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度鬼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日本兵真以为九爷给他看什么东西呢,刚一凑前,说时迟,那时快,寒光一闪,钗尖已穿透这个日本鬼子的喉咙,九爷赶忙从那日本兵的身上搜出钥匙,打开关押劳工的舱门,把劳工都放了出来,他小声地问着哪两个是托他救人的那个人的孩子和侄子,就有人说这俩孩子就是,于是他一手牵一个,领着大家就往外冲。毕竟劳工太多了,一下子就把十多个日本兵给冲散了,可也有的日本兵反应快哪,就开枪打死了几个劳工,一下子大家就不知所措了,愣在船上,九爷高叫一声:“会水的快跳水跑吧!”
经这一提醒,有会跳水的就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水里,九爷也带着两个孩子跑进了河里,那两个孩子因为是从白洋淀来的,所以水性也不错,三个人就游到了芦苇丛里,九爷回头一看,船上那些不会游泳的劳工们可惨了,有的被日本人直接在船上就杀害了,有的跳进了水里,可是不会游泳啊,正在河面上扑腾着呢。看这情况,九爷决定让孩子们先游水跑,自己要驾着小船回去救人,两个孩子说他们水性好,也要和九爷一起去救人,就这样,三个人驾着船就又靠近了那里。一次次地往返,将跳进水里不会水的人救到岸上让他们逃生。
可日本人不傻啊,看九爷是个带头的,还在用小船救着人,马上就开始集中炮火向小船上扫了过来,九爷赶忙和两个孩子跳进了水里,一片扫射过后,小船已经是千疮百孔了,而且小码头上又来了不少日本鬼子的援兵,情势太紧急了。
眼看九爷和两个孩子就被码头上的和船上的日本兵的炮火给包围了,就在这个时候,这七月十四的天边刚才还是月亮高挂的,突然就平地起风,乌云密布了,九爷探出水面一看,两眼就流出了泪水,原来在这血染的河面上,缓缓地浮起了六具带着血的尸体,正是刚才那些没能跑掉的劳工的尸体,再看他们的年纪,也都在四五十上下的样子,九爷明白,这些劳工的亲属和孩子们肯定有还在船上的,他们是死不瞑目啊,但是随着这六具尸体在水中不断旋转样子看,又好像在摆什么图形的意思,竟然有一具尸体还将手指向了天空。
这个动作让九爷恍然大悟,听老辈打渔人说,但凡在阴历鬼节这天,晚上是不许出船的,因为如果碰到有怨念的七具尸体凑到一起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阵法,就叫“七尸还魂阵”,会将水上的船旋进水底,而它们才得以再次投生。
看到步步紧逼的日本鬼子,看到那些还没救出的劳工的眼神,九爷又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说:“我是受你家大人所托来救你俩的,你家大人的坟就埋在我们这个村里,你们赶紧借水跑,越远越好,长大好好学能耐,好好做人,好好报效咱们的国家,就算是你们对我的报答了!”
九爷用严厉的眼神让两个迟迟不走的孩子向远处游去后,顺势掏出钢钗,一片丹心染碧色,两袖清风映彩霞,九爷自己结束了自己,就为了凑成那“七尸还魂阵”法。
说来也怪,九爷的尸体本来离那六具尸体还有一段距离,就这短短的时间里,那六具尸体竟迅速地漂了过来与九爷会合了,再仔细看,原来在在那六具尸体的下面,每具尸体都被一只大鳖背着,而领头的就是那九爷的老朋友“红壳大鳖”,七具尸体凑到一起,红壳大鳖托着九爷还有温度的尸体,在这七月十四的夜里,形成了难得一遇的“七尸还魂阵”和“七鳖吞月阵”双阵合璧。
只见在这遮天蔽日的黑云下,七具尸体一会直立在河面上,一会又散开各自为营,一会又手指天,一会又旋转入水,几个回合下来,河水已然形成了巨大的漩涡,船上的日本兵都看傻了,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本来就漏水的船一下子就被带进了漩涡里,全部日本鬼子无一不是葬身河底,而那些被抓的劳工们则被红壳大鳖带领的鳖阵一一救上了河岸逃生去了。
那是1944年发生的事情,后来,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一位收藏家展出了他收藏的东西,一份来自于日本国内的内参中有报道,说在1944年中国传统的鬼节,日本建在中国渤海湾内河附近的一个码头被毁,日本承载中国劳工的船只被不明气流卷入河底,有目击日本兵见奇景,有尸体再生和大鳖列阵,后被以精神异常为由封口,抗战结束后积极参与中日友好的活动,并告诫子女世事自有正义,人在做,天在看,神鬼莫测,秉公于心。
再说那日,九奶奶左等不见九爷回来,右等不见九爷回来,大伙都说九爷就不应该在鬼节晚上去逮鱼,准时遇到不测了,直到十年后,有两个三十多岁的人来将那晚的事情和九奶奶说了一遍,九奶奶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为了救人,成就了大义,那一天,九奶奶带着九舅的爸爸,在那两个人的指引下,来到那片荒芜丛边,痛哭了一场,并燃了香,烧了纸钱,临走的时候,大伙隐约看见在那芦苇更深处,也不知是谁家扔的一口好大的锅啊,锅旁边还有一件东西在闪着金光……
(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深渊奇潭()
单说那一日,九奶奶带着儿子在那两个人的带领下去给九爷上香,临回来的时候,怎么看怎么觉得在那苇子深处有一口大锅,旁边还有一件闪着光的东西,可船已起锚,大家也都没有在意,于是,这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下去了。
可自从那天九奶奶带着儿子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儿子突然沉默寡言起来,整天两眼发呆地也不知看着哪里,好像性格变样了似的,有时候夜里,还会说梦话一样说着一些九爷年轻时爱说的话,九奶奶担心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就托人给他说媒,于是邻村的一个姑娘就被说进了这个渔民之家。
原本以为结了婚,自己的儿子会一点点开朗起来,可看起来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有变化的是这小媳妇的肚子却一天天大了起来,九奶奶高兴啊,心说这回九爷有后了。
按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这都过了日子快一个月了,小媳妇还是没有临盆的先兆,这可又急坏了九奶奶,找了村里最有经验的接生婆来看,也都看不出个模样,于是就都敷衍说是算错日子了。
按九奶奶算的日子,应该是怀胎到第十二个月的时候,小媳妇终于生了,还是个小子,这可乐坏了九奶奶,赶忙去给接生婆拿糖拿钱的,人家接生婆也是实在人,只拿了糖,没要钱,并悄悄把九奶奶拉到院里,又悄悄说,不要钱了,本来就没接生,不该要钱的。
九奶奶一愣,“不是接生的,还是自己出来的吗?”
“嗯,您老说对了,是自己游出来的!”接生婆一脸诡异的表情。
“连个剪子都没用,孩子自己顺着血水游了出来,正好落到接生用的大木盆里,直接就像鱼一样游起来了,好像出来前自己就把脐带的事给解决了,我倒没帮上什么忙!”接生婆说着还有点愧疚似的。
“您哪,把这钱拿着,这还有!”九奶奶又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掏出几张钱双手递给了接生婆,这回接生婆接了,人家知道,这不是接生的钱哪,这是要封口啊!
接生婆拿钱走后,九奶奶三步两步就进到里屋,小媳妇可能是太累了,在床上已经睡着了。听到有水声,九奶奶再看,呵,在那大木盆里,一个光着屁股的小黑小子儿正在水里游得欢实着呢。
九奶奶轻手轻脚地来到盆边,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他一会仰着游,一会儿又像扎猛子似地蒙着头游,可不管哪种游姿,怎么看怎么像是九爷当年游泳的姿势啊。这个想法让九奶奶激灵一下子,思前想后,心说这钱给了接生婆是太对了,这要传到村里,以后还不都拿当妖怪看哪。
毕竟是自己家的孩子,九奶奶小心地把小黑小子从水里抱出来,又用事先准备的小被子裹上,虽然瘦点,可看那孩子的样子还是很精神的,这就让九奶奶又是一阵抹眼泪,心说要是九爷在该多好啊。想到这里,就又想到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也就是这个孩子的爸爸,应该让他看一眼哪,万许有了孩子后,可能那呆状的精神会变好了吧。
于是,九奶奶把孩子放到小媳妇的身边,自己去外面找儿子,可左找找不着,右找找不着,就这么着,从此啊,九奶奶就再也没找到她和九爷唯一的孩子。村里人问起,她总说是出远门投亲戚去了,大伙心里明白,哪有投这么长时间亲戚的,分明就是不知去哪了,可也都不忍心说出来,于是这就成了村里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丈夫不知去向,又要带年幼的孩子,照顾上了年纪的老人,这可苦了小媳妇,就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小媳妇也变成了老媳妇,可她的丈夫就是没有等来啊,后来听人说有一天就这样回了娘家,也有人说是跟人走了,可在九舅的印象里,他总说妈妈是找爸爸去了。
就这样,在九舅十岁的时候,他就和九奶奶祖孙俩过日子了,白天打鱼,晚上织网,和村里人交往也不多,于是九舅的性格也渐渐地孤僻起来。
但直到这时,人们也只还是称他为九儿,因为在他家大排行里,是排老九,所以也就这么叫下来了。九舅的水性是天生的好,扎猛子在水里待个十来分钟是常事,所以村里的孩子们还是很佩服他的水性的。
在这条大河的一个通向支流的地方,有一道大闸,是为泻洪用的,平时都是关着闸口的,所以闸口的上游水位就特别高,那片高水位日久天长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大潭,没有人知道它有多深,但都知道那里总起漩涡,所以就都嘱咐自家的孩子不要去那个地方游泳,也有吓唬孩子说那里面有王八窝,进去就出不来了。
孩子们也都听话,谁也不往那深潭边上去,九舅可不管这个,经常在那里扎猛子逮鱼捉虾的,由于人迹罕至,那里的鱼啊,虾啊的自然比别处要大的多。九奶奶也担心孙子,总嘱咐不让他去那个潭里逮鱼,可毕竟年岁大了,也只是唠叨几句,九舅听不听完全在他。
九舅一直不知道九爷的事,他也更不可能知道,这个大潭的东南面转两个弯,就是当年九爷常去的那片大芦苇地,也就是说当年日本人的小码头离这潭也并不远。
单说有一日,本来还是晴空万里的,突然间就乌云密布了,这就是要下雨的前兆啊,一般的打渔人都靠岸抛锚了,可九舅不管这个,他喜欢在下雨的天里逮鱼,为什么啊,因为下雨天氧气足啊,往往有大鱼会露出水面的。
不但没收网,九舅还一直来到那个深潭边,这个时候,已经是电闪雷鸣了,可九舅却越来越兴奋了,当斗大的雨点打向水面的时候,九舅惊喜地发现,就在那潭的中心处,一条大鱼的尾巴已经翻了出来,九舅悄悄地下了水,鱼叉在手,向那潭中央就游了过去。
眼看就离那鱼也就三四米远了,可能是鱼也看到他了,竟露了一下鱼脸,准备跑的样子,九舅看清楚了,那鱼头足有篮球大小,光那眼珠子就像乒乓球大小呢,九舅哪能失掉这难得的机会,一个鱼叉就叉了过去,因为目标太大了,别说这么大的目标,就是平常的小鲫鱼,九舅也是一叉一个准哪,这一下子就把那大鱼叉上了,可这鱼的劲儿也是真够大的,九舅就感觉自己攥着鱼叉的手一个劲儿地发麻,身子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鱼叉,随着大鱼向深潭的更深处滑了下去。
本来一松手就能脱离险境,可是艺高人胆大啊,九舅就从没怕过水,心说,我这一口气能憋半天,看这鱼能有多大的气力,于是就没松手。
这水里的东西就是这样,一旦入水,力道就会成倍地增长,而且受惊后往往会游向繁杂的地形,那大鱼带着九舅这一劲儿地窜哪,突然就被带进了一片石头地,正好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那鱼也聪明,一个侧身就从石头下面钻了过去,九舅没有防备就撞到了那石头上,由于刚才一阵用力,再加上这一撞,当时就晕了过去。
后来听说,九舅被人们发现的时候,是在一大丛芦苇的上面,也有人说那大丛芦苇的底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游,人们就都问九舅是怎么了,他说的一番话也把人们都吓了一跳。
据九舅回忆,他被石头撞晕后,就失去了知觉,身子就一直下坠,朦胧中,他看到了妈妈,在妈妈的身边还有一个男的,他形容的样子,让人们又都想起了他爸爸的模样。他说就这样一直下坠着,突然就在这潭底就没水了,他也能呼吸了,就好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一样,说是有两个白胡子老头在下棋,用的是石头棋盘,摆的是石头棋子。
他就问人家,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