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勋才刚刚抵达南门,还没来得及召集属下商议应对之事,就从仓皇讨来的溃兵那里得到周氏叛乱的消息,心里大骂周尚叔侄的同时,也只能匆匆召集一些自己的嫡系,从抓紧从西门离开,甚至连回太守府收拾一番都不敢去,生怕被人堵在了城中。于是,除了随身携带的东西,刘勋搜刮来的财富都留在了舒城,成为刘风的战利品。

    舒城的收复很顺利,基本上没有受到阻碍,毕竟已经打了这么久,所有人都厌倦了,巴不得早日结束战争。再加上又有周氏带着仅剩的数万私兵维持秩序,没费什么事就接收了舒城。

    刘勋自然是再一次“逃”掉了,战争一开始,在外巡视的骑兵就开始向东门前进,以期追剿袁术的溃兵,这才给了刘勋从西门逃生的机会。可惜到最后,也没有派上用场,于是只能再次调转马头,随着刘勋的足迹追击而去。

    就在不久前,刘风收到消息,逃到舒城西部的桐乡的刘勋,放弃了桐乡,带着一部分桐乡的军队,再次逃离,等骑兵到达时,缺少兵马的桐乡已经被玩家折腾的混乱不堪,虽然兵不刃血的拿下了桐乡,却不得不停下追击的脚步,稳定桐乡的秩序。于是乎,刘风再次分兵,派出百万大军,以鲁肃为首,向西继续追剿敌军。

    ……

    舒城初定,虽然刘勋对舒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幸运的是,除了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因其他原因而死的人还不算多,只要组织好恢复生产,不出几年,舒城将再度恢复到原状——前提是这里不再发生战争。

    为了能让舒城尽快恢复,随军出征的文士基本都派出去,在周氏的配合下,逐步稳固舒城秩序,储备的大量的军事物资都被用到安置流民上。而且才一夺下舒城,刘风就已经向留守江东的张昭下达命令,命其遴选一些官吏前来舒城任职。

    “公瑾,你可真够大胆的,都不跟我联系一下,万一我这边没有配合好,岂不是枉费了一番心思!”刘风不是首次见到周瑜,当初刘勋逃走,遗弃的人根本挡不住江东军的进攻,在刘晔和吕范的带领下,献城投降,当天刘风就见到了周瑜。只是当时事情很多,匆匆打过招呼后,就再次分开,各自去忙碌,直到如今,在周家再次相见。

    “若是你们猜不透我们周家的心意,看不破这小小的计谋,又如何能在江东立足!”周瑜笑道,“若真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我们无缘。不过幸好,你们这边猜到了,配合的刚刚好。”

    “但是也很惊险,我派了那么多人去联络,你好歹也给个回信啊,哪怕暗示一下也好啊!”刘风看了看荀攸,笑容有些苦涩,真是差一点就没猜出来,幸好在之前他们已经猜到了周瑜的部分用意,与其配合的相当好。

    “我的身边可是时刻都有袁术的人在监视着,稍不留神就有大患,怎么敢跟你们联络。”周瑜的笑容也有些苦涩,“所以为了避免万一,在出发之前就下令,一旦有陌生人靠近,无论何种理由,杀无赦。”

    “只是可惜了,平白多损失了百多万大军。”刘风心疼道。

    “那却是未必,且不说当初你们不敢率先攻下舒城,就算是下定决心,有我在一边配合,但要知道,当时刘勋手上可还有不少力量,再加上随我归来的禁卫军,可不是轻易能解决的。或许他们守不住城池,但想要造成破坏,留下一个残破的城池给我们却很简单。若真是那样,估计就没有什么心思讨论现在这个事情了。”

    对于刘风之前的策略,就算周瑜远在千里之外,也能看出端倪来,只可惜,身在局中的刘勋无法识破,关心则乱的阎象和袁术也没有识破。

    而刘风不率先攻破舒城,周瑜也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要知道,相比曹操和孙坚一直处于弱势(主动示弱),刘风可是属于主动进攻的一方,若是他先攻破了舒城,在其他战场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袁术调集大军来剿,曹操和孙坚那波人估计能乐翻,甚至说不定会再放弃两座城池以安袁术的心,让他多抽调一些兵马,等到反击,可就不是现在的止步徐州的状态了,直接打到彭城也说不定。

    “好吧,总之,是你有理。数年不见,你倒是成长了许多。”刘风说不过,只能转移话题,“那么,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当初的承诺还有效吗?”

    所谓当初的承诺,自然是当初讨伐董卓返回,周瑜承诺出仕时优先考虑江东的事。

    “当然,现在,我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不是吗!”周瑜没有犹豫,起身施礼,“属下拜见主公。”

    “好,盼了多年,终于把你等来了。”刘风喜极,差点都想哭了,“有公瑾相助,我终于能放心了。”

第六百一十九章 、盘点得失() 
从建立水军开始,刘风就一直梦想着招募周瑜。当初讨董归来,周瑜的年纪太小,还没有成长起来,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自然无法收拢到麾下。后来,更是因为庐江成了袁术的地盘,以周家的名望,周瑜想要前往江东都已经不可能,除非他冒着家族灭亡的巨大风险。

    但好在,如今梦想终于实现。加上周瑜,东吴集团的五大都督,都已经在自己的麾下,别的不说,保住江东平安是最起码的了。哪怕曹操依旧像历史上那样统一北方南下,刘风也有了与其争锋的本钱。

    水军,大力发展水军,在水网密布的江东,这是自保的不二法门,甚至可以攻入同样地形的荆州去。

    所以,他当即就表态:“公瑾,既然加入了江东,那以后你就负责训练水军,无论是扬州还是荆州,都是水域众多,水军大有可为。”

    “固所愿也!”周瑜也不客气,“事实上,属下对水军的兴趣远超陆军,但之前限于条件,一直无法一展所长。主公放心,只要给属下一段时间,必然为主公训练处一支水上雄兵。”

    刘风当然相信周瑜是话,虽然周瑜在淮陵训练出来的精锐不错,但融入到刘风军中,也不怎么起眼。历史上的周瑜,之所以名声大噪,还是因为赤壁一战,在长江上击败携中原大势而来的曹操。然就在此战之后,曹操退回许都,留下曹仁镇守南郡,在如此的优势下,周瑜愣是没有打襄阳来。所以说,他的优势,还是在于水战,至少有了周瑜,他不再担心荆州水师会沿江而下。

    “但是主公,发展水军刻不容缓,然想要攻城掠夺,非陆军不可为,水军无法承担其重。”周瑜建议道。

    “这个自然,江东看似安稳,但周边敌人不少,发展水军是要将敌人挡在江北,不至对江东造成损伤。陆军也会继续扩充,以保证对外的征伐力量。”刘风解释了一下,然后又问道,“不知公瑾家中,可有愿意在江东出仕者?”

    “父辈年事已高,只愿在家教授子弟,唯叔父有意出仕。大兄要操持家业,没有出仕的意愿。”周瑜答道。

    “也好,待舒城安定之后,回到吴县再议出仕的事。只是如今,舒城已成战争前沿,袁公路随时肯能派兵反扑,不知周氏可有将家业移置江东的打算。”刘风问道。

    “之前家中已经商量,这是有可能的,不过还需再议。”周瑜答道,“但舒城经历这场大战,虽然人口不曾减员多少,但民心已散,城池残破,已经不适合作为主公作为江北的前沿了。”

    “却是这个理,刘勋给舒城造成的危害不小。”刘风笑道,“公瑾不用担心,此事我已经有了安排。”

    是的,刘风早已经有了安排,在派鲁肃前去追击刘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打算。

    庐江地域广阔,有十四县(侯国),在舒城耽误了太久,刘风一时间无法将整个庐江拿下,所以在鲁肃出发的时候,他已经交代,至龙舒止步,等夺下了龙舒,自己这边也差不多能稳定下来,会派人前去驻防,而鲁肃将回师西部,将居巢、皖县和寻阳。如此,便是拥有了庐江七县之地。

    但这也要尽快完成,最好是兵不血刃的和平接收,除了冬天临近已经不想袁术那边再有波折外,还因为庐江就和江夏挨着。刘表在汝南大战中获益不少,损失不算多,而浔阳就在江夏边上,万一他也来凑热闹,在刘风之前拿下寻阳,在目前的状况下,刘风还真不能和他翻脸——哪怕在豫章的问题上,双方已近乎撕破脸。

    拿下这些三县后,鲁肃就将重筑皖城,之后庐江的重心就会被移到这里,成为新的郡治——哪怕是个不完全的庐江。而且刘风知道,皖城还有大小乔这两个三国美女的,周瑜的老婆就是在这里娶的。

    游戏中,皖城的玩家也不少,不少都是带着猎奇的心态,想在这里一睹大小乔的风姿。但可惜,直到目前,还没有玩家发现乔家的踪迹,大小乔更是没影的事。

    让刘风有些好奇的是,没有了孙策在,到时候大乔要嫁给谁?对此,他十分感兴趣。

    ……

    周家的事情确定,刘风的心情放松多了,但在收到战损统计时,还是忍不住心痛。

    出征时刘风出动了五百万大军,加上后来轮值中又陆续增加了一些,调动的兵力多达六百万,但损失在两百万以上,而这其中,精锐数量在一半以上,这还包括受伤治疗后能够回到军队的。这还只是军队上,物资的消耗更多,数年储备的物资消耗了大半,仅仅是小型投石车的损失就多达七八百架。

    而水军方面,数十万水军的损失,已经让刘风的水军伤筋动骨了,若是这个时候刘表来袭,或者能直接在长江横冲直撞。除此之外,战舰的损失才是大头,刘风都不忍心去看那些数字。

    好在收获也是不菲,虽然不能弥补战损,但好在不会让刘风吃亏太多。从周瑜手中接收了剩下的五六十万人(包括周家的私兵),舒城的府库中囤积的粮食还有不少,小型投石车有百余架,中型的也有几架,刘勋在舒城收刮的财富,也给刘风带来了一些安慰。

    最终要的是,把周瑜收到了麾下,还连带附送了一个周尚。此外,舒城守军的俘虏名单中,吕范和刘晔赫然在内。这两人,都是刘勋在逃走时留下断后的弃子。

    又是两个大才啊,哪怕只有一个,刘风也觉得赚大了。虽然两人率部投诚后到现在还没有加入江东的意向,但只要人在,刘风有信心将他们收到麾下。

    从总体来看,加上江东盟的酬劳以及安置流民的后续费用,在物资上刘风小亏了一些,但他既完成了既定目标,又得到了一批人才,可谓是大赚。

    结下来的问题,就是看袁术怎么选择了。

第六百二十章 、扬州牧() 
袁术确实在由于中,而且是在愤怒中犹豫不决。

    任谁在短短半个月中,四处战场皆败,丢城弃地、损兵折将,都不会高兴得起来。

    鲁国兵败的时候,他在犹豫是不是继续增兵,继续和曹操厮杀;接着又相继传来颍川和汝南战败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反攻计划行不通了,又是犹豫到底是重兵防御,还是先派兵夺回尚处于战争中的庐江;登到周氏一族背叛,里应外合导致江东军夺下舒城,刘勋侥幸逃走、禁卫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再度传来,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再犹豫,必须做出决断了。哪怕再愤怒,也要在朝臣面前表现出强大的自信,而且还要对一切消极言论者大加斥责,甚至也不排除拿几个窜的比较厉害来杀鸡儆猴。

    否则的话,天知道那些表里不一的世家会不会有学有样,暗地里干着同样的勾当。

    退朝之后,袁术再次将阎象召来,商议对策。

    “陛下尽快决断吧,四个战场尽皆战败,我们根本不可能再打下去了。”才一见面,阎象就进言道,“如今敌人也是一样,基本无法再支撑战争。但是边界大军一日不退,我们就一日不能轻松,万一拖得时间太久,让几方联合起来施压,我们的损失将会更大。”

    “难道朕就这么咽下这口气了?”袁术十分不乐意,“那些领军将领都是废物,原本大好的局势,被他们毁的一干二净。还有周家,枉朕那么信任他们,居然做出这等悖逆之事来。周家留下来的那些人都抓起来了吗?吩咐下去,统统斩首。”想到周家,袁术就想要杀人。

    “陛下,只要保持住现有态势,以后有的是几乎夺回丢失的各郡。”阎象说道,“如今达成停战协议是首要问题。至于周家那些奴仆,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就算杀掉也只能泄愤,倒不如再利用一下,达到我们的目的。”阎象当然不会提当初袁术坚持派周尚前往舒城的事,否则让袁术的脸面往哪搁。

    “他们还有什么用处?”袁术对此十分不满。

    “送还以示议和的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