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一郡之地相托,那就是要放弃丹阳郡了。难不成周昕的心里承受能力这么小,吴景这边才发力攻击,他就觉得挡不住了,想要脱身了?
历史上,吴景还未攻下丹阳的时候,向周围放过狠话,百姓敢从周昕者死不赦。周昕叹曰“我则不德,百姓何罪?“于是解散了兵马,自己回归乡里。孙策定会稽的时候,周昕帮助王朗作战,被孙策斩杀。
现在,他又准备上演历史上的那一出,只不过对象换成了自己。(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对阵吴景()
“泰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朝廷对你信任,这才让你担任丹阳太守,牧守一方。值此关键之时,你却要推卸责任。”虽然知道周昕有很大可能是真心让出丹阳,但是姿态还是要做的。再说了,他也不知道周昕在这里面有没有别的心思。
“不错,因为职责的原因,小弟带人进了丹阳,因为不忿有人对小弟持到来不满,所以占据了几个县城。但只要泰明兄说句话,小弟立即就撤出丹阳,绝不多留一天。”
周昕一听这话就心里吐槽,你丫要是会听我的,在于潜的时候就撤走了。明明就是贪图丹阳之地,却非要装出一副一心为公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来行事呢?就连吴景这个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来夺自己这个正牌的朝廷任命的太守,不也是打着“救丹阳民众于水火之中”的旗号吗!
“致远误会了,不是为兄要推卸责任,实在是力不从心啊!”周昕恢复了正常的语气,“为兄学儒家经典,为的是治国安民,可大汉江河日下,以致乱象丛生,实在应付不来,只好将丹阳委于致远。”
“为兄孤身赴任,两三年间,也只将周围6县控制在手,而且还有许多潜藏的敌人,不服为兄,实在羞愧。两个弟弟也是不堪大就,被人驱逐。只有致远兄,在这江东4郡,实力雄厚,可档次重任。”周昕解释道。
“泰明兄的心意,我明白了,只怪这个乱世,荒废了泰明兄一身的才学。”刘风感慨道,“只是小弟不明白,吴景也在丹阳,用兵如神,为何泰明兄不将丹阳交给他?”
“致远既然这么说,那我也就直说了。之所以放弃吴景,有几个原因。”周昕说道,“第一,就是吴景是为袁公路来的,而致远你知道,我看好的是袁本初,本初与公路决裂,就算如今他远在河北,我也不能为袁公路的扩张提供助力,平白将丹阳让给吴景。”
“第二,吴景此人,为了占据丹阳,不惜穷兵黩武。他渡江之时只有50万人,现在就能拉出300万大军攻伐,给北部6县的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体恤生民,我又怎么放心把丹阳交给他。”
“第三,你有胆识、有魄力,敢于亲身前来。要是你不来或者带着大军到来,我是不会做这种决定的。”
“最后,当然是你和本初、孟德他们的关系不错,所以我还有一个条件,只要你答应,我就立刻把还控制在手中的几个县交给你。”
“好,你说。”要是真没条件,刘风才不放心呢。
“刚才我也说了,看好的是袁本初,要是你能同意,如果有一天袁本初打到江南,我希望你能把丹阳让出来。虽然我也知道,这几率不大,但还是心存侥幸。”周昕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刘风心里直犯嘀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简直就跟白送差不多,期望袁绍打到江南,还不如期望我北伐中原呢!周昕这么说,难道袁绍真有那种可能?”
“不,不,一定不会,那样的话,曹操怎么办?刘备又怎么办?现在的袁绍形势远不如历史上,难道还能翻盘不成?不会,一定不会,就算袁绍下江南,也绝对是被人逼来,仓皇逃命的。对,一定是这样。”刘风心里想道。
“致远,你觉得怎么样?”见刘风沉默不语,周昕又追问道,“我已经没有别的要求了。”
“啊,对不起,走神了。”刘风回过神来,“我可以答应泰明兄,但是仅限袁本初本人,而且,还必须是他携大势而来。若是他逃命至此,乞求庇护,泰明兄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
“好,我答应你就是。”周昕心想,袁本初被袁家本家抛弃,就算是南下,也一定是一种炫耀的姿态来的,要是他真的落魄,绝不会下江南的。
“我还有一个条件。”刘风又说道。
“致远尽管说。”周昕口上如此说,心却悬了起来。
“我希望泰明兄继续担任太守之职,直到战争结束。”刘风说道,“此外,就算将吴景击退之后,我也希望贤昆仲继续留下来帮我。”
“原本我们兄弟想着,将丹阳交给致远之后,就回乡闭门著书,但既然致远这么说,那我们就再为大汉尽一份力。”周昕放下心来。
“那好,我这就联系部下,尽快赶来,阻挡吴景的进攻。”刘风站起来,沉声道。
……
收到刘风的消息,白建和荀攸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故鄣的事情,带着150万大军开赴宛陵。花了20天的时间,才进驻宛陵城,接手宛陵的防务。
“白校尉,你带上80万人,立即出发,前去芜湖支援。以守为主,等我这边整合完毕,汇合之后,再行反攻。”刘风下令道。
芜湖的大战持续了近月,依旧僵持着,但城里士兵的损失非常大。要不是站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及周昂亲自守城鼓舞士气,只怕早就被吴景攻破了。
刘风可不想让吴景拿下已经属于他的县城,当即派出最强的将领前去支援。至于宛陵城里,他相信有荀攸和一众将领在,绝对能搞的定。
但可惜还是耽误了太多是时间,白建还未赶到芜湖,吴景就已经破城,周昂带着仅剩的20万人匆匆撤退,半途遇上白建的大军,直接被白建收编。分析下形势,白建考虑良久,让分兵一半,以凌操为主,让他和周昂一起去防守溧阳。而自己,则带着大军驰援春谷。
溧阳是周昕的重点屯兵地之一,也有100多万大军,再加上这次的50万援军,守住是不成问题的。而春谷,也是被抽调了一批军队离开,正规军就只剩几万人,要是吴景先赶到的话,说不定直接就投降了。
好在这次,白建赶在了吴景之前,提前进驻春谷,接管了防务,同时下令就地征兵。丹阳民风彪悍,青壮是最合适兵员,稍加训练,守城不是问题。
在周昕的配合下,刘风很快就掌控了宛陵,有不配合的大族,在刘风杀了几家杀鸡儆猴之后,也变得老实起来,知道这位新来的管事者,不像之前的太守那么好说话。
接管了宛陵的周昕的士兵之后,刘风亲自掌管的军队达到130万人,留下了50万守城之后,刘风和荀攸带着其余大军赶赴春谷,准备和吴景作战。
不错,就是春谷,吴景在攻破芜湖之后,大肆泄愤两天,立即带人出征春谷。想要以兵贵神速,拿下春谷县,可惜被白建挡在城外。刘风次来,就是要和吴景正面作战,以决定丹阳最后的归属。(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丹阳兵()
刘风兵不刃血拿下宛陵,惊掉了一地眼球。
本以为玩家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一点点打下地盘,就像之前的第一城主那样,就算占据了县城,也要一个乡一个亭的推进。虽然还没有别的玩家能做到打出去,但是因为刘风的行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
但现在,第一城主又生生将这个常理打破,直接接管了周昕手中的几个县。虽不能说势力一下子扩张多少吧,但对他拿下丹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起码,在形势上,他不弱于吴景,而且,有周昕在,他依旧掌握着大义。吴景就算再强,就算被袁术任命为太守,也无法抹去周昕是朝廷委派的正牌丹阳太守是事实。
“诸侯就是牛逼啊,这一下子就得到3个县,其中有一个还是郡城,大型城市,这是多少人所期盼的啊!”论坛上,不出意料的再次轰动起来。
“就算,若非吴景动作太快,周昂不堪大用,说不定芜湖都能守住。娘的,老子这次损失惨重,城里的产业被抢光不说,就连领地也被吴景手下的兵抢了,就差没摧毁领地了,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活该,谁让你们这些领主保存实力,不尽心帮着守城,否则只要再撑上几天,第一城主麾下的军队就能到了。没听会稽盟的人说吗,人家是半途折向春谷县,这才赶在吴景的前面进入县城。”
“楼上误解,不是我们不尽力,而是敌人太强悍。吴景一到就围城,四处劫掠乡里维持战争的消耗,我们又怎能抵挡的了。”
“就是啊,为了征兵,为了供应战争,整个丹阳北部混乱不堪,除了那些迎合吴景的大族,没有人不骂他的。”
“就是,真羡慕你们这些在第一城主治下的领主,虽然权力有限,但最起码有保障啊,不会随随便便就被人怼了,哪像别的地方,只要是敌人战胜了,哪还有活路啊!”
“就是啊,之前还听他们抱怨第一城主治下太严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他们经历过我们的乱象,保准再不会这么说。”
“得了吧,这种经历,绝不会有人想再经历,完全就是给原住民送资源、送装备的,吴景能这么快拿下丹阳北部,除了横征暴敛,我们玩家不知道给他提供了多少便利。”
“就是,真希望第一城主赶紧击败吴景,让丹阳恢复秩序。”
“是啊,连环计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城主要是搞不定丹阳的战乱,就没心思去管那么远的事了。第一城主不参与,估计就没玩家能介入其中了。”
……
而此刻,被玩家们寄予希望的某城主,刚刚在吴景不远处扎起大营,和春谷成三足鼎立之势。
丹阳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吴景的,在他渡江之前,就知道刘风已经对丹阳下手,他之所以如此急切、不惜暴政也要征兵敛财掠地,也是为了和刘风抢时间,早点拿下宛陵,驱逐周昕,定下丹阳大局。但令他愤怒的是,周昕居然直接投向了刘风。
要知道,刘风才是先带兵进犯丹阳的,他只不过是随其后罢了,但周昕居然选择了刘风,让他想不明白的同时,愈加愤恨。若非宛陵作为大城难以攻下,他就带人杀向宛陵了。最终经过权衡,还是决定先蚕食周围,再聚大兵,围攻宛陵。
反正已经落入敌手了,再着急也没有用。
原本吴景想要趁刘风新到立足未稳,袭击刘风大军的,毕竟他的人手远超刘风。但荀攸是什么人,那里会给他这个机会,扎营之前,就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吴景刚想不计损失派人强行攻击,城里的白建就做好了出城战斗的准备,逼得他不得不放弃。
吴景知道,自己人虽多,但真正有战力的却不多,300多万人,大部分都是新招募以及收拢的各县败兵,而新招募的军队未经训练就被直接拉上了战场,战力肯定不强。要不是自己连战连胜气势如虹,只怕早就有人逃走了。而承受这么久战场的压力不曾溃散,也说明了丹阳兵基础的强大。
遇上强敌,这些人是不堪大用的,最多是在逃走的时候,作为弃子使用,阻挡敌人的追击。
刘风到来,吴景自然不敢冒着被夹击的风险攻城,当即给刘风送来战书,约定明日会战。
但荀攸对此不予置否,建议刘风不予回应,就地休整,等三天后再说。
“公达,吴景想要速战速决,我们也有一样的心思,为什么还要等待3天?我们的士卒精神饱满,好像也不用休息。”拿着吴景的战书,刘风问道。
“吴景之前连克数城,积累了无敌的气势,对我们很不利。这次他攻春谷数日未下,气势已泄,但时间还太短。我们的到来,更是让他无法再全力攻城,先不出战,再消磨一下他的气势,使其焦躁,然后克敌制胜。”荀攸答道,“能少损失一些,对恢复丹阳的秩序有好处,能更快的使丹阳安定下来。”
“那我们怎么回复?”刘风又问道。
“置之不理即可。”荀攸说道,“要是他们分兵攻城,也不用去管;但要是主力尽出,那就袭击他们的大营。”
吴景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在刘风的虎视之下还全力攻城,刘风这边没有动静,他就每天来送战书,还派人来骂战,但刘风早已下令,对此一概不管。要是吴景派人来攻,就倚地利拒之。
3天之后,刘风就开始回复,写信质问吴景为何无故来攻打丹阳,攻击朝廷任命的太守,是不是要造反?还说什么自己对孙坚有救命之恩,对吴景也有救命之恩,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