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鬼笔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追!在外面。”我艰难的说道,朱标骂骂咧咧的也追了出去,我听到外面似乎正在搏斗,想来是墨谷已经抓住那个人,于是我赶出去想要帮忙。

    等到了门外之后,却发现,水池边,墨谷和朱标站在那里看着对面的房顶。,两人谁也没动。

    “怎么回事?”我问道。

    “有同伙接应,上房跑了。”墨谷说道。

    “看清楚是谁了吗?”朱标问道。

    墨谷摇了摇头,显然并没有看清楚对方的长相。朱标看着我道:“怎么办?”

    我支起耳朵来,听了了听四周的情况,低声说道:“照计划,我们现在就走。”

    墨谷和朱标两个一块点头,这个动静并没有闹大,也没有惊醒旁边房子的王喜旺小马等人,正是我们离开的最佳时间。

    我们背了包,悄悄地离开了招待所,出了村口之后,朱标问我,三个方向,朝哪个方向走?

    我指着西边说道:“朝县城的方向,找到省道之后,我们直接向北进入山区。”

    寂静额夜晚身后的村子,除了几只狗在叫,没有任何的人声,我们慢慢的原来了断门村,断门村原来是临汾地区这个战略要点的西北门户,后来不知道那场古代战役中,这里被封了,犹如被切断了一般,所以后来就叫断门村。

    路上我们相互讨论那个钻进我们房间的黑影是谁?朱标第一个说,会不是进来的贼?

    墨谷对此只是摇头,我想有可能是什么人进来检查我们的行李,想要找什么东西的,有可能是王喜旺等人,也有可能是老奎等人,更有是外人,至于是什么人我有猜想,但却不能肯定。

    “这公路是省道吧?”朱标突然问道。

第135章 窑洞() 
找到省道自然也就找到了县城,据说再往前走就是黄河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北上吕梁山区,所以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方向就开始向北走。

    地势慢慢的出现了变化,进入山区之后,道路变得非常怪异,有时候转了半天却发现我们已经转到了山坡地下,头顶之上是高耸的山岩,依稀的小路婉转盘旋,如果不按照小路走的话,四面又没有路。

    这样的地形我们从没走过,脚在登山鞋里面渐渐的磨出了水泡,真是走的人困马乏,加上昨天就步行了半天,晚上也没有休息好,所以我感到格外地累。

    走了一上午之后,我们三个全都迷失了方向,这样下去显然不行,我们需要休息,于是找了一处土坡下面的地方,坐下来休息。

    朱标四处抓了一些茅草和树枝,点了一个篝火,然后我们烧了点热水就着吃干粮,吃完之后倒在地上迷糊着。

    其实我们的装备中带着两个简易帐篷,就算是在这里过夜也可以,但现在是中午,真还不到过夜的时候,可是这一觉我们迷迷糊糊的竟然睡到了下午五点多。

    就连墨谷一直很警醒的一个人,他都睡着了,第一个醒过来的竟然是朱标,这家伙一骨碌爬起来就大呼小叫的将我们挨个踢起来。

    “天要黑了!不要再睡了,我们错过了路程,也错过了宿头。”

    “好你个朱胖子,你是天蓬元帅起早,原来是去高老庄迎亲啊!”我坐起来骂道。

    朱标没好气的说道:“我说你这个毒舌,有那功夫挤兑我,还不如赶紧给出个主意,现在我们怎么办?等会天黑了我们在荒山野岭赶路可是很不安全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墨谷做起来看了看四周习惯性的皱起了眉头,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但吕梁山区的植被树木已经开始落叶凋零了,黄土塬将山石掩盖,整个山区纵横上前里,气势很大,但也很错综复杂。

    “听说这里一片山区已经接近黄土高原了,这里的人们习惯住窑洞,要是能够找到一个窑洞的话,我们就能睡一个好觉,明天一早也能赶到目的地了。”朱标习惯性的摊开地图说道。

    “如果这一片都是石头山,到哪里去找你说的那种窑洞?要知道吕梁山区并不真正属于黄土高原,地势向西绵延几百里才是黄土坡哪!”我说道。

    墨谷向后面的土坡上捣了一点土,放在手里看了看对我说道:“那倒也不一定,我知道吕梁山区基本上一半石头一半土,低海拔的地区基本上都是黄河的故道,千百年来的冲击之下,下游是平原,而我们基本是在中游,这里的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与陕北也很相近,没准真的能够找到窑洞。”

    “那怎么找,我记得你总是带着你的gps仪器的,不如我们连夜赶路如何?”我说道。

    墨谷苦笑道:“我根本就不知道路线,完全是照着笔记当中的记载,知道那地方距离姚儿寨以西二十里的一处山沟当中,而我们现在距离那个姚儿寨大概还有二十五华里山路,假如我判断不错的话。”

    他的话意思就是说他根本没带那东西,而这二十五华里山路,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我们迷了路,四周是盘旋的高大山体,还有密林,那是很危险的。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吕梁山区曾经深山还有土匪,现在虽然没了,但一般的野狼,山豹,野猪还有野熊还是非常多,这些动物藏在深山当中,晚上出来觅食,要是撞上我们?那后果就严重的多了。

    三个人当中,我的野外生存能力最差,朱标不知道前几年跟着人家倒斗,学会野外生存了没有,墨谷我却知道他一定经验丰富,于是我把期许的眼神看向他。

    “我们从这里上去,朝西北三个方向搜索,不要超过五百米的距离,然后退回来。谁找到什么可以报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再决定。”墨谷说道。

    “要分……分开啊?”我有点迟疑。

    不过搜索就是要分开的,这一点朱标也明白,所以我也没话可说,我们的时间有限,天黑之前必须要找到藏身过夜的地方,至于第二天能够抵达姚儿寨,这我倒不担心。

    我们依照墨谷的办法分开来搜索,主要是那种有人迹的地方,只要找到人迹,那么也就不愁了,但我走的方向是一片密林,站高之后看过去,树林绵延了好远,不知道覆盖了多少地方,我心里发凉,于是先退了回来。

    再等了一会之后,墨谷也回来了,倒是朱标的运气真好。他竟然真的找到了窑洞,那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深坑,入口处如今都是密林,而他是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脚下的大坑,而这种坑的断面很直,底下一片平地,有几处废弃的窑洞。

    这个发现对我们很重要,于是我们心理面全都很兴奋,进入窑洞之后发现虽然废弃了,但却灶炕齐全,虽然有些灰尘,打扫一下将就能住。

    我们谈论分析的结果是,这里的窑洞很可能是因为水源断绝之后被遗弃的,大山深处曾经住着很多山民,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都迁到城镇和县城区居住了,这样的废弃的人迹很多,但这也是我们后来发现的。

    破窑洞的窗户窗棂还在,但原来糊的窗户纸全都破了,门也是散架的,我们从其他几处窑洞将能找到的东西全都搬过来,凑乎着将窗户和门挡了起来,这样总算晚上睡觉安心一点了。

    有了住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开始搜集木材和树枝,窑洞里点火,那个灶虽然在,但我们却没有那么大的锅!

    都准备好的了以后,天也黑下来了,多亏了朱胖子,我们至少不用在野外露宿,人是要在房子里面才会感觉到安全的。

    朱标将炕上的那张破席子掀起来的时候惊叫了一声,我们转身看他,却发现他用脚在炕上猛踩,一边踩一边骂:“踩死你,踩死你!”

    “什么东西?搞得一惊一乍的?”我问道。

    “这里这么干燥,怎么那么大的蜈蚣?”朱标仍然在生气的说道:“吓了我一跳,妈的!”

第136章 晋中旧事() 
五毒当中的蜈蚣和蝎子都是性喜阴和潮湿的,在这个窑洞里面突然出现了蜈蚣,只能说明,这里面有可能有潮湿的东西或者阴凉的东西。

    为了安全,我们点上火把把窑洞里面四面的地方都烤了烤,我们选择的这间窑洞是一个单间也就是除了主洞之外,旁边只有一个侧洞,里面的炕我们也不打算用了,就在中间的灶坑里面点上篝火,围坐着休息。

    对此朱标非常满意,他对我们说,前面两年跟着别人当腿子,下斗,大多数时候都要住在野外,人家支锅和掌眼大哥,甚至老板也会跟来,人家有睡袋和帐篷,他们只有火堆,跟那时候比起来,我们今天都算是很舒服了。

    其实我知道朱标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现在这个样子完全都是因为家里的原因,老娘从小宠着他,但现在却也无力帮他,加上身体有病,姐姐又尖刻,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又想给老妈买个房子,这才去当盗墓贼的。

    我们的干粮还不错,除了面包之外还有牛肉干和油炸玉米饼子,烧了点热水之后,我们边吃边聊,中午那觉睡得太长时间,现在我们都不困。

    我说山西我来过两次,但总还是局限在晋北和晋中地区,那两次都是为了收货,山西人民风淳朴,但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山区的人相对狡黠和凶悍一些,这样的性格与山东人很像,毕竟这两个省是以太行山为界的。

    朱标说,左右无事,不如给我们讲讲收货的事情,他也好长长见识,毕竟要说见识过的古玩和冥器来讲,他不如我。

    我想想也行,墨谷也不反对,就跟他们说:“晋北朔州等地苦寒,但龙脉挺多,听说那里的民间收藏很多,其实也都是民间盗墓贼而已,至于晋中地区,大型墓葬很多,民间散落的好东西也不少。我主要去收民间散落的宝贝。”

    我告诉他们,像我这样的文物贩子,在当地有外地来的并不多,当然我这有自己的渠道,轻易也不会亲自去外地收获,因为我的资金还需要拆借别人的,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我是不会动身的。

    但那次还的确是失算了,原因是宝贝竟然提前被别人收走了,好在没什么损失,我有点丧气,但此时却有人突然来找我,说是朋友介绍来的。

    我看来人只是一个山西当地的农民,并没有把他当回事,结果这家伙告诉我,他在自己地里面挖到了一个鼎,想要出手,但他怕受骗,多方打听之后,这才找到我。

    我一听就笑:“……说你挖出来的鼎是圆的吧……圆盖圆肚子、下面三个腿……稍微往外撇一些。对吧?”

    对方疑惑不解,搔着头皮说“你怎么知道?”

    我说,你那个鼎不值钱,说是鼎……实际上是做饭的家伙,很小,是用来做饭的,人死了呢……就跟着埋下去,太多太多就不值钱了。而且,没有花纹的话就更不值钱了。

    此人说:“有有花纹的,还有的有铭文呢。”

    我一惊,说:花纹叫“工”,按花纹的有无、多少来说,有的没工,有的是“半工”、有的是“满工”,一般来讲“满工”的相对值钱。他说对,说有人收了没工的鼎以后再回去做上假工……卖钱。

    然后,我装着漫不经心地问:“你见过有铭文的鼎?”

    此人说:“见过呀!”

    我说:“横不能吧!……写的是什么?……写在什么地方上、写在鼎的什么位置?”

    他说:“字……不认识,都是曲里拐弯的……,写在肚子里面,有的是底上、还见过肚子壁上的。”

    我问:“你是哪里人呀?……”

    他说:“昔阳县。”

    我说:“……山西嘛……那你是不是侯马一带的?”

    他说:“我靠!你怎么知道?!你听得懂我们那里个口音?”

    我说我听不懂,只能听懂你是山西话,但听不出来你具体是山西哪个地区的。

    他说:“那你怎么知道我是侯马的?”

    我说:“侯马盗墓的很多,出的铜器也很多,只不过现在基本上被盗光了。古代那时……侯马那一片应该是晋国的宗室之地,大墓多,出东西多也很正常。带铭文的青铜器那里就出了不少,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是那里的人。不过现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东西了吧?”

    他说:“是啊,基本上没了。大墓不敢去,抓住就完了……非崩了不可。小墓们基本上搞得差不多了。没什么东西了。”

    我说:“你听说过的……最大的东西是什么?”

    他问:“你指鼎么?”

    我说:“是啊,你看见过的、或听说过的……最大的鼎有多大?”

    他就说出了令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话…………!

    他说:“大的有啊,八几年的时候……有人出了一个大鼎,多大呢……两个人在鼎里打牌…………”

    我一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