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以你们的能,悄悄将消息送来毫不困难,那样的话,我有了准备,就不会是如今这样的结局。你们倒是看看,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太史慈不满道。
“将军息怒,我等知错,但现在,还是请将军先入城,安抚城中百姓。”张允赶紧认错,“盛太守已经在城中翘首以待了。”
“既然如此……”太史慈想想也是,先将吴县这座大城占据了,之后这些人还不是砧板上的肉,任凭自己拿捏,就想立即开口同意。
但就在这时,吴隐上前打断了他。
“子义,主公有令,若是吴县投降,任何人不得入城,继续在外面封锁四门,不允许敌人出入,直到他到来。”吴隐在太史慈的耳边,用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嗯?”太史慈不明白,但他知道,吴隐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开玩笑的,于是颔首,示意自己知道。
“既然如此,诸位就回去将协助盛太守安抚百姓,至于这些兵马,就都留下吧,带些家族私兵回去即可,注意不要超过2000人,等战事彻底平息,还要减半。这话两位最好传达到每一个家族。”太史慈说道,“至于本人,就在城外好好整顿下这些兵马,暂时先不进城了。”
“这……”朱鹏和张允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两位若是不想回去了,留在外面作陪,本人也没意见。”见二人犹豫,太史慈沉着脸道。
“不敢,将军请便,我等这就回去协助盛太守。”二人赶紧说道。
城外战场的打扫,是没有别人的份的,只有太史慈麾下的军队进行。虽然损失过半,但抓到的俘虏以及从吴郡大族手里夺来的兵马,足以弥补损失。而南门,还有数十万人完好无损。
吴郡城内被强行赶出来的游侠玩家,有些被波及而死,有些一出城就远远离开,亲眼目睹了这一“闹剧”,给论坛再添了一把火。
……
盛宪身为吴郡长官,“平乱”的最高领导,他的任务却是最轻松,就是等那些人全都出城之后,带着他仅有的数万人控制住吴县的几个城门,然后宣布那些人是叛贼,号召百姓讨伐——当然只是嘴上的讨伐,然后安抚民心。
盛宪的吴郡百姓心中,却是没什么威望,百姓对各大家族的畏惧更甚官府,无论盛宪怎么解释,怎么说那些人一定会败亡,但还是架不住民众不相信,渐渐引发了混乱,以致他不得不派遣为数不多的人前去巡逻弹压。
直到朱鹏、张允他们回城,对外公布了事情的结局,这才将骚乱安抚下去。
知道了太史慈的决定,盛宪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也派人前去询问,但太史慈都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继续封锁吴郡,许进不许出,然后埋头整编、练兵。
直到几天之后,一个青年带着几个仆人匆匆赶回,未几,吴县城中就有消息传出,吴郡大族意欲联名,邀请安远将军刘风入主吴郡,以平息吴郡接连不断的战乱。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使者顾雍()
三大家族既然决定动手,那就决计不会给许贡他们一丝反抗的机会。
在盛宪面前,他们声称这些家族的势力遍布吴县各地,任何事都瞒不过他们,但实际上,只要有心去做,瞒过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之所以他们要瞒着太史慈,直到最后的关头,还是因为想给绝望中的太史慈一个“惊喜”。若是他们在太史慈关键的时候来场及时雨,怎么说太史慈也得感激,那他们今后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只可惜他们玩脱线了,许贡或许没那么聪明,但他以己度人,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人心,却恰好歪打正着,让三大家族措手不及,以致在火拼中损失惨重,太史慈也差点因此身亡。这个时候,要是太史慈要是还对他们有好感,那就是怪事了。
不过好在,吴县城外虽然失误了,其他的布置却没有耽误。在计划进行之前,顾家主就已经悄悄给娄县的顾雍带去了自己的计划,让他出手清理娄县那些家族的势力。而在此之外,他们还通知了水军动手,不让一艘舰船逃走。
结果还算是成功,顾雍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虽然未必认同自己父亲的计划,但既然到了最后的关头,自然也只能接受,很快就借着由头将娄县清理干净。
吴郡的水军实力虽强,但强的却都是各大家族的私人舰队,为了保护商业的顺畅而成立的,虽然没有大型楼船,但中型楼船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人数虽然没有陆军多,但水战的实力,在大汉也是数一数二的。至于吴郡官府所属的军队,也都在各大家族手中控制着。
随着长江口岸的丢失,吴郡大族几乎没有了大型的港口,在丹徒失陷之后,大部分舰船都只能安置到娄县东面,依靠一些岛屿进行补给。
三大家族的命令传来之后,他们所属的这些人就开始准备动手了。但水军行动不像陆军,就算计划的再完全,但若是老天爷不给面子,还是会出现赤壁大战这样的悲剧。三大家族他们的人已经很小心了,但岂料最后还是走漏了风声,不得不强行动手。结果一番大战下来,敌人的大船沉没八成以上,己方也损失过半,至于水军士兵,伤亡更是惨重。
可以说吴郡这一战下来,全郡的青壮要减少三成,刘风就算想要借助各大家族来迅速恢复实力都已经不可能了。
……
“砰”的一声,刘风重重放下从吴县送来的情报,表情十分难看。
原本以为到了最后,不会再有什么损失了,等到大军逼近,只要吴郡大族不想以卵击石,自然会乖乖的投降。他怎么没有想到,吴县城中的大族居然会发生这种事,居然有那么多人,宁愿远赴他乡重新开始,也不愿在他手底下混饭吃。
看看情报上说的什么吧!
此战,太史慈损兵40万,抓到的俘虏连同强制留下的吴郡大族的私兵,都只有30万出头,足见此战死伤之多。
这只是兵,在将领方面,收获更是寥寥。许贡这些人被三大家族他们下了狠手,最后居然只剩下1个6阶的人才,5阶的也只有3个,4阶倒是超出了个位,达到11人,初阶的倒是有一些了,但刘风已经不缺。三大家族这边,除了两个家主,7阶只剩下一个,一个是在追击许贡的时候被许家的7阶杀死的,基本上算是同归于尽了,还有夜歌居然在混战中死了,就剩下张家的一个了。不过据说,朱家主和昏迷的顾家主都是7阶的实力。
水军方面,中型楼船剩下十余艘,小型楼船还有二十来艘,但很多都已经受损,需要返修,而且水军损失严重,已经无法操纵这么多船只了,战力削弱了七八成,而水军的将领,所剩最强的居然是两个5阶,两个5阶,两个5阶……
除了盛宪手中仅剩的那点人马,还有蛰伏不出的陆家,整个吴县的军力基本是残废了。
刘风咬着牙想要发火,他当然不是想要怪太史慈或者其他人,而是觉得这下智脑还真是有点狠,一下子将刘风大发一笔的念头给断掉了。等下次见了,下次见了……就算见了,好像也不能那他怎么样?
“若是当初不顾一切,直接提兵压向吴县,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刘风心里想道。
当然,收获不是没有,至少太史慈进阶成功,麾下士卒也有一部分成为精锐。吴郡大族个个残废,基本上不再有和自己对抗的本钱了。更重要的是,许贡死了,而且不是死在他的手里,连带着他门下的三个刺客也已经确认死了两个——除了小说中做掉孙策的那三位,应该不会有别人了,剩下一个也就不成气候了。
之前他并不确定吴县大族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不要待在无锡这么久了,留下几个人整顿无锡也就是了。
“主公,吴县的第三波使者已经到了!”就在这时,荀攸走了进来。
“哦,这次来的不会还是什么无名小卒吧?”刘风揉了揉脑袋,起身说道。
“这次来的是个年轻人,好像是叫顾雍。”荀攸答道。
“你说谁?”刘风猛地来了精神。
“顾雍,好像还是顾家子弟。”荀攸确认了一下自己没有说错,“听之前的使者说,就是因为他回到了吴县,这才有了吴县大族请主公入主吴县的消息传出来。”
荀攸说的不错,请刘风入主吴县的消息,就是顾雍在父亲昏迷时临时执掌顾家之后,全力说服朱家和张家,让人放出的消息。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去了陆家,说服了陆家联合起来,加上吴郡太守盛宪,以他们共同的名义,派遣使者前来无锡面见刘风。
“不错,还是有明白人的。”刘风笑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看看这个顾家子到底有什么能耐!”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吴郡平()
吴县县衙的偏厅中,顾雍独自淡然而坐,无悲无喜,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但是使者,却只是他一个人。
虽然现在四平八稳的坐在这里,但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将娄县许贡他们这些家族的势力清除之后,得知父亲重伤昏迷的消息之后,他就带人匆匆返回吴县,暂时接掌了顾家大小事宜。然后第一时间就向盛宪送去了娄县的赋税、人口计册,表达了再次表明了顾家的选择。盛宪将这些东西送到城外的太史慈那里之后,太史慈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再然后,顾雍详细了解了吴县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得知刘风军不入城,只是在吴县外驻扎,不让人外出,仔细思考了一番,就明白了刘风的意思。
或许现在的顾雍还年轻,不到三十岁,还不是自己的巅峰时期,但是毕竟能在历史上闯下那么大的威名,担任孙权的丞相十九年,能力是一点也不弱的,猜到刘风的心思,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于是他亲上其他三大家族,一家家摆放,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终于才说服了几家,联合盛宪一起,派人前去无锡,请刘风进入吴县,解决吴郡这一年来的战乱问题。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除了自己的父亲因为昏迷除外,其他几家的主事人包括自己,都要亲去无锡,表现出一种姿态,但可惜,固有的思想限制了这些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马,甚至还有人害怕刘风直接在无锡将他们一网打尽,让顾雍好生不满。
但没办法,这些人都是他的长辈,张允倒是和自己同辈,但人家已经接掌了家主之位,说话的分量也不是现在的自己能比的,于是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人商议一下,派了几个家族的伶俐人前去请刘风前来吴县。
虽然已经失败,但在他们看来,刘风既然想要一个完整的江东,就必然会好好安置他们,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从而达到收拢民心的道理。以刘风现在的地位,一旦接到这个消息,必然大喜过望,然后前来谦虚一番,固辞不受,直到自己这边再三劝谏,才“无奈”接下……
但事实却再一次出了他们的预料,刘风谦虚倒是谦虚了,可惜根本没给面子,连使者都没见到,只让人传话说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云云,然后就把使者打发回去了。
这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作秀的成分,因为没有除了当事双方,没有别人知道此事。
不错,刘风之所以不去吴县,说到底还是因为身份的问题。
他现在的官职是会稽太守,封上虞乡侯,拜安远将军,可以说跟吴郡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当初进入丹阳,是打着剿匪的旗号,然后又受到周昕的邀请,这才能理所当然的在战后占据丹阳,还在长安朝贡的时候,表奏贺辅为新太守。但现在,相对于吴郡人来说,他就是个侵略者,在朝廷而言,这是擅自越境攻击同僚,这和当初的孙坚还不一样,孙坚当年是越境剿匪,而刘风打下来地盘却是要自己治理,收取赋税,是叛国灭门的死罪……
虽说今时不同往日,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西凉军控制的朝廷也不被各地官员认可,但毕竟,他这次在来吴郡,是没有任何缘由的,一个擅自起衅的罪名是跑不了的。虽说现在整个天下都是如此,但刘风是汉室宗亲,是应该维护大汉权威的,若是因此失去了民心,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他当然不想背下这个罪名,所以吴郡大族的态度就很关键了。
所以他不想立即去吴县,还悄悄吩咐吴隐,若是吴郡大族投降,太史慈侥幸拿下了吴县,也不要进城,为的就是给吴郡大族时间,让他们自己想明白,然后来请自己主掌吴郡事务。可惜的是,吴郡大族居然发生了分裂,让原本实力雄厚吴郡大族损失惨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