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科技巨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急不来的,但项目也得有具体进展,时间不能浪费。
相对而言,开发陆战装备的纳米科技要容易的多,不需要巨大的船坞平台,只需要有一间实验室和以后两三个月就能建成生产线的生产车间相比,的确从陆战装备入手更为合适。
黎川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他的风格向来都是想到就做说干就干,坐在眼前的三块全透明显示面板前一动不动,而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上头制定并交付给华盛执行的“纳米尖兵”绝密军事武器装备研发的任务计划,其核心便是围绕着纳米科技出发的,军方尤其是希望能让部队通过这项高科技达到物理隐形的目的。
不过黎川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只见他飞快的在桌面上的键盘舞动着十指,而小木通过他输入的一些信息语言了解了他的想法,便用着激萌的萝莉音说着最能让男人们所向往和热血沸腾的话语:
“钢铁的肌肤,超人般的能力,老爹你想要的是超级战士……虽然人类已经拥有了坦克、战机、战舰乃至核子武器等诸多大杀器,但显然在幻想的未来战场上,机动战甲仍旧是让人热血沸腾的神级存在,只不过碍于种种技术指标,机甲战士似乎只能存在于电影游戏画面的世界里。”
黎川悠然一笑,道:“只要我们的纳米核心战甲问世,不但会从电影游戏的世界中变成现实,而且能力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单挑代替群殴,打破传统的战争思维也许就从我们这里开始,从纳米武装开始……”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谁都不期望战争,但必须要做好倘若战争来临就必须要有赢得战争的能力。
要制造强大而先进的武器装备,必然离不开战争,就必须对“战争”这两个字有足够深刻的了解才能制造出强大的武器装备。
说起战争,战场载具的发展同样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战争史,然而不管是古代的骑兵对冲还是近现代战争的坦克对撸,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仍旧决定与数量上是否占优。
而只有做到单兵力量发生质变的时候,战术思想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单挑重新代替群殴,一个超级战士就能横扫千军,而钢铁般的肌肤、超人般的能力,一个人就堪比一个一支军队的机动战甲武装,这些深深地暗合了人性深处的dna,这是人类自我力量强化的终极梦想。
电影《钢铁侠》之所以拍一部大卖一部,很大一部分因素便是源自于人类对那爆棚的金属感与力量的痴迷。
在接下来的整个设计研发过程中,唯一能够对黎川帮得上大忙的恐怕也就只有小木了,她有着其他助研人员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数据分析上。
这时,小木通过黎川写入的理论数据不断的进行分析,同时说道:“依据驱动力级别的差异,我们可以初步将纳米武装分为动力武装载具与助力武装载具两种。”
“助力武装载具比较类似于电影或游戏中常见的外骨骼,可以在不影响人体正常活动的前提下,显著增加人体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这样的单兵机动武装,目前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人体负重外骨骼为例,它非常的轻便,使用的是电力作为附加驱动能源,最大有效负重超过两百斤,士兵穿戴之后,可以携带更重的武器,从以前单薄的步枪手枪,完全可以升级到肩扛机枪乃至单兵导弹,而且还能以普通人类难以长时间维持的高速度行进。”
小木那显得很认真而又带着激萌的萝莉声音很人性化的停顿了片刻,然后接着说道:“可负重外骨骼的缺陷也很明显,战斗的主体仍旧是人而不是机械,对士兵的保护也不能做到全方位的,即使外骨骼本身再强大也不能改变人的肉体脆弱的本质。”
“因此,这种负重外骨骼不大适合高强度的正面作战,但用在后勤保障或特殊条件下进行小范围机密任务到是完全可行的。”
全神贯注的写入数据的黎川在这时停了下来,背靠着电脑椅默默听着小木的话,片刻之后道:“总的来说,外骨骼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那就留一个备份。”
相比较科技含量极高但也必然是极为昂贵的纳米武装,外骨骼在物美价廉这一点上就能彰显出它的优势了,它的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也相对低,维护成本也是相对不高,依靠如今的华盛科技掌握的石墨烯电池技术就能满足全天候72小时的续航时间。
实际上在华盛科技攻破真正意义上的石墨烯材料的量产制备难题之后,随后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也被很多人看上,包括电动汽车领域,包括一直在仿生人形外骨骼上攻坚的哈工大的科研机构也看上了黎川手里强大的石墨烯电池技术。
然而即便是解决动力驱动能量供给问题,世界上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外骨骼的进展依旧缓慢,因为还有制约外骨骼的另一大技术难点。
那就是神经传感和智控系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穿上外骨骼之后的同步率和契合度的问题,做不到完美同步的人机结合,外骨骼仍旧难以走出实验室,至少走不上战场。
这个困扰其他外骨骼研究机构和该领域科技公司的难题,在黎川这里完全不是问题,目前已经拥有的纳米科技可以完美的解决。
要解决人机同步率的难点无非就是需要一套优秀的软件制控系统,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对人体机动的提前量有效计算,也就是说外骨骼需要有一台强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
显然,外骨骼本身不可能扛着一台笨重的计算机,那得增加多少负重?
而纳米级精度的机器人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都携带着一台纳米计算机单元,只要完成多个单元的整合架构就能给外骨骼装上一台迷你型的超级计算机,有了“大脑”的外骨骼自然就能“活了”。
想要外骨骼装备实现量产并运用,还得靠纳米核心。
第205章:纳米武装()
不过黎川显然不是单纯的奔着外骨骼来的,这只是一个附加的想法罢了,好在没有外人,没有那些外骨骼领域的研究专家,不然非得被气哭了并吐血三升不可,研究了十多年甚至十几年都没多大进展,在黎川眼里居然是个次级科技!!!
显然,比外骨骼更强大的绝对是纳米武装了,直接甩了外骨骼装备十八条街都不止,黎川想要的单兵作战装备不仅是要求对单兵战斗力大幅度提高,而是要从根本上去改变传统的作战思想。
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纳米尖兵,超级战士。
思考了一段时间,黎川自言自语的说道:“两点吧,确保战士的安全与生存是第一优先级,其次才是战斗能力,只有活着才是能持续战斗的前提。”
“需要全方位保护脆弱身躯的纳米防护服,这一点可以采用耐超高温、高强度、高韧性的复合型碳纳米新材料,要能够抵御穿甲炮弹的高动能冲击,纳米护甲内部则需要一套成熟的减震抵冲增压系统。在物理隐形上,纳米作战护甲外涂上一层镜像隐形的纳米技术,确保损耗补充可以随身备份一瓶隐形纳米机器人所需要的自复制材料。”
小木说着的同时也在计算机上自动上传到黎川的私人服务器云端进行备忘。
“机动性上,不再局限二维平面机动,纳入一套矢量推进系统,至少达到亚音速。”黎川补充说道。
“要想纳米武装载具具备矢量推进的飞行能力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至少对能量的需求要在原来的基础定量值上暴涨百分之两千以上。”这个时候小木开口了,并且补充说道:“只有在纳米武装上装配一套微型聚变核心反应炉,才能解决供能问题。”
到头来还是要纠结于能量问题,黎川有点郁闷,这时小木又补充道:“老爹,你的主观意识是一个人或一个战士就要解决所有问题,是以你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军队永远是团体性协调执行的组织。”
“怎么说?”黎川反问道。
“其实完全可以摒弃纳米尖兵战士自身的超高速、远距离、长续航的飞行能力,这项指标完全可以交给运输机载具辅助完成实现战场投放,任务结束了再由运输机接回来即可。”
小木这么一说也是让当局者迷的黎川恍然大悟,的确,要是穿上纳米武装就无所不能了,优秀是固然的,但也不能否认其中的隐忧,因为那将意味着的管制问题存在隐患,整体上的配合做到强大才是军方最想看到的结果,纳米尖兵必须要有一定的缺憾,以此确保出现意外军方能够有能力掌控。
太完美了反而不利于管制,完美并不是好的,真正好的应该是尽善尽美。
“即便不能具备超远距离飞行能力,那么短时间的滞空能力和全地形机动能力还是要有的,这是正面战场也及其需要的。”黎川沉吟道,不由得暗暗点头。
想了想眼前一亮,双手再次放在键盘上飞快的舞动着,脑子里产生的理论数据逐一写入,同时说道:“设计一个独立的非自带能源供应的推进系统,嗯,有了,可以通过吸收地球大气中的β粒子来产生能量,吸收能量后排除热等离子体获得一小段时间的瞬间推力。”
“这是个很奇妙的想法。”小木带着激萌的萝莉音夸耀道:“假如这么一套不用自带的核心能源的推进系统,相当于获得了瞬间位移的能力,在不损害有效续航的前提下纳米武装的机动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不论是追击还是闪避对手的攻击都能游刃有余。”
只不过利用吸收地球β粒子来产生能量用作助推在持续上存在不足,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吸收的能量只能满足一次助推位移,使用完毕之后需要重新在大气层中再吸收,只有吸收达到要求的能级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有效助推的启动。
这一项额外机动能力跟竞技游戏中的英雄单位的位移技能非常相似,具备冷却时间,而黎川为纳米武装的机动位移装置不断优化,其使用一次之后距离下一次使用,期间的间隔时间最少在27秒到41秒的间隔时间不等。
毕竟这不是游戏,之所以有这样的时间差异也因为环境的客观条件导致,空气中的β粒子也不是绝对均匀的,有的地方浓郁有些地方稀疏,自然就对助推器吸收效率产生相应的影响。
纳米武装配上了这套助推系统,那么机动性将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提升,什么翻山越岭将不成问题,借助这套助推器系统一个起跳翻过一个小山包或横穿一条百米级宽度的河流什么的都不成问题,还能在被攻击的时候做出应急性的机动位移规避敌方的打击,从而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反之也是具备追击对手瞬间绝杀的能力。
有了这些备忘数据纳米武装的生存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具体上到时候在根据试验针对性的改进,黎川让小木把这些设计思路全部备忘。
接下来就是考虑火力问题了。
“火力这个问题,在威力不变的情况下,武器越小型化越好。”小木虽然存在于虚拟的数字网络世界当中,但她传出来的声音像人一样带着若有所思的口吻,越发的人性化。
黎川环抱双臂沉默着,摸了摸下巴而眼睛始终顶着眼前的一块全透明显示面板,小木已经按照之前的备忘数据完成率对纳米武装载具建立了一套三维模型。
“武器小型化是肯定的,不然对携行武装载具的机动性有巨大影响。”黎川说道,顿时指了指战甲肩膀的位置,补充道:“远程火力方面,两个肩部位置装载两个小型化的飞弹发射单元,两个发射单元共94枚微型飞弹,火力上能反坦克,能对重装武器造成有效打击。”
小木立即备忘下来,很快的显示面板上的三维模型就更新了,两个肩部位置多了两个如同蜂窝般的发射单元,平常时刻收入肩部战甲里,使用的时候才会打开发射装置,具备升降性。
上架感言与更新修改公告。()
明天周五中午白天12:00上架。
终于要上架了,这段时间昭灵的压力真的好大,尤其是在上架前夕的现在,这种紧张更是到达了顶点。
明天的首订24小时订阅数据是决定这本书前途的时候,请大家订阅支持一下昭灵,哭穷拉票的段落就不多费话了,实际上昭灵为了写这个单章反反复复弄了好久,想要用一些措辞来告诉大家昭灵为了这本书多么努力、多么勤奋,一本书的订阅成绩对于这本书、对于作者是多么重要等等。
但都删了,昭灵觉得这些都是废话,大家也看了无数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