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科技巨子-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种由特殊的集中器构造出来的炽热能量利刃,即便是n4材料制造而成的纳米武装在聚合战刃连续不断的攻击下也会面临破损的风险,而地球上其他已知的诸多合金和高密度的物质都能被聚合战刃轻易的切割。

    聚合战刃拥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随之而来的是高额的能耗,这需要扩大能量核心,为此纳米武装的能量核心由第一代的超级电池,到第二代的标准单位下200万亿焦耳能量的能量核心手环。

    而第三代纳米武装则是扩大了能量核心的储量,由手环变成了矩阵核心,而储能则由此扩大到了一千倍。

    至于能量来源,目前为止都是来自于从月球表面采集的氦三核能源。

    除此之外,纳米武装也取消了两个高能爆弹的发射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更换一套振奋药剂自动注射装置,和一套强效再生激素自动注射装置,新增这两种消耗品以此提高尖兵的战场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振奋剂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振奋药剂的副作用是会明确的告诉所有的战士们,扎一针下去固然能够让战斗力瞬间爆表40分钟左右,但也意味着将付出少活一个月为代价,想必士兵们也会谨慎的使用这种强悍的消耗品。

    纳米武装战斗护甲身上会配备七支剂量不同的振奋剂,而强效刺激细胞再生激素则配备十一支。

    但不论是激素药剂还是振奋药剂,尖兵战士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不用自己动手,只需要通过在位于胸口处的中央计算机进行授权即可,自动注射装置真好在肩膀两侧,需要的时候朝着脖子自动扎一针就完事了。

    纳米武装作为人类目前为止单兵作战装备的极致,全身都蕴含着大量的先进科技,中央计算机每秒能处理数亿个指令,全部由计算机的主要ai核心来制控所有的子系统,密切监控着多个数据,如武装战斗护甲的整体状况、温度、能量等级、外部环境等等。

    尽管第三代尖兵战士强调了近战能力,摒弃了重火力配备,架构聚合战刃的集中器模块位于右手臂,而左手臂则是配备了四枚“洛神五号”微型火箭,装载着四枚小型化核弹头,每一枚核弹爆炸威力相当于55万tnt当量。

    面对这样集人类巅峰科技精华于一身的作战单位,也难怪说纳米尖兵对阵联合军陆战队是欺负他们了,不说其他,如果这几十万的部队要是集中一点,一发战术核弹全都得跪,一个抬手操作就完事了,简单的就像123。

    ……

    (r…aiur,)

    (en…taro…adun/taul/)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70章:南汽北送;塞北从此化江南() 
2044年7月末。

    在地球的高空轨道上,一抹耀眼的光幕在这片空间一闪即逝,“问天号”飞船成功从半人马座a星系跃迁来。

    飞船正在朝着低空轨道上的“巡天号”环轨平台而去,而在星港的停泊口,二十多艘舰船无比醒目,除了其中十二艘正在装卸物资的太空运输船相对较小外,另外十艘庞然大物赫然便是隶属宇宙第一舰队的舰船,两艘航母、五艘运输支援舰、一艘主力巡洋舰、一艘轻型护卫舰以及一艘截击舰。

    十艘舰船构成当下人类的第一支宇宙舰队,它们同时出现在环轨星港的停泊口内,意味着远征已经近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偌大的“巡天号”环轨星港的打造也要接近尾声了,人类的一系列超级工程都会在就近的年岁中竣工,这是继2020年以来的又一次集中井喷式的大爆发,不仅仅是第一舰队已经初步成型,进行最后的整合训练之后便能形成战斗力。

    还有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南汽北送”工程也进入了收尾,戴森球结构材料在这些年来也在大规模的积存积库,并且还在不停的量场,此外还有引力共振器和超级钻探设备也进入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2045年毫无疑问是全人类的转折年。

    此时,“问天号”飞船缓缓驶入停泊口的三号悬臂。

    “老板,行星文明的潜力太让人可怕了,短短九年多的时间,他们居然走完了人类需要将近三百年才完成的科技进步,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飞船内部的通道,楚思远望着身边的密封箱惊叹不已的说道,里面装载的是被冷冻的“类蛇人”的生物样本,“问天号”上面的设备还是比较匮乏,颜宁教授可是对黎川再三叮嘱,一定要弄一个外星生物来的给她作生化研究。

    这九年多的时间里,行星文明进入了工业社会,而且开发出了先进的导弹、核弹等武器装备。

    “的确很惊人,行星文明的潜力不容轻视,但这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地步。我国建国之初不也是彻彻底底的农业国家?那时候我们的工业基础也几乎是零,我们不也是用了短短的三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世界两百五十多年的工业化之路,还有别忘了我们国家的原子弹、导弹是靠什么制作出来的,当时的前辈学者们靠的是打算盘搞出比类蛇人的条件更艰苦,我们都可以凭什么行星文明不可以?”

    黎川对于行星文明在短短的九年多时间里就进入工业化文明的社会,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毕竟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曾经也创造了西方世界感到不可思议的奇迹,设身处地的想,就更别说行星文明面对近乎让他们感到绝望的外星入侵压力了,这种灭族的危机感会把它们的潜能极致的激发出来,从而产生技术大爆炸。

    如果按照人类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待现在的行星文明,它们整个文明的gdp生产总值里,有5的比例都消耗在了军事上,几乎整个文明的力量都朝着军事应用倾斜,当地的土著类蛇人个体几乎除了保持基本的生物意义上的生存需要之外,把一切都奉献了出去。

    这种凝聚力便是黎川也感到惊讶,甚至他不禁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人类,是否也能具备这样纯粹的凝聚力?

    关于这一点,黎川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勇气说一定会有,说不定会冒出一大把的“球奸”呢。

    有时候人类的自私、丑陋的劣根性会让人感到绝望,但有时候人类所展现出来的光辉一面和爆发力却是如此的惊人,人类是个无比复杂的智慧生物,是多样性的。

    在黎川眼里这是既是人类的一大劣势,也是人类的一大优势,也许这样的文明能够在宇宙中更好的生存和延续下去。

    生存才是文明的首要任务。

    时间步入到2044年9月,“南汽北送”工程全线竣工的日子到了。

    让工程方比较遗憾的是,作为“南汽北送”工程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黎川没能现身出席,作为华盛集团的代表方,由李若岚作为华盛集团目前现任掌门人出席了活动。

    不过大家也理解,黎川现在的身份可是共和国的一名高级军事将领,他的精力都放在了联合军和应对外星威胁的层面上,这些事物更重要,太空军事委员会的曝光,黎川现在可是军迷圈里称为十二巨头大佬之一的存在。

    黎川也的确是抽不开身,即使是有分身也乏术啊。

    不过,这并不影响“南汽北送”全面竣工的庆祝,近段时间国内各大媒体都在大量的报道,毕竟这可是国家耗资百万亿打造的史诗级超级工程,预算是八十万亿,但实际上超额了二十万亿,央视新闻都开辟了专题直播间进行全面报道。

    工程竣工庆典当天,李若岚亲自宣布超级风洞正式启用,数千个超级风洞在2044年9月6日这一天正式开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湿气被吸入超级风洞之内,通过铺设的超级管道被送入大西北。

    支持风洞全天候运作的能源是来自于地热能,要知道地球本身也是在产生能量的,地心内部实际上也在发生核反应,地球内部是诸多的重元素物质在放射性衰变。

    只要地心不冷却,超级风洞就不会失去能量支撑的来源。

    而另一边,同时启动的还有“藏水入疆”,上游的水渠正式开闸,大约一周之后来自藏区的水将会正式抵达塔里木盆地。

    到了9月11号当天,第一缕来自印度洋的湿暖水汽从管道内释放到了大西北的空气当中。

    又过了三天后,第一滴来自藏区的水流入了大西北,在此期间,藏水入疆后,这些水被大量蒸发,同时来自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湿润水汽也不停的注入大西北,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在大规模的增高。

    而“南汽北送”超级工程的副总指挥在介绍所有超级风洞在以最高负荷运作的时候就形象的表示,来自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湿润水汽含量,其水量相当于枯水期的亚马逊河流的6不间断的流入大西北。

    这个数字太夸张了,要知道亚马逊河那可是全世界水量最充沛的河流,哪怕是枯水期它的水量也是长江的七八倍。

    而这意味着光是“南汽北送”在全负荷运作之下,相当于三条长江的水量进入大西北。

    到了9月16号当天,一场千年难得一见的暴雨如期而至,当天降水量据统计达到了219毫米,在这片塞北荒漠产生如此超强的降水,可以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千年奇观。

    而这,并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在人工干预下的结果。

    (ps:这个坑终于要填上了,求月票、推荐票、尤其是订阅,成绩天天稳步下降,别给搞的恶性循环,如果有看盗版的老铁,有能力的话就来“”正版订阅支持一波,这才能持续良性循环,不要让昭灵饿肚子写小说啊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71章:多生超生;幸福一生;少生不生;劳苦一生。() 
塞北化江南,而今人类通过自身的技术手段做到了大自然一样鬼斧神工般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西北将会迎来常年的暴雨时节,这种会成为常态,原本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向高地迁移安置。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塔里木河将会成为历史由此消失;因为,达到33万平方公里规模的塔克马拉干沙漠也将成为历史由此消失;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面积达到30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海”将取代这片大漠由此产生,而这只需要下一个十年后将得到见证。

    塔里木河因为地势的缘故,会成为“塔克拉玛海”的一部分,而且生活在河流流域地势低的民众已经迁移走了,现在的塔里木河已经正式进入长期洪涝阶段。

    第一场暴雨结束之后,国家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塞北荒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迎来三天两头就是一场暴雨,而且这里的气象可以做到人工干预,重要的节日可以停一停,而大多数时间可以说大西北从今往后的长年累月都是“雨季”,今天明天雨蒙蒙,后天就是大暴雨。

    暴雨降下落入沙漠戈壁滩,部分沉底变成地下水而大部分会蒸发为水汽,另一边大量水汽在排放,使得空气中蕴含大量水汽,从而形成强大的上升对流运动,不久之后又是一场暴雨来临,如此高频率的反复循环。

    随着时间的推移,降水量逐渐的大于蒸发量,水开始在这片荒漠戈壁累积,汇聚成新的河流,洪水的冲刷在塑造河床,但很快就会被水淹没。

    大大小小的湖泊开始形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当持续的暴雨和水量的飙升,水位的上升会使得原本形成不久的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独立湖泊合并成更大的湖泊,而最终形态就是合并成一个三十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海”。

    水是生命之源,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带来的是环境恶化,而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带来的是盎然生机,当大西北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进一步将辐射到整个华北地区,北方向东扩散的沙漠化会彻底停止,东面的草原开始向西发起全面“反攻”。

    值得一提的是,柴达木盆地也会随之成为柴达木湖,河西走廊及其周围尤其是北部的广袤大漠将会成为肥美的草原和良田。

    只用了八十万亿元就换来了这一切,相比之下简直太划算了。

    从外太空看向祖国大地,只有东部和东南部是绿色的大地,而一路向着西北面望去看到的是逐步锐减的绿色,最后完全荒漠化。

    但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