如果不是李诚在搞这个事情,李世民也不会跟着去做。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还是要做个样子的,回头问了一句:“怎么没人上报?”大

    太监吓的腿都软了,内府囤积大豆的事情,那是皇帝的旨意。

    “回陛下,内府库存大豆不过五万石。市面上的大豆价格,以往不再关注之内啊。”听

    到内府库存大豆五万石的话,长孙无忌瞪眼道:“胡闹!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囤积大豆作甚?内府有钱,也该多存粮食,应对不时之需。”

    “去查一下,到底怎么回事。”李世民咳嗽一声,算是救了大太监,心虚啊。

    这年月,牲口是主要的劳动力,大豆涨价,全国那么多牲口,百姓的压力很大的。

    这段时间的魏征很安静,一直没有在乱开火力喷人,李世民安生了不少。但

    是今天魏征又站出来了:“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小觑。”很

    温和的说法,不知道魏征是不是转性了,反正不像以前那么剧烈了。过

    了几天,早朝的时候,大豆的事情闹大了。你说这长安城里,人口五十万,牲口怎么也得有个二十万头吧?甚至还不止。这么多的牲口,喂点大豆都快喂不起了,大臣怎么不闹?

    于是,都不用魏征开口,接二连三的有大臣站出来,重点强调了大豆的事情。李

    世民也很蛋疼啊,他才知道的,内府库存的大豆不是五万石,而是十万石。那天大太监说的五万石,指的是正常的库存,没算他后来下令采购的部分。

    “各位爱卿,朕即刻下令,内府对外投放五万石大豆,平缓市价。”李世民开口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这才几天的功夫,就赚了一大笔。李诚这个竖子,果然是良心大大的坏了。要

    不是朕机敏,派人盯着他,内府就错过了这次挣钱的机会。

    李世民这次挣了多少呢?内府统计,一石大豆盈利是五十文钱,五万石就是二百五十万钱。按说这钱也不算多,也就是两千五百贯的样子,小钱啊。可是这钱来的太轻松了。本

    以为把大豆抛出去,就能平易市价,实际却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大豆价格并没有下跌,而是稳定了不到十天的功夫,又开始上涨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朝臣们又开始在朝会上说大豆的事情,搞的李世民很是头疼。干

    脆,散朝之后,一道旨意,把李诚弄宫里来问问清楚。李

    诚最近忙着榨油作坊的事情,也没心思管市面大豆的价格问题。开始想的很好,长安这边随便搞搞,主要集中在周边的几个道,千万别把价格太高了。

    鬼知道这帮二代嫌麻烦,先从京畿道开始,价格抬起来了,然后才换地方。

    “陛下招臣进宫,所为何事?”见到李世民,李诚赶紧问话,事情很多,忙完回家。

    “朕问你,大豆是怎么回事?”李世民黑着一张脸,心里很不爽。内府库存的大豆,挣了两千多贯,开始还挺开心的,现在又涨价了,不开心。“

    大豆?大豆还能有啥事情啊,主要作用是榨油啊,废料可作为饲料,牲口家禽都可以吃。对了,还有豆芽,豆腐,别的作用臣还没有发掘出来。对了,还有土地肥力不足,种一季大豆,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李诚赶紧给李世民科普。“

    这个,你看看清楚再回答朕的问题。”李世民丢过来一本小册子,这都是李诚开的头。

    接过来一看,这是一份调查报告,京畿道大豆价格上涨了一倍多。经查实,有如下人参与到了大豆价格操纵之中,李诚一看名单,明白了。十二个二代,兄弟会成员,一个都没拉下。这还不算,他们多玩出花来了,京畿道的周边,他们直接跟当地的商人签下了协议。

    啥协议呢?以一个价格,跟当地的商人签约,收购今年的大豆。

    看完之后,李诚整个人的都不好了,这帮二代是要上天啊。你们都玩出期货来了。更

    离谱的还在后面呢,这些二代直接把大豆协议卖掉了。也就是说,他们不看好大豆价格上涨,提前把大豆卖掉了,而且还是只收了一成的定金。并且约定了一个交货的时间,到了时间商人就得拿钱来把大豆买走。这帮人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