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宏只是吩咐张让安排人通知,明日再上朝讨论新军的事,然后就让刘风回去了,张让趁机要求送一段。
刘宏知道张让的目的,也没管他,让他们出去了。
“陛下和你说了什么?”才离开刘宏的视线,张让就阴沉沉问道。
“侯爷还好意思问,您收了下官的钱,是帮下官达到目的了,但是陛下又多收了100万。”刘风故作愤怒状,“早知如此,下官也就不奢求了。”
张让尴尬的笑笑,这事毕竟是他不地道,坑了刘风一把,当面被揭穿,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致远何必介意,要知道,现在陛下卖官,普通人那是一石是一万金,关内侯要和三公看齐的,就算九卿要登公位,也要1000万,你这列侯升一级,已经很便宜了。正常情况下,就算有大功,也要500万才行。”张让找借口道,“这是本侯废了很大的劲才说服了陛下,你就不该向本侯透露点什么?”
“陛下交代过,这事必须保密,下官很为难啊!”刘风皱眉道。
“大不了以后本侯免费帮你个忙,当然前提是不能对本侯不利。”张让一副吃亏了的样子。
“好吧,看在侯爷几次相帮的份上,下官就违命一次吧,但是侯爷一定要保证,不能外传。”刘风小声嘱咐道。
“当然,快说吧!”张让催道。
“陛下先是问下官有没有兴趣来洛阳任职,比如在新军当个校尉,但在下有自知之明,拒绝了。当然这不是重点。”刘风用很低的声音说道,见张让要变脸,赶紧又接着说道“重点是陛下详细询问了夷洲的情况,好像有派一位皇子到夷洲的意思。这事在宣布之前,侯爷千万要保密啊!”
“嘶!”张让倒吸了口凉气。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这事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那是那个皇子会去?陛下亲善小皇子,编练新军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分大将军的军权,为小皇子上位做准备?万一是小皇子到夷洲的话,陛下这些动作又是为了什么?
……
这消息太关键了,提早知道能让他提前做准备。但这其中的信息量太大,张让忽然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要找人商量吗?万一消息传出去,陛下怪罪怎么办?若是自己想,理会错了皇帝的意思怎么办?到底是那个皇子呢?每个皇子都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信号,万一猜错了怎么办?要不还是等确切的消息传出之后再做决定?
张让想了一大圈,回过神来,刘风已经不见了。他自嘲似的笑笑,还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麻烦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易部置牧(求收藏、订阅)()
张让是什么心情刘风没去理会,见他陷入了沉思,就招呼小宦官带他出宫。
想想一下子损失这么多钱,就不由的心痛。虽说现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不错,年薪几十万的也只能算普通工薪阶层,但上亿的资产,也绝对算得上不小的富豪。
更别说,兑换系统已经开启了很长时间,他连一个子都没兑换过,还处于亏空的状态。
“唉,干嘛哭丧着个脸?”回到驿馆,学霸看刘风的状态不对,询问道。
刘风的身份不一样了,住进驿馆也不用花钱,就算带个异人随从进来,驿馆的人也没说什么。
“钱啊,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又损失1。6个亿,你说我心情怎么好的起来?”刘风一屁股坐下,声音中有一种难以明了的情绪。
“你又买官了?”学霸一语中的。
“干嘛说的那么直白,我这是立功了,为了不被人吞功劳,这才花了点钱。”刘风说道,“这是投资,投资懂不懂?”
“既然是投资,那你这么低沉干嘛?”学霸道,“投资成功了,都是要赚大钱的。说说,你买了个什么官?”
“爵升一级,上虞乡侯,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食邑就是钓台乡了。”刘风说道。
“那我给你盘算盘算,”学霸道,“上虞是大县,人口较多,之前一亭之地,每年大概收入五六万金,钓台乡有4亭,按少的算,每年差不多有20万金的收入。你花了多少钱?”
“总计160万金。”刘风把张让的跑腿费也加上了。
“那就要八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也不算太久。”学霸笑道,“那你可小心了,现在还是大汉,没人敢对朝廷的地方怎么样,等到诸侯争霸的时候就不一定了,若是上虞被被人占了,你可就收不到钱了。那就亏大发了。”
“谁敢?”刘风忽然间迸发了激情,站起来大声道,“我花了那么多钱布局,就是为了尽快拿下会稽,谁敢当我财路,我跟他玩命。”
“行了,行了,你冲我吼什么?”学霸一把将刘风摁回原位,“再说了,你之前才挣多少钱?现在又有多少?随便兑换几万金就是几百万了,比你之前的收入高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那么多钱干嘛,陪葬啊?够用不就行了。”
“我怎么听你这话那么别扭呢?”刘风看着学霸,“不过还是谢谢你,现在心情好多了。”
“行啊,那你明天有没有时间陪我去逛街啊?洛阳应该有很多好书,说不定连大儒注解本都有。”学霸兴奋的问道。
“估计不行,你还是找小玲儿吧!”刘风摇头。
“那你明天干嘛去?”学霸问道。
“等皇帝召唤啊,升爵总得在朝堂上公布吧!”刘风道,“估计皇帝还会派人一起去证实情况,我们待不了几天的,你要去的话就抓紧时间,还不知道洛阳能再繁华多久呢!”
“是啊,这么雄浑厚重的城市,毁了就可惜了。”学霸喃喃道。她学的是古代文学,对古城、古物很有兴趣。
……
朝堂之上,诸位公卿依旧在为新军校尉的事挣个不停,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方势力争论不休。
而经刘风提醒过的刘宏,早已有了决定,像看戏一样的看着他们争论。直到有人发现他们争论了很久,忽略了皇帝的存在,连忙提醒诸人,争论才渐渐平息下来。
“怎么了,诸卿家继续啊,朕觉得很有意思啊!”见众人停下,刘宏笑眯眯的说道。
“臣等失礼。陛下恕罪!”众人齐声道。
“不就是几个新军校尉吗,也值得你们这样争执?干脆散了吧?”刘宏变了脸色。
“陛下不可!”何进应声而出,“现今北军五校几乎损失殆尽,担负不起保护帝都的职责,筹建新军正是时机,万不可因一些争执就停下。”
之前刘宏筹建新军,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分何进的兵权,对此何进心知肚明,但他没有阻止。他知道,无论如何,只要陛下去世,这新军就是他的囊中之物。蹇硕统军,不过是个笑话。
但他那点可怜的智商绝对想不到,自己也只是给他人作嫁衣裳罢了。
“陛下圣裁,臣等不敢妄言!”建立新军,那就有无所的职位等着他们安排,诸位公卿也不愿皇帝改变主意,不管怎么样,先顺着皇帝建起来再说,以后再操作又不是不行。
“哼,一点小事,争执这么久,早这样多省事?”刘宏冷声道。
早这样?早前谁也不知道你会一拍两散说散伙啊,毕竟你的目的大家都猜得到,心里有谱。万一这次反对,真逼得建新军的事黄了,还不得被人骂死。
底下站立的朝臣无不这么想。
“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刘宏看着期待的众人,缓缓开口道,“在朝的迅速去职,到西园找上军校尉蹇硕报到,不在的迅速行文召来。还有,继续征募300万壮丁。”
这几人,有宦官势力的,有世家势力的,有关东的,也有关西的,比较均衡。朝臣们忽然发现有些看不明白皇帝了,什么时候皇帝有这样的政治智慧了。
“对了,上任之前,让他们先把钱交了,当然,朕会给他们个优惠价的。”刘宏又接着道,“还有,今后西园新军的支出由国库负责,朕不会再私人出钱了。朕想明白了,不能做亏本生意。”
这种事都拿来在朝上说,也真是没谁了。
别的人或许不在意,反正又不是他们掏钱,但大司农就不一样了,愁眉苦脸的,已经在思量着怎么增加府库的收入了。没办法,几百万人的支出,可不是个小数目。
“行了,有疑问下去再商量,朕还有一件事,宣朕的典船都尉吧!”刘宏又给了众人一个“惊喜”。
什么时候,地方官来朝,可以不通过三公府了?
“臣上虞亭侯、典船都尉、永宁长刘风,拜见陛下。”在外等了老半天,刘风才等到让他进去的消息。
“宣诏吧!”刘宏没有废话,直接说道。
诏书是张让亲自宣读的,内容就是夸了一下刘风,然后进爵上虞乡侯。
“不知刘侯因何而升爵?”宣诏结束,司徒许相代诸人问道。
“正要和众卿商议此事。”刘宏道,“此次致远入朝,就是为了给朕一个惊喜,夷洲已经找到了,朕正准备派人去核实,诸位有什么合适的人推荐啊?”
还没证实你就给人升爵,这可不像你的作风,不过既然敢来,说明此事十有**是真的。不过升爵的话,花钱是肯定的。但即便这样,也足以说明这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很高。
许多人心中如是想。
“原本朕说过,只要寻找到夷洲,为朕开疆拓土,朕就升他做太守,但是现在还没有证实,不好升官,就有劳诸位选个合适的人去看看,以免被人糊弄了。”刘风笑呵呵道。
在场诸人大多知道刘风的使命,即便有不知道的,也有人简单告诉他们。但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皇帝对夷洲的事很上心,甚至关系到他死后的谥号。
大将军、三公九卿等一起商议了一会,然后还是许相代表众人回答道:“臣等之见,夷洲远在海外,东南有较多的夷洲传说,所以这人选还是扬州一带的较好。尚书郎盛宪,会稽人士,器量雅伟,在京数年,辅助陛下理政,颇有好评,可谓最佳人选。”
“盛宪?靠,怎么把这家伙炸出来了。不过也好,认识一下,或者对会稽的局面有帮助。”禀完事情自动缩在一角的刘风暗道。
“那好,就以尚书郎盛宪为主,小黄门左丰副之,一起随典船都尉去证实情况。一旦确认,迅速回归。”刘宏想了一下道。
他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派出两人,也有相互监督的意思,省的到时候出现什么变故。
“致远啊,你这次也速去速回,不要耽搁,只要你所说属实,朕自不吝赏赐。”刘宏看向刘风。
刘风知道,这是说给其他人听的,于是恭敬道:“臣不敢隐瞒,一切都会在盛尚书和左公公那里得到证实。”
“嗯,那就好。”刘宏点头,然后看向诸臣,“还有事吗,没有就散了,赶紧去执行。”
“臣刘焉有事启奏。”在刘风的目光下,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走出来。
“太常刘焉?莫非那件事要在我的眼皮底下发生了?”刘风心中隐隐激动起来,这可是给未来的动乱添的一把大火。
“嗯,说吧!”刘宏皱眉,想了下还是允许了刘焉的发言。
“如今四方不宁,叛乱频起,很大的原因在于,诸刺史部职权太小,威势太轻,不能调集一州之力。而且一旦所用非人,就更增加了地方的暴乱。所以,臣恳请陛下撤刺史部,改置州牧,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地方。”刘焉沉声道。
朝堂上安静下来,寂静无声。
在场的人几乎都知道,州牧是王莽为了镇压起义军所置,中兴以来已被废除,现在刘焉再度提起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认为现今的情况已经能和王莽时期相提并论了吗?
刘宏很久没有开口,搞得刘风很无趣。历史书上就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可用屁股想想也知道,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朕知道了,此事重大,诸卿都回去想想,下次朝议再说,退朝。”刘宏起身离开,留下一脸愕然的众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刘协(求收藏、订阅)()
没有群臣想象中的震怒,也没有殿前武士来将刘焉拿走。刘宏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群臣相继离开崇德殿,刘风也尾随在后。
脸熟的人或者打个招呼,看不上刘风的人自然是对其不理不睬,当然也不乏想结交刘风或想拍刘风马屁的人。毕竟现在看来,刘风还是很受皇帝重视的。
曹嵩成了太尉,也没有多趾高气昂。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个太尉是花钱买的,干不了多久,还笑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