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鬼笔记-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早上外出后,直到中午一点多才回招待所,在那个团长那里我足足逗留了四五个小时,其实大家估计也都猜到了,那个团长其实就是我那个早年离家出走的大哥。
他在部队混的还真的不错,现在是正团级,现任总装部西北局后勤物资处的副处长,手握整个西北几个军区后勤物资分拨的大权。
我和大哥之间的谈话进行了很久,中午饭也在他那里吃的,有一些原来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都得到了答案,大哥的老上级其实就是北京的吴将军,这次分队的组建,向他们推荐我的也是他,这些年他虽然没回家,但家里面得一切消息基本上他都了解,知道我在西南勘探大队工作,又继承了孙家相石的手艺,在找矿查脉上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了解到这些,我不禁心里大为感叹,大哥的想法我清楚,他是想帮我一把,让我在工作上有些成绩,孙家在政治上也会有点资本,可是他根本不了解这次任务的复杂性,这事情牵扯之广,动用的资源之大,对未来国家的影响之大,都是无法预料的。
以我做事的性格断然不会参合在内的,现在我是骑在了老虎背上了,想下来,看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我还要顾忌到我大哥的状况,如果我不顾后果做出任何擅自行动,都会立刻牵扯到他。
可是这样对他隐瞒也不是办法,我只能大概跟他分析了下这次行动的利害关系,简单提供了些他不知道的资料,他听了这些,也是大皱眉头,兄弟俩商量了半天,也拿不出很好的方案,无奈之余只好决定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不过他跟我保证,我有什么装备物资要求他肯定全力满足,对此我觉得至少我还起码有很大的把握保护自己的小命吧。
这次兄弟俩的见面,对我以后的经历有很大的帮助,但我在以后的行事中倒是多了层顾虑,必须要考虑到大哥身份的存在,考虑到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不能让我的行为给他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思索再三给他留下了一份物资清单,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物品,大哥承诺尽快办理,在我们出发之前一定会办妥,我叮嘱他想些办法,在方便的时候妥善安置下老父亲。之后我告辞回来。
回来之后,我谁也没讲这次的见面过程,考虑到这件事情本身不会给其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我决定把事情埋在肚子里。
两天之后,分队召开动员会议,与会的人员还增加几个军队上的工程兵,但都是技术人员,大家对此也没惊讶,统一宣誓后,下发了保密条例。各自准备行李和物品。
会后,我们几个核心人员又开了个小会,严斌拿出一份装备和物资清单,咨询大家意见,并透露出此次行动确实跟“放射性核元素”有关,让我们这些有经验的人看看,需要再添补什么。
“这是个试探啊”我心想。
第419章 火车()
但是我仔细看了下清单,不禁暗暗点头,心里对严斌刮目相看,此人的专业性很强,很多东西的准备都非常到位,考虑十分全面。但我考虑到目前国家现有的经济实力,他所列清单物资能否全部搞到,的确值得怀疑,因为里面很多仪器都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东西,看来严斌这个眼镜还是太理想化了。
对于放化环境的不确定,我提出能否弄几套“气衣”,刘教授听完摇头说这个太难了,严斌问我能否有其他的东西替代?我考虑了一下,说我想办法。严斌点点头,告诉我,队伍五天之后可能就出发,让我尽快去办,我点头同意。
散会以后我给大哥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帮忙找几套“气衣”但不要勉强,他告诉我会想办法的,并让我放心。这时我想到了闫一虎,觉得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跟他透露一点的,不能让他稀里糊涂的做事,这样也对不起朋友。
放下电话之后我去闫一虎的房间去找他……。
1956年2月底,料峭春寒,马上就是三月份了,这一年春天来的比较早,虽然气温还很低,但很多树木远远看去好像都有点绿色了。从分队建立到现在实际已过去了快3个月了,我们在西安的工作准备基本完成了,虽然还差很多装备,但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想到了很多能够替代的物品,也算准备齐了。
这一日,队伍正式出发,先坐火车向西开拔。出发之前,大哥托人给我送来了我清单所列的各种物品,都是些小东西,其他我要求的物品,说是随后送达,巧的是,这次我们分队西北之行的物资调拨也是由我大哥分管,后勤物资的押运都是他来组织完成,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次行动其实跟军事行动差不多了。
一列蒸汽火车喘着粗气行驶在一条向西的铁轨之上,我们分队的所有人员就搭乘这辆列车,随车的是行李和一些物资,其他一些大件物资已经先期托运过去了。
火车出西安后进入多山区域,那是秦岭山脉,山洞很多,过宝鸡后,地势渐渐平坦,但在慢慢向上进入真正的西北高原,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左右,映入我们眼帘的车外景色慢慢向土黄色转变,火车过天水后在兰州换车头,加水,停了近3个小时。
我们都下车简单买了些食物和报纸,有散步和抽烟的,我买了份报纸,浏览了下内容,最近国际局势很是紧张,首先国共两党在台海对峙也升级了,美国第七和第五舰队部署太平洋,以日本佐世保为基地,游弋在台湾海峡,现在很多人还是很热衷谈论核战争和三次大战的话题,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整个对外经济的全面封锁和美国的核讹诈威胁。
世界舞台无限大,作为个人,我们实在是太过渺小了,我看完报纸心里不免发出感叹,这种时候我浑身涌现很浓的无力感,原来独善其身的想法慢慢也动摇起来。
火车经过兰州继续向西,走的是新建设的那条:“兰新线”铁路,兰新线甘肃段的施工已经结束通车了,现在铁路修到新疆境内的哈密,据说今年年底会贯通,这样的传说还是很鼓舞人的,这条大动脉一旦运转给国家带来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这条铁路由于施工条件不足,一直到1958年才彻底修好,前后用了6年时间。
火车过乌鞘岭的时候,风很大,弯道很多,跟盘山公路似地,不断爬坡,直道很少,火车走这里时都是三个车头,前面两个拉,后面一个推,车速在这里会降到很低。
我一路上一直在想自己的心事,并留意观察分队里的成员,那个申屠明是刘教授的学生,那么专业肯定是地质构造了,这个我不需要深入了解,但那个展月清和牛肉郑楼到底有啥本事,却让我有了很大的兴趣,还有队长严斌,此人在苏联进修,不知道专业是否跟核物理有关。
于是我有时候很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们聊天,通过了解,那个牛肉原来一直是搞水下地质勘探的,显然水性很好,其实此人过去曾经在考古队混过,懂得很多考古知识。
但据他所讲,原来在胶东湾做的考古工作所找到的地质断裂带发现的是大量的煤矿矿脉,之后一直在全国找煤,也就成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了。毕竟现阶段,能源比考古研究可重要的多了。
展月清的专业就比较特殊,但此人太过冰冷,有时候问她几句话她也懒得回答一句,我们之间的谈话很是尴尬。我也就不在自找没趣了。那个眼镜严斌倒是很健谈,而且显然学识丰富,对于学术上的很多问题都能讲得条条是理,在这方面能和他“论道”的也只有刘教授了。
这时候我听到闫一虎在哪里跟那个刘教授的学生胡扯,口沫横飞的:“我说小明啊,你不要是总想家啊,是不是心情起伏不定啊,你看这环境不好啊?跟老家不一样是吧?我们中国大啊!没来过西部那是体会不到的啊!你听听,火车的声音都在泼你冷水,他嘴里学着叫:“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语速很快倒也神似。
那个申屠明更是郁闷,低头不吭声,闫一虎还是没完,继续跟他白活:“你是不是想家了啊?你听火车说啥,”这时候火车在爬坡,闫一虎立刻跟着学:“想这干吗想这干吗……!”
我听着暗暗好笑,就问他:“这火车看来通人性啊?”
闫一虎横了我一眼:“那当然,你知道我也没见过这么荒凉的地方啊,刚才真的想跳下车不走了哪,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刚有这想法,火车正好在过一个铁桥,那声音就像:“办不到办不到办不到………!”既然办不到吗,我也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喽!”
他话一说完,大家伙不禁都笑起来了,包括新加入我们的那几个工程兵的技术人员,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的。
第420章 巴丹吉林()
说着笑话,空气当中很轻松。
那个申屠明也被逗的忍不住呵呵大笑,我暗暗在想,就目前为止,这些人还能说说笑笑的,不知道将来怎样?对于未知的那个目的地到底有啥危险都没有心理准备啊,我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接触这件事就感觉有危险,直到现在这个感觉不但没消失,反而越来越浓重起来!
火车一路向西,虽然我明知道有危险,但在这种:“滚滚的车轮的车轮转动之下,我离那个危险也就越来越近了……
人有的时候真是无奈,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但还是要去做,大概也是身不由己吧,又或者是习惯了。
火车途径: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一路向西,早春的时节,万物复苏,但在西北你根本看不到这种景象,一切都是土黄色,高高低低的丘陵过后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
闫一虎问我:“这应该是到了西北大漠了吧?”
我摇摇头,这种地形我接触过,是土地沙化的征兆,大量的水土流失会造成地表的浮土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慢慢板结在一起的小石头颗粒,石头颗粒下面才是沙多土少的地层。
西北之苦之穷在于缺水,一切靠天吃饭,天上的降水留不住,地下的水又难打到,农作物广种薄收,地广人稀日渐荒凉。当时的西北人家的真实写照是:“锅子里煨的是洋芋蛋,屋子里蹲着是尕老汉!”他们的主食主要是以土豆,玉米为主,穷苦人家甚至连栖身的房子都没有,要不就是用当地的杂草和上泥土做的土坯房,这种房子在南方根本经不起雨水,一浇就塌,但在这里则根本不用操心,因为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雨,且雨量不大,对房子根本无影响。
一路上都是这样的景色,大家看的沉默不语,也少有人说话。火车经过两天一夜的轰鸣停在:“柳园站”。“柳园”是甘肃与新疆的交界处,相传当年左宗棠去新疆平叛临出甘肃时,在此地种植了一大片柳树,因此得名。到了这里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也就到了。
大家下车之后,茫然四顾,全都不知所以,严斌说:“我们现在已经中走出了河西走廊了,本来如果兰新铁路修建顺利的话我们应该先到哈密的,现在进疆的铁路还没通车,我们只好走另外一条路线了。”
等了一会,之前安排的接应的人员开了卡车来接我们,大家把行李物资都搬上车厢后,坐到车厢里,这辆卡车摇摇晃晃的带着我们又出发了。
申屠明问刘教授:“我们从河西走廊出来了,下面是不是要进沙漠了?”
刘教授扶了扶眼镜,没有说话,眼下路线变更后,是不是走沙漠他也不确定。
我对申屠明道:“你很喜欢沙漠吗?从这里到沙漠可还是好远的啊!向西一直到哈密再向南走才能到西北大沙漠啊。”
刘教授看了我一眼对申屠明道:“也不尽然,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沙漠,不一定是塔克拉玛干,而是巴丹吉林!”
我心里暗吃一惊,“巴丹吉林沙漠,应该在内蒙境内,按照地理位置来讲,应该离我们最近了,如果这个刘老头说的巴丹吉林沙漠跟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有关的话,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是向东北方向走了。”
我把目光投向严斌,眼里面是询问的意思。严斌看了一眼我,镜片后面像是思索了下,然后跟我们讲:“没错,下面的路线我们要向东北方向走。”
他的话说完,就引起大家的纷纷议论。
“我们这到底是去哪啊?”闫一虎首先嚷嚷起来,
“分队都到这里啦,你们也该跟队员们透个底吧,不能总是把我们蒙到鼓里吧?我说严大队长,保密条例之说不能跟外人说起,没讲不能跟我内部的自己人说吧?”
“是啊,是啊,您跟我们说说吧”其他人这时候也都纷纷表示不满,眼睛现在都盯着严斌,期望他给个答复。
严斌无奈,跟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