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鬼笔记-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会拍腿叫绝,此正是一处风水绝佳之地啊!

第431章 另一支队伍() 
我低头回想父亲告诉我关于外八门内,风水一门的典故,眼观阿尔泰山此处的山形走势,暗合“龙抬头”的绝佳风水宝地,心里不禁对原本不太相信的所谓风水之说暗暗佩服。

    外八门内每一个“门”都是一些非常之能的怪才,这风水一门被称为:“定眼”。历来都是为权贵富户所用,安宅找穴,定风水排运势,可以说是比其他几门更受欢迎的组织了。

    我们现在走的地方基本上在串珠下沿盆地的边上,多年的风吹草长的侵蚀,原有的地貌已基本改变了,草原灌木东一处西一处的,远处的山坡缓缓变低,乌伦古河支流从横。

    这里的河流其实都是梳状的,十几条河道慢慢到下游汇合,河谷的浅草场可以看到一群群的羊群和马群,那是游牧的阿尔泰原住民“基济人”在放牧,这些民族一般都是在冬秋季穿越蒙古国界到中国这边来放牧,边境上基本上也没人管,反正大家都见惯了。

    靠近直立山体越近,气温变得越来越低了,地势渐渐变高,老沙告诉我们,天黑之前我们需要找宿营地,明天正式就进山了,我们要去的地方实际也并不远,但由于基本上没有路,行走起来比较艰难。

    果然我们再走了一段之后,山石就多了起来,灌木丛生,骑马需要慢慢的才能走过去,而且山坡也变成倾斜的了,还有大量的碎石堆,有时候需要人下马,牵着马慢慢走过去。

    这时,闫一虎牵马靠近我,跟我悄悄的说道:“老孙,这里有点意思啊,有宝啊!”

    我奇怪的看着他,问他:“你闻到什么了吗?是什么味道?”

    他继续低声说:“很重的铁锈味道,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我神色也是一变:“金矿吗?”

    他点点头说:“很有可能,山坡下面味道更浓,那下面估计是古河道。”

    我突然笑着摇摇头,对他说:“与这次我们任务无关,你要上报吗?”

    他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奇怪是因为我使用“与任务无关”的字眼,随后这小子恍然的看着我,对我说:“我听你的,你说吧”

    我眉头紧锁,思考了一下对着他摇了摇头,倒不是我想把这片金矿的矿脉私自隐瞒下来,而是考虑依照目前复杂的情况下,反而是能掌握某些秘密的人,安全系数大。

    “为什么?”闫一虎还是不解的问我。

    于是我们一边走路,我一边悄悄的把严斌从吴将军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并对他分析道:“如果说这件事本身就能引起多方势力的关注,那么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本身肯定也不会那么简单,说不准内部就有相关势力的人存在。”

    闫一虎听完,并没像我想的那样吃惊,而是一声不吭,我不禁很为他担心,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捏了他一把,“没事吧?老虎!”我问他。

    闫一虎冲着我嘿嘿一笑,对我呲牙说:“没事让你捏的有事了,好疼!,老孙看不出你手上劲不小啊!”

    我哈哈大笑道:“没点劲怎么行,将来你这只老虎造反,我就得去学武松了”一边和闫一虎开玩笑,我一边偷偷观察其他人,发现大家都在闷头走路,没有特别关注我们俩的,就给闫一虎挤挤眼睛,继续赶路。

    天色傍晚的时候,我们走到了一处丛林灌木遮盖的半月形小水潭,老沙很高兴,对大家说:“好了,前面是敕鲁家,今天晚上我们可以在他那里过夜了,”

    果然转过水潭没多远,我们看到一座由桦木搭建的二层木屋,屋前的草地上一个蒙古族的老阿妈,正在煮酥油,奶香味飘出好远,

    我们下了马,四周打量环境,刘教授不禁感叹道:“真是世外桃源啊!”

    老沙抢先一步,上去跟那个蒙族老阿妈打招呼:“萨日娜大娘!您好啊!”

    那个老大娘抬起头,看到老沙怔了怔,马上也很热情说:“原来是吉日巴郎啊,托长生天的福,我这把老骨头还挺好的。”

    老沙亲热的跟老大娘寒暄着,并问她:“大娘,敕鲁兄弟在吗?”

    萨日娜大娘告诉他,敕鲁上山打猎去了,还没回来,老沙于是给她介绍我们,我们都含笑的跟她打招呼,说些打扰老人家之类的客气话,这时候那个萨日娜大娘非常吃惊的看着我们,眼镜一直盯着刘教授,嘴里嘟嘟囔囔的道:“怎么又是你们啊,不是刚走吗?是不是回来了啊?”

    我们很诧异的看着她,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开始我以为是蒙语,但仔细一听又不像,老大娘显然说的是汉话,老沙把她拉到一边,把我们的情况跟她简单说了下,说北京来的同志,晚上需要在她这里住一下,明天一早还要赶路。老大娘很高兴的去给我们准备晚饭去了。

    我问老沙:“大娘刚才说什么啊?什么又是你们……?”

    老沙说没事,可能是前两天大娘见过过路的汉人,可能她老眼昏花,看到汉人的样子都差不多吧,一定就认错了。我又问他:“大娘一家为什么住在这里啊,不用放牧了吗?”因为我看到那个木屋,那显然是一处定居之所。

    老沙告诉我“敕鲁是这里附近著名的蒙族猎手,好多年来一直都是蒙族春秋围猎时做:阿宾达!的,也就是围猎的首领,并且有一手很棒的布鲁绝技,不管跑的多快的兔子,连着绳子的石块扔出去,肯定能放倒。常年当猎户,结果反而不会放牧了,后来老娘年纪大了,为了照顾老娘,才跑到这里来定居,并买了猎枪,进山打猎为生。”

    老沙又说:“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叫:巴克郎谷地,去过那里的只有敕鲁和他吉日巴郎两个人,这次找向导的人说要离家很久,敕鲁离不开老娘,所以就只有他吉日巴郎来了。”

    严斌指挥大家把物资和行李都卸了下来,大家赶了一天的路,都很疲乏了,老大娘给我们拿来了烤肉干,糍粑,还有酥油茶,大家对老人家千恩万谢的把她劝着休息了,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在那个木屋的二楼休息了。

    我一直睡不着,起来抽烟想事情,这时候,闫一虎偷偷跑过来,跟我要烟抽,我们两个在黑暗中的烟头忽明忽灭的,沉默了很久,闫一虎突然跟我说:“老孙,你说我们的队伍里会不会有特务啊?”

    我抽着烟,对他说:“很难说,总之自己应该多留点神,不管碰到什么情况,老虎你一定要冷静,先要学会保存实力,保存自己”

    闫一虎说:“今天那个蒙族的老大妈说怎么又来一只队伍,你觉的奇怪吗?”

    我吃惊的看着他,问道:“你怎么知道的,她跟老沙嘀咕的时候你听到了?”

    闫一虎点点头:“我听到他们用蒙语说的……老孙你别奇怪,我就是这几天才学会的蒙语,还不是太熟,但我绝对没听错。”

    我心里不禁一震,暗道:“怎么会有第二支队伍,那支队伍到底是干什么的?难道说是严斌之前说的那个科考队吗?还有吴将军之前说派人来保护,但显然不会是我们这种规模,就算老大妈眼花看不清人,但总不会连人数也看不清吧!难道是有另一支队伍在我们之前先去了那个地方吗?

第432章 巴克朗() 
我从闫一虎那里听到,萨日娜大娘见过第二支队伍,心里惊异不定,回想白天的情景,确实有这种可能,可为什么蒙古大娘看着刘教授说这样的话,难道她见过刘教授吗?

    我把这个问题跟闫一虎说了,他也不确定,我们俩分析了半天,完全不得要领,现在的情况显得扑朔迷离,如果是严斌之前讲的那支科考队的话,从时间上来讲也不匹配啊,假如有第二支地质勘探队伍存在,则情况会变得异常复杂。

    困意慢慢袭来,闫一虎告辞出去睡觉,我迷迷糊糊睡了过去。晚上睡得很不踏实,感觉在半睡半醒之间,这时我感觉房间里突然有人在走动,我慢慢睁开眼睛,房间内有个很大的天窗,通向天窗有一个木制的梯子,很亮的月光通过天窗照下来,房间内能见度非常好,我慢慢抬起身子,手里还是拿了把手电,站起来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摸去。

    绕过梯子,那里堆着我们的一些物资和行李,我突然发现有一个黑影蹲在那里,正在翻找着什么东西,我慢慢走过去拿手电对着他,突然打开手电,同时嘴里厉声问道:“谁?”雪白的手电光照过去,那个黑影突然转过头来,那是一张惨白的脸,两个眼睛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

    “刘教授!”我大吃一惊。

    大惊之下,我两腿一直抽筋,突然就醒过来了,原来是一个梦,看看天色已经亮了,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两条腿仍然在抽筋,我用力向上扳脚掌,扳了一会抽筋就缓解了。

    我起来,出去看了看大家,发现还都没有起床,我没有惊动大家,一个人走到了屋外,来到水潭边,洗了把脸,这是山区的清晨,空气异常的清新,水潭上飘着乳白色的雾气,远处有水鸟扑扇着翅膀的声音,山间的林地不是有鸟鸣之声传来,我心旷神怡。

    这时听到背后有人走动,我回头一看,那个蒙古大娘提着一个木桶正走过来,我连忙跑过去把她手里的木桶接过来,帮她在水潭里打了一桶水,慢慢拎回去,老大娘满脸笑容的看着我,脸上皱纹都堆到了一起,非常慈祥。

    我问她:“萨日娜大娘,您好像见过我们那个戴眼镜的老同志是吧?”大娘说:“是啊,我见过那个北京老同志,就在前几天,他们也是好几个人,敕鲁让我给他们烤的黄羊腿,我还以为你们是又回来了哪”

    我又问:“那您看到的那批同志有多少人啊?”

    大娘摇摇头:“好多人……好多人!”说完慢慢去灶间了。

    我愣着神站在原地,思索着大娘的话,刘老头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候分队的成员陆续的起来了,都跑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那个申屠明跟牛肉说:“郑工,你也抽筋啊?”郑楼点头说:“是啊,早上起来是疼醒的”闫一虎哈哈大笑:“原来你们也抽筋啊,我还以为只有我抽筋哪!”

    旁边展月清冷冷对他们说:“那是高原反应,没事的,过几天就好了,自己按摩下吧。”

    严斌说:“大家如果抽筋就自己按摩下,展工这方面很有经验,大家听她的没问题的。”

    老沙这时候帮着萨日娜大娘给大家端过来了奶茶,招呼大家吃早饭,严斌问老沙:“我们离巴克郎谷地还有多远?”老沙说:“我们走的还是比较快,今天中午之前应该就可以到了。出发之前已经通知之前到达哪里的同志,他们会在哪里接应等候的。”

    吃过早饭,我们收拾行囊,辞别了萨日娜大娘继续上路,大娘一直看着我们远去,嘴里一直嘟嘟囔囔的。早晨的阳光非常温暖,我们都感觉很是惬意,马儿吃了一夜的青草,精神也很好,载着我们快速的行走,从山侧的小路慢慢的我进入了一片半圆形的谷地。

    这样的谷地一片连着一片,属于地质皱裂带,谷地之间有清晰的流水冲刷的痕迹,地上的土色基本上都是黑灰色的,高山灌木一丛丛的布满山间,

    当我们来到一处巨大山缝处时,这里有一片不是很广的云杉林,我们在林子里稍作休整。

    老沙很奇怪的说:“怎么接应的人还不来啊,说好在这里等我们的吗?”

    严斌皱着眉没说话,而是在观察这片林子,我这才发现这片林子确实不一样,里面的树木有很多被砍伐的痕迹,而且痕迹很新,有的杉树被砍断后还没来得及拉走。

    我问老沙:“还有多远,老沙?应该快到了吧。”

    老沙说:“就在前面,过了林子基本就到了。奇怪!怎没没人来接我们。热情好客的主人怎么会如此怠慢尊贵的客人哪?”

    “大概是不知道我们会这个时候到,走吧,过去见到就知道了。”严斌说道。

    我们继续出发,从树林出来后,前面是一片刀削一般的山石脊梁,我们能牵着马慢慢走过去,从山脊下来后,老沙指给我们看前面:“那里就是巴克郎谷地了。”

    只见前面有一片平缓的坡地,坡地之上有两个挨的很近的山包,成夹角状,山包非常之大,颜色黑索索的,那个形状就像一个人大腿和小腿合起来形成的夹缝。

    巴克朗谷地是这里一个很大的坡地,草场和山坡起伏,当中间却又不断突出的石山包,那些石山的确是像包子,一个个的突出在地面上。

    像我们眼前这样挨在一起的石头山包还有很多,三三两两的,我不知道蒙语当中,“巴克朗”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