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郯城已破,陶州牧已亡走他方,子仲既然不想投靠袁术,有没有兴趣来江东?”刘风说道,“想必子仲也知道,袁术夺取徐州的决心是多么强,甚至连汝南老家都不顾了。只要子仲过来,顺便劝说赵太守放弃顽抗,就能皆大欢喜。”

    “将军倒是好打算!”糜竺饶有深意的看着刘风,“此事在下也曾考虑,至今还未有决定,必须回去商量一番才行。”

    “子仲可以回去,但是这大军,本将军不能放入城。否则万一出了变故,本将军无法对手下人交代。”刘风说道,“不过子仲放心,在子仲没有回来之前,这里不会发生任何事情。就是不知道子仲信不信得过本将军。”

    “可以,在下是商人,就冒险做这个‘生意’了,在下轻身前去,两日足以,这便告辞。”糜竺想了一会,还是答应了刘风的条件。

    “等一下!”就在糜竺要回去安排做准备时,刘风又开口了。

    糜竺回头,看着刘风,用眼神询问还有什么事。

    “听说下邳鲁子敬在子仲这里,本将军想请其一叙。”刘风笑道。

    “将军消息很是灵通啊!”糜竺说道,“不过鲁子敬确实是个男的的人才,而且还有德行。张公不过是帮了他一个小忙,他就敢冒着风险请在下将张公的家人送来朐县和张公会和……”

    糜竺夸赞鲁肃的话还没说完,就又被刘风打断。

    “张公,可是彭城张子布?”

    “不错。”糜竺直接将鲁肃的所作所为说出来。

    “是不相瞒,子仲,本将军带军前往郯城,为的就是将张公还有严家人接出来,没想到子仲竟然已经做了,这实在是个惊喜。如此一来,张公拜托的事就不会有失了。”刘风长舒了一口气。

    “将军是为张公家人而来?若是如此的话,在下回去就更放心了。”糜竺笑道,意思显而易见,这个时候是不会将这些人交给刘风的,“至于鲁子敬,将军想要见的话,在下安排就是。”

    “好,我等着子仲的好消息。”刘风笑道。心里有谱,他倒是不急了。

    糜竺回去安排好之后,带着几个随从就快马加鞭前往朐县。刘风已经跟他保证,路上不会有异人拦截。

    至于他自己,则期待起和鲁肃的见面来。

    ——

    ps:多谢书友古痕箫的2000打赏!

第五百七十四章 、超乎意料的收获() 
在三国之中,蜀国的猛将力压群雄,五虎上将属于最巅峰的那一拨,曹操方面也就典韦和许褚可以比拟,就算是五子良将,在名声上也差了一筹。而吴国,可以说不以武力见长,几乎没什么单挑的战绩,小霸王和太史慈那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之后,机会就没有了拿得出手的单挑成绩。

    但是吴国能统筹全局的大将不少,从孙策割据江东开始,一直到三国统一之前,吴国有五任大都督,在同一时代,就算与诸葛亮相比,也不会差多少。诸葛亮之所以广为人知,在大众的心目中“多智而近妖”,是因为《三国演义》流传的太广,而三此书正是以蜀汉为正统,诸葛亮是绝对的主角。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鲁肃就是其中之一。好吧,期间也有其他人如诸葛恪、施绩等成为吴国最高军事长官,但都没有这五人出名。当然也或许陆逊是凑数的,是大家公认的吴国最后的名将,与前几位相比,或许才智不差,但名声就差远了,让人能记住他的,是陆逊儿子的身份。

    鲁肃是真正的智者,相比于诸葛亮未出茅庐先三分天下相比,鲁肃才刚被周瑜推荐给孙权,就向孙权提出了东吴版的隆中对,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为孙权描绘了鼎足江东,观天下形势变幻,伐刘表、据江南,进而北伐,一统全国的宏伟蓝图。而此后的数十年,这也成为了东吴集团的战略指导方针。

    可以说,鲁肃是刘风最想得到的历史武将之一。

    五人之中,吕蒙早已在江东,陆逊也是一样,而陆逊在了,他儿子当然也跑不了。周瑜在五六年前就开了拉关系,只要他不是脑残到非要选择袁术,就绝对不会走脱,毕竟游戏中,周瑜和孙策可不认识。

    这样算下来,五大都督,也就只有鲁肃一直游离在外了,当初鲁肃露面最终进入郯城时,就让刘风好一阵惋惜,以为自己失去了招揽鲁肃的机会,却没想到上天——不,是智脑给他开了这么个玩笑,在最后的关头,将鲁肃送到他面前。

    可鲁肃却不觉得怎么好,尤其是当一个人盯着自己发呆不时发出异样的笑容时,即便已经有7阶的实力,他还是感觉到发虚。

    “鲁肃拜见将军!”他再次行礼出声,却依旧无法改变当前尴尬的局面。

    “主公!”荀攸见状,只能开口唤醒已经陷入遐想中的刘风。

    “哦,子敬不比客气,随意就是。”刘风终于回过神来,“原本只是听说子敬的名声,想要见一见徐州英才。却不想从糜子仲那里听闻,子敬请他将张子布的家人带来。如此,我可真要感谢子敬了,否则我无法及时赶到彭城,很可能就无法跟张公交代了。”

    “张公于在下有恩,子敬也只是尽力而为。”鲁肃说道,“张公可是奉陶州牧之命前来守城,却要拜托将军来接家眷,莫非……”

    “子敬会意即可,糜子仲也不是多嘴之人,而张公还在等赵太守的决定。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在留在徐州了。”刘风笑道,“却不知子敬为何出现在此?”

    “在下不想成为袁公路治下之民,只能离开,来此是为了护送张公的家眷,至于未来,尚未打算好。”鲁肃解释道。

    “张公已经决定南渡,糜子仲也在邀请之列,表示会考虑,应该也不会拒绝,子敬若是暂没有去处的话,不妨到江东一行,走走看看。”刘风对鲁肃发出邀请。

    “多谢将军抬爱,待此事过后,在下会考虑的。”鲁肃思考了一会,郑重道。

    刘风知道鲁肃生性豪爽,历史上周瑜任居巢长时,曾经从鲁肃家乡过,军中缺粮,听闻鲁肃家里有粮,就前去求助,鲁肃直接把两仓粮食送给了周瑜一仓,多达三千石,自此周瑜就和鲁肃成为朋友,不但向孙策推荐了鲁肃,后来更是向孙权推荐,鲁肃这才得以在江东迅速站稳脚跟。虽然刘风一直不明白,担任庐江居巢长的周瑜为什么能将兵过下邳东城鲁肃的家乡。

    鲁肃不是敷衍刘风,否则的话根本不用犹豫,这让刘风欣喜不已,只要鲁肃肯去,接触的机会多了,若是能得到鲁肃的认可,自然就有很大的机让其留在江东。

    于是刘风和荀攸等人开始和鲁肃谈论天下局势,想借机试探一下鲁肃到底成长到什么地步,结果让刘风很满意。

    ……

    糜竺的动作很快,表明身份进入郯城,仅仅过了一天,就又匆匆出城,赶了回来。

    刘风不知道朐县城中发生了什么,最终赵昱同意了霸占,让出朐县,但他是有条件。

    赵昱不愿意投降,更不想投靠让徐州自己的家乡成为如此局面的罪魁祸首袁术和曹操,当然刘风也是其中之一,尽管糜竺没有明说,他能想象的到。所以,赵昱选择去继续追随陶谦,他将去追赶陶谦,和他一起投奔袁绍。而士兵以自愿为原则,选择留下或是跟他走,或者是去投靠袁术,刘风不得干涉。

    时至如今,刘风的目的差不多也都达到了,他也不想再继续打下去,海上那些运送流民的船只,从未停歇过,整个朐县基本上被搬空了,成了无人之地。

    所以刘风大营了赵昱的条件,放他离开。于是赵昱带着二十多万大军从北门离开,准备去追赶陶谦,留下的大约有三四十万人,还有一部分,则是前去投靠袁术。虽然和刘风想象的有些差距,但此行的目的达成,他也就没有再计较。

    张昭终于出现在刘风的面前,没有任何犹疑,直接选择的投靠,如此一来,刘风手下终于出现了7阶政将,而刘风也终于找到一个可以统筹全局的人。

    目的达成,刘风也不再西去,而是折回了朐县。糜竺一家也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全家搬迁到江东去。

第五百七十五章 、晋阳() 
袁术的疯狂,终于换来了成果,当郯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到寿春后,愤怒了许多天的袁术终于放声大笑。然后他继续调集兵马,前去支援汝南。

    虽然之前袁术没有给汝南派过兵,但是却是调集了几个7阶实力的人,甚至连长史杨弘都被袁术派去了平舆,守护着袁术的老家。大军在徐州全力进攻的同时,在汝南治所平舆也将刘表和张济的联军拦住,让其无法再前进半步。当然这也是因为孙坚未曾出兵的缘故,不用任何付出得到陈留,孙坚一直忙着巩固这里的统治,以防曹操翻盘。所以在徐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袁术派兵前去汝南,想要夺回对汝南的控制权。

    对于率先投降的笮融,袁术也不吝赏赐,人还未到郯城,就已经放出消息,准备让笮融担任下邳相——笮融之前的职位。

    当初陶谦以下邳国为报酬,请袁术出兵,后来因为广陵之事双方起了龌蹉,于是陶谦在移交下邳国之前,将绝大部分官员都撤了回来,给袁术添堵,笮融就是那个时候回到郯城的。但是至此之后,笮融就再没有担任过要职,手中的权力大为减缩,这让笮融十分不满意。

    要知道,笮融是信佛的,历史上,笮融斥巨资建造浮屠寺,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寺内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人称“九镜塔“,塔身内外有佛雕480尊,堂阁周围可容纳三千余人在其内课读佛经。而在游戏之中,规模则更加庞大。

    可支持佛教的发展,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失去了一郡之长的显赫地位,笮融想要发展佛教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他每年浴佛会时,在路旁设的流水席就长达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铺排奢华、场面宏广、气势雄伟,每年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百万之多,现在也都被迫中止了。

    如果翻看史书,就知道笮融为人残忍嗜杀,曾经杀过热情招待他的广陵太守赵昱、彭城相薛福以及豫章太守朱皓,但在弘扬佛法方面却不遗余力,所以当失去权力之后,笮融很不甘心,就在这个时候趁机打开城门,迎接袁术军入城,直接导致徐州所有计划的崩盘,陶谦也不得不逃走避难。

    当袁术亲自来到郯城安抚郯城的世家大族时,刘风也已经准备好离去。物资、人口基本上已经转移完毕,剩下的,就只有最后留下断后的军队了。

    陶谦、曹豹等人安全离开,在袁术军合围之前走掉,赵昱这是迟了一步,最终被袁术军拦截住,厮杀了一场,最后只剩不到十万人马逃出包围圈,但最终会和了陶谦,北上青州;王朗、萧建则是去兖州投奔了曹操;笮融、陈珪、陈登、薛福等人则是投了袁术,糜竺自然是东返朐县,跟刘风到了江东……

    最让刘风不解的是,吕岱居然不是跟赵昱一起走的,而是选择了投降袁术,带着数十万人返回了郯城。当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刘风差点没惊掉眼珠子,他怎么也不相信吕岱的眼光这么差。不过后来想想,也未必是人家眼光差,说不定人家有别的打算。君不见,那么聪明的陈家父子,不也是留下来了吗!若说老奸巨猾的陈珪和聪明绝顶的陈登会看好袁术,就算打死刘风他也是不信的。

    刘风没有去郯城见袁术,将朐县移交给袁术派来的人,并留了一封信之后,他立即上船随着最后一批人返回江东。将整个朐县搬空后,他也有些不好意思面对袁术,尽管当初出兵时就和袁术说过,他要的就是徐州的流民。想必袁术不会想到,刘风竟然会这么大手笔,直接将一个县搬空。注意,是一个县,而不是县城。这一次,刘风比上次在半个广陵弄到的人还多,毕竟上次在袁术军眼皮底下,不好做的太过。

    听到回报,袁术也是诧异无比,但心情大好的他没有计较,毕竟刘风也是为其牵制了上百万兵马,若是当初赵昱继续留在城里,笮融能够成功开门迎接袁术军的几率将会降到最低。

    ……

    就在刘风返回江东的途中,他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

    天子以吕布为右将军,移驾晋阳,建设行宫。

    时间回转到数十天前,吕布在安邑说服了刘虞、杨彪等人之后,就立即着手准备收编杨奉那些白波军了。

    作为从黄巾军中走出来的将领,杨奉等人当然知道军权的重要性,杨彪等人一开始还幻想着杨奉能主动放弃军队,全心全意在朝廷任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