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接到诏书之后,刘风很快就表示服从朝廷的命令,并对朝廷迁移到晋阳表示祝贺,言自己将再次派人前去朝贡。
……
刘风说的没错,晋阳朝廷之所以这么安排刘风的官职,是为了刘风着想,主意还是陈宫出的。
陈宫的理由和刘风所想差不多,那就是刘风身为大汉宗亲,又在袁术这个最强的诸侯身边,不能太过出风头,这才改变了杨彪等人以刘风为扬州牧的想法。
其实陈宫的真实想法是,刘风偏居东南一隅,和吕布和朝廷之间至少十年内不会有利益冲突,相反保证刘风继续强大,一方面可以遏制袁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把袁术的目光牢牢吸引在中原,引起中原的动乱,吕布才能从中渔利。若是袁术掉头南下,没有了这个引子,他怎么实现自己的抱负?
陈宫的有判断依据,那就是传国玉玺在袁术手中。只要袁术心存异志,总有一天会等不及,经不住诱惑而称帝,到时候就是群起而攻之时,中原地区将会再次洗牌。
而对于身边的袁绍和孙坚,陈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袁绍势力稳固,如今的势力还赶不上袁术,手下的派系之争也不明显,凝聚力比较强,暂时是不能得罪的,所以陈宫给袁绍正名,并命令其剿灭青州黄巾叛军。甚至还暗示,等到袁绍功成之际,可以将青州牧一职授予袁绍的儿子。因为即便不这样,也是既成的事实,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样更能将袁绍的注意力牵制的青州,无暇关注并州的形势。
相比之下,孙坚就惨多了。
远交近攻,陈宫玩的很溜。
首先,后将军一职,虽然地位还在四征将军之上,甚至偶尔还会有开府的待遇,但却不像四征将军那样,可以统管一州或数州兵事,所以在孙坚这里,只是个虚职,用来提高自己地位的。
而豫州牧,这是直接将孙坚和袁术的矛盾公开,如果孙坚接受诏令,自此以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再也无法调和。豫州依旧是袁术的地盘,若是身为豫州牧,对自己的治下的领地没有控制权,那将对孙坚的威望造成巨大的打击。若是不接,孙坚就等于是拜拜放弃了这个机会,今后再想有这个机会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他所处的位置,可谓四面皆敌,越来越没有扩展的空间。
还有就是,领了豫州牧一职,就代表着孙坚现在占领的河南尹、河内以及陈留三郡是不合法的,得不到承认,别人完全可以夺回来,一旦孙坚表现出虚弱的迹象,这事很可能立即发生。
有这样的机会吗?当然有,因为孙坚接受了诏令,正式接任豫州牧一职。据说袁术原本在郯城很高兴的和徐州世族宴饮,收到消息后直接摔了酒杯。
孙坚也不想现在就完全撕开最后那一层伪装,和袁术决裂,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郭嘉给他分析了两种选择的利弊,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因为他知道,若是这次他再退缩,那从此将完全屈服于袁术的阴影之下,甚至有可能,一些看好自己的人才也会因此驻足不前,拒绝投效自己。
如此一来,孙坚和袁术的关系骤然紧张,根本无力关注并州局势,晋阳的朝廷和吕布终于得到喘息之机。
而刘风,在知道孙坚的选择之后,沉思良久,最终召集几位重要属下,吩咐他们做好和袁术割裂的准备。
第五百七十八章 、改元()
此举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刘风有着自己的判断。
和原住民相比,玩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能够识别历史人物,知道那个是人才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
所以从游戏一开始,所有的玩家就开始为黄巾起义做准备;董卓乱政之时,想要参与的玩家也是提前将军队运动到位……每一次大事件发生之前,都有无数的玩家为之付出。
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刘风这个bug般的存在,很多历史都被改变,但大汉日趋奔溃的大势不会改变,一些该发生的历史事件依旧会发生。比如说,袁术最终得到传国玉玺;再比如,他会忍不住称帝,过一下皇帝的瘾……
荀攸他们不会知道,也想不到袁术会称帝,因为以袁术目前所处的局面,并不适合称帝,因为周边皆是敌人,都觊觎着袁术占据的富庶之地。他们就等着袁术犯错,然后以此为借口,共同围攻袁术。
刘风是玩家,对于袁术称帝一事,他是早有准备的,而且他相信,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袁术一定会称帝。如今,袁术虽然再次丢掉了半个鲁国和汝南数县,但却成功夺取了徐州全境,势力不增反降。要知道,大汉最为重要的几个州,就是兖豫青徐冀,就连帝都所在的司隶都算不上,而徐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徐州也是有名的王都,彭城、下邳都曾经是王都,尤其西楚霸王都于彭城,虽说结局令人遗憾,但徐州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也是袁术一直想要夺取徐州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袁术,可以说势力已经发展到巅峰,再想扩大基本是不可能的,曹操、孙坚、张济、刘表包括刘风都会竭尽全力对抗袁术的扩张。若是往北进攻青州,那将直接和袁绍对上,毕竟在袁绍的眼里,已经把青州视为自己的地盘,虽然一年来,他进攻青州一直不顺。
尤其是他知道,当孙坚表示接受朝廷的诏令时,就已经做好了和袁术开战的准备,之前刘详撤退留下的几个县城成为孙坚对抗袁术的桥头堡,被布置了重兵。一旦等袁术解决完彭城之事,开战是必然的。
所以现在,刘风就要求自己的麾下做好准备,若是和袁术开战,就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哪怕是面对周边几大诸侯的围攻,采取守势的话,袁术绝对能坚持很久,因为他的兵马实在太多了,说是穷兵黩武也不为过。但在战斗力和军纪方面,就不好说了,反正白建自认为,自己绝对能击败大部分两倍于己的袁术军——当然,是在正常的两军对垒情况下。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刘风就开始为下一战准备了。他不知道袁术什么时候会迈出那一步,但只要袁术不南下江东,他巴不得越晚越好,最好袁术再和曹操等人大战几次,然后他再去捡便宜。
不怪刘风有这么懦弱的心态,只因为他这个邻居太过强大,哪怕是荆州的刘辩,刘风现在都敢去碰一碰,但对上袁术,哪怕袁术在历史上的名声再差,能力再低,他也有些发憷,公认的关东第一诸侯,可不是说笑。历史上直到袁术击败公孙瓒,一统四州,才真正的超过了巅峰时期的袁术。
……
就算袁术再恼怒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也知道目前不宜开战,在汝南和鲁国,他下令坚守城池,对被夺走的城池不闻不问,而全力整顿徐州。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徐州的秩序,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一一还回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显然,二世祖袁术是不会等的,他恨不得立即还回去。
鲁国的战争在陈宫叛变的时候就停止了,等袁术夺下郯城,刘表和张济也不得不退兵,中原地区再次进入了诡谲的和平。刘风知道,下一次战争开始,将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战争。相对于现在的几路诸侯,陶谦就是个弱鸡。
袁术的处境不好,其实孙坚也是一样,和袁术公开决裂之后,他已然是四面皆敌。
袁术不用说了,刚刚夺了曹操的陈留,关系能好了才怪,不立即开战就不错了;宛城的张济可是宿敌,虽然有暗中的联盟,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靠的;西面也是一样,函谷关可还是在西凉军的段煨手中,随时都可能给孙坚后方插上一刀;至于北方,陈宫如此明显的意图,是敌是友他还是能分的出来的。
虽然恼怒,但孙坚只能克制自己的怒火,拖延和吕布开战的时间。否则的话,不等这边分出胜负,袁术就能达到他的老巢,或者还要加上一个曹操。
孙坚如此,其实吕布也是一样,看似大局掌控在吕布手中,其实整个并州是千疮百孔。不服吕布的大有人在,就连原本的上党,也是一个烂摊子,陈宫想要帮助吕布统一并州,就必须先把内部的事处理好——尤其是财政问题。
并州本来就贫瘠,突然涌入这么多人,还真负担不起。所以陈宫需要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也不希望和孙坚发生冲突。对于袁绍,他是全力安抚,刘备也是一样,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
让陈宫略感欣慰的是,天子到晋阳的时候,已经是年终了,之前入寇的异族大军已经逐渐从雁门等郡撤离,今年不会发生大的战事了。等到明年,他有自信帮吕布强大起来,再不用那么瞻前顾后了。
等到各路诸侯接到消息,表示对晋阳朝廷认同的时候,晋阳的朝廷才终于松了口气。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今后将会越来越好,对此他们充满了信心。所以,当一切稳定下来的之后,再一次朝会上,有人提出了改元的建议。
遇大事改元,已经成了有汉一朝的惯例。如今天子终于脱离西凉军的控制,实在是一大幸事,不改元怎么行?于是大家一起商议了几天,几经争吵,终于达成一致,明年正月起改元。
初平这个用了七年的年号,也应该改一下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建安时代()
偏离历史发展的轨迹,又终于被拉回轨道,建安这个年号,虽然较历史上晚了一年,但终于还是来了。***小*说 。
初平八年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天子正式下诏,改元建安。
常人眼中的三国时代长达百年,自黄巾起义始,至东吴国灭而终,但实际上,真正形成三国,是公元222年孙权被曹丕册封为吴王之后,等到邓艾灭蜀之后就已经结束,不过四十余年。
事实上,三国时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汉献帝刘协在位的这三十一年,而这三十一年中,建安这个年号用了二十五年。对此后华夏格局影响巨大的一些列事件,都是在建安时期发生,可以说是三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而此后,三国时代发生的能让人记住的事情不多,也就是火烧连营以及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对抗让人津津乐道,精彩纷呈的局面已经结束。
建安时代,涌现了诸多的英雄人物,诸如袁绍、曹操、公孙瓒、吕布、刘备、孙策、马超等诸侯,还有周瑜、诸葛亮、郭嘉、关羽、张飞、张辽、典韦、许褚、甘宁、周泰等一批文臣武将,上演一幕幕精彩大战,文学方面也出建安七子、三曹、蔡文姬等大家,也算是刘协这个大汉亡国之君能让人记住的原因之一。
据《后汉书》记载,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也就是在不久之前,经过数次大战,天子才逃离李傕郭汜的控制,抵达安邑。改元建安,一方面是因为身处安邑,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开启一个良好的时代,一个“安”字,就代表当时朝臣的心态,他们希望安全、安定。
也就是这一年,孙策脱离了袁术,转战江东,开创了吴国的基业;曹操迎天子与洛阳,迁都于许,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步统一北方。
建安元年,天下大体是安稳的,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恢复,只有袁绍,在继续大张旗鼓的攻打青州黄巾。
去岁一年,集结了袁绍麾下麴义、颜良、文丑三员大将,以及郭图、沮授等谋士,整整一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堪堪拿下齐国郡,临淄城坚固无比,当初臧洪在此坚守了很长的时间,现在又整整阻挡了袁绍一年。
黄巾军的数量,从来都是最多,尤其是当黄巾军占据了半个青州之后,之前隐藏起来的溃兵都聚集于此,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数量多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至少不担心无人可用。以目前的态势,北海国失陷是必然的结局,袁绍占据两州即将成为事实。
刘备一直在休养生息,一方面是进一步消化刘虞留下来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对辽东进行小规模的战事。尤其是担任幽州牧以来,他就更加有理由对辽东动手了。但相比早已在幽州打出声势的公孙瓒,刘备的威望太差,他的敌人不但有公孙度、袁绍,还有幽州北方草原上的异族。
马腾韩遂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旦有机会就会复起,而且很快就能拉出一支人马,再次被李傕郭汜等人联手击败之后,这一年也处于蛰伏中。但是李傕和郭汜之间的矛盾再次加剧,为了争夺地盘又开始了大战。郭汜和樊稠继续联手攻击李傕,失去了杨定、杨奉、段煨等人的支持,李傕只能拉拢那些势力更小的西凉军各部,一起对抗二人的联军,其中就包括天策城。毕竟别的不说,华雄在这里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