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房门,到府中巡视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刘风想了想,就出了太守府前去旁边的学堂。
学霸没有上线,学堂是小玲儿和任红昌主持的。
几年过去,当初的小女孩已是个大姑娘了,褪去了当初的萌意,出落的亭亭玉立,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只是,在名字上,还是被叫作小玲儿,学生们叫她“玲先生”,没有大名。
任红昌依旧是令人惊艳,到底是不是貂蝉本人刘风还不确定,反正对于长安之事,他是两眼一码黑,基本上没有多少情报。天策府的大本营在扶风郡,虽然有一部分人手在京兆尹,但也打听不出来司徒府里事情。
“城主大人。”刘风到来,二女上前迎接。
这二人,说起来不是刘风的部下,算是客居,所以刘风也看不到她们的属性和技能。学霸长期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倒是有些了解,但从来也不说。
“不必客气,我就是随便看看,都还好吧?”刘风问道。
“多谢城主关心,都好。”小玲儿道,“孩子们都很听话。”
“听话就好,你们也注意点,不要累着了,走,进去看看。”刘风说着,就往里走。
“一共就二三十个人,哪里会累着了。虽然思雁不经常在,但夷洲王还有蒙忘都帮忙管着呢!”小玲儿说道。
“那你们以后可要多受累了,过些日子,我就准备把蒙忘带走了。”说着,刘风就进入了教室。
二三十人,除了有限的几个,大都是会稽大家族的子嗣,当初还是刘风一个个走访,才要来的人,但现在,不用刘风开口,大家都使劲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
这几个月的时间,会稽除了清理山贼、山越等,也开始清理各县那些大族的族产。各大家族不允许养超过千人的私兵,不允许有超过百倾的土地,有了这个限制,就解放了一部分依附于大家族的人口。当然,损失的部分,太守府会给予相应的补偿。
为了使各大家族接受这个建议,刘风特准批准1年免商业税、5年半税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从事商业。而且因为会稽水军实力不强,还同意在三年内不动各家拥有的战船和水军。
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接受,甚至有人公开反对。对此,刘风也不多说,直接动武剿灭蹦跶的最兴的两个家族,震慑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在虞家、贺家乃至盛家的带头执行下,才平稳的完成了这一过渡。
至此,会稽大族实力严重削弱,刘风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会稽大权。既然这家学堂是太守大人重点扶持的学堂,那不管有没有用,把自家的子嗣送来就学是错不了的,哪怕耽搁了一两个家族子弟的前程也无妨。
但学霸的学堂再没有招收任何人,因为没有合适的历史名人了能让她破例了。就是这二三十个人,也足够让她们折腾了。因为这些人中,从三四岁到十三四岁的都有,大部分都在10岁以下,管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这些人中,有历史名人,也有普通的大家族子弟,历史名人就不说了,但若是从普通人中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人才,那这里绝对会让玩家趋之若鹜,这种看似无用的职业才会得到玩家的追捧。
毕竟选择成为书生,实在太冷门了,前期的投入也太大了。现代人大部分本身就对读书有排斥情绪,又有几个人愿意坐下来研究古文?
现在正是上课期间,教室里还是比较安静的。年龄不同,教授的内容也不同,整个教室分了三个区域,女孩子在一片区域,8岁以下男孩子在令一片区域,其他的在最后一片区域。
脚步声惊醒了孩子们,见到老师来了,还带着外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甚至还有人起来拉着两个老师说话。
刘风认识的人不多,只有刘协和蒙忘两个,其他钟离绪、谢承等当初有过接触的人,现在已经不认识了。
“小玲儿,你们平日都这么闹腾吗?”刘风看着被围着了两人问道。
“也不是了,上课的时候还是很安静的,就是读书结束后不好管。”小玲儿答道。
“那可真够你们受的。”刘风感慨了一句,见刘协和蒙忘都看着他没动,招呼道,“过来。”
“叔父!”“城主!”两人毕竟年纪大些,不那么闹腾。
刘协算起来也有10岁了,蒙忘则是这里最大的一个,都14岁了,当初王英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已经独自扛起了村里的守护重任,这也是刘风要把他带走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大将,不是在学堂里就能学出来的,而且学霸的这个学堂也有些低级了,已经不适合蒙忘继续待下去。
“蒙忘,知道你王英哥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干什么吗?”刘风问道。
“知道,这些事,我母亲都跟我说过,还有族里的那些老人,都曾经说过的。”蒙忘说道。
“知道就好,过几天,你就毕业吧,也该上战场上去锻炼锻炼了,你现在的实力,可比你王英哥强多了,可别被他比下去了。”刘风说道。
“城主放心,我不会给祖上丢脸的。”蒙忘保证道。
“那就好,过几天我会安排的,毕竟你是第一个毕业的学生。”刘风说着,看向刘协,“协儿,你也长大了,记得以后不要再流泪,今后学堂的事,要帮着几位先生管理好,那些都是你的弟弟妹妹。”
“叔父放心,我一定会的。”刘协说道。他在这里上学,不能经常见到刘风,看到他来,还是很兴奋的。
……
在学堂和刘协等人聊了一会,没什么事了,刘风就离开学堂,到旁边的武馆里转了一圈。史阿开的武馆倒是很豪华,但招收的学员却不多,一次只有50人,等到毕业之时,他把优秀的学生留下,再招收另外一批。而那些毕业的学员,大部分都被刘风招募,分配到府衙、县衙中去了。
日常的治安,还是这些衙役来执行比较好,军队,是用来战争的。
史阿的计划,是等他培养出一批高级武师之后,再扩大招生,现在的武馆,完全就是个赔钱货,入不敷出,要不是刘风支持,早就倒闭了。
玩家们倒是想拜入其中,但史阿现在还不收。
出了武馆,感觉无事可做,刘风又在城里溜达起来,直到天黑才回了太守府,然后下线。
学霸第二天上午无事,两人就进入游戏,找白建商量着,把蒙忘的毕业仪式给办了,加入到军队中。至此,历经8年,秦三族遗民的传承到位。
游戏里近期无事,刘风就和学霸下线,接下来的几天里,把房子的手续办了,又去买了一辆车,然后两人开着车,来了次大采购,将生活必需品全部买了回来。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一时间倒是没有搬离。
……
这天才一上线,就有侍卫来通知,军师请他闭关结束后见面。
这才5月份,就出现大变故了吗?刘风想着,快速走向正堂,吩咐侍卫去召集众人议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乱起(求收藏、订阅)()
不多时,参与议事的人都到来了。
“这些日子我不在,辛苦大家了。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公达,你来说说,出了什么状况?”见人到齐了,刘风问道。
“冀州牧韩馥麾下大将鞠义叛变了。”荀攸一句话震惊了刘风,“还有就是,青州黄巾活跃异常,再度集结于北海国,似有大动作。此外,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绍以关东盟主的身份,任命臧洪为青州刺史。”
“这个信息量有dian大,一件件来说吧!”刘风说道,“就先说青州黄巾的问题吧!”
“去岁青徐兖豫黄巾复起,其中豫州汝南黄巾被袁术击破,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击破的,这一路算是消失了;徐州刺史陶谦收服了泰山贼臧霸等人,以其在故乡招募的丹阳兵为主力,镇压了徐州的黄巾,这又去了一路;兖州之地,数位诸侯为讨伐董卓征召了大量士兵,所以兖州黄巾之患也被几位诸侯相继击破;只有青州,刺史病重不能理事,各郡国太守也是无能,无法剿灭匪徒,而青州北海国,因为在讨董战争中损失大将武安国和众多的士兵,实力大减,黄巾贼张饶看到机会,就秘密召集各处的黄巾,集结于北海国,准备攻破剧县。据我们得知的消息,孔文举有意出城作战。”荀攸说道。
“出城作战?他脑子不是有毛病吧,黄巾势大,还想再上演一次当初的情形吗?”白建说道,“北海去了武安国,还有什么优秀将领?再说了,北海的郡兵,实力也不怎么样,以少击多,简直是找死。”
“谁让人家是圣人之后呢?或许在他眼里,我们这些当初参与会盟的诸侯已经成为乱臣贼子了。国家有难,一力报之,人家这是求仁得仁。”刘风说道。
虽然大汉的未来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但是数百年来在儒家的影响下,“仁”和“义”成了某些士人评判是非的标准,即便知道大汉已经没有了,却依旧忠心于大汉。
作为孔圣人后裔的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兵败是必然的,就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了!”虞翻也说道,“而且青州之事,我们无能为力。”
刘风记得,孔融是被黄巾逼到了朱虚县,困守好久,后来管亥上位围城,是太史慈前去平原郡请刘备解围,这才得以保全。
但现在,时间提前了,太史慈在会稽,刘备也没有在平原了。而且黄巾军的实力更强,可不是只会围着孔融打了,其他各县被黄巾攻破的几率很大,就是不知道孔融会有什么抉择。
青州其他郡国是指望不上了,臧洪信任刺史,单骑上任,能不能执掌一郡还不一定呢?可没有兵去救北海。
“我们不参与,但是青州的局势要时刻关注,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为什么臧洪会成为青州刺史?难道就是因为他没有兵吗?”刘风又问道。
“很可能就是如此,因为他手里没人,就算去了青州,也无法掌控全郡。而袁绍想要扩大地盘,青州是个绝好的选择,他绝不会推荐一个有实力的人去。”荀攸说道。
“袁绍欣赏臧洪,也是想趁机收买他。但是臧洪和他的理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他们的关系未必能长久。”
“那么,袁绍进兵青州的几率有多大?”刘风问道。历史不同了,他可不会依照历史的进程去判断,而是让眼前的这些人才根据情报分析可能出现的结局。
“若是没有鞠义的叛乱,袁本初绝对会进兵青州,但对他来说,还是冀州更重要些,这就不一定了。若是冀州战事能尽早结束,那就有可能。”荀攸分析道。
“就是无论怎样,袁绍这会就必须动了。”刘风总结道。
“是的,除非他甘心窝在渤海。”荀攸道。
“那是不可能的,他的野心大着呢。”刘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也该准备了。平越校尉,平的可不仅仅是会稽的山越。白校尉,说说军队的情况吧!”
“是,主公,除去夷洲,现在我们共1郡14县,外加一个中型城市归云城,有兵420万,其中陆军370万,水军50万人。陆军之中,骑兵2万人,精锐军队的数量达到10万。”白建说道,“如果出征的话,水军只能做运输之用,每个县留5万军队,再留下100万守卫郡城,我们能出动的军队有200万人。当然,这不包括那数万异人。”
“200万,不少了,足够我们夺下几个县了,然后以战养战,壮大自己。可以动员下去了,一旦袁绍动手,我们就进兵丹阳。”刘风命令道。
“进兵丹阳,还是要经过吴郡的钱塘,这岂不是得罪了两家,为什么不先打吴郡?”太史慈问道。
“自古丹阳出精兵,拿下丹阳,我们才能招募更多更强的军队,若是周昕控制了整个丹阳,对我们就太不利了。所以必须趁着丹阳一盘散沙的时候,快速拿下一部分丹阳之地。相对的,吴郡富庶,地方大族实力强健,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再加上盛太守无意于全郡一统,就不用担心吴郡成为我们的大敌。再者,就算打下吴郡,整合全郡所需的时间也太长了。”见刘风将目光投向自己,荀攸解释道。
“没错,吴郡再富庶,也不在官府手里,而是在地方大族。这些人,空有实力,却只懂自保,隐藏在暗处,也不会为守城出力,无论太守换了谁,都对他们没有影响,他们依旧是实际上的控制者。我们夺下各自为战的吴郡不成问题,但是想消化的却很难,只有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扫清,吴郡才是我们的吴郡。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实力。”刘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