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雍州还是董卓的地盘,在那里当诸侯,完全是找死行为。董卓控制着大义,完全有理由消灭他们。”

    “但我们渤海的诸侯也被袁绍麾下攻破了。”

    “就是,刘虞也派人攻破了好些选择诸侯的玩家领地。”

    “白瞎了刘备那么多的好感,将我们仁义盟的一个选择诸侯的玩家领地摧毁了。”

    ……

    “大公会选择一个领地成为诸侯,那是试探,其他没有实力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发展吧!毕竟不如人家底蕴深厚,损失的起。”

    “就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自己有第一城主那样的实力呢!一个小村庄就敢选择成为诸侯,也不怕人笑话。”

    ……

    所谓诸侯,是分封制下的产物,一方诸侯,就是一个**的国家,除了遵从名义上的天子,拥有主权、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所有的权力。

    三国时期的这些刺史、太守,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诸侯,只是地方的割据势力,但因小说家的戏言,在现代人的印象中,这就是诸侯讨董。

    因为如今的情况,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天子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权。董卓虽然占据了大义,但因天子年幼,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挟天子而作恶,讨伐也就理所当然。

    有些人,就算意识到割据局面的存在,还是幻想着诛除董卓之后,再续大汉盛世,比如臧洪,所以他才会这么卖力的主张会盟。

    但这个盟约,是不被大部分人承认的,或者说,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看看这些会盟的人吧,孔伷嘘枯吹生之辈,垂垂老矣,马上就要病死,被孙坚取代;桥瑁被刘岱所杀,刘岱又被复起的黄巾弄死;张邈和他弟弟张超乃至臧洪,他们的死亡和袁绍、曹操有直接关系……反正这些人,都未能在后世留下什么大的名声。

    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后人不得而知,就算资料再齐全,研究的再透彻,也不可能还原历史。智脑收集了无数的资料,以此为原型创造人物,本身就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就比如周瑜,性格有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

    刘风越来越有以阴谋论看待三国的心思了。他觉得,臧洪之所以被推举为盟主,除了在场诸人没人能服众之外,就是因为他没兵没地盘,只是寄人篱下的一介功曹。否则换成任何一个太守来当这个盟主,别人首先想的不是怎么联合讨贼,而是这位盟主会不会借大势吞并自己。

    换了没兵没权的臧洪,空架子一个,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会盟已成,天下自此多事了。”荀攸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在刘风面前感叹道。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汉四百年江山将终结,这是早就注定了的。”刘风现在已经是毫不避讳荀攸,“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治下居民的平安。”

    “我们需要抓紧去会盟吗?太守大人身为汉室宗亲,或许可以试一试主盟。”荀攸看着刘风说道。

    “公达觉得此次讨董能成功?”刘风笑道,“盟主之位是不用想了,反正对此次联盟我也没报多大希望。只要不负陛下所托,将夷洲王平安养大,就算对得起大汉了。别人眼巴巴的等着当盟主,我们何必急着去凑热闹!”

    “按原计划慢慢走吧,重量级人物还未出场,我们也悠着点。此次来就是为了表明态度,混声望,加上练兵。其他的,无所谓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袁绍到来() 
刘风在慢慢的走着,但冀州渤海,袁绍却非常恼火。

    “哼,桥元伟也太让人失望了,他怎么就同意了那几人的建议,率先会盟?”太守府大堂,收到消息的袁绍气呼呼道。

    他不能不恼火,讨董是他最先起意的,也是他授意桥瑁发出檄文,号召天下州郡起兵共同讨伐,还是他第一个发出响应。但现在,在他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就这样会盟了。这样的话,岂不是白白给人做了嫁衣。

    他的实力还不足,到达渤海也只有数月时间,虽然依靠家族的余荫,以及他自己的名气,不废什么事就收服了全郡,引来了一批文臣武将,但与刺史州牧相比,实力还是弱小了些。这次会盟,他就是要再次拉高自己的声望,主导联盟,并以此为基础,扩张自己的实力。之所以响应之后迁延不前,就是为了等其他人到达之后,最后出场,以起到震撼的效果。

    但现在,愿望泡汤了,由不得他不生气。

    “主公,这也怪不得桥元伟,毕竟臧洪此人,能力还是很强的,对汉室忠心不二,拿天下大义说事,他也不好反对。不过还好,盟主是臧洪而不是别人,无兵无势的,他能发挥什么作用?”袁绍下首,一位三十多岁留着胡须的文士说道,“他们就算会盟了又如何?区区几人,能代表的了谁?只要天下英杰聚齐,再度会盟,就不愁那臧子源不退位让贤。”

    “说的也是,子远,现在相应会盟的人有多少了?”袁绍问道。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袁绍已经对臧洪不满了。若是刘风在场,又该联想了,臧洪后来被袁绍弄死,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那文士打扮的人,正是许攸许子远,袁绍之前的至交好友,现在的首席谋士。也是当初刘风取字的时候,竭力避免和他重复的人。

    “响应的不少,但未必能全部到来。如今已经确定起兵的,除了会盟的那几人外,还有我们的邻居,河间相刘备;目前的顶头上司,冀州牧韩馥;此外,还有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谦,长沙太守孙坚,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还有山阳太守袁遗,也就是主公您的堂兄。对了,还有会稽太守,也就是那个为先帝器重的异人刘风,也已经带着人马出发了。”

    “还有不能来参加会盟的?都有谁?”袁绍问道。

    “首先,襄贲侯、大司马刘虞对此保持沉默。他是宗室近亲,最需避嫌,以免让人扣上觊觎皇位的帽子。”许攸答道。

    “他不来最好,否则这盟主之位还不知道落到谁头上呢?”不等许攸继续说,袁绍插话道。

    “然后是青州刺史焦和,明确打出了讨董的旗号,但是青州黄巾再起,牵制了青州军的调动,孔融能起兵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焦和身染重病,估计来不了。”许攸继续分析道。

    “益州牧刘焉,口号喊的不错,但是入益州之后,为了收拢权力,和益州大族起了矛盾,正忙着处理益州事务,应该不会出兵的。”

    “荆州刺史王叡,原本是要起兵的,但是被孙坚杀了,来不了;还有南阳太守张咨,不通兵事,只会夸夸其谈,空占据了大汉最富庶的地放,想要真正出兵,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了。”

    “还有盘踞在凉州西部的马腾和韩遂,前两年被皇甫嵩击败之后,最近又恢复了实力。董卓大军东移之后,镇守凉州的军队变少,不得不拉拢二人,为其封官。武威太守马腾(瞎编的)打出了讨董的旗号,但想要过来很难。再说了,他还和韩遂搅和在一起,要是带的人多了,还要担心地盘被韩遂吞并,来的希望不大,但是还有机会。”

    “最后,就是您的弟弟袁术袁公路了,口号喊的挺响,还有着后将军的名头,但可惜没有地盘,手里没有军队,目前看来,成行的可能性不大。”许攸将所有人都分析了一遍。

    许攸每说一个人,袁绍就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观点,听到最后,开口道:“公路不来最好,以他的性格,若是手中有兵有地盘,还真会成为我登上盟主宝座的阻碍。现在没有叔父对其施压,他是不怎么卖我的面子的。”

    许攸点点头,表示理解。他和袁绍、袁术、曹操都是多年的好友,对二袁之间的争执很了解。不过这是人家家事,他不好参与。

    “他们都开始会盟了,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立即出发吗?”袁绍问道。

    “暂时还不必,先将渤海的的局势全面稳定,选出得力人员镇守之后,才可安心出发。要知道,我们的邻居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对收拢民心很有一套。加上久在冀州,虽然当上国相仅有两年,除了个别大族,几乎让他整合了全郡。”许攸严肃起来。

    “不错,刘备确实是个大患,估计将来是我们夺取冀州的最大障碍。而且我还听说,他是先帝提拔的人,不通过公府议定,直接拣拔,足以说明他有很强的能力。”袁绍也沉声道。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我们先将既定的战略达成,主导讨董联盟,收获巨大的声望,然后才好扩张。”许攸说道。

    ……

    就在这时,一个威猛的大汉未经通报跑了进来,累的气喘吁吁。

    “子俊(颜良字,瞎取的),什么事这么慌张?”袁绍惊讶的问道。

    颜良是他到冀州后慕名而来的壮士,很受他的喜爱,而实力高达6阶,能让他累的气喘吁吁的,肯定不是小事。

    “主公,受到紧急密报,荀先生让我赶快给主公送来。”颜良回答道,并递上一份情报。

    他所谓的荀先生,当然不是荀攸,而是荀谌荀友若,也是出生颍川荀家。

    袁绍接过来,看过之后脸色阴沉,递给了许攸。

    “看来,我们要立即出发了,提前到达,然后做些准备,以保证会盟的成功。”许攸说道。

    情报上写的很简单,就是孙坚说孙坚又弄死了南阳太守张咨。然后还有一句荀谌的备注:袁公路现居南阳。

    孙坚弄死南阳太守无所谓,但加上一个在南阳隐居的袁术就耐人寻味了。他们都能想到,失去了太守的南阳大乱,当此之际,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孙坚肯定是不行的,能有这个能力和声望的就只有袁术了。

    而有了南阳做后盾,袁术直接就能和袁绍争锋了。毕竟他是嫡子,得到老家人的支持。袁家多年经营的底蕴,袁绍很清楚,那是绝对不能小视的。

    “或许,孙坚此举就是公路安排的。”许攸说道,“只有如此,袁公路才能有地盘为依托,一跃而成最大的诸侯之一。”

    “可孙坚为什么要这么做?”袁绍不理解。

    “很简单,孙坚需要个靠山,而公路就是最好的选择。”许攸道,“表面上看,孙坚是北伐讨董,但为什么他连家眷都统统带上,一副不准备回来的样子?显然,他是被逼的,在荆南,他得不到大族的支持,步履维艰,又不能动武,还不如趁此机会放弃,另寻他处。但这需要支持,不能他自己抢夺一块地盘。所以,他和袁公路一拍即合,杀了张咨,为袁公路取得地盘,自己也有了依靠。”

    “而且,孙坚现在爵位最甚,为乌程侯;袁公路地位最显,为后将军。他们联合起来,足以和我们抗衡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出发了。”

    “那好,立即出发。发兵150万,子远随行,就留荀友若镇守渤海,颜良,你和文丑一起留守。”袁绍下定决心。

    ……

    刘风接到消息的时候,刚刚离开汝南,预料之中的事,他对此毫不在意。如果说有玩家参与其中改变历史,他才会惊讶一下。

    继续北行,到达陈留郡的时候,曹操接到消息,赶来迎接。两年不见,寒暄一下之后,曹操引导着刘风一路直达会盟地酸枣县。

    此时已经是11月了,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大部分诸侯已经到达。

    选了个地方修筑营寨,将事情交给白建,刘风就带着荀攸、周瑜准备去见见已经到来的诸侯们。

    还未成行,就见有人来通知曹操,说是袁绍到了,请曹操去迎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曹操的尴尬() 
其实对于玩家来说,最大的愿望不是顺着剧情的发展,而是改变剧情。 几年来,已经死去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说黄巾军将领的死亡,还比如洛阳之乱中被杀的那些人。

    对玩家来说,这么多历史人物的死亡,是很大的损失,他们更希望收服这些人为己所用,刘风也是一样。但前期的玩家,实力弱小,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来改变剧情,收服历史武将。

    作为玩家第一人,刘风能有如今的实力,第一原因是智脑的偏向,其次是他的小心谨慎,当然他也有大胆的一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所以他有能力去改变一些剧情,收服历史人物。

    而随着游戏的进程,玩家的实力迅速增长,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历史进程。

    但相应的,玩家在实力不足的时候,不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孙坚就是目前最硬的石头之一,所以他在南阳行动的时候,数十万玩家根本就无人支持张咨,让孙坚轻易得手。

    张咨怨不得别人。羊续死后,他被董卓任命为南阳太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