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富贵荣华-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有人忍不住闭上了眼。
  但忽然,慌乱忙于奔跑的民众安静了,因为他们看到,漫天蔽日的滚滚黄沙忽然停了下来。就停在离王城不远的地方,那里就是孔雀河下三角洲。
  几息过后,依旧不见巨大的沙尘暴有靠近的样子,似乎一直在那里徘徊,却无法靠近。
  沙尘暴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而这些时间也足以让城里的百姓借地道到王城以外的地方。
  当沙尘暴离开时,所有的楼兰民众都为逃过一劫而欢呼雀跃,不仅是他们的性命,还有美丽繁荣的王城。
  连那样巨大恐怖的大沙暴都无法摧毁他们的楼兰。
  是那里的森林,保护了楼兰王城乃至整个国家的百姓,
  而真正保护了他们的,是王女殿下。
  “王女殿下。”“王女殿下。”
  楼兰百姓们看到骑在马上的王女,都不约而同地真心跪拜了下去,投向王女的目光都是仿佛奉若神明的炙热虔诚。
  
  驻守在孔雀河下三角洲的楼兰士兵也很快回王城报信,他们几乎在沙尘暴降临楼兰时,离恐怖的沙尘暴最近的人,见黄沙被阻挡在了胡杨林之外,还有些胆大的士兵救回了几个还来不及跑到楼兰绿洲的商人。
  而那些商人对楼兰也是感恩戴德,如果不是还有楼兰所在的这片绿洲和那些士兵,他们就要葬身于大漠了。
  逃离王城的百姓又在有序的安排下,回到了繁荣的王城,暂时休整,楼兰国的官员们也忙得不可开交。
  而这场大沙暴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比如楼兰人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更加深厚,再经历了一次险些失去楼兰的惊心后,他们也更加热爱这座美丽的国家。
  没有国家的子民,就像无根之萍,想要在沙漠里活下来只会更加艰难。
  还有就是楼兰百姓对王室,尤其是王女空前绝后的尊崇。
  这令锦荣也没有想到,她只是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不需要用到其他类似迁移逃难的方法。
  但后续还有更令她没想到的事,安抚民众过后,楼兰王退位,直接将王位传给了她。
  因为她预知到了这场可怕的大沙暴。
  当初锦荣虽然知道说出来无法令人相信,但未免沙尘暴来临时,无人反应,所以这些年,尤其她开始旁听国事参政时,隐隐透露了对沙尘暴到来的担忧。
  尽管效果不是很显著,但至少楼兰王,王太子以及朝中官员心里也会有个准备。
  但在这件事成真,异常特大的沙尘暴真的到来时,一切仿佛成了预知,宛如神明般的消弭灾祸。
  回顾以往,也才知道王女的举措有多么明智。
  别说楼兰百姓们把王女视为神明,连那些官员,国师,楼兰王,看向王女的目光也不同了。
  已有人提议将王女封为王太女,同样可以竞争王位,
  若说楼兰王还有些犹豫,当王太子主动甚至积极地放弃了继承人之位,就更加干脆了,直接将王位传给了小女儿。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锦荣还没反应过来,就当上了楼兰的女王。
  等再见王太子时,对方已经将她从亲爱的王妹升级为了拯救国家的神明转世等等,也干脆不信佛了,直接信王妹了,大沙暴来临时,也没见佛祖出现拯救他们。
  三句离不开,“王妹,你还要做什么,种树,还是别的……”
  “王妹说什么都是对的。”
  锦荣:“……”
  她忘记了,王兄也是个狂热的信徒,而且很单纯白甜。
  想把王位再扔回去,看来是不大可能了。
  
  说起来,成为女王或是皇帝,锦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却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耗费任何计谋,如此轻松地登上了王位,虽然是个西域小国吧。
  这一世几乎没什么宫斗朝斗的环节。就这样没有任何异议,甚至是万众期待的,楼兰换了新王,而且是女王。
  西域地广人稀,且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三十多个国家,且国与国相邻甚远。所以连那场千年难得一遇的沙尘暴降临楼兰,也没有其他国家知道。
  历史上也是如此,等多年后才发现,已经没有楼兰这个国家了。而且忙着打战,哪有功夫去想一个被掩埋在黄沙中的国家。但现在不同,为庆祝女王继位,楼兰也向西域较好相邻的一些国家派遣的使者,以说明如今已不是楼兰王,也不是王太子,而是楼兰女王了。
  像龟兹、于阗这些国家的王,有些奇怪,楼兰王正年富力壮,又有王太子,怎会将王位传给尚年轻的小小王女呢。
  后也从来使那里听说了沙尘暴的事,不禁心有戚戚,若是降临到他们的国家,未必能躲得过去,又听说是王女过去的举措拯救了国家,也就不奇怪女王的事了。
  甚至很友好地派遣使者携厚礼去恭贺楼兰新的女王。
  这在中原或许有些难以置信,宛如儿戏,有悖礼教,但在西域确是理所当然。
  即便没有雄才大略,骁勇善战,但只要能保护这个国家,成为它的救赎,就是当之无愧,万众信服的王。
  不过等西域各国赶到楼兰恭贺的时候,女王已经即位了。
  实在是楼兰百姓期待女王继位的心情太过迫切,而这个国家也需要一场盛事令人忘记沙尘暴带来的恐怖记忆。
  虽然没能赶上继位大典,但各国使者们还是能献礼恭贺一番。
  看到年轻的女王,使者们也有些惊讶,但却是恭恭敬敬的,因为这是楼兰的王。
  楼兰王和王后升级为太上王和太后,提前在王宫花苑里过起了养老生活。原先的王太子降为善柔王,辅佐女王治理国事,这次就清点各国送来贺礼。
  的确十分丰厚,龟兹的宝石、于阗的翡翠玉石,让人惊叹于这些国家的诚意,也好奇如此厚礼的缘由了。
  果然,在祝贺过后没多久,西域各国使者们就提出了想知道如何抵挡沙尘暴的方法。
  原本以为楼兰女王会不愿将这个秘密告诉他们,结果与之相反,不仅告诉了他们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沙带的的方法,还慷慨大方地将原来建设三角洲已经有经验的人借给他们。
  当然收取的报酬也不少。
  不过相比所得到的,已经足够令各国使者们热泪盈眶了,心里暗地里决定哪怕是为了这个,也要回去劝自家的王,在绿洲没建立之前不要与楼兰交恶。
  原来的王太子,如今的善柔王有些不解。老实说,西域各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顶多为了商业带来的财富,表面亲热友好一下。在他看来,此举无异于是给其他国家送去大礼。
  锦荣目光深沉,幽幽道了一句,“不,这会省去我们很多功夫。”
  善柔王也就不问了,女王的一切决定都是对的,值得他们去做。
  至于那些人借出去也没关系,因为锦荣正准备向全民普及植树造林沙漠绿化的知识,令每一个楼兰人都知道如何建立绿洲。
  那些国家的使者在楼兰城也好好逗留了一段时日,见过了楼兰城的繁荣,还有那令人梦寐以求的绿洲,烟波浩淼的湖泊湿地,不再使用木头而是另一种材料建造的房屋。
  湿润适宜的气候,门前环绕的清澈碧波,茂密的胡杨林等等。
  这是沙漠的明珠,也是西域的乐土。
  只见过黄泥土屋,忍受受风沙侵袭的各国使者纷纷开始眼热,打定主意要让自己的国家也变成这样。
  各国使者回去后不久,就送来了大量的财宝还有交好和平的国书。
  锦荣从不高估这些西域国家的狼子野心以及撕毁合约的无耻,但是缓冲的时间也足够她做很多事了。
  成为女王后,虽然身上需要承担的东西多了,但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
  相邻交好谈和的国家们纷纷以贵宾礼仪接走了那些懂得植树造林建设绿化的工匠。而锦荣准备普及全国的绿化知识教育也开始了。
  有三角洲的森林那样一个极好的例子,楼兰人对植树造林的热情也大大超越了以往,不再需要以免除商税以激励他们,而是自觉自发地去做。
  他们坚信着,只有不断的种树造林,才能保住他们的家园。
  更重要的是,保护他们避免灾祸,宛如神明的女王。
  
  楼兰不同以往的新气象新面貌,为经过楼兰的商旅们所见识,继而传扬在了这条路上,越传越广。
  无论是从中原还是从中东波斯那里来的商旅,都知道了楼兰新女王的事,而曾经经历过那场沙尘暴甚至九死一生的商人,也四处宣扬了那天的事。
  一个能够在千年难遇的沙尘暴下安然无恙的国都,无不令人惊叹。
  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更加觉得楼兰这个重镇的可靠,一些哪怕原本不需要经过楼兰的商旅也更愿意绕远路经过楼兰补充物资,以求路途平安。
  楼兰的商业得到又一次的繁荣高涨,也为西域各国所瞩目。
  而身为新女王的锦荣,则将目光投注在了楼兰并不强盛的军队和农业上。


第224章 古国王女
  楼兰虽然看似繁荣,辉煌,但实则弊政甚多,危机重重。
  自数百年前,楼兰就处于中原和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塞,但论军事实力并不强盛,只是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越而使许多国家乃至于中原都对其采取交好或怀柔政策。
  但随着每年商业上带来的大量财富,楼兰俨然成为了西域中的一块肥肉。
  锦荣自然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商业能够一直繁荣上,虽然事实如此。还有就是农业上,楼兰人口尚不多,但锦荣若是想发展国力,必然要增加人口,国土面积还能依靠绿洲的建造,而农业,楼兰过去的粮食大多是通过进口他国,锦荣要做的就是在农业上实现自给自足。
  还有其他诸如国内尚存在的奴隶制度,缺少生产力等等。
  不过,最大的足以毁灭楼兰的危机已然解除,现在也是方便锦荣放开手去做。
  楼兰的军队尚不足一万,但对比只有四万的人口,已经算得上多了。锦荣重新对楼兰军队进行了编制,训练军队这事她已经做的熟练不能再熟练了。
  好歹她也是曾打过天下的人物。
  何况治军最重要的军心,人心在一开始就是对她极为信服的,她所说的每一个命令都没有人不会听从,甚至不会提出任何质疑。
  训练军队除了提升军队素质,将士们的作战能力,还有就是行军作战的谋略。
  这一点,别说楼兰军队缺了,包括西域诸国,作战什么的也没有专门的谋略。锦荣脑子里不知记了多少兵法韬略,也就干脆不假于他人之手,写了出来,用于在军队中开设课程教导。
  原本她还想好了措辞解释这些知识的由来,谁知无论是国师还是善柔王都没有任何惊讶,仿佛是理所应当的。
  国师目光淡碧,“女王是上天赐给我们楼兰的礼物,自然懂常人所不懂。”
  善柔王就更简单了,“女王说什么都是对的。”
  锦荣忽然有些好奇,自己在他们心中到底神化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可惜忙于国内建设,也没空闲去理会这些。
  除了军队方面,还有农业,锦荣想要发展国内的农业,就要根据环境种植合适的作物,沙漠的另一样黄金,就是药材和葡萄酒。
  这两样都是丝绸之路上人人都爱的商品,尤其是遥远的中原,若说西域各国需要拿许多黄金才能换得到中原的丝绸和瓷器,那么中原那边对来自西域的药材和葡萄酒,也是同样的态度。
  对于葡萄美酒,甚至不吝惜用夜光酒杯来盛。
  恰好锦荣懂的的学识中,也有酿酒这一项,而她在过去经历的世界里也做过拿酿酒来获利的买卖,这次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锦荣下令大肆在绿洲区种植葡萄,以国家之力酿酒,令葡萄酒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楼兰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药材种植没有酿葡萄酒来的简单,锦荣也就让人开辟了几处绿洲上的药田,种植本就在楼兰不少见却又珍贵的药材。
  除了开辟农业上的财路,还有最为基础的农业自给自足。
  沙漠能种植的作物不多,不过随着楼兰绿洲的建设,气候逐渐湿润,一些中原的植物也能种植,不得不说,沙漠绿化给锦荣解决了很多麻烦,也不枉费她花了那么久的时间,一心建设绿化。
  至于种植什么,锦荣心里已有了大致的想法,她要做的也简单,下令购买她想要的作物种子,如椰枣,花生,瓜,马铃薯以及许多中原的水果蔬菜等等。
  即便不是她说的那些,有什么新奇的作物种子也可以献上,哪怕是楼兰乃至西域没有的,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也会为女王寻来。
  而楼兰付出的就是黄金。
  这些在楼兰的国库里堆积如山,可惜,在沙漠里,真正能让人活下来的不是黄金。
  但黄金能做的事还是有很多,在黄金的驱使下,不过两三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