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科技巨子-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以!”这次回答她的是黎川本人,而他的化身则是站在了一边保持沉默,叶连娜望向了黎川本人,他正缓步走来,这时候黎川和他的化身同时说道:“这里也是不允许‘一夫多妻制’的,不然就违背法律(违背黎式方程)了,当然也可以选择离婚并另寻新欢。”
这种方式的回答引得伊娃和楚思远等人忍不住一笑,形象的解释也更容易理解。
现在伊娃终于明白boss为什么要把载人航天部门的规划搁置到现在,并且还要决定独立出来的原因了,这项鬼魅的量子分身技术必将在未来成为星空探索最大的核心科技之一。
重量级的科学家们,在以往因为他们的重要性和确保安危而不能前往一线,而如果给这些科学家们一个量子分身,那么就等于是他本人亲自前往现场。
这比在大屏幕上看着传回来的数据有用得多,而且一旦距离过于遥远,假如相隔一光年的距离,信息交流一来一回就是两年的时间。
但有了量子分身就能实现超距信息通讯,不论距离多么遥远,都能瞬时接受信息,比如本体在地球,一个量子分身远在火星,如果用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那么地球到火星之间接收信息平均要10分钟左右的延迟才能完成一个来回。
而一旦有了一个量子分身在火星,当地发生什么,远在地球上的本体能够相互间因为瞬时感应机制,便能瞬时得知火星正在发生什么,然后本体直接汇报即可,同理地球指挥中心要向火星传递信息,直接通过地球上的本体,然后远在火星上的量子分身把地球的信息传递给当地负责人。
因为不需要传播子,不会出现电磁波信号会被阻挡和信号衰减等弊端,也不论距离多远,是地球到火星的距离也好,还是地球到银河系的另一端十万光年的距离也好,乃至银河系以外更遥远的距离也好,量子身份和本体之间的感应都是瞬时的。
以至于爱因斯坦称其为“魔鬼般的超距作用”,让他直到去世也无法接受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在未来的星际活动中,由于相隔的距离普遍会以光年为单位,传统的利用传播子的通讯手段是落后的,不适用星际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
量子通讯才是未来星际活动的通用信息传递手段。
“老板,那个……那个那个……”楚思远忽然带着犹犹豫豫的语调开口,大有期待想要而又超难为情的味道。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也想要一个量子分身?”黎川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
“老板,不久的将来你肯定要利用量子分身前往太空探索,甚至其他星球,我也想跟你去,继续协助你。”楚思远如是说道。
不过量子分身的造价可不便宜,一个单位的造价是62亿元,差不多10亿美元的天价。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黎川微笑的说道。10亿美元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不过对于华盛科技来说,也不是很多。
“万岁!”楚思远兴奋的忍不住当场的就蹦了起来,以后也可以跟着未来的冒险团队去进行深空探索,这绝对是超带劲的事情。
黎川没理会激动的楚思远,而是看向了旁边的俄罗斯姑娘,道:“伊娃,你负责的部门有活儿干了,我们不需要对外招收什么宇航员,直接从工程团队里甄选合适的人,作为部门负责人你也需要一个量子分身。”
“明白,我会尽快拟定一份详细的名单送您批示。”伊娃…叶连娜点点头,终于有事情做了,而且如此特殊的一项任务,想到那神奇的量子分身,她也非常的期待,不仅仅因为如此神秘鬼魅,更重要的原因是拥有属于自己的量子分身,那么以后就相当于能够自进入太空了。
亲自走向深空,乃至到别的星球上去看看,这应该是每一个航天人最大的梦想了,尽管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无数,但真正飞向太空的都是宇航员,地面上的大量航天工作者是无法亲自前往太空的,尤其是重量级的科学家,为了确保安全也不会轻易让他们上太空。
但有了量子分身,那就不一样了,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哪怕是最坏的情况下也是损失一具价值10亿美元左右的量子分身罢了,再制造一个就可以了,这对于资金雄厚的华盛科技来说,并不是什么致命的坏事。
黎川悄无声息的把量子理论进一步完善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场技术变革就在眼前,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量子理论的进步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不过,黎川并没有公开,也不可能公开,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写论文的习惯,因为写论文会把一些重要的成果公布出来,便意味着泄密的风险。
目前,量子分身的两个重方程式,即楚思远起名的“黎式第一、第二方程”是不可能公布的,量子分身技术,这是属于华盛科技的财产。
……
“老板,我想我可能快要把最后一个公式推导出来了。”一周后,生命科学室里,楚思远激动万分的立马拉着黎川去看他最新的成果,白板上都快被它写满了,一步一步的推导了出来,这一周他都在琢磨着理论公式的推导,不得不说,楚思远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这个lc代表什么?”黎川一看他推出来的公式便问道。
“lc元素,他就是我推导出来的最大成果,它应该是一个常量。”说着,楚思远挠了挠头,略显得不好意思的笑道:“至于lc,那是我给他的命名,就是老板你还有我的姓名头一个字母的结合。”
“你还真是热衷起名字啊……”黎川闻言不由得失笑的道。
楚思远立马回归正题,说道:“根据‘黎式第二方程’的描述,量子跃迁将不仅仅是一种微观现象,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宏观跃迁现象,如果能求出最后一个方程式,我想我们就可以制造出能够进行星空穿梭的跃迁引擎,这最后一个方程式是解释跃迁的关键。”
……
(量子分身出来了,量子跃迁引擎也似乎破土而出了,探索宇宙的两个基本点即将完成,星辰大海还会远么……)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23章:空天部队?()
量子跃迁是一种微观现象,电子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它是有很多条轨道,这些轨道也不是连续的,专业术语称之为量子化。
所谓轨道非连续性,例如一个原子的中间有个原子核,外边有多条电子轨道,物理学家波尔称之为分立轨道,这些电子只能在既定轨道上运行,绝对不会出现在轨道外的空间区域,而轨道量子化,说的就是一个电子从一个轨道进入另一个轨道,这个电子是不能走过去,它只能从原来的轨道瞬移至另一轨道。
这就好比是游戏中的闪现技能,这种现象,物理学家波尔给起了个有逼格的名字——量子跃迁。
而这些电子轨道称之为能级,最靠近原子核的轨道表述为n=1,即能级为1,依次向外n=2、n=3,n则为量子数。
能级越高,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如果能级为3的电子要跳到能级为2的轨道上,那就是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那就势必要向外辐射能量,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就是吸收能量,至于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是多少就需要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公式来计算。
所谓的量子化就是不连续,就比如说ab两个人的距离要是量子化了,那么a要到b的身边那就不能走过去,走着过去就是连续的了,而量子化是非连续的。
那就只能像游戏中的闪现技能一样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嗖的一下瞬移过去,如此一来其他物理量也就量子化了,如能量也是不连续性的,也只能取特定值,也没有平缓过度。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微观下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性的,是可以进行量子跃迁的,可一旦逐渐上升到宏观规律的时候,又成为了连续性的了。
这就出大问题了,没法解释了呀。
虽然波尔搞出了一个互补原理,但依旧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着明显的漏洞和不完整。
这也是量子理论无法解释宏观规律的一大因由,而楚思远之所以兴奋的最大原因,他所起名的“黎式第二方程”完美的给出了解释,并且直接导致了量子分身的诞生这一匪夷所思的成果。
而他目前正在推导的“第三方程”如果成功,也许将会直接导致跃迁引擎的诞生,这对于空间尺度动辄以光年来计算的星际航程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是不需要过多的赘述了。
一旦建立起完善的跃迁科技体系,甚至魔法般的传送门也许不再是幻想,到了那时,从陶岭镇到首都之间,只需要两个位置建立特定的跃迁轨道,那么就如同闪现一般,嗖的一下便从陶岭瞬移到了首都。
那么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神奇场景,一个华盛科技的员工,他的家住在首都五环,吃完早餐8:00之后就可能在阙盛楼上班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还得考虑成本,量子跃迁必然是要消耗海量的能量,长时间维持大量的跃迁传送门,全太阳系的资源也不够人类败家几年了。
那样的未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
楚思远很兴奋,只要找到那被推导出来的常量,神秘的lc元素,这一切都可能成为现实,而且是量子跃迁必然成为现实,因为第二方程式已经完美的解释了。
……
另一边,伊娃…叶连娜也开始着手布置boss委托的任务计划,并且承接了量子分身对内进行概念普及的任务,得让工程团队们知道这项超级技术和其作用,以及对华盛私人空间计划的意义。
伊娃…叶连娜虽然不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专家,不过黎川看好她在这个领域的才华,也相信她完全可以胜任把量子分身的概念带到整个工程团队里,并让他们消化掉。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第一架运天级空天飞机就要出生产线了,试飞日程也一天天临近。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运天级飞机的试飞任务了,这也是黎川非常重视的一个阶段,试飞任务的成败将关系到华盛科技的后续空间计划的一系列环节,运天一号飞不起来,巡天号空间站也就只能存在于电脑中的三维模型,以及一系列的空间探索活动都不能顺利展开。
试飞任务可不是想飞就能飞的,这是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得到正式批文之后才能进行试飞任务,否则就是非法的。
不过,这一环节对于华盛科技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随着时间愈发临近,已经通过特办处的郑嘉华向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对于华盛科技而言,不论集团公司还是创始人黎川本人,都是被国家视为稀世珍宝一般。任何从特办处这里向上级反馈的信息都要列为重点,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凡是经特办处汇报上来的信息都是非常重大,而对于华盛科技和黎川的重视也体现在了特事特办,能开绿灯的就可能的开。
提交上去的试飞申请并没有等太久时间,一周之内正式的批准文件就下来了,确切的来说只是用了四天的时间。
实际上上级早就知道了,毕竟当初黎川带着章科翦等人去参观了还在生产线上的第一架运天级飞机,而且坦然的介绍了这架飞机的作用,章局回去之后肯定也向上级汇报了。
华盛科技闷声不响的就捣腾出了空天飞机,消息也是第一时间惊动了军方,并且立马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装载280多吨物资送上太空叫重载空天运输机,如果装载的要是炸弹那就叫重载空天战略轰炸机了,乃至第六代空天战斗机,等等都是未来可期啊。
空军部已经振奋的坐不住了,赶紧组织了一支考察队伍,主要是成飞设计局派人去调研。
成飞设计局的人得到空军部下来的消息也是激动万分,说句实在话,不论是成飞还是沈飞,都很汗颜,因为有了逆转能量核心的存在,飞机的供能系统得以完美解决。
可是整个在六代机的研制,也就是空天飞机的设计研发都给卡在了引擎发动机这一块了,如果搞定了引擎模块,重载军用运输机、空天战斗机等等都必然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不论是航空这块还是航天那块,航天局那边的2121项目计划也在着手设计以围绕逆转能量核心和综合电力系统设计全新的运载火箭,以寻求获得更大的运载能力。
但也是被卡死在了引擎发动机这一块,让整个项目再也无法向前推进一步。
先别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