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的着甲青年吼道。

    “叔父大人息怒,小侄知道错了,请叔父大人责罚。”这个雄壮的年轻人认错道。

    这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正是刘表的从子刘磐,可以说是刘表的心腹大将,当初就是他带人一路陪着刘表杀入荆州,才使得刘表有了说服荆州世族的机会。再之后,在平定荆南叛乱以及反击孙坚的战斗中,又屡立战功,被刘表放到长沙去守城。虽然不是太守,但却执掌一半的兵权。

    这次刘表派人去豫章游说华歆,就是派刘磐带人前去护卫的。但没想到的是,返回的途中,他居然将大汉的驸马给抓了回来,还杀了3000公主府的护卫。

    ——

    ps:大汉的征东将军的权责未有找到,曹魏的征东将军屯驻扬州,统领青、兖、徐、扬四州,但曹魏的扬州只有江北部分,范围很小,不知道扬州在大汉具体从属于哪个方向,如有错误,请见谅。另,四镇、四平和四安将军,职责和四征将军一样,只是品阶不同而已。

第四百九十五章、徐州乱() 
第四百九十五章、徐州乱

    看着堂下认错的侄子,刘表就是有火也发不出来了。

    他兄长死得早,留下两个儿子,因为自小缺乏管束,不喜读书,倒是习得一身好武艺,当初若非是他们兄弟二人,自己能不能到荆州都未可知。,所以一直以来,刘表对这两个侄子都比较宽容,却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

    原本派人秘密前往豫章,是不需要经过长沙的,直接从江夏过去即可,但刘表为了保密起见,特意让使者从长沙出发,在刘磐的保护下,一路赶往南昌,绕了老远的路途,为的就是不引人注意。虽然数千人进入豫章无法瞒得过所有人,但在豫章一些当地家族的配合下,几千人进入豫章,也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就算有玩家看到这支行进的军队,也在没有任何标识的情况下,也猜不出这支军队的来历及目的。

    当然,建昌出了这么大的事,玩家终究会反应过来的,以好事玩家的德性,不将这事扒个底朝天是不会罢休的。

    “主公,其实这也怪不得小将军,是属下选择路线错误,恰好遇见了公主府巡视的护卫,引起了他们的怀疑。为了保密起见,小将军这才出手将他们击杀的。”这时,一边的一个文士出来解释道,他正是这次到访豫章的使者。

    建昌既然是公主府的封邑,虽然公主府平素十分低调,但为了保证每年的赋税,公主府每年都会派人在全境范围内巡视,每年都会有两次,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驸马亲自带人出巡,才第一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此次的行程是要绝对保密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防止刘风得到消息。夷洲王在刘风的地盘待了数年,天知道和长公主之间是不是保持着联系,所以听到这话,刘表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刘磐的做法是严格遵照了他的指示,也没什么错。虽然后果严重了些,绑来了大汉的驸马,但现在的大汉,区区一个长公主,还真不在刘表的眼里。

    “行了,不用再苦着脸了,以后做事之前,要多想想,多动动脑子。”虽然认可了刘表的行为,但作为主公和长辈,刘表是不会轻易让刘磐看出自己的心思的,“今后就不用待在长沙了,去攸县守着吧,什么时候把鲁莽的性格磨平了,什么时候再回来。对了,还有那个黄忠,不是整天请求回来吗,这次也惹祸不小,那就让他留在襄阳,暂时免去他中郎将的职位,当个守城校尉吧。”刘表还记得当初射伤孙坚的黄忠,趁机将其留在襄阳。这等猛将,还是留在身边放心。

    “叔父,黄汉升是心忧孩子,不想远离,之前张机就曾说过,他的孩子撑不了多久了,非药石可依,除非神仙出手,他就是想要多陪陪孩子,请叔父大人宽宥,此事侄儿一力承担就是。”刘磐赶紧为黄忠说话。

    “好了,该怎么做不用你教我,自己好好领罚去吧!”刘表立即将自己的侄子赶了出去。

    “主公无需动怒,其实这也没什么,就算让人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刘表身边的蒯良说道,“大汉长公主,名头虽大,但现在可不是汉武帝时期。”

    “就是,这事肯定无法长久保密的,若是传扬开来,直接派兵将豫章拿下就是,还有谁敢说什么?”蔡瑁也在一边说道,“敢有意见的,孙坚就是前车之鉴,就算过去了几年,他也只能龟缩在颍川。”

    “异度,你怎么看?”刘表看向在旁边沉默不语的蒯越。

    “主公,豫章不是什么大问题,若是全力全力出兵的话,自然能将豫章拿下,但这势必要得罪袁术,一旦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威胁,将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那就不好了。”蒯越沉吟道,“这可不是当初鼓动孙坚的时候了,那时袁术是存心让我们两家相互消耗,一旦袁术亲自动手,可不是孙坚能比的。如今刘正礼都推病托辞,不敢前来上任,足见袁术对江东的野心了。”

    “那为什么刘风能独战江东三郡?”蔡瑁不服气了。

    “刘致远能安全存在,是因为他是个异人,无依无靠。”蒯越说道,“在袁术看来,刘风根本不是问题,没有和他相抗的实力,就等于刘风在为他清理地盘,解决江东地面上的大族。一旦他觉得时机成熟,进军江东,轻易就能将刘风逐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蒯越看了看几人,“刘风和袁术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换了我们则不同,本来我们就和袁术为敌,而且南阳还在袁术手中,这是我们两家决裂的根源。因为袁术,是不可能将南阳还给我们的,而我们,也势必要夺回南阳的,所以矛盾根本无力调和。一旦我们占据豫章,袁术就会担心我们强大起来之后对他造成威胁,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和袁术之间的战争了。”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不建议拿下豫章,除非有一天袁术无暇顾及我们。毕竟,主公是镇南将军,不是镇东将军,管不到扬州的事。”蒯越为自己的话做了结论。

    “那万一刘风占据了豫章呢?”蔡瑁继续问道,“刘风的实力可也不弱,是一点点扩张起来的。若是他提前占领了豫章,我们怎么办?”

    见刘表也是一脸赞同的望着自己,蒯越再次开口道:“那么,主公是想和刘风开战夺取豫章呢,还是想占领豫章后和袁术开战?”

    “好了,不用说了,异度所言极是,豫章的事缓缓图之即可,最好能说服华子鱼,在那些豫章世族的配合下投靠我们,不动刀兵拿下豫章最好。就算万一不成,让刘风先占据了豫章,那就等以后再夺回来,要知道,这世道,还是以实力说话。今后一段时间,在注意北方动向的同时,重点实施益州计划,解决西面的隐患。”刘表站起来,作了最后的决定。

    ……

    就在刘表放弃武力夺取豫章的同时,刘风也收到一个好消息。

    徐州乱了。

    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徐州人才() 
第四百九十六章、徐州人才

    徐州,古彭城国的别称,相传是大尧时期,彭祖受封于此,此地为大彭氏国。禹分九州之时,定此地为徐州,距离刘风所在的时代,已经超过了6000年的文明史。

    西周时期,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为了延续殷商的祭祀,于是将微子启封于商丘,是为宋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宋国后来吞并了这里的小国,占据了此地,到了战国时期,更是将国都迁往彭城。但战国后期,却被魏、楚、齐三国联合灭掉。

    秦国统一之后,在这里设彭城县,属泗水郡,楚汉争霸的时候,彭城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大汉一统,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都于彭城。韩信死后,历代刘氏楚王也是都于此。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部州,这里依旧沿袭上古,为徐州。光武中兴以后,楚国又延续了几代,后来因故废止,改国为郡。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和帝遗诏徙六安王刘恭于彭城,改封彭城王,直至如今,彭城依旧是彭城王的封国。时至如今,作为大汉的十三部州之一,徐州领4国1郡,虽然相较其他各州不多,但却是不可多得的膏腴之地,只看大汉在这里有这么多王国、侯国就知道了。

    如今的徐州牧陶谦,是一个老成持重之人,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老实人,守着徐州这富庶之地,却不能修武备战,开疆扩土,在这乱世之中,实属异类。

    陶谦这个人,在诸人的眼中,是个文人,曾经举过茂才,当过县令、刺史、议郎,但他也是个喜欢军事的人,少年时就和乡里少年以布为战旗,骑竹马追逐嬉戏。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的时候,刘宏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随皇甫嵩一起出征,后来换成车骑将军张温统兵,陶谦素来不服张温,在得胜之后的庆功宴会上公然羞辱张温,张温大怒,将陶谦发往边关,经人劝说下才将改变主意将陶谦追回,还亲自出门迎接陶谦,但陶谦并不领情。

    中平五年,陶谦出任徐州刺史,恰逢豫兖青徐黄巾四起,陶谦依靠徐州大族的支持,以收服的泰山臧霸为前驱,迅速将徐州的黄巾镇压下去,剩下的不是逃进了山里,就是远走青州,然后成功在青州打下两郡。

    如今陶谦在徐州,已经有数年之久,从当初参与讨伐董卓(历史上没有)算起,也已经有5年。但是他除了紧紧守住自己的地盘不出变故,别的什么都没有做。哦,不,有一件事他做了,那就是在董卓死后,在西凉军掌控朝廷之后,他派人去长安朝贡,结果被拜安东将军,加徐州牧,封溧阳侯,连带着手下帮忙劝谏的赵昱也挤走了张超,成为广陵太守,王朗虽然未到会稽任职,却成了彭城国相(记不太清前面的设置了)。

    其实不是陶谦不想对外扩张,实在是有心无力而已。当初他能在徐州站稳脚跟,一来是大汉的余威还在,刘宏也还活着,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二来也是他在家乡丹阳招募了一支军队,号丹阳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再有就是他得到了徐州世族的支持,而这也是他能在迅速主掌徐州的重要最重要因素。

    但刘宏死后,大汉的威慑力一点点降低,徐州的世族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对他唯命是从,而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连当初收服的泰山贼臧霸,对他也开始应付起来,和孙观几人盘踞在琅琊开阳一带,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模样。陶谦手上的实力不足,不足以在维护自己权威的时候向外扩张,就只能谨守地盘。

    此时的陶谦,年事已高,本来他以为自己的余生就会这样过去,但没想到,老天却给了他一次绝佳的机会。

    徐州居然有人造反了,还自称天子。

    造反的人是下邳阙宣,聚众百万,但地方却不是下邳国,而是在徐州的北部,东海国、彭城国和兖州泰山郡交界的地方。

    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当然不是阙宣这个底层人物能做到的,事实上,就是陶谦故意纵容,才让阙宣成长到如此地步。两地的官员又不是看不到阙宣的危害,若非陶谦从中斡旋,言不是什么大事,任由他聚集民众,否则的话,早就有人趁机将他解决了。

    阙宣的心思,陶谦也了解一些,之所以养着不动,就是为了今后给自己方便,虽然徐州世族事实上已经不再服从陶谦,但若是徐州发生什么大事的话,他们还必须以陶谦为主导,否则的话,一旦客大欺主,换了下一任接班,只要有了足够的实力,恐怕第一时间就要铲除这些不听话的家族了。

    阙宣造反,陶谦第一时间就召集麾下的官员前来议事,宣布自己将亲自带兵前去讨伐阙宣,保大汉江山稳固。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陶谦根本没必要大张旗鼓,徐州的悍将臧霸就在阙宣附近,还有王朗在彭城做好了准备,只要陶谦下令,随时都能进兵剿灭阙宣。但偏偏,陶谦要亲自出马。

    阙宣的举兵已经比历史上晚了一年,换成历史上这个时候,陶谦差不多都快病死了,但现在,拥有7阶的实力,陶谦的身体身体依旧硬朗。而且因为异人的原因,曹操他爹也没有避居徐州,而是一直和曹操在一起,因为曹操现在也不强大,对徐州的野心也不是那么大,陶谦的日子比历史上好过多了。

    徐州的战况变化十分之快,太史慈才刚刚进驻公主府,陶谦就带人到达彭城国北部,但他却根本不忙着剿匪,而是派人和阙宣联络,然后在双方小打了几次,阙宣直接就带着自己的“义兵”进入兖州泰山,之后是陶谦跟进。

    众人这才明白,陶谦这是不满他们这两年来愈加独立,不听从命令,想要借此扩大地盘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