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风明显发现,进攻西陵城的损失,要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大。或许当初袁术不嚣张的选择出城作战,在合肥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吴隐的庐江郡兵,刘风没有留下太多,大部分还是返回皖城,防止袁术突发奇想。除去各地镇守的军队,不消一个月,就已经损失了近百万士兵。
好在后续的援军在张昭等人的调度之下,不断赶来,才让围城的士兵没有比城内少。
有人不断的倒下,也有人不断成长。在这种大战中,最是锻炼人,几场攻城战下来,活下来的普通士兵很容易就进阶成精锐,当然相对来说,死去的士兵更多。
刘风有源源不断的士兵和攻城器械的支援,但西陵城却相当于一座孤城。南阳方面战争正是激烈的时候,江夏各县的士兵此前也大多集中于西陵,再想有援兵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新招募一些青壮,凑出数量,想要前往西陵支援,也很难做到。刘风麾下那已经多达二三十万人的骑兵,绝不会放人大批人马进入西陵。
三个月后,西陵南城的城墙已经被扫荡了无数遍,若不是及时抢修,说不定早已倒塌。损失已达二百余万人的江东,依旧没有拿下西陵,仅仅是稍占上风。
但西陵城当初的锐气已经被数月连续不断的攻击磨掉,黄祖的长期不出现,也让西陵城的人心开始涣散。虽然城内的守军依旧多达三百万,而且尽皆精锐,紧急时刻甚至可以强征上百万青壮,但刘风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占据了上风。
“继续吧,还有得打呢!”刘风心里暗自说道。
除却水军,西陵城守军初期多达五百万人,半数以上都是精锐,占据城池之利,刘风早知道要拿下这个硬骨头会损失很大,但结果依旧然他心里发颤。
仅仅三个月,就损失了二百余万人,不是后续军队连续不断的开来,损失已经近半。照这种情况下去,破城依旧遥遥无期,就像个无底洞,让刘风不得不源源不断的从江东调兵前来。
这等大规模的战争,玩家们已经不会像初期那样,一窝蜂的涌进来,现在不会轻易参与进来,因为论坛上有人发帖,根据统计,战场中死亡被强制删号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致死的行为。
所以,江东盟虽然跟来,但也只是在周边捡捡边角,不再像之前一样冲锋陷阵——他们在等城破的机会。
短期内看不到取胜的希望,刘风也不强求,而是按部就班的行动。已经攻下来的诸县,全都已经委任了县令、长署理地方,他也曾前往各处视察,收买人心,巩固新占领地方的统治。
这个时候,刘风迫切希望,周瑜给力一些,从水军这里打开局面。8)
第六百七十章、雾笼平湖()
而此时,被刘风念叨着的周瑜,正准备着给黄祖来上一记狠的。
四年的时间,以周瑜未雨绸缪的性格,既然明知双方之间必然会再有一战,又岂会不做准备?
在休战期间,刘风治下的长江航道依旧对荆州开放,甚至于刘表都放开了对益州商船的限制,只要按规矩缴纳费用,益州商船甚至能直接出海,然后将商品运往北方。
荆州商船自然也不例外,相比从陆上将货物运往北方要通过一处处诸侯领地,被盘剥的厉害,刘表乃至各大家族更喜欢通过水运,只要不去撩拨江东敏感的神经,商船队伍随行的中型战舰都可以视而不见。区区几艘战舰,无根之源而已,就算装上精锐水兵,也无法在刘风的地盘上掀起什么风浪。更何况,做生意嘛,都是求财,有求于刘风的上游各个世家、豪门,为了赚钱,巴结刘风都来不及,以免其封锁长江航道,又岂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事?
就是趁着这几年的休战期,周瑜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细作,以各种身份混入江夏,陆续将这一带的地形、水文等特征绘制成图,当然代价也是惨重的,黄祖对江东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很多暴露的探子被无情绞杀。但终究成效斐然,在地利优势上,黄祖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也是周瑜不虞黄祖逃出的原因。被堵在张渡湖中,要么决战分出胜负,要么黄祖只能返回西陵,依托城墙守城。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吞噬了荆州无数财力物力打造的水军舰队,黄祖又岂会将其当成摆设,不说给刘表给荆州各大家族交代,就是他自己那一关也过不去。
所以,黄祖唯有放手一搏,与江东水军决战。
但决战不是没脑子的直接冲上来正面对决,水军不像陆军,影响水战胜负的因素太多了,哪怕只是小小的风向变化,或者隐藏水底的一块暗礁,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几个月的时间里,黄祖的舰队主力没有和江东水军正面撞上,但双方之间的暗战却从未停息过。不说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出去探查消息的走舸艨艟之间的遭遇战,就是以小型楼船为艘的小型搜索舰队之间的战斗也已经发生过三次。每一次的遭遇,几乎都是以一方全军覆没而告终。
所以尽管数月以来大战未启,但双方的损失都已经不止万人,大小战舰也达到百艘以上——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小型战舰。
……
身处张渡湖中唯一的大型楼船中,但黄祖的消息来源却从未中断,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西陵城的消息,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他手中。
最近一段时间,从儿子传来的战况中,黄祖能看出西陵城的状况越来越难,虽然只是初露下风,但随着江东军源源不断的开来,若是没有契机,仅凭江夏一郡,是无法击退江东军的。
主公坐镇襄阳,宛城已成绞肉机,近一年的战争下来,不知又埋葬了多少尸骨。时至如今,大战依旧激烈,根本就没有停息的意思,荆州已近竭尽全力,也只能维持不败。
已经很不容易了,从刘表入主荆州开始,从来就没有整合过全州力量。开始是袁术占据了最富庶的南阳,荆南是豪强为主,根本就不甩荆北人,好不容易想趁着苏固、贝羽叛乱解决荆南,却让孙坚在背后狠插一刀,差点打破襄阳,未竟全功。自此,主公就和那位江东猛虎结下了深仇。
后来张济窃据南阳,总算回来了半个郡,还在汝南方面狠狠咬下了一口,但想要趁张羡叛乱时平定荆南的战略再次流产,又被身为盟友的张济捅了一刀,就连江东也趁火打劫,在江夏做过一场。
那一战,他输了,若非主公放弃了全歼敌人返回,自己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荆州从来就没有集中过全部力量一致对外,依靠荆北世家大族的支持,内压豪强,外御敌藩,能做到这个地步,主公也不负其“八俊”的美誉。只是可惜,南北要冲之地的荆州,面临的敌人太多,根本不容许主公一统荆州,否则,为何荆北的战乱就那么巧,在最关键的时候发生。
虽有恼怒,但黄祖并不抱怨。主公自有其缺陷,但谁也不是完人,就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自初入荆州,主公就对自己信任有加,以江夏之地重托于己,虽有安抚拉拢之意,但对出身安陆黄氏旁支的自己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惠。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守住江夏,不仅是为了自家性命着想,也是为了主公的知遇之恩。
沉吟了许久,黄祖终于下定决心。
……
之前黄祖一直隐匿,避免和江东水军正面冲突,周瑜一时也难耐其何。但等黄祖有了大动作,自然就落入周瑜的眼中。
小规模的遭遇战依旧在每天发生,猜出了黄祖意图的周瑜也开始移动,不断改变舰队的驻地,悄然将决战的场地转向对自己有利的位置。
双方主力战舰的位置不断接近,双方自上而下的将士都已明白,决战就在眼前。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当某一天双方舰队不期而遇,湖面突然涌起大雾。
是必然,也是巧合。
遭遇是必然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使双方回到同一个起点,是谁也不曾想到的。
这是个巧合,改变天像或许会有,但不是7阶实力的武将能够施展的。
周瑜没有再延续他一直以来的好运气,一切的部署都成泡影。
厮杀近在眼前,撤退已然不可能。黄祖和周瑜也只是下达了第一道军令,就再也看不见自己的舰队。
平心而论,这不是双方想要的结果,但却都不敢下令撤退。
兵者,诡道也,就算听见了对方撤退的信号,不亲眼所见,又岂知不是圈套。
只能前进。
对面不相识,看不见部署,指挥也就失去了意义。
唯有各自为战,凭本能厮杀。
这就是第二道军令,也是大雾消散前的最后一道军令。
……
第六百七十一章、7阶新人()
什么是危机时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但在混乱的战场上,失去联络和指挥的士兵,绝对是处于危机时刻。
水战和陆战毕竟有所区别,步军可以结密集阵型,但战舰不能,船只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还未遇到敌人,自己就发生水上事故了。
大小上千艘战舰,横贯整个湖面,覆盖十余里。猛然间大雾笼罩,失去了指挥,免不了会造成混乱。尤其是最后一道军令的下达,让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未几,惨叫声就从雾中传出,,间或有船只碰撞的巨大响声,络绎不绝。这是双方遭遇的信号,但作为主将,周瑜和黄祖却什么都做不了。他们不是没有努力,只是这雾太大,任凭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驱散分毫。
作为实力雄厚的诸侯之一,江夏即便是再建的水军,也有不少的7阶武将,至少每一艘楼船的指挥者都是。相比起来,刘风在武将方面就逊色多了,尽管利用两大建筑培养了一批7阶武将,但也做不到配置到每一艘楼船,更多的小型楼船,还只是6阶武将在指挥。江东水军强在整体的战斗力,是周瑜长期训练的结果。
特殊建筑培养的武将,未来想要再进阶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有潜力的武将,刘风都没有让他们进去,许多年来,一直处于6阶巅峰。这是刘风一直比较恼火的问题,归到他麾下的武将,只要是不到7阶,想要进阶实在太难。
但好在这些人比起那些无名的7阶武将,实力也不遑多让。但在水军中,这种人实在不多。
大雾弥漫,想要了解具体情况是不可能的,对面不识,每次有战舰相撞,都要先开口询问对方是谁,一旦分属敌对,那就是开战厮杀。
……
双方各有上千艘战舰,楼船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走舸、艨艟以及斗舰,这许多战舰,楼船的碰面也不是那么容易。
在大雾中,投石、弓矢几乎失去了作用,只能是登舰正面搏杀。
徐长杰屹立舰首,铠甲上依旧残留着血迹。
作为从最初的夷洲上走出来的人,所谓的“夷洲三杰”之一,刘风对他信任有加,一直以来,他就在水军效力。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祖先的福泽,成长到如今的6阶巅峰,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最初弱小的水军起,从最初的水军统领王语,到后来的蒋钦、周泰,直至现在的周瑜,徐长杰见证了水军一路成长的历程,对于水军都督周瑜,他是万分敬佩。可以说,直到水军掌握在周瑜手中后,江东水军才有了直面荆州水军的勇气。
作为水军中的一个中郎将,坐镇中型楼船,掌管一支小舰队,徐长杰算是水军的核心层之一了,对于周瑜的谋划,他是十分清楚的。原本计划已经走到关键,只要再过上一刻,在刘晔指挥的投石,以及周瑜的火箭天袭之下,至少能去了江夏水军两成的战斗力。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功亏一篑。
当大雾骤起,他只来得及分辨旗舰传来的最后的命令,就不得不降低速度,凭着记忆向前。
行船艰难,因为没有方向,还曾撞翻了几艘自家的走舸,规避了半天,终于遇到了一艘敌人的艨艟。
楼船靠近,钩锁住敌舰,很快就有士兵调上去厮杀。相比一艘能承载五千人的中型楼船,仅有200人的艨艟显得太弱小,顷刻间就被拿下。
或许是不小心进了敌人的阵型中,再之后,徐长杰指挥的这艘战舰,不断遇到敌人,有直接被大浪掀翻的走舸,也有艨艟斗舰,甚至连小型楼船,也在刚刚遇见了一艘。
小型楼船的战斗力不是其他小型战舰可比拟的,触不及防的碰撞,已经让徐长杰的这首战舰有了损伤。在夺取小型楼船的时候,江夏水军又一艘斗舰和一艘艨艟赶来,所以徐长杰不得不出手,尽快结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