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盛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正又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按了手印的条子,陪着笑双手奉上:“李县男,这是杜三写的欠条。”李诚接过一看,字写的很正,肯定不是杜三写的,手印是杜三按的才对。“

    借粮三石,年息三成,来年不能归还,本息同算。”李诚读了一句,觉得这利息其实也不算很高,还是有点良心的。没有黑到地步。

    “我要给丈人盖新居,栓子要娶一门亲事,这些都要麻烦里正了。”李诚说着话,从口袋里摸出一锭银子,递给里正道:“拿去,不能让你亏太多。”

    这锭银子能有二十两,按照现在的市价,能值二十多贯钱呢。李诚是真的不想占他便宜,但是这货给吓着了,怎么都不肯收,噗通一下给李诚跪下道:“贵人,杜保没有照顾好自家的兄弟,很是没脸,这银子怎么都不能收了。贵人且宽心,明日杜保便招呼人手给杜三盖房。”

    李诚拉下脸来,阴沉的声音道:“谁要你给丈人盖新屋,李某不缺这点钱,拿去。明日我从县城里来时,看不到丈人家的地契,仔细里的皮。”

    里正杜保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李诚把银子丢他身上,转身不带多看一眼的,淡淡道:“去忙你的事情吧,家里在办喜事,不好让人说李某不近人情。”

    里正杜保不敢再有半点耽搁,摸出一叠地契,放在地上,拿起银子转身就跑。

    李诚拿起地契,看一眼便乐了,居然不是四十亩,而是八十亩的地契。想了想,问一句“如今这地价几何?”杜三道:“好田要五贯钱哩。”

    李诚又摸出一锭银子,递给杜三道:“丈人给里正送去,免得叫人说闲话。我料他不敢收,你丢下便自己回来,不要跟他废话。”

    杜三去了,秋萍的母亲哭哭啼啼的对李诚道:“当年活不下去,才卖了二丫。不想一家人的日子,还是依旧难熬。为娘的对不住二丫,也对不住贵人。”李

    诚最受不了这个,赶紧给秋萍递眼色,让她把人弄走。秋萍扶着母亲到一边,低声劝道:“阿娘,明明是好日子,何苦这般悲切,坏了郎君的兴致。”这话非常管用,秋萍娘立刻就停止了哭泣,毕竟闺女只是个妾室。再怎么得宠,也不好闹腾耽误了闺女的好日子。大

    锅里的羊肉开始飘出香味来了,两头羊,就在外头垒的灶台,架上铁锅炖羊肉。香味能飘出去好远,全村的人都能闻的到。杜柱子比较小,根本顶不住这个,围着灶台留口水呢。

    栓子年龄大,不敢围着灶台转,一边劈柴一边咽口水。

    没放盐的大块羊肉煮好了,捞起来,切成小块,丢在烧热的铁锅里爆炒。香味更加的浓郁,加盐和酱油,各种作料,最后加点羊汤,盖上锅盖小火慢炖。老

    卒们做这些都是熟手了,在鄯州那会,还没有酱油呢,跟着李诚学会了烧羊肉。这年月处理羊肉的手法比较简单粗暴,就是丢锅里炖,熟了捞起来撒点盐就啃。也就是李诚来了,不然他们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吃法。李

    诚把秋萍叫一边道:“不能就这么走了,下午让人往这里送东西,办三天的流水席吧。总归让你风风光光的,叫人说不出闲话。”

    秋萍的眼泪说着就要往下掉,这也就是边上还有人呢,没人就能扑李诚的怀里。这么好的男人,就算要秋萍的心肝,也是能现在就挖给他的。

    李诚一句吩咐,钱谷子午饭都没吃,赶着装货的马车,两个老卒护着奔着渭南县城去了。里

    正家的亲事还在继续,杜三过来丢下银子,一句话不说就走了。里正赶紧追过来问,杜三才道:“买地的钱,我那女婿不叫占你便宜。”

第一百八十章 热闹() 
李诚总归是现代人的思维,遵纪守法是一种本能反应。今天也就是那群二代没跟来,不然杜保的性命能不能留着,都是一个问题。那帮人可是动不动就打断腿,放一把火。提

    到“女婿”二字,杜三的下巴抬了起来,腰板也直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微微的低头,勾着一点腰。离开里正家,杜三的心头激荡着畅快的情绪。一切,都来自于他。

    杜柱子已经馋的不行了,做姐姐的秋萍心疼他,弄个小碗来一勺子,端进屋里,对阿娘道:“小弟叫进来。”杜栓子进了屋,昏暗的光线下,鼻子却很零,看见姐姐手里的碗,想欢呼一声又忍住了,蹑手蹑脚的过来。

    “二姊,姐夫知道了要骂你。”馋的眼珠子都离不开手里的碗了,还在替姐姐想。秋萍的眼泪压不住了,小凳子上放下碗:“胡说,你姐夫才不舍得骂我。赶紧吃,别叫人看见。”

    秋萍出来时,给门带上了。做的这些事情呢,李诚看在眼里,心里却很愉快。这才是家人啊,要不是怕杜三回头脸上挂不住,都能让柱子在外面先吃个够,不就是一点肉么?秋

    萍出来时,走到母亲跟前,低声道:“李郎让人腌制的猪腿,女儿叫人带了两条。别省着吃,免得开春放坏了。”秋萍娘担心的看看李诚那边,发现他捧着茶杯坐在那里抽烟,这才低声道:“女婿不会生气吧?”“

    没有的事情,其实也没啥了不得的。女儿名下的书报店,每月的收入,够家里吃一年的。只是这书店的收益,要攒着给安乐,将来做嫁妆。”秋萍低声解释,秋萍娘手里的锅铲惊的掉在地上。一月的收入,够自己吃一年的。脑子里就剩下这个概念了。小

    桌子,小椅子,全都摆开了,里正家里在办喜事,杜三家里看着也在办喜事。

    大海碗装了红烧羊肉,摆了一桌,李诚招呼杜三和秋萍娘坐上来一起吃,却被秋萍娘拒绝了。连带秋萍也没上座,这里的老规矩。李诚对这些规矩很不以为然,但入乡随俗吧。一

    干老卒自然是不肯上座的,蹲在一边围着两个大陶盆,一盆是羊肉,一盆是羊汤,还有一个篮子里,全是昨晚上蒸好的馍馍,就这热羊汤和红烧羊肉,吃的叫一个畅快。羊汤里头加了豆芽,咬起来叫一个嘎嘣脆。最

    后上座的也就是李诚和杜三,还有一个大舅哥杜栓子。李诚拿的小酒杯,倒了一杯酒递给杜三道:“丈人,不是李某小气,只是这十里香太烈,悠着点小口的喝。”李

    诚的本意是把左右邻居请来一起吃,不料杜三去了后,没有一个肯来的。村中有个六十岁的老人,躺床上起不来,不然倒是能请来一起吃喝。之前那个老者就没来,李诚让人给他家里送了一碗羊肉,算是敬老了。左右邻居的家里,也是一碗羊肉,七八个馍馍。情

    分到了,将来李诚就算走了,邻里关系也不会太差。更不要说,李诚这次准备玩大一点,让整个后沟村,都记得杜三家的好。杜

    三喝了一口十里香,才知道李诚说的不假,寻常的浊酒,如何比的了这个?一口下去,浑身暖洋洋的。杜栓子也跟着喝了一杯,当时脸就红了,脖子也粗了。低头赶紧猛吃,再不看酒壶一眼。李诚陪着父子二人吃了午饭,一干女眷在屋子里吃的。饭

    后秋萍娘洗了好几遍的手,才敢把安乐抱在怀里。尽管很舍不得,没一会还是还给了奶娘,理由是身上藏哩,没地污了小贵人。小贵人这个称呼,安乐还真当的起。满长安城都知道,这闺女是李诚的眼珠子。饭

    后李诚捧着茶杯,不紧不慢的喝茶抽烟,其他人都在忙着收拾,就李诚一个闲人。想起里正家里在办喜事,李诚摸着下巴,想了想,翻出一口铁锅,叫杜栓子背着,一道去了里正的家里。既然不打算收拾他,那就把事情做漂亮的,将来杜三一家还是要在村子里生活的。寻

    常农家办喜事,送的礼物都是一些自己产的东西,李诚本打算送点钱,觉得还不如这口大铁锅来的实惠呢。反正这次带来的铁锅不少,左右邻居都送一口,杜家还能剩下两口。

    里正杜保听说李诚来访,吓的腿都哆嗦了,家里在办喜事呢,不会变成丧事吧?连连滚带爬的出来,才知道李诚已经走了,丢下一句话,来的匆忙,没准备礼物,铁锅一口,笑纳。看

    见那口大铁锅,杜保知道李诚没下黑手的意思,不然能个你送锅?送你把刀要不要?

    午饭后李诚选择回县城住,后沟村这地界,李诚倒是能对付一晚上,无奈安乐太小了。怕孩子受不了。李诚再三解释一番,这才带着一干人等离开,明日再来就是了。回

    到县城,秋萍的情绪就像是开锅的水,忙不迭的让人烧水梳洗,天还没擦黑呢,孩子丢给奶娘,身子往李诚这里挤。这一趟回家省亲,秋萍不仅仅是安心了,整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不顾劳累,将滚烫的身子恨不得化在李诚的身上,各种曲意奉承。好

    在李诚比较冷静,他的身体结识,怎么折腾都没事。秋萍的身子也还行,只是这一路劳累下来,情绪激动的秋萍怕扛不住,早早的按住秋萍,让她乖乖的睡觉。晨

    光太早,情绪亢奋的秋萍也睡不着,抱着李诚说了好多话。心里藏着好久了,一股脑的全都倒了出来。从离家到现在的种种,好多事情秋萍都没说的,现在都说出来了。

    身在平康坊那种地方,想吃碗饭可不易。看上去很和善的若儿妈妈,调校两个女儿时,那手可黑着呢。秋萍也不恨她,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心里堆了太多的苦水,需要倒出来。

    说了好多话,秋萍终于累了,挨着李诚紧紧的,抱着一根手臂不撒手,这才睡了去。说

    来奇怪,这一夜安乐乖巧的很,一点都没闹腾,一觉到天亮。丫鬟和奶妈轮流值夜,不敢有半点懈怠。这娃娃就是半夜醒了一次,吃了奶妈一顿宵夜,接着又睡了。

    小孩子爱得病,这孩子生下来,就没闹过病。也不知道是不是李诚这个挂逼在起作用。早

    晨起来,李诚精神抖擞的,先一步回来的钱谷子等人,准备了好五辆大车。装满了各种东西,都是给流水席准备的。一行人踩着晨露出发,来到后沟村时,时间还早。

    后沟村再次热闹了起来,杜三家的二丫跟了个贵人,很是得宠,这不要摆流水席,庆祝闺女回家省亲。全村人都动了起来,过来帮忙干活。

    事情不是很多,但也是不少,主要是在村口搭几个大灶台,弄好了铁锅架起来,开整。

    这季节,要说搞多少个菜都是扯淡,每一桌就三个菜。三个大陶盆,一个是羊杂汤炖豆芽,一个是红烧羊肉,一个是干菜炖牛肉。三天的流水席,每天都要用掉五车的食物。

    只要是后沟村的人,都可以上桌去吃,白面馍馍管够,吃不了不许往回拿,发现了别说杜三不高兴,村子里的人都觉得丢人。

    流水席刚开始,外头又来了一堆人,带着不少礼物来了。还以为是县里的官呢,不料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程处弼,房遗爱,段珪,这三人也摸来了。一

    问才知道,这三是从河南地回家,经过渭南,见到崔家的掌柜,知道李诚在这,赶紧来凑一份热闹。县里的县尉带的路,县令县丞有事没来,让人带来了不少礼物。这

    些人倒是识趣,都没送钱,吃的穿的,送了好几车。杜家四口,别说过冬了,吃一年都是够的。李诚一一记下,将来要还的。程

    处弼等人围了一桌,汇报此行的结果。在外面跑了一个多月,带的钱只花了一半,各家还有掌柜还要等一段才回来。估计这一组带的钱,十有八九是花不完了。到

    底圈了多少茶山,三人也都说不清楚,就是买一片记一片,当地找人帮忙打理。重点还是明年开春,李诚要把手里制茶的师傅都派出去。茶砖有了,明年秋天的草原商队,才能有足够的货源,打通了商路,今后就是坐在家里收钱了。

    “没有什么麻烦吧?”听了三人的汇报,李诚问一句,程处弼笑道:“麻烦自然是有的,当地的一些大户,眼珠子也不是瞎的。我们去收,他们自然有怀疑。好些茶山,都被他们捂着呢。不过也不要紧,他们不会制作茶砖,捂着茶山也是摆设。”李

    诚想了想道:“可以跟地头蛇们合作,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是去求财的,不要把关系搞僵了。”程

    处弼这才道:“记得了,回头跟大家伙都说清楚。还有就是商队,将来的规模小不了。”

    李诚点点头:“家家户户都要出人的,草原大着呢,一点一点的打开局面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妆诗() 
李诚也没想把全国的茶叶都吃下来,那不现实。做这个事情的目的,还是把一群人凑在一起,变成一个利益团体。不要太多,单单把持一个茶叶的话语权,这就足够了。单打独斗的家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