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鬼笔记-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尔恰托夫的属下们并不清楚这点,所以深为库尔恰托夫无需计算、瞬间就能解决异常复杂难题的才能而折服,这给库尔恰托夫他们罩上了天才的光环,也推进了工作的开展。

    尽管情报部门继续提供大量情报资料,这些情报证实了美国很快就要拥有真正的原子弹,但苏联的工作起色不大,原因很简单——苏联国内没有铀。

    即便是最小的铀锅炉也需要几十吨纯铀,而库尔恰托夫2号实验室里只掌握了几公斤铀,苏联领土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开采过铀矿。

    铀的地质勘探虽已开始,但要迅速解决问题则不可能。在欧洲,德国人研制原子弹所需的铀是在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东德开采的。

    1945年初,保加利亚一获解放,矿场就受严格控制,但保加利亚的铀矿比较贫瘠,保加利亚也缺少选矿企业。

    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地区以及东德萨克森地区的铀矿在红军抵达之前就遭到美国空军的轰炸。

    盟军在欧洲登陆后,美国成立了一个夺取德国与铀的规划设计相关的一切设备、铀矿藏和重水的特别行动小组。

    这个小组逮捕了德国原子能科学家并将他们驱赶到英国,在被英国关押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被禁止与外界联系。

    特别行动小组在1945年初,将德国的两个铀重水反应堆拆运到英国,尽管它们还没有最终完成。

    苏联内务部和库尔恰托夫的2号实验室组建的“缴获”铀小分队比美国人晚了一些。他们在1945年5月中旬德国投降后才抵达柏林,不过,他们得到了一个似乎专为他们准备的人物:德国生产纯金属铀的主要专家里尔教授。

    里尔1901年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德国西门子公司工程师家庭,他在俄罗斯一直生活到1919年,能说流利的俄语,并且自愿帮助苏联同行。

    里尔将苏联科学家们带到奥拉宁堡,德国生产纯铀的主要工厂就在这里。这个工厂在战争快结束的前几天被美国空军彻底摧毁,尽管如此,工厂设备的残骸还是被“缴获”铀小分队拆卸运回苏联。

    基科因和哈里顿则在德国成功找到了大约100吨铀氧化物和12吨铀。里尔携家眷和德国铀工厂的几名工程师一道随着铀来到莫斯科。

    1945年7月,“里尔们”开始把莫斯科州诺金斯克的“电炉钢”工厂改装成铀工厂。1945年底,这里开始把铀氧化物提炼加工成纯金属铀。

    1946年1月,第一批金属铀于进入库尔恰托夫的2号实验室。

    随着改造成功,“电炉钢”工厂变成铁丝网圈围起来的“禁区”,是为了制造原子弹而专设的几个劳改营之一,内务部给它的代号叫“713工程”。

    随着铀生产增加,犯人也不断增加。临近1950年,当纯铀的生产达到每天1吨时,工厂里服役的犯人数量多达1万人。

    我惊讶道:“713工程!”

    严斌和其他人被我突然一叫都转头看我,“孙工,你知道713工程?”严斌问道,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570章 死了太多人() 
严斌所叙述的情节基本上已经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苏联核武的发展基本上属于高级机密,但作为国家级的谍报机关,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意泄露核心内容给一些其他国家知道,这是政治策略,也是我最深恶痛绝的东西!

    但严斌在谈到713工程的时候,我不得不惊讶了,因为我在大哥给我准备必须装备的时候,偶然透露出的一个显然不为人知的事情。

    那就是我们这次的地质勘探与后续的工程兵跟进的一系列行动,保密级别就是绝密级,并且代号:731工程!而大哥则隶属于731工程指挥部的后勤保障综合部,完全的军事级别!

    我简单将这些事情跟大家说了下,当然我隐掉了大哥的身份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但就是这样的内容,也让大家惊讶不已!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关秉德教授失口说出来的话,关教授惊讶之余说道:“啊!我们这次的历史科考队就是蒙古高原古生物与古人类联合科考队,对外宣称也是713!而且资金来源和装备全都来源于苏联!”

    闫一虎道:“为什么是叫713而不叫731呢?”

    关教授摇头不知,闫一虎又问我:“老孙,为什么我们的地质勘探活动代号却有叫731呢?”

    我也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总之我认为这样做的原因肯定与苏联人的713工程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严斌你记不记得,我们在那个有密码开关的宝库的开门密码吗?”

    严斌道:“记得,好像是0173!”

    “嗯!”我点头道:“这显然是将713这个数字打散了而设定的,这说明我们在这里发现的很多东西都应该属于苏联人713工程的一部分。”

    听到我这么分析都加都陷入了沉思,我接着说道:“严斌你接着说吧,后来怎样?”我还是比较关心严斌掌握的那些更深层次的内幕,这是他第一次完整的暴露他作为行动主要负责人所掌握的内幕消息,并且是主动地,看来他的价值观在改变了!

    严斌点点头继续说道:“扎韦尼亚金“小分队”在东德还同两个德国科学家小组签订了合同,其中之一是由著名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兹领导,另一个小组由冯?阿尔登领导。

    从1945年到1955年总共大约有300名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苏联从事过铀的设计规划工作。但是由于特殊关系而得到的一些美国人关于核武器制造过程的数据时。

    最初,苏联人对美国人的复杂计算无法检验,到1944年底,前苏联研究人员所提炼出的金属铀不足3公斤,而在1945年初的时候,苏联人却得到了不下于十五公斤的金属铀,并且产量一直在递增。

    最初的时候库尔恰托夫就像一位高级教师,他先给专家们布置任务,然后打开保险箱将他们的结果与间谍们窃来的秘密文件对照,他的结论往往是“可惜不对,请再试试”。

    但据国内专家分析得知,苏联由于窃得了美国部分技术资料,库尔恰托夫等人至少节省了两年时间和2。5亿卢布的财力。

    1945年元月和六月,美籍德国移民福克斯从奥本海默的原子弹试验场窃取了原子弹“小男孩”的尺寸、炸弹的引信结构装置、所有的数学计算、设计图纸等重要情报随即转给前苏联。

    库尔恰托夫立刻撤销了自己的设计,走捷径制造钚原子弹。而致谢数据和过程,苏联人确实不愿意承认的也是根本不会共享的。

    前苏联不仅窃取了美国的核情报,而且从德国萨克森维斯姆矿业股份公司弄到36吨铀作核原料,1946年圣诞节,其有控连锁反应成功。

    同时,古拉格监狱的7万名囚犯在乌拉尔山后的切尔扬宾斯基挖掘修建了巨大的核反应堆。这些事情却是瞒不住的,很多人都知道。

    当这个原子反应堆终于在1948年6月10日竣工时,前苏联原子弹研制人员面临最棘手的困难,即4个月后,必须将储铀罐打开,而且须将有高度放射性的钚和焙砂分开,美国人为完成此举准备了防射线服及遥控机械手。

    前苏联人虽搞到了遥控机械手的图纸,但当时其电子工业还比较落后,无法仿造。

    这样,完成这项使命几乎就成了一条死亡之命令。来完成这项死亡使命的必然是古拉格监狱的那些倒霉囚犯。

    资料显示,这一时期死于古拉格监狱的各种囚犯高达7万人!”

    说到这里严斌顿了一下:“为了赶超时间,苏联人的核武进程实际上就是拿人堆出来的,同时国内分析,事实上苏联一直都有两条线在同时进行,一条线在乌拉尔山,而另一条线却是秘密,不得而知的!”

    我插口道:“你是怀疑第二条线在这里?”

    严斌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事实上,不来到这里,我也得不到这个结论,我们也是空怀疑而已,随着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草原上一声巨响,前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两个超级大国的核竞争终于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可是关注这件事的国家和人同时会把眼睛盯在苏联领导人身上,为此所采却的‘破解’行动多如牛毛,但对于斯大林来讲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不久后,在向前苏联核计划的参与者颁奖时,斯大林对能打破华盛顿的核垄断十分满意,他幽默地说:“假如我们在晚一、两年,也许这种炸弹就落到我们头上了。”

    他所考虑的仅仅是结果而已,苏联的战略地位不容动摇,哪怕是死上成百上千的人也在所不惜!”

    严斌这时候看了看小白又说道:“我们在1952年左右意外得到了一些信息,苏联人在中蒙边境的阿尔泰地区有大规模封闭行动,好像是事关第二层次的核武科研开发的动作,于是委婉的向苏联方面证实,但却得到否认……!

    事实证明,苏联人的科技开发实力真的很大,不但在这里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核工厂,而且工艺上竟然已经抛却了重水反应,而采用清水反应堆,并成功制造贫铀棒!”

    说着严斌瞥了一眼旁边的背包,那里面就是从苏晋手里夺过来的金属棒,我沉默不语,闫一虎却道:“如果说苏联老毛子在这里从事第二条线的核武开发的话,那不是也要大量拿人去堆,那不是要死很多人吗?可是我们却并没有发现太多的死人啊?”

    我却说道:“有的,老虎,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尸骨坑吗?那里面最少有10万具尸骨,虽然是多年积累,但起码有将近5万人是死于辐射放化!”

第571章 密道() 
我突然对小白道:“白同志,你实际上接到的命令只是要确保严斌严队长的安全是吧?”小白默不作声,我转而对严斌道:“你大概也是部队的人吧?隶属于总参?”

    严斌一愣,但随即点了点头,我冷笑一声道:“小白同志,能否告诉我,黄建江黄主任到底是谁?他又隶属干什么?”

    小白道:“对不起,孙工,黄建江只是个烟幕,但此人身份很高,保护他也属于行政级别范围的,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严队长需要付出的是什么?很可能是生命,我只是要确保严队长的付出有价值而已!”

    我沉默了,我没办法在去指责谁了,我知道严斌面临的是什么?那根贫铀棒由他携带会给他带来什么,虽然这次我们被利用,被蒙骗,他也是执行者,但我却对他肃然起敬,毕竟不是任何什么人都能像他那样敢于付出这么多的!”

    我叹了口气道:“好了,潘沙罗夫在日记最后又说了什么?”

    严斌轻轻一笑道:“潘沙罗夫日记最后的部分都是波兰语记录,只夹杂着少量俄语,我是实在看不明白,大概是苏联人如何从矿场内部接管,如何又建造工厂。

    伊尔科夫斯基伯爵作为一个白俄,为什么会合苏联政府合作的内幕吧,但这我认为这本日记最大的价值在于最后,潘沙罗夫在里面使用俄语数据描述了一个密道!一个他花了无数心血和无数精力多年建造的逃跑路线,这条逃跑的密道我姑且叫他:潘沙罗夫密道吧!”

    “噢!?”这个确实是我们大家都关注的焦点了!大家目光全都盯着严斌,期待着他接下来跟我们说的话,那关系到我们如何脱离苦海的出路,就连展月清都一眨不眨的眼睛盯着严斌。

    严斌挠了挠后脑略显尴尬,又看了看日记后跟我们说道:“我确定这是他详细描述的密道,而且他已经出现在逃跑的密道中了,潘沙罗夫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采矿工程师而且也是一名水文地质工程师,他有丰富的山脉地质水文的勘探经验,对于这里的地质地理,和山洞的岩石分布,地下水线的研究都非常深入,所以我们下面就是分析他提供的这一组数据,找到他判断出的最终出路,我们也就能离开这里了!”

    闫一虎道:“那赶紧啊,赶快把数据拿出来呗,我们都看看,早点找到出路,我们好早点离开这!”

    我道:“拿数据出来给你看?估计你也看不懂,呵呵!”转头问严斌道:“主要是那些数据呢?你能不能大概给我们说说?”

    严斌道:“这个潘沙罗夫非常聪明,他找到了一个地下水文的的测量地,每一年地下水的水线上下波动,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且几次通过地下水道去摸地下水的走道,规划了一条通过地下水道,逃出阿尔泰山区,进入额尔齐斯河河谷的绝妙主意,而他在数据中表明,最合适的时期就在每一年的春季,因为这个时期是地下水的枯水期!”

    展月清突然道:“现在正好是阿尔泰山区的春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