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刘风自己,则开始广泛的接触玩家。
永宁玩家联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向刘风妥协,愿意遵循刘风的规矩,每月多交一倍的税收,至于暗地里有没有谋划,刘风就不知道了,反正永宁只有几个大型城镇,有两个升级了几次都在刘风的干预下失败,还是没有一个小型城市,发展比较落后。因为在除了侯官和永宁,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有一到几个小型城市,多的甚至有十几个了,这也是永宁玩家联盟愿意屈服的原因。
游侠玩家在永宁混的也比较困难,因为别的地方的玩家可以加入原住民军队,而在永宁不允许。所以他们要吗加入玩家领地,要么一伙散人联合起来去杀怪。但是杀野怪只能剥皮抽筋赚些材料钱,若是去攻打山贼的话,倒是能收获金钱,但是凭着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攻打山贼根本得不偿失。再说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山贼、水贼了,即便有,也在深山中。
所以当风表现出接触玩家的意愿之后,而那些游侠玩家,也开始向刘风妥协,在接受刘风的一系列规定之后,被安置在军中。虽然失去了些只自由,但是他们能继续提高自己的实力,有固定的收入。而到了战时,还会有战利品分配——这是刘风对他们的保证。
5年多的时间,游戏中居然还没有一个玩家突破高级,成为入阶的存在,就连刘风也被卡在高级巅峰,政治和智力都达到59点,一直无法进阶。
即便是按照游戏的人物的成长,5年的时间,不说中阶,初阶武将怎么着也该有了,刘风估计是系统限制了玩家的成长,不让玩家过快的提升。说来说去,还是在游戏初期啊!
所以说,游侠玩家不想领主玩家那样,可以明显的看出实力的强弱,你再强,也不过是个高级玩家,打得过几个人,哪及得上领主玩家带领千军万马。所以若是没有之前的公会基础,游侠玩家很少能在游戏中建立起有凝聚力的公会。
刘风知道,不管现在如何,将来游戏中占据优势的还是玩家,所以,在他的设想中,是团结一批有利益关系的玩家,然他们尝到跟随自己的甜头,然后给自己卖命。等以后手下的武将多了,他还想专门抽调一些武将来统领这群玩家。而第一步,就是从永宁先选择1000实力不错的玩家实验可行性。
半年的时间,刘风去了一趟夷洲,见了虞翻他爹,现任夷洲太守虞歆,但随侍在侧却不是虞翻。这是个比较和气的老头,年纪不算太大,也就60岁左右,但身体不太好。他学识渊博,尽心尽力的在夷洲推行教育事业。因为他接到诏书中,特别提醒让他教化夷洲的子民,其他的事情不用多管。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事。
除了夷洲,刘风也去了趟侯官,拜访了他曾经的领导。莫宁、商升还好,只是感慨世事无常,但张县尉就心惊胆战了,生怕刘风找他麻烦。
找麻烦是一定的,但还不到时候,刘风不想提前行动,以便让别人有了警惕之心。
有国相的名头顶着,归云城发展的很不错。王英在这里呆了两年,早就想回去了,他感觉要突破到中阶武将了,想要回去接受白建的指导。但刘风接下来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其他那些高阶武将都有大用,没有其他信得过的人,只能吩咐他再坚持一段时间。
侯官不是没有出现过小型城市,但往往小型城市没出现多久,就被山贼攻破,玉文林的山贼事业发展的很不错,刘风已经考虑什么时候调他回来了。
巡视了一遍领地之后,刘风带着刘协再次回到山阴,因为又有诏书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11月份了。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会稽去国复郡,刘协改封夷洲王,置夷洲国,虞歆任夷洲国相,荀攸还是夷洲王傅,刘风为会稽太守。但是因为夷洲初定,夷洲王暂居会稽。
“终于来了。”接到诏书,刘风喃喃道。
刘宏曾经和他说过,要在死前下诏将刘协封在夷洲。刘风知道这是刘宏担心刘协成为刘风的绊脚石,所以提前做准备,在一个孤岛上总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刘协改封,就表明刘宏的大限到了,也说明他要再次去洛阳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帝崩(求收藏、订阅)()
半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
大汉的战事基本平息。
西凉安定下来,韩遂、马腾等人躲在羌人中默默的舔/舐伤口,恢复力量。等大汉的兵马撤走之后,再次出来招募士卒。
西凉战事结束之后,皇甫嵩还镇长安,董卓则因为是凉州人的关系,留在汉阳镇守。有了李儒的建议,他一点点吞并凉州的地盘,北地、汉阳、安定、武都、陇西都被董卓悄悄纳入自己的治下,韩遂、马腾只能在更远的武威、金城等地活动,而且还不敢大张旗鼓。
感觉到董卓小动作的皇甫嵩立即向朝廷报告,于是汉灵帝征董卓回朝担任九卿之一的少府,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当然不会同意,上疏说西凉还不稳定,将士们不愿意他走,直接推辞了。刚刚结束战争的朝廷诸公虽然不满,可也不敢逼迫太甚,凉州人造反是很盛行的,万一逼反了手握重兵的董卓,又是一个大麻烦。
刘虞之前当过幽州刺史,在幽州声望很高。到幽州之后,花重金求购张纯的首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多久,张纯、张举就被自己的手下王政杀死。刘虞因功升为太尉,封容丘侯。而公孙瓒,积功拜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复兼领辽东属国长史。
并州的白波军、南匈奴乱军也终于被丁原镇压下去,虽然逃走了些白波军的头目,但南匈奴单于被吕布于乱军中斩首,丁原上报朝廷,诏书令立原单于羌渠之子於夫罗为单于,为大汉牧守边疆。
这一战充分展示了吕布的能力,他带领3万并州狼骑,在上百万匈奴骑兵中往来冲突,不到一个时辰,将百万匈奴骑兵击溃,并乘机斩杀匈奴单于,战后还剩下1万多人,让跟在一旁随同作战的玩家大呼过瘾。当然除了吕布,张辽、张扬也不遑多让,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朱儁虽将黑山军阻在司隶之外,但冀州少了强势人物的坐镇,挡不住黑山军的兵峰,中山、常山、巨鹿、赵国乃至魏郡,不时被黑山军侵袭而无人能制。于是刘宏派人招安,正好张燕也有意摆脱反贼的称号成为正规军,就接受了朝廷抛出来的橄榄枝,张燕被封为平难中郎将,负责河北之地的山区,重伤未愈的张牛角也被封为忠义将军。
张燕没有要地盘,他也不敢要,依旧是待在山里。他害怕自己有了地盘之后,朝廷会派人趁机调军将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黑山军围剿了。
豫州和南阳的战事也结束了,有了孙坚的加入,何曼何仪根本不是两州联军的对手,一战而溃,联军收复了被黄巾占据的县城。
然后豫州军配合荆州刺史王叡,一同围剿南阳黄巾。在羊续、孙坚、王叡、鲍鸿、黄琬等人的围攻下,加上宛城的防御不必几年前,黄巾也不是几年前的黄巾,赵弘、孙夏不出意外的失败了。这次他们没能像之前那么好运,被孙坚登城斩杀。
一年的战争,孙坚多次阵前斩杀敌首,被封为乌程侯,战后自回长沙不提。而下军校尉鲍鸿的命运也得以改变,对于黄琬所弹劾的鲍鸿贪污巨额军费,刘宏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抄家,然后削职为庶民。
可以说,大汉基本上是稳定下来了。只有益州,还在动乱中。
因为战乱,刘焉入蜀的道路被隔断,不得不在荆州停留。处于下风的益州从事贾龙,得知刘焉的所在,立即派人东下,派船迎接刘焉入益州。
如果只是黄巾,贾龙不会这么心急给自己找个上司,但是除了黄巾贼马相,巴郡的张修不甘寂寞,再次聚兵和黄巾相呼应。
刘焉是正牌的益州牧,名副其实的益州主宰,代表着朝廷大义。他的到来,迅速把散乱的益州民心聚拢起来,那些不服贾龙的人也都聚集在刘焉身边,实力快速增加。虽然蜀郡、广汉郡依旧是黄巾肆虐,但刘焉已经谋划反攻了。
他先是说服了盘踞巴郡北部的张修,晓以大义、利益,让他投降自己,然后才开始剿灭黄巾。刘风收到刘协改封的消息时,刘焉已经收复了广汉,正准备攻打蜀郡的黄巾。
回到山阴,刘风开始为再去洛阳做准备。
首先是军队问题。
白建被留在山阴,担任会稽军的一个校尉,是3个陆军校尉中的一个。当然,他还给白建留了1万精锐。
山阴的军队不到100万,这还是包括15万水军在内,而70万陆军,只有3000骑兵,缺马程度可见一斑。
会稽有马,但都是劣马,用来拉东西可以,上战场就不行了。刘风寄养在夷洲的数千战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拉出来了,当然,还有他藏匿的那些中型楼船。
白建统领20万大军,半年的时间,他已经将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也算的上“久经训练”的军队了。
之所以能这么迅速,也是因为这支军队是历任太守的嫡系,其他2个校尉,包括军队,都被会稽郡几大家族把持着,水泼不进。刘风现在求稳,自然不想因为兵权的事引发混乱。
因为白建这两年经常跟着刘风跑,耽误了军队的训练,导致刘风麾下的精锐没能突破4万大关,只有38000多人。这一次,刘风决定带3万赴洛阳。
山阴只有4艘中型楼船,若真是比起来,山阴的水军根本打不过各大家族的私兵,何况4艘中型楼船也只要1艘刘风能控制,外加几艘别的战船和3万水军,理由和陆军一样。
永宁有50万军队,归云城有10万,夷洲有10万,山阴20万,水军8万,还有数万山贼,这样算下来,自己麾下已经有100万的军队了。至于其他他可以以太守的名义调动的各县军队,他根本就没算。
就算是大型公会,现阶段手下也没有10座小型城市,刘风可以算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还好暂时没人知道,不然刘风都不敢预见会引起多大的喧哗。
加上山阴的那艘中型楼船,刘风就有了7艘中型楼船,二十多艘小型楼船,而他总共能控制8万水军,船只的使用率太低。于是刘风赶紧停止了大中型战舰的制造,只制造小型战舰和商船、渔船,出售出去。等他掌握了会稽全郡,还打算向玩家出售。
下次去洛阳,刘风除了要带3万精锐外,还准备带以3艘中型楼船为首的数十只战舰和5万水军,至于人力不足的问题,拜托,又不是去打仗,需要每艘船都装满人吗?
白建随行,太史慈随行,蒋钦、周泰随行。王语这个水军司马当然也要随行,那会稽就只能请荀攸坐镇了。和史阿一起保护刘协的安全,这个理由足够了。
等自己从洛阳回来后,就可以着手整合会稽郡了。整合了会稽,才有机会再将来的乱世中成为一路诸侯。
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了。
刘风没有等太久,刚刚进入12月份,刘风就听到了系统公告。
“叮咚,系统华夏区公告:大汉帝国皇帝刘宏驾崩。”
……
机会终于有了。
但听到公告,刘风心下有些黯然。
那个世间唯一的明白人,还是去了,大汉的时代进入了尾声。
——
ps:第二卷终。
这一卷比较平淡,下一章起,开始董卓之乱的剧情。看着订阅不断的减少,小边很是无奈,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看看正版,订阅一下。那些给小边打赏和投月票的兄弟,多谢了,小边记在心里,就不在这里一一点名了,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吊唁(求订阅)()
“叮咚,系统华夏区公告:大汉帝国新皇刘辩即位,改元光熹。”
三日后,在刘宏的灵堂前,何进带着一班文武大臣,在军队的保护下,拥立刘辩为帝,根本不给宦官丝毫的机会。刘辩只有16岁,尚未成人,按惯例,何皇后升格为太后,临朝听政。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说白了,就是他们达成协议,一道主持朝政了。什么司徒、司空、太尉,被他们抛到一边去了。
更悲惨是蹇硕,十常侍紧紧团结在太后身边,寸步不离,表现的人畜无害。威胁不到何进,何进暂时也就没理。但蹇硕不同,他当上军校尉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牵制何进,这何进如何能忍,刘辩登基没几天,就“下诏”杀了蹇硕。于是,何进收拢了西园军。
刘风暂时不知道这些变故,在得知皇帝去世的第一时间,就安排下去,通知全郡为刘宏服丧1月。他不想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