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班僧道捉鬼团-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风师叔说:“从你们来的方向看,你们刚才来一定遇到了那只蛙王,这蛙王已经活了有千年,他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出现毕竟有灵宝现世,这次肯定也不例外,你们都是修行之人,这灵宝对你们修行也很有益处,所以我想让你们几个跟我一起进深山寻着蛙王的踪迹找到那块灵宝,如果那个东西能为我所用估计你们俩的耳朵和嗓子也都可以治好的,因为我猜那个领导就是你们要找的极地参童。”
我们一听在这儿就能找到极地参童,赶紧点头对秋风师叔说:“一切听从师叔的安排。”
秋风师傅点点头,回头对站在石头上还在看望远处看的几个村民说:“看起来这几个怪物都已经离开,躲进深山了,暂时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了,你们也先回去早点休息吧,如果有事我到时候再找你们。”
那几个村民听了跟秋风诗说打了招呼就纷纷离开了。这时候秋风是谁才对我们说:“走吧!回去我给你们讲一讲你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你们准备准备明天我们就出动身。”
一路上我大概跟他讲述了我跟疯子的状况,然后又把在路上遇到的奇异景象讲给秋风师叔听。
师叔听了感叹不已,等回到了他的道观,秋风是谁给我们沏了茶,我们几个又围坐在桌边,他开始给我们讲起了刚才的事情。
原来这二龙山属于长白山的旁枝,此处离长白山已经十分之近,从二龙山往北大概40公里就已经到了长白山的腹地,长白山乃是一座宝山自古以来东北人民基本上是靠长白山生长的动物和植物生活。有人曾经形容长白山乃是中国动植物自然博物馆,有人形容长白山乃是东北人民的天然饲养场,它山上生活着的很多动植物给东北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同时因为长白山腹地人迹罕见,生长了很多奇怪的动物和植物,这也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很多民间的传说和故事,这其中就有众仙夺宝的故事。
传说中每隔500年长白山就会出现一次山宝,这山宝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如果修行的妖怪遇到了山宝,便即刻能提升500年的功力,飞升成仙都有可能,如果是人得了山宝吃了以后必定能强身健体长生不老。
如果这搁以前,我听听也就当故事听听了,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亲眼见到了黄大仙、柳仙和蛙王,我们自然知道这个故事绝非空穴来风实乃是有理有据真实可信的。
听到这里我马上问秋风道长:“师叔,这个山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我们怎么才能得到山宝呢?”
秋风师叔微微一笑说:“你知道东北三宝是什么吗?”
我想了想说:“我知道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乌拉草。”
秋风师叔说:“没错,就是这三样,人参,又名“人葠“,俗称“棒槌“,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在古代,它有许多别名、雅号,如:神草、地精,在中国传说中,人参是一种“土行孙”式可在地下行走的植物,挖掘之时要小心翼翼的围捕,防止它跑掉。人参每次出土相隔数十年,它总在地下隐居百年以上,需要在林间、岩下、腐土、低温、背阴向阳、倚水又排水良好,每日阳光三至五小时等条件下,才有珍贵的结果,东北土话“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一般才是人在采人参的时候都是拿个红绳先系到他的叶在上面,这样可以他的魂魄,不然当你想挖时,它就会遁地而逃而这些传说,仅仅是针对一些普通的人参,就算是这些人是能成了精,也只不过是一般的精怪,而有一种人生,他是生在长白山一处神秘的地方此地终年严寒堪比极地,在这种地方生长着一种人参,据说每100年长出一片叶子,当它长到九叶的时候被称为九叶参童,因为它长在长白山极地之处,所以也被称为极地参童,他是我街道精选道友的电话,都还在盘算,怎么能帮你们找到基地申通,没想到你们到来之后就有异象凸显,看来冥冥之中这基地参童就是跟你们有缘,原本就算是有异象出现,我也不会去深山踩着心疼,因为那些都是有缘才可得的,无缘就算你跑断腿也一定得不到,但是今天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这也是我们与申通之间的缘分,所以我决定带你们去深山找到参童。”
张一凡一听顿时兴奋了起来说:“师傅太好了,我早就听说过山上人参的传说,这次可算让我逮到机会能去见识见识。”
秋风道长见张一凡如此兴奋,却是瞪了他一眼说:“你以为去找参童就跟你出去逛夜市撸个串儿那样简单吗?参童出世,想得到它的妖魔鬼怪多了去了,辞去定是凶险异常,我正在考虑你留在管理砍价,我和你这三位师兄去就行了。”
张一凡一听当时就蔫儿了,可怜巴巴的望着我们三个使劲的用眼睛给我们表达,让我们去给他师傅说好话带他一起去。
那个人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觉得好笑,同是年轻人,自然知道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于是风铃儿对秋风师傅说:“他说我看一凡修为不浅,既然是你的徒弟一定也是身怀绝技的,多一个人多个帮手,你还是让他也去吧!”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村民文有才,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维防御()
秋风道长看看张一凡说:“去也行,但是为师的行李你扛着。”
我们三个听了都乐了,张一凡都是不在乎说:“徒儿本来就要替师傅扛行李,您不说我都扛。”
风铃儿伸个大拇指说:“一凡师弟果然是明事理又孝顺,怪不得秋风道长收你为徒。”
我一看表现的机会来了就说:“风铃,到时候你的行李我来扛。”
疯子一听鄙视的看了我一眼伸了个拇指,我得意地笑笑,他缓缓的逆时针旋转180度,大拇指冲下然后还重重的戳了一下。
我装作没看到,一凡拉着我们说:“走,我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
第二天起床后,秋风道长和张一凡已经不在道观,打电话一问原来是出去买进山的东西了,到了中午他们才回来,手里拎了些蔬菜和肉。
我们见了很奇怪说:“不是去准备进山的东西么,怎么就买了这些东西回来?”
张一凡说:“我们买的东西太多了根本就两个人带不了,所以雇了一辆车,车过会儿过来,顺便送我们进山。”
我心想进山找人参又不是去盗墓,会搞多少东西,怎么会雇个车来拉。结果我们吃过饭车来了我们才发现,东西的重量不多,但是数量多的吓人。
这里面光雄黄粉就准备了30斤,高度白酒30斤,然后是各种压缩食品,最后还准备了据说常100米的红色那种织毛衣的毛线,其他符咒数打,最让我和疯子感兴趣的事一把弩,本来想玩玩的,但是秋风道长却很严肃的说:“这个箭头是沾了麻药的,可不能随便玩。”
疯子比比划划的,我替他说道:“秋风师叔,我们先练练手,不然到时候临阵磨枪恐怕帮不上你的忙。”
秋风师叔很严肃的说:“放心,这弩只能我一个人用,你们负责其他的,再说这箭只有9枝,是很难弄的,而且用一次就没效了。”我看了看包着塑料外壳的箭头只好作罢。正在这时,送货的司机叫秋风道长过去讨论进山的路线,疯子一看马上抽出一支箭拿掉塑料的外壳把箭放到弩上,然后嗖的一下射了出去,这一下正射到十几米开外的柱子上,我冲他比了个厉害的手势,他得意洋洋的跑过去拔箭,我和张一凡一看他都试了,我们自然也要试一试,风铃儿都没劝住我们,还在我们的教唆下也试了一支,然后几个人又把箭套上外壳放了回去。
收拾好了以后,回头我看风铃儿拿着红毛线在发呆就问她:“你喜欢这个红绳子?”
风铃儿说:“我小时候我母亲经常经常跟我玩繁绳的游戏,用的就是这种毛线。”
我说:“真巧,我小时候我妈也跟我这么玩,那等我们事情办完了就回去看你母亲,到时候你好陪她多说说话,话说我还没见过她老人家呢!”
风铃儿听我这么一说忽然两眼一红说:“我父母在我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看她面带悲伤,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疯子在旁边比划抱她的动作,我很犹豫,我怕这时候抱她她会抽我,所以我摇摇头,疯子无奈的耸耸肩走到我身后忽然用力推了我一把,我一下子撞到了风铃儿身上,双手自然的扶住了她的肩头,风铃儿顺势把头靠在我的肩上,我们就这样站着,疯子把一旁不愿离开的张一凡拉走了。
下午两点,我们动身向长白山疾驰而去,秋风师叔找来的这辆吉普越野的能力还真是出众,虽然一路颠簸,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开到了大山里面,至少少走了10公里。
下了车,秋风师叔跟司机约了7天后来接我们,司机开车走了。张一凡问道:“师傅,我们要在这里呆7天啊?”
秋风师叔说:“差不多,7天已经算是乐观了,参童是人参成精后的形体,已经有了人的形状,智力相当于10岁的小孩,这已经是很难对付了。”
疯子听了不以为然,两个手比划了半天,我翻译:“再怎么也就是一个小屁孩,咱们遇到了还能让他跑了?”
秋风师叔没说话,风铃儿说:“不要小看它,我听说职业的挖参的人有很多忌讳,这些忌讳就是它们长期的挖参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我们虽然不是职业的挖参人,却也要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然会吃亏的。”
秋风师叔点点头说:“风铃儿说的没错,一般的挖参人都会讲究这些禁忌,比如放山时间多在谷雨后到白露前这六个月,但最佳季节是农历七月下半月到八月间,这时正是人参成熟之际,我们来时就不是最好的时间,这时候来挖参的人不多,我们可以更方便行动;另外长白山这一带管挖参叫压山,压山时不准随便说话,不准随意停下休息和抽烟;发现人参时,要有四句“喊山”问答的巫术语言和用”快当绳”即红头绳拴住人参,大树墩儿不准坐,说那是山鬼老把头的座位,坐了就会被迷了心智;看到人生要喊棒槌可以定住人生两分钟等等。”
我说:“这么多禁忌我们也要遵守?”
张一凡说:“不用,都说了一般的采参人要讲究,我们都不是一般人。”
秋风师叔眼睛一瞪呵斥道:“怎么俏皮话都让你说了,少说两句就先不出你了是吧?”
我心想:这要是疯子能说话,估计就张一凡啥事了。
我接口道:“师叔,我们注意就是,咱们先进山吧?”
说完我们背上自己的包开始向山里走去,深秋的长白山自有它的美丽,我们一路上一边观景一边赶路,走了一会儿张一凡忍我住凑过来问我:“我们只说找参童,也没说去哪里找,这要走到什么时候啊?还有我们准备雄黄我明白,但是背这么多酒干什么?”
我想了想说:“是做雄黄酒吧!白蛇传上可是说了,蛇怕雄黄酒。”
张一凡说:“你可拉倒吧!雄黄酒都能把白蛇整的现形,雄黄粉肯定也能。”
我说:“那你问问你师父。”
张一凡说:“我可不敢问,省的他骂我。”
我心中觉得好笑就问道:“秋风师叔,一凡在问咱们怎么才能找到参童?”
一凡一听我一张嘴就把他卖了暗暗冲我伸出了中指,不过最后听我转了问题才换成大拇指,秋风师叔一边在前面寻找着什么,这时他站住回头看了一凡一眼说:“我们一路都是顺着昨天晚上那条大蟒蛇的痕迹来的,你们有没有看出来?”
风铃儿看看四周说:“师叔,我们一路来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痕迹啊!那条蛇那么大它一路爬过来肯定有明显的痕迹,比如树枝和草地被压过的痕迹,可是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些痕迹。”
秋风师叔说:“龙行雨,蛇走风,龙在云端,蛇在半空,看痕迹不能看地上要看树梢,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些大树的上半部,是不是看到有很多的树枝被撞断。”
他这么一说,我们都抬头向树上看去,才发现果然树的上半部分很多的枝杈是有心被碰断的痕迹。看来姜还是老的辣,甘蔗还是熟透的甜。秋风施主果然是技高一筹,比我们这些毛头小伙子要厉害很多。
我们一路顺着痕迹往前走,天黑的时候我们找了一个树木不是那么茂密的看水源的空地停了下来,今天晚上看来就在这里休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