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度鬼传-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地方。”
见我抱着一个东西,眼镜儿就问是什么。等我把这包打开后,大家的脸上就都呈现了笑容,是啊,这也太吻合了,这黄石头与那块地方的颜色是如此的一致,连大小好像也差不多。
既然拿来了,就放上去看看吧。结果我就把这黄石头放到了石图上,说来也怪了,这石图在放上了这黄色的石头后,竟一下子熠熠生辉起来,所有的石头在同时都发出了耀眼的光。
随着这点点的光,那石匣竟在一瞬间也自动开启了,真是太神奇了,刚才是怎么弄也不行,这黄石头往上一摆就行了,你说是什么原因吧。我就觉得这院子的主人一定不是什么一般的人,光从这一套套的设计来看,这得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啊。
我们的目的不就是想看看这石匣里到底是什么么,这下好了,打开了,咱们就都去看看吧。大家就都小心地来到了石匣前,轻轻地把盖子掀起,只见一道白光闪过,里面豁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竟然是一本书,上面写着《密传七卷》,看来这石匣是用了来存放这本书的,现在好了,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这院落的历史,再者这《密传七卷》一定有很重要的实际作用,所以这次下来探奇妙也是长了不少知识啊。
我轻轻地找开了第一页,听师父说过,练功到了一定的境界后,就会利万物而不争,想必这院落之人也是读书人吧,否则怎么会用这样奇特的方法去存一本古书呢。
我轻轻地把这书翻开,没有字,我以为我看错了,马上就继续往下翻,除了第一页的“密传七卷”外,剩下的竟然全是白板,没有一个字。
这就新鲜了,难道是在旷我们?我捧着这书就感觉不太对劲,但看这每一页的白板情况,难道这是一本无字书,话说回来了,既然是无字书,那存它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拿着这无字书,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就发现这黄土高坡上的黄石头不知怎么了,又在往外流血。我赶忙找一张废纸去擦,而自己也是一不小心就把这红色的液体洒在了一张白纸上,瞬间这无字书的表面上就发生了变化,那红色所到之处,竟然全显现出了文字。
我突然之间就明白了,光有这书和光有这石头都不行,要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用那黄石头上的红色去引出这《密传七卷》哪,这就有点像现在小孩子们用的那种神奇药水,一涂上就能看到字一样。
我把这书用石头上的红水再次浸染,就一片一片地看着,让罗海微在一旁用写生的纸把《密传七卷》里的内容全记下来,为以后的学习提前准备着。
也别是说罗海微的速度也真快,我边读,他也就基本能以最快的时间记下了。这第二间屋子的后面一间,应该是一个大的储藏室,可值得研究的东西却很少。我和李老师商量,看来这暗室里的秘密全在这本书上了,现在这原书咱们也得到了,内容也记下了,下一步就是如何上去后好好研究这书,争取让这书里的知识能给大家带来好处。
我们按原路返回,胖子和于群他们已经在外面等得有些急了,两个正商议着要不要进去看看呢,见我们一行人出来了,才算松了口气。
我们把这门封好,又把柜子移了回去,才重新回到了院落里的那堆火前。这时天色已给很晚了,为了让大家休息好,李老师让人们轮流睡觉,于是我和李老师先给大家做保卫,让他们先睡。
大家也是累了,也顾不上讨论一下这暗室的情况了,而是相继在带来的睡袋里睡着了。
我和李老师在火堆边弄着火,边说话,李老师问:“亮子,这书是讲什么的,我看你一直把他放在怀时在,一定是一本有用的书吧?”
“时间太紧,我也来不及细看,不过从这书里我大概也能看出这是一本讲占卜和易经的书,其中说明了七个问题,要不叫《密传七卷》呢,可这些东西的可操作性,以及程序问题,书里面也做了思考,我想等我有了时间去研究一下,可能这书真的是一本旷世奇书呢。”我一番解释,让李老师明白了这书大概要讲的知识。
就在李老师不再追问的时候,自己却有了另一个发现,我就发现这书的扉页上有两个人的名字,程颐、程颢,但也没说这是他们写的还是他们收藏的,但从书的这么重要的位置能落他们的款,说明这地方与宋明理学是有渊缘了。
突然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程氏兄弟虽然是研究理学的,也有很大的造诣,可是据师父曾经讲过,在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个有名的易学大师,叫邵康杰,这位邵先生最好的两个朋友就是程氏兄弟,难道说邵先生的易学绝技,是在这本书里得以体现的吗?这本书与邵先生及程氏兄弟到底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邵先生曾著巨书《梅花易术》,后来被许多易学大量奉为易学精典,得以流传,可这里面的真意又有几个真的了解呢?这写书之人和读书之人的区别就这,写书之人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而读书之人是在这些东西稀释以后再配以自己的想法来融会贯通,但实际上写书之人和读书之人在观念及观点上是有千差万别的。
“亮子,你说的那八卦啊,易学啊,这东西真有那么神吗?可这科学的依据又在哪呢?”老老师又弄了下火,边和和说着话。
“神不神只是外界的看法和想法,其实易经和八卦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的,与统计学及数理概率都有相当大的联系,所以这次谈不上对这些东西有多深入的了解,而是自己心中对这方法有一种理解罢了。”
“那你以后有时间了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书的内容,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需要传承的呢。”李老师每句话都被我深深地记在心时,直到现在,自己有了些本事,才知道老师心里对学生前途和理想是多么的重视。
看着身边的几个人睡得正香,我就不打算让他们醒,于是我让李老师也休息一下,我一个人值这下半夜的班。火堆被我又放了一些柴火,所以一时间就又暖和起来。
就在我看着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就感觉从远处的那个过道的门里就走过来一个人,我一愣神的功夫那人就又不见了,这让我吃惊不小,正准备叫醒胖子的时候,一阵轻吟之声划过,那声音就像来自遥远的历史。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奇书溯源()
这声音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就像是一种声波传过来的声音一样,联系到刚才一晃而过的那个身影,而现在又是在这荒郊野外的一个不知谁住过的宅子里,所以也是感觉有些异样。
正在我模模糊糊地打盹的时候,就发现那门口走廊处又显现出那个人的影子,而我却没有抬头,但又仿佛能看到前面的景象一样,就不由自主地向那个人走去。
临近了,那个人就招手让我跟他进到一间屋子里。进去后,我发现,这不就是刚才我们找到密室,又从中得到《密传七卷》的屋子吗。
更为奇怪的是这个人竟还穿着长衫大褂,怎么看也不像是现代人,就在我意识模模糊糊的时候,自己却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可能自己中招了,而只有过去的人才这种穿着,难道这地方不干净?
我着重看此人的影子,在月色下竟然还真有,可是自己又在对自己说,如果是在梦里,或是中招之后,是一切以真实的假象为前提的,所以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
那个人把我叫进屋之后,就回转身来,我发现这应该是一个读书人,长得很是斯文,看起来很精神,尤其是两眼闪闪放光,怎么看都不像坏人。
因为这人的年纪看起来也得在六十上下,所以我就问:“老伯,您叫我到这干什么呀?”
那人微微一笑:“你不是想学那《密传七卷》吗?可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你又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他这一问,倒把我给问怔了,是啊,自己为什么要学这《密传七卷》呢,不就是本书吗?自己怎么就会对这有如此大的兴趣和热情呢?要不是人家问,自己可能也没觉得这是个问题,现在是人家问了,可问得正是地方啊。
“是这样的,老伯,我师父是崂山宗传,我听他老人家说,我们这一派学习和掌握的大多数是方法,可是在理论上就有些欠缺,尤其对世事的了解就有些狭隘,所以他让我在社会上要多学,多听,多看,尤其是那些能教诲人心向善的学问,就更要多看,故此,我见这本书有很多都是在指导人生的意义,也让人走上正途,所以我就想学一学。”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说出这么一大套来。、
那人点点头,说:“这《密传七卷》的意义不仅是要找到人生的道理,还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去认知那些未知的,可能预测的未来,也就说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对未来的占卜基础之上的,也是一种基于理论于方法与一身的学问,你理解的不错。”
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可这人到底叫自己来这里干什么来呢?
接下来这个人就给我讲了关于这《密传七卷》的来历。还就要从这房子说起,原来我面前的这个人正是这院落的主人,满清入关后,因躲避战乱,他们一家人就来到了这里,并建了这个院落,这个人其实正是宋明理学的传人,但不愿意干涉世事,所以一直过着隐居的日子。
而让他过起隐居生活的还有另一件事,就是这位手上有一本旷世奇书,就是这本《密传七卷》,这里面不但有易学的很多道理,还大量运用了宋明理学的基础,所以读起来既是晦涩的,也是充满哲理的。
《密传七卷》当初问世的时候,成了社会上研究易经的人都想得到的宝物,因为江湖上相传,这本书里的方法已经能让人占卜预测到后世很多年的事件了,所以这就真成了那些想得到的人们的一种追求,都想得到它,从而可以将那些古老的占卜及周易方法得以统一,让人们可以在一个更为简便的基础上对未来做预测和研究。
这本书之所以能传下来,也是和几位先哲的预测分不开的,这一切的渊缘都像是一场提前设计好的一个梦一样。
因这老人一直延续着宋明理学的传承,所以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背景,当初在北宋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五个人,他们统称为“北宋五子!”
这五个人在理论和实际操能力上那都没得说,还有一条就是这五个人还有一定的联系。那么这五个人都是谁呢?就是北宋时候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和张载,这其中的哪个人如果生在当今的社会都会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啊。
尤其是二程和邵雍的关系那就更提了,曾有人说,邵雍和他们两家当时住邻居,谁家做点好吃的都要将对方叫来。日子长了这二程不但修理学精典,而且还与邵雍先生一起研究起起卦和预测的诸多问题。
当时他们就曾研究过,怎么能够即时起卦,也就是说要简便地预测一下未来,不是靠察言观色,而是要靠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预测未来的一种途径。
兵来邵雍先生就利用这一预测方法,竟准确地预算出自己的身后事,一时被传为最厉害的算师。
事情是这样的,邵雍…邵康节是中国古代算卦第一高人,他的《皇极经世书》曾算出了36万年的历史,至今无人能解!他所研究的《梅花心易》也是一部神奇的算卦书,看见什么算什么,听到什么算什么,算天,算地,算人,算花,算鸟,算牛,算马,什么都能算,什么都能起卦。
邵康节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领悟与锻炼,后来自成一派,其“梅花心易”也是预测学中极其高深的一门技术,准确率极高。梅花心易的抓象也是非常抽象的,但也是最纯朴的,最简单的算法。事实上对于“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邵康节来说,有许多民间的传说,把他神奇的预测已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大多都说医人者不自医,而这位预测大师到底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竟算出了自己的身后事。
相传熙宁十年的夏天,邵雍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太好。有一次和朋友等人闲谈,忽然笑着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
程颐则很担心他的身体,就让他好好调养,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结果到了秋天,邵雍的病更加厉害了,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司马光、张载和程颐、程颢等几位朋友就时常来看望他,与他说说话。
当时的邵雍虽然不能下床了,头脑却十分清楚,谁来了就和谁谈天论地的,说起研究的学问来更是滔滔不绝。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