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了不以为然者占多数,只有牛大贵等人当真了,使劲的点头记下。现在的李诚,在这三位的心目中,就是个无所不知的存在,他讲的一定是对的!不服?不服你来弄个火炕,不服你来说三国演义。

    李诚又说了一回,说完之后微微一笑,这一次众人不再报希望,纷纷起身拱手作揖,鱼贯而出。牛二贵要放下帘子,被李诚叫住:“且开一会,换换空气。”屋子里的温度下降的很快,李诚赶紧让牛二贵放下帘子,空气浑浊就浑浊吧,比冻死人要强。

    屋子里烧着炕,还有火盆。捂的密不透风的,晚上要来个一氧化碳中毒,那真是丢死穿越者的脸了。李诚下了炕,沿着墙四处看看。这土坯的屋子,原本也有很多漏风的地方,都被堵的严严实实的。看见一团皮毛堵住的口子,李诚动手拿下来。一阵寒风钻进来,这下李诚放心了,这洞口不大,还能保证新鲜空气的进来,加上火炕的烟囱,火炕烧的还是秸秆,这要还中毒那就是老天爷看自己不顺眼,非要弄死自己了。

    加了一把秸秆,炉火烧旺的时候,李诚才爬上炕。看看三人一脸的疑惑,笑着解释:“是不是觉得,你们费劲堵上的口子,我给抽开了,想不明白对吧?”

    三人点点头,李诚笑道:“以后记住了,屋子里烧了火炕,不想死的不明不白就一定要留个透风的口子。道理跟你们说不明白,记住照做就够了。”

    三人上了炕,灭了灯,没一会三人呼呼睡着了。李诚躺着闭上眼,却怎么都睡不着。干脆睁着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屋顶。脑子里想着关于唐朝方面的历史知识,这是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皇帝李世民很牛。还有一群人叫做山东世族,嗯五姓七望,绝对不要去惹的一帮人。

    一个现代社会的小人物,李诚可没想过“取而代之”之类的事情。生存是第一选择,其次是活的好一点,再次是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改天换地这种事情,李诚一点念头都没有。想要在这个时代活的好一点,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要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毫无跟脚,对这个时代除了历史书上的记载,别的完全陌生的李诚,难度可一点都不小。

    一个好汉三个帮,李诚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就了牛大贵,笼络住身边这三位。

    历史上小人物的成功案例永远是个例,古代和现代社会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个人的知名度很重要。当然知名度这个东西,在现代社会臭名也是名这一点,在古代完全不可取。在这个表面必须是道德君子作为个人基本素质的时代,你要背个臭名,这一辈子就算毁了。

    所以呢,古代的知名度,应该选择的是所谓的声望。声望很重要,所以才有谢安的“隐居”养望的历史典故,最后时刻来一句“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声望到这个地步,妥了!

    谢安的套路可以借鉴,但是李诚要学谢安,那就是作死。人家是顶级贵族,你一个默默无闻的屌丝,生搬硬套就是作死。如何出名呢?或者说如何培养声望呢?在这个偏远的城市里,李诚想破头也没想到太好的办法。只能等机会了,再过五个月,明年的闰四月,一场针对吐谷浑的围剿战争爆发。到时候或许有机会出点命。

    想到这里,李诚突然惊醒坐起,卧槽,快过年了吧?哥的过年费用还没着落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李诚睡着了,一觉醒来时,窗外风雪依旧。屋子里其他人已经不在了,李诚万分不舍的从炕上爬起来,这鸟时代,感冒都能死人,必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刚把衣服穿好,帘子被掀开,牛大贵裹着一股风雪进来了。

    “大郎起来了!”牛大贵先招呼一句,这才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抱怨道:“该死的天气,这雪下个不停,快过年了,甚准备都没有。”

第十一章 饱暖思淫欲() 
“往常过年,都怎么过的?”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新年,李诚很重视。

    “还能怎么过?伙里的兄弟一起吃一顿好的,一起守夜,喝到烂醉,呼呼大睡。过年也就是这样了,上元节热闹。”牛大贵诧异的看看李诚,那意思过年还能怎么地?

    李诚道:“今天什么日子?”牛大贵道:“腊月二十七了。”

    “这屋子里怎么也没个灶台?”李诚揪心的看着炕,不然把火炕和灶台连起来省柴火。

    “要灶台作个甚?军中饭食,自有火头军操持。自家想弄点小灶,两块石头的事情。”牛大贵说的理所当然,李诚觉得跟他没法沟通了,反正火头军做的饭,他是不想吃了。

    一番梳洗,收拾干净,钱谷子和牛二贵打了饭回来。一罐子小米粥,抱在怀里回来了。放下后牛二贵一边往下脱蓑衣,一边笑道:“外头好大的风雪。”

    李诚已经放弃跟这三位沟通了,西里呼噜的吃掉一碗小米粥,连个咸菜都没有。这日子还怎么过?放下筷子,李诚道:“哪有铁锅买?”

    “铁锅?刺史府里有一个,外头没地方买去。”牛大贵一句话,把李诚想好的词都憋了回去。没铁锅吃个屁的炒菜啊?活人不能别尿憋死不是,只能找替代品了。

    “伙房的饭不是人吃的,今天必须要吃上一顿人吃的饭。你们也别废话,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李诚直接发号司令,讲道理能累死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首先是采购,李诚让牛大贵兄弟二人分工,一个去找一块薄一点的石板回来,一个去弄点柴火。接着带着钱谷子出门,顶着风雪出了军营,找到一家买陶制品的店铺。看看大小,买了三个和面用的陶盆,还有一些碗筷。接着又去一家屠户处,买了两条羊腿,一些骨头和脂肪。钱谷子弄个担子,把买来的东西担着走,李诚干脆先一步回来做准备。

    “怎地火头军做的饭就不是人吃的哩?从军三年,都这么吃过来的?”

    李诚掀开帘子,迈步进门,听到牛二贵的话,忍不住笑道:“中午你就知道了。”丢给牛二贵一根棍子,让他加工成圆柱体。

    先在土坯墙上开个口排烟,为防止倒灌,还在外面用瓦片做了遮挡。接着用土坯垒两个简单的灶。钱谷子回来了,大陶盆架上去,骨头丢进,放一盆水,丢生姜,不放盐,买来的盖子盖好,大火烧开,撇掉沫子,小火慢炖。

    一个陶盘和面,一个陶盘架上灶台,买来的脂肪丢进去,小火慢慢的熬油。

    没一会熬油的香气飘散开来,屋子里的其他三位,都有点坐不住了。这也太香了,口水哗啦啦的流老长。条件简陋,李诚也只能将就。石板洗干净摆好,牛二贵加工的圆柱体木棍也基本成形了,还是那句话,凑合吧。

    打一小碗油起来放在石板边上,弄一个汤勺备着,锅里继续熬着油。

    石板上擀面成一大片薄薄的,抹上一层油,撒上准备好的葱花和青盐。面片反复折叠,再用擀面杖弄成一片,再抹一点油,撒少许盐和葱,再叠起来擀面。

    反复几次,最后叠起来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备着。

    锅里的高汤再次撇掉沫子,加冷水接着熬。油锅里的油差不多了,油打起来放陶罐里备着,最后剩下的油渣也捞起来,撒一把青盐,放在一边干净的陶盆里等着沥干。

    陶盆不是铁锅,但不是凑合么。面饼放进去,就着一层油,小火慢慢的煎,两面焦黄了,筷子夹起来,装了一个大碗。凑合版千层饼诞生了。

    “一人一块,先尝尝味道就行了,不行多吃啊。”李诚还特意叮嘱一句,这三个家伙早就迫不及待了,拿手去抓,啪的一声,李诚用筷子打了一下钱谷子的手:“都去洗手。”

    三人悻悻的去洗手,你争我夺的抢水瓢。终于吃上了千层饼,牛大贵眯着眼睛一脸的幸福:“太好吃了,这辈子值了!”钱谷子在一旁眯着眼睛回味,痛恨自己吃猪食的前半生。

    李诚不禁冷笑:“好吃的东西多了,这也就是没铁锅,有铁锅我做出来的吃食,能让你把舌头咬掉。”牛大贵连连点头,继续抢食。没一会一碗千层饼就没了。

    “不许再吃了,留着等下一起吃。”李诚交代一句,三人这下乖多了,一边帮忙打下手。被李诚指挥的团团转,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打一盆骨头汤进另外的陶盆,高汤锅里加冷水接着熬。洗好切块的萝卜丢进汤里,一顿熬煮,萝卜熟了加点盐,木勺子打四碗,撒葱花,摆在案上。

    骨头萝卜汤就千层饼,就是今天的午饭。四人围案而坐,一把小马扎是李诚的,其他三个人坐搬来的石头上,李诚心道:天晴了一定要搞桌椅。

    “开动吧!”李诚一声令下,众人如狼似虎。风卷残云一般,至少五斤面做的千层饼被消灭干净,一大盆骨头萝卜汤喝个精光。

    “洗碗的事情,交给你们了。”屋外风雪依旧,李诚躺在炕上,揉着有点涨的肚子,总算是吃了一顿像样的饭。“饱暖思淫欲啊!要有个妹子搂着就爽了!”李诚长叹道。。。

    “大郎,只需两斤糜子,瓦窑里的婆姨随意摆布哩。”钱谷子笑嘻嘻的凑趣搭话,被牛大贵一巴掌扇的身子一歪,接着喷一句:“胡咧咧个甚哩?瓦窑里的婆娘,是个人都能去摆弄。大郎能看的上她们?”

    牛二贵也道:“要去自己去,不要污了大郎的名声。”

    钱谷子嘿嘿的笑道:“不若去城东的酒肆里,胡姬伺酒,看对眼了,抱上楼也就一吊钱。”

    李诚颇为心动,一想到外面风雪交加,还是歇了这个念头。口袋里没几个钱去糟蹋,还是留着吧。得想法子挣钱啊,不然这接下来这三个吃货,能很快的吃穷四个人这点家当。

    有什么来钱快,拿出来不会太亏本的方法呢?真的要去说书么?

    “千层饼,真好吃哩。”牛二贵真是个吃货,躺在炕上,还在回味。李诚大腿一拍,妥了,办法有了。“这几日,可有军务?”李诚坐起问一句,三人连连摇头,牛大贵道:“这场雪看着明日才能停,吐谷浑养的牛羊可算是要了命。开春了,才有工夫。且等吧,必有一战。”

    这年月的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冬天遭了雪灾,就得到汉人的地面来抢,不然就得闹饥荒。

    “平时不用操练么?”李诚又问一句,牛大贵笑道:“斥候营自然是要操练的,要等正月过了。这会,猫冬养膘正当其时。”

    “那行,今天下雪就这样了,待会出去一趟,找个木匠。”李诚从炕上起来,为了生活更加便利,顶风冒雪的事情也要去做。牛大贵起身道:“那中,某领大郎去就是。”

    李诚摇摇头:“病刚好,你就别出门了。让钱谷子辛苦一趟就成。”

    风已经停了,雪却还在下,漫天落下如同一片一片鹅毛。

    斗笠蓑衣穿戴整齐,看着被雪笼罩的天地,缩了缩脖子,李诚吐出一口气:“这鬼地方!”

    没曾想钱谷子后面还跟着一个牛二贵,李诚回头诧异的看着他,这小子笑嘻嘻:“帮忙,人多好办事。”李诚当真了,钱谷子在前面带路,三人一道,出了军营没多远。钱谷子在一家矮墙外面砸门:“杜海,开门。”

    里头出来个四五十岁的汉子,瘸腿走路一拐一拐,开了门便骂:“疯癫了?偌大的雪还出门。某可没有好酒招待你。”钱谷子笑嘻嘻的进去,李诚和牛二贵也跟进屋子。

    这屋子也是土坯房,屋顶要高许多,没那么压抑。里面屋子里出来一个走路罗圈腿的女人,领着个孩子上前见礼:“钱叔叔,牛叔叔,这位叔叔怎么称呼?”

    钱谷子笑道:“这位可不得了……。”李诚上前一步,打断钱谷子的介绍:“李诚,字自成。大冷天的打扰了!实在是要打几个物件,等着过年急用。”

    杜海拱手笑道:“原来是李家郎君,杜某有理了。这是某的婆姨。”杜海听到李诚的关中腔,心理上就带着一种亲近感。

    李诚也不废话,拿出一张画好的图纸递给他:“桌子,凳子,结构很简单,也不求太精细,凑合能用就行了,年前能打出来么?”杜海看了一眼便笑道:“家里有现成的木料,样子有点怪,急活,糙一点,差不多两个时辰就能打出来就能打出来。”

    李诚一琢磨,四个小时就能打好,倒也算是快的。正想着呢,杜海转身拿出两大块榫卯拼接好的木板,笑道:“这是准备做两张案的板子,拼一起就能用。”

    李诚放心了,难怪他说料是现成的。桌子这东西,最麻烦的就是桌面。

    “那好,钱谷子,先把工钱和料钱付了,二贵,去买点酒肉来,一边喝一边等。”李诚一阵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