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江东的战事结束,一向在论坛上处于热门的刘风被玩家放过,他们的眼光,投向了大汉各地。

    而最近,益州成为了新的热门话题。

    因为,刘焉死了。

    是的,这或许就是宿命,时间到了194年的时候,刘焉还是死了。

    刘风和刘焉见的不多,但却曾经叫他“叔父”,只是时间很短,离开洛阳之后,就再也没有叫过。

    刘焉这个人,儒学出身,很有能力,历史上的褒贬也是不一,很多人都认为,就是因为他提出“易部置牧”的建议,这才导致了东汉诸侯林立。

    但事实上,就算没有刘焉的建议,在大汉对地方失控的情况下,诸侯割据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

    刘焉死了,这也许是董卓之外,死去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诸侯了。

    但他死了,他建立起来的势力却没有消亡,而是继续存在着。

    和历史上不同,游戏中的刘焉不是气死的,而是被人弄死的。

    蝴蝶效应永远不能小觑,事实就是这么的无情,无情的有些可笑。

    因为刘焉,是被他儿子刘璋弄死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一章、刺史刘璋() 
刘风和刘焉的交情,只有在洛阳短短的时间,对于这位“叔父”,他嘴上叫的亲,但实际上一直保持着距离。 ( 因为他知道,跟刘焉这种老狐狸打交道,一不留神就会被坑。

    当初的刘焉,之所以敢提出王莽时期的州牧制,想来也是有自己的底牌的,知道刘宏有答应的可能,就算不成,他也有脱身的理由。

    刘焉入蜀比较艰难,毕竟当时是益州黄巾肆虐的高峰,就连刺史部都被占据。但凭借着自己的数十年来积累的威望,以及当地豪族的支持,刘焉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入主益州。

    对刘风来说,入蜀之后的刘焉跟他就没有多少交集了,所以,对于益州的事,他关注的不多,但不等于他对刘焉的行动一无所知。

    刘焉入蜀的时候,所带的人并不多,能平定叛军,依靠的是当地的大族。但当外患解决之后,内部又起了纷争。

    刘焉不像刘表,成为荆州刺史之前,也就是个北军中候,六百石的小官,他在朝中的时候,很早就身居高位,后来相继担任九卿之中的宗正、太常之职,只在大将军和三公之下。

    所以,两人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他们在对待地方大族上的不同方式,刘表单骑入荆州,只能依靠荆州大族来掌控全郡,但刘焉不同,他是个强势的人,自然不容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指手画脚。

    大族的心态都是复杂的,但最主要的一点,则是一切以自家的利益为上。原本他们接纳刘焉入蜀,一是因为这是朝廷的任命,名正言顺;而是益州叛乱太多,急需一位首领,结束益州大族各自为战的局面;其三,则也是想趁着天下大乱,据蜀地自立,成为**的王国。

    但这种**,是在他们主导下的**,他们需要的是刘表那样完全依仗他们的主公。可刘焉,显然不是这种人,于是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

    刘焉之所以改变想法前来益州,是因为方士董扶言益州有天子气,所以刘焉也是有野心的,自然不会允许益州大族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 所以在益州稳固之后,立即在自己人的协助下增强实力,将从关中一带流亡来的人统统接纳,编练“东州兵”。等到他觉得差不多了,就找了个借口,一举诛杀了十多个益州的豪族,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的势力吞并,用以扩充自己。

    这下就惹了马蜂窝了,益州豪族再也无法忍耐,纷纷开始反抗,为首的就是犍为太守任歧和从事陈超,这个当初也是积极迎接刘焉入蜀的功臣。但可惜,刘焉实力已成,身边有董扶、赵匙、张修、张鲁、高沛、杨怀、邓贤、甘宁等人的扶持,已然不是任歧等人能够相抗衡的,任歧大败而走。

    此时,董卓还在长安作威作福,眼见益州叛乱,想到当初刘焉响应诸侯讨董(没有出兵),便本着给刘焉找麻烦的心思,派当时的司徒赵谦带了些兵马入蜀,说服益州从事贾龙举兵,联合任歧等人,共同反对刘焉。但可惜的是,青羌一战,刘焉依旧大胜,贾龙、任歧皆被斩杀,只有陈超不知所踪,司徒赵谦,刘焉不好处置,只将他赶走了事。

    反抗势力被平,刘焉迅速的将整合益州,虽然还有很多人对此不甘心,但总算,明面上已经没有人反对了,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刘焉的实力增长的十分快。

    蜀地被平不久,刘焉就派五斗米道的张修、张鲁进军汉中,驱逐汉中太守苏固。这是张修早就期盼的事了,当初他起兵作乱,就是在进攻汉中时折戟,后来投靠刘焉,条件之一就是刘焉帮他攻下汉中,杀死苏固。

    但结果是达成目的了,却是张鲁成了汉中太守,实力高达8阶的张修,在庆功宴上得意之际,被张鲁下毒费了半条命,然后在张鲁以及刘焉的一票大将的围攻下愤恨而死。而刘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觉得张修势成之后,自己控制不住他。然后张修的五斗米教成了张鲁忽悠人的工具,结合自家的鬼道,在汉中建立了****的政权,逐汉官,绝栈道,自号“师君”,俨然成为一方**的势力。

    可以说,至此,刘焉的行动是成功的,他用区区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中枢大臣到地方实权诸侯的转换。

    可惜,刘焉依旧还有心事,那就是子嗣问题。

    刘焉作为一方诸侯上任,家眷肯定是没法都带走的,除了三子刘瑁,三人都留在了洛阳,后来更是被董卓带去了长安。诸侯讨董的时候,刘焉只是附议了几句,并没有出一兵一卒,董卓也不想激怒刘焉,导致后方不稳,就没去管刘焉的这几个儿子,当然,待遇也不会好到哪去。

    但是,偏偏刘焉的这个儿子,自幼体弱多病,刘焉忙着收权,对他就疏于照顾。等到大权在握的时候,刘瑁病入膏肓去世了,这让刘焉深受打击。

    就是这个时候,董卓为了拉拢刘焉,派了刘璋前来说服刘焉不要与朝廷绝不相通,顺便代宗正府吊唁。刘焉当然知道朝廷的意思,直接将刘璋留下了,在别的子嗣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季子刘璋俨然成了众将眼中刘焉的继承人。

    董卓死后,在西部镇守监督马腾、韩遂的西凉军返回长安争权夺利,马腾、含税因此恢复了实力,不久之后,掌握大权的牛辅主控的朝廷就封韩遂为镇西将军,屯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屯郿。但就在今春,马腾有事求牛辅(不是李傕了)帮忙,被牛辅拒绝了,这下马腾不满了,联合韩遂进逼长安。恰好这个时候,朝中也有人想要诛除西凉军,于是种邵、马宇就和他们联合起来,想要掀翻西凉军的统治,其中就包括刘焉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治书御史刘诞。

    但很快,消息败露,几人不得不逃离长安,躲进马腾军中。后来牛辅、李傕、郭汜等人击败了马腾、韩遂,逃回西凉,刘范他们则逃奔槐里,负隅顽抗。

    但西凉军群追不舍,攻破了槐里,种邵、马宇、刘范被杀身亡,但刘焉的次子刘诞却不知所踪,行踪成谜reads;。

    消息传到了绵竹,刘焉伤心欲绝,因为对刘璋这个继承人,他是不太喜欢的,性格过于懦弱,镇不住他手下的那帮骄兵悍将,他还幻想着有一天其他两个儿子回来,但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恰逢这个时候,绵竹又发生了大火,有了玩家的参与,这场火势更大,几乎将绵竹烧个精光,治安更是混乱,刘焉不得不再次迁移治所,将州牧府移至成都。

    几次打击,刘焉的身体垮掉了,虽然之前他有着7阶的实力,但病倒之后也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当然,这也是刘焉的劫难,智脑故意为之的。

    就在刘焉病困之际,刘诞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并且带着刘焉的几个孙子刘焉这才知道,在逃亡槐里的路上,他就和自己的兄长走散了,被人说服走了另一条路,根本就没有离开京兆尹地界,之后一直在躲藏,等风头过后,才在别人的帮助下返回益州。在路上,他遇到了庞義。是庞義想尽办法,才在这种局势下,带着刘焉的几个孙子离开长安。

    于是刘焉的心情舒缓了,病情也有起复的征兆,对刘诞兄弟的行动也大加赞赏,隐隐有将益州托付给刘诞的意思。

    这下刘璋着急了,以前不急是没有人争,现在这个二哥突然出现,益州哪还有他的份,急切之下,他找来刘焉的老部下赵匙相商。

    赵匙之前已经将筹码投在了刘璋身上,而且还觉得刘焉性格温和好控制,当然不希望半路杀出的人摘了桃子。但他不能多说别的,只能对刘璋说,除非益州牧立即换人,否则按刘焉的态度,将来益州牧还是会落到刘诞的头上。

    回去之后,刘璋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在刘焉的药里下了毒,直接将弄死,然后嫁祸给刘诞,说他急于篡权夺位。

    若是换了正常时候,7阶实力的人显然不是普通的毒能直接鸩杀,但刘焉因为之前的事,身体还未转好,竟然一命呜呼。一代枭雄,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但刘焉既然死了,是谁下的毒对于刘焉的部将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会成为新的益州牧。

    诚然,刘诞更受刘焉青睐一些,但他回来的时间太短了,根本没有什么人脉,而且还牵涉了谋害刘焉的事。当然,刘璋也逃不了嫌疑,但他毕竟已经被视为继承人两年之久,所以最终,刘焉的部下一致商定,共同向朝廷推举刘璋为益州刺史。

    然后,才在刘璋的主持下,为益州牧刘焉发丧。

    可怜的刘诞,好不容易逃离户口回家,却发现自己竟然又入了狼窝。(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二袁相争() 
益州的变局,显然不是单个人物促成的,而是一系列动作之后的产物,而首当其冲的,正是刘风。 如果不是当初他忽悠刘备,带着他一起在黄巾战场上立功,在刘宏面前提及刘备,让他在冀州立稳脚跟,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四处颠簸,或许益州的局势也不至于变化的这么快。

    如果益州像历史上那样,一直处于刘璋的通知下,而以刘璋的性格,二十年中,决计无法对抗实力越来越强的玩家,只有让刘璋感觉到压力,他才会在军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失。

    如果只有一个张鲁,刘璋是感觉不到压力的,就算张鲁能以一郡之地压着刘璋军吊打,但他也只能在汉中固守,根本不敢进入蜀地半分,否则就是纯粹的送菜。

    当然,益州的变局,有智脑潜意识推动,也离不开玩家的参与。否则的话,何以刘诞何以会中途离开,又凭什么躲过西凉军的搜索,在远赴益州的数千里途中,为何没有受到玩家的阻挠?如果之前单人行动比较隐蔽的话,在会合了庞義之后的大部人马依然能够安全入蜀,若说没有两地玩家的默许,是绝不可能的。

    刘璋在众人的推举下任益州刺史,然后才上表朝廷,不出意外的话,朝廷是不会拒绝的。现在的西凉军不是铁板一块,以牛辅为首的西凉军各部在没有外敌的时候,各自还经常混战,当然不想得罪近在身边的诸侯。而刘风距离西凉军太远,他不知道自己的上表会不会被西凉军各部准许,距离远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董卓之死,跟他有直接的关系。

    刘璋是当上了刺史,成为益州的主人,但刘焉之死,事情并没有结束,刘诞虽然被软禁起来,但刘璋的嫌疑也没有洗脱,尚有一些人坚持要查出真相,益州隐隐分成两个派系。一方以刘璋为首,想要快刀斩乱麻,将罪名直接安在刘诞头上,处决了事,稳定益州的民心;另一方虽然不见得是以刘诞为首,但大多是不看好刘璋的人,认为刘璋的性格不适合当益州的主人,他们死保刘诞,就是为了和刘璋抗衡。

    益州内部的两方势力分歧越来越大,发生战争是早晚的事,刘风记得,历史上刘璋接掌益州之后,没有刘诞的事,还是发生了沈弥、娄发、甘宁等人的叛乱事件。

    其实刘风关注益州的事,更重要的是想关注一个人,那就是甘宁。在常人的眼中,东吴的的顶级武将不多,也没有蜀汉、曹魏的有名,除了孙策本身,也就太史慈、周泰算得上是,然后就是从刘表处投来的甘宁了,孙权称之可与张辽相媲美的人物。

    但在游戏中,益州局势发生变化,刘风不知道甘宁还会不会到荆州了。就算到了,有荆州的玩家在前拦截,甘宁也不一定会再来江东,除非有一天他能打到荆州去。虽然这是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