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朝”两个字,此刻真是太美妙了,李诚一秒都不想在这里呆,第一个就往外走。不料刚出大殿,有人在后面喊:“自成先生!稍等!”李诚是菜鸟啊,不管是谁招呼,只好站住。回

    头一看,是个陌生的中年帅哥大步上前,主动拱手:“在下给事中许敬宗,见过李少监。”李诚听到这名字,小心肝微微颤抖了一下。

    这位可不简单,在史书里臭名远扬的奸佞。理由就一条,支持武则天。唐

    高宗要废掉王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一干大臣坚决反对,只有许敬宗站出来支持。并且讲了一番道理如下:田舍翁多收了十斛麦,就像换老婆。何况天子要立谁当皇后,跟别人也没关系,何必妄加议论呢?

    理论上来说,许敬宗这话没毛病。但是,不附和传统士大夫的价值观。“天子无家事,废里关乎社稷”,这才是这个时代正统的价值观。因

    为这个,许敬宗颇受诟病,后来又跟李义府一起,诬告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谋反。

    其实这些都不是后来的文人不爽许敬宗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许敬宗主持修史,一味迎合上意。各种歪曲事实!在这个文人节操还比较坚挺的年代,你让大家怎么忍?mmp,后来的编修史书的人,一想到许敬宗干的事情,立刻就丢过去一个词:奸佞!

    李诚倒是无所谓,历史这玩意不就是个小姑娘么?谁都去打扮一番的。尤其是在现代网络时代,李诚篡改历史,不过是张冠李戴,比起一群简称“良青历”的“有良心青年历史发明家”,许敬宗算是还有点良知的。“

    许编修有事?”李诚还算客气,这个许敬宗贞观十年倒霉了,后来因为有才,差点发配,因为还算有才,又去做给事中编修史书。“

    不才奉圣意编撰《武德实录》,即将成书,刊印一事,还请多多关照。”许敬宗找了个理由,李诚一听就在心里骂: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你要印《武德实录》,少府监还敢为难?

    “自成,怎么还没走啊。”有人过来说话,李诚看过去,是孔颖达。这货就当着没看见许敬宗似得,鼻孔朝天,拉着李诚就走。李诚赶紧对许敬宗道:“印书一事,不归在下管。”

    这就算是厚道了,给个解释。孔颖达可是真不客气,直接道:“自成,此人有才无德,不必跟他客气。”李诚暗暗苦笑,心道你还真敢说啊,大庭广众呢。抛

    开官职身份,孔颖达碾压许敬宗不说,单单是一个“孔圣苗裔”的身份,孔颖达喷了许敬宗,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其实在李诚看来,许敬宗没那么不堪。他不过就是迎合上意而已,高宗朝,那才是真正的盛世,只是史书上没说。武周一朝,也还凑合。

    看人嘛,换个角度看过去,你会发现很多事情跟想象的出入很大。不

    管怎么说,许敬宗想套近乎,被孔颖达打断了,心里很恼火,但却无可奈何。这

    货倒霉就倒霉在他嘲笑欧阳询长的丑这事情上头了,赶上长孙皇后的丧期。御史弹劾他,李世民怀念老婆的当口,差点给他丢地方上为小官。这

    事情怎么说呢?那个御史也不地道,欧阳询长的丑,被人笑话很正常。只不过许敬宗是当面笑,有人是私下笑。为这个事情弹劾人家,可见御史的心态也不对头。

    李诚被拽着走远了,孔颖达才站住道:“自成去少府监上任,孔某就不送了。”

    李诚赶紧拱手致谢,告辞走人。孔颖达是个君子,这种人其实不好相处。太过方正!李

    诚骨子里就是一个俗人,只不过随手抄了一些诗文,又弄出了印刷术,被孔颖达列入了君子的范畴,这可不是李诚最初的目的。

    得,我还是去上任吧。李诚没着急走,在宫门口等一会,看见李靖出来了,赶紧上前问候一句。别人嘛,李诚可以无视,李靖对李诚来说,恩情深厚,必须恭敬的对待。这

    是很浅显的做人道理,就是知恩图报。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李诚那么想,不然怎么会有“斗米恩,升米仇”的说法呢?大恩如大仇,这话其实是有道理的。有

    的人啊,受了别人的恩情,还不上或者不想还,就变成仇人了,赖掉就是。更有甚至,直接干死恩人,一了百了。李诚的处世之道则非常简单,知恩图报,帮亲不帮理。

    要不怎么说是俗人呢?李诚就没打算把自己朝着君子的方向去发展。

    李靖很欣慰的看看李诚,摆摆手:“老朽回去了,自成自便。”李诚拱手告辞,带着三个手下,骑马出发,奔着少府监来了。

    窦德素倒霉之后,少府监没了正监,现在就是一个少监在负责。李诚现在的职务是少监,就是所谓的二把手。也就是说,现在少府监李诚的实际职务是最大的。

    按说李诚上任,好歹有人来迎接一下,不料到了少府监大门口,鬼影子都没一个。这

    是要闹那样?意气风发的李诚超级不爽,四下看看,确实没人来迎接自己。只好自己往里走,心道等下要你们好看。走

    几步,一个小吏看见李诚一身官服,立刻冲上前:“见过李少监。”

    李诚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怎么回事?少府监没别的人管事了?”

    这小吏道:“少监有所不知,窦大人卸任后,少府监诸事,都是独孤少监在管。昨日独孤少监称病没来,群龙无首啊。”哦

    ,李诚明白了,原来有个少监,叫做独孤什么来着?“

    这个,少监叫啥来着?”李诚问了一句,小吏道:“独孤峎。”听

    到独孤这个姓,李诚就有点头皮发炸,为啥啊?李世民的奶奶,就姓这个。这帮皇亲国戚,换个懂事的,一看皇帝把亲爹软禁了,杀哥宰弟。奶奶辈的亲戚呢,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就该安分守己的,低调做人,求一个平安无事。偏

    偏这个独孤峎,好像没这个想法。选在李诚要上任的时候称病不来,你逗我玩呢?

    李诚不难猜到,独孤少监是有往上进步的想法的,但是李世民偏偏又丢了一个少监过来,增加一个少监,却有不设正监,这不是在给李诚铺路么?

    于是,这位心里不平衡了,干脆就不来了。而且,还不让别人来迎接李诚上任。

    李诚本来就不打算当正监,心里就算在不爽,遭遇皇亲国戚,也不打算搞事。毕竟要给李世民面子嘛。所以交代一声:“带路,本少监去冶监看看就行,不要惊动其他人了。”

    到了地方,负责官员还是没出现,李诚问了一句才知道,冶监出城去了。冶

    监管的是冶炼,长安城内只有锻打成型的部分。威名赫赫的陌刀,就是在这里打制而成。李诚叫来一个小官员,让他带路在工棚里走一走,看看实际操作的情况。

    李诚以前没少来少府监,冶监这一片还真的没来过。真的走进工棚看看,李诚可谓触目惊心,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糕很多。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层() 
衙门不大,事情不少,麻烦很多。各种勾心斗角,不胜其烦。做事的时候看不到人,真的有点啥好处,都特么的出现了。你还不能少他一份,不然就给你使绊子。这就是李诚不愿意做官的愿意,破事太多,太累了!尤其是心累!

    好在李诚跟李世民说了,只管钢铁这一块,所以他还能忍受今天的冷遇。所

    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诚没站在工棚外面看热闹,而是出人意料的立刻转身走人,丢下一句话:“我明天再来。”李

    诚的第一天上任,就这么结束了。也不知道是谁编了段子,把李诚今天上任的过程给传出去了,第二天一早,整个长安城都知道,名满天下的才子李诚,在少府监吃了憋。

    人民群众似乎很乐意看见李诚这种名人吃瘪,所以消息穿的很快。

    回到家里的李诚,先去看看晋阳公主和李治,然后叫来两个针线好的丫鬟,自己动手画图,交代她们抓紧赶工。这季节正是热死人的时候,穿着官服去干活,能把人热死。李

    诚还交代下去,让牛大贵等人做好各种准备,还让他们编了一些草鞋。

    下午的时候,程处弼、尉迟宝琪、李思文、房遗爱、李崇真一起来到李家。见了李诚后,看见他在忙着给李治上课呢,很耐心的等了一会。看

    见这几位,李诚笑道:“怎么?又有啥事情了?一个个苦大仇深的样子。”房

    遗爱一脸的阴沉道:“哥哥,独孤峎好不晓事,为难哥哥。不若我等打上门去,叫他好看。”李崇真则不阴不阳的来一句:“哥哥自有定计,我等只管照着哥哥说的去做就行。”“

    噗!”李诚笑了出来,心里挺感动的,这些二代还是有可爱之处的。觉得李诚丢了面子,打算出面找回来。“你们啊,瞎操心。心意哥哥领了,我就说一句话,你们见过哥哥吃亏么?”众人摇头。“

    那不就完了么?一点虚名,别那么在意,都回去吧,别耽误我陪公主玩。”说着话呢,看见小晋阳在嬷嬷陪同下出现,赶紧的上前,蹲下身子笑道:“小公主,午睡起来了?”

    这几位一看这架势,得,都撤了吧?

    李世民这边听到消息后,只是淡淡一笑。如果就这么认怂了,那还是李诚么?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一百个独孤峎堆起来,都抵不上李诚一根小指头。这种不知死活的皇亲国戚,李世民不介意机会合适的时候,狠狠的收拾他一顿。

    不提李诚在家的准备如何,单说独孤峎那边在家装病,听到李诚灰溜溜的走人的消息后,心情大好。拉着心爱的小妾,狠狠的操练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神清气爽,不紧不慢的来少府监上班。独孤峎想当然的认为,李诚吃了当头一棒之后,正监的位置他坐稳了。

    官员都不可能不来上班,昨天躲一下还行,今天还得继续上班。独

    孤峎来到少府监时,习惯性的先走一遍个个衙门,一路收获不少奉承,来到冶监这里的时候,独孤峎没有像往常那样看见官员们在坐班。只有一个小吏在忙着抄写,甚至都没注意到他进来。独孤峎咳嗽一声,小吏抬头一看是他,立刻起身道:“见过少监。”“

    怎么回事?人都去哪了?”独孤峎打官腔,小吏一脸的苦涩道:“回少监,都下工棚去了。少监要是没有事,小的还要继续抄写。”“

    抄写?抄写啥?”独孤峎走过来一看,第一页的抬头写这“冶监生产工作奖惩制度”。

    “怎么回事?”独孤峎心中一惊,瞪起了眼珠子。小吏低头道:“李少监安排的。”

    李诚?他还敢来?而且还来的很早。独孤峎心中立刻很不舒服,觉得李诚要搞事。“

    李诚人呢?”独孤峎忍着不安,问了一句。“在工棚呢。”得到了答案,独孤峎的没有皱的更厉害了,冶监的工棚,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想呆哪怕一息。记得第一次到冶监工棚去的时候,当场他就没呆住,转身就走了。那里淡淡一个气味,就能让人作呕。不

    对啊,昨天李诚在工棚里,不是也没呆一会就走了么?不行,我得去看看。独

    孤峎稍稍犹豫,还是决定去看看,走到工棚不远处,独孤峎犹豫了,老远就闻到那股烟火气味,呛鼻的进。“你,进去看看李诚在做啥。”独孤峎下令,让身边的随从进去看看。工

    棚里的李诚,身穿一件短衫,裤子的样式也比较奇怪,反正大唐是没人这么穿的。扣子这个东西现在还没有,李诚先用带子系着。脚下是草鞋,官帽子也没戴着。

    人们的印象中,本该是一个风流才子的李诚,此刻比工匠还像工匠。

    漫长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中,工匠的地位一直很低,一度被视为贱业。在唐朝,工匠的地位也不高,至少少府监这些官员,就没拿工匠当人看。

    李诚这么一身打扮,身后跟着三个下属出现的时候,冶监的官员全都傻眼了。要不是李诚的兜里揣着官印呢,他们能给李诚打出去。后来,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跟着李诚下了工棚。李诚是少监,是长官,他都下了工棚,别人还敢呆在办事房里?李

    诚也不着急说什么指示的话,而是没一个工位都停一下,了解情况,并记录下来。甚至还上去,动手抡了几下大锤子。浇铸箭头的地方,可谓最为恶劣的所在。李诚一点都没有上官的自觉,直接上手,浇铸了一炉铁水。

    得知李诚在冶监里的做派,独孤峎直接傻了。这家伙想干啥?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就得到这么一个消息的独孤峎,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止他一个人不好,整个冶监的官员,从冶监到下面的小吏,也都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