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步天途-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位正中安坐,自然就是河源府的府台大人了。

    这三人就是河源府最高级的五品官!不论是从五品还是正五品,都是五品官!

    至于掌控一府兵丁的府尉?那是六品官,而且还不大可能是正六品上下,只能是从六品上下的六品官。

    位端坐的就这么三位五品官,两侧端坐的则是一票黄色为主,绿色镶边的六品官。而他们身后站着的这是橙色为主黄色镶边的七品官。

    至于七品以下的?抱歉,还没资格在这个时候,跟着上官们接见府里的新科秀才。

    按理七品官是可以让九品官作揖参拜的,毕竟相差两品,但可惜,这正堂虽大,却容纳不下全城的七品官啊,所以只好委屈他们不具备这个资格了。

    张仲军路上就给衙役提醒过,相信身后那六个秀才也被提醒过。所以张仲军二话不说,直接单膝下跪拱手,低头高呼:“案张弘毅,拜见府台大人!拜见学正大人!拜见府丞大人!拜见诸位大人!”

    随着张仲军的呼喊,身后六人却是直接双膝跪下双手按地的跟着报上自己姓名的拜见诸位大人。

    把学正放在第二位称呼没有错误,而张仲军他们不同的参拜礼节也没错误。

    大陈朝官场规矩:品级差距在一品内,拱手行礼;差两品,作揖;差三品,单膝跪下拱手;差五品,双膝跪下双手按地;差七品,双膝跪下磕头。

    张仲军是从八品下,和五品官的区别,按照大陈朝诡异的计算方法不是八减五差三品哦,而是从八数到五算差四品。所以他单膝跪地,拱手参拜就行。

    而从九品下的秀才,从九品算到五品,那么就差五品,所以得双膝跪下双手按地的参拜。

    这官场参拜的规矩可是把皇庭和贵族等级算进去的:皇帝、皇后、太后品,太子、太子妃、皇贵妃一品,王、王妃、贵妃二品,公爵、妃三品,侯爵、嫔四品,伯爵、女官五品,子爵、女史六品,男爵、女侍七品。

    贵族正妻和丈夫同品。官员正妻得在以皇后名义赐封诰命之后才有,一般和丈夫品级相同,赐予官员母亲诰命,则高一级的品级。得赐诰命,都得是非常得皇室看中和立下大功的官员,一般官员是没有的。

    在这样皇室、贵族、官员三个体系都使用同一品级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入内阁就是二品的阁老,见到皇帝也是只需要作揖。

    而内阁阁老要是一品官,那见皇帝也只是拱手而已!反倒是王爷见了一品阁老得先拱手行礼,不然会被弹劾!

    而把皇族和贵族也算进品级去,让最大的官员,只需向皇室顶尖的四人行礼,其他皇室成员和得先向这高品官员行礼,可谓是壮大了官员的胆气,让官员们更是削尖脑袋往上爬,对王朝的统治有很大的好处。

    起码官员们不用太在意贵族,但因为品级限制,也没法欺负高等贵族。而贵族可以欺负一下小官,却必须对高官恭敬礼貌,不然御史和皇帝是很乐意教训不知礼节的贵族的。

    因此到了一品官的地步,除非特殊情况,比如祭天地,祭拜祖宗,皇帝驾崩,请罪等,不然都不再需要跪拜任何人了,所谓的一品官礼绝天下就是这么来的。

    “免礼。”府台很是随意的摆摆手,就这么大咧咧的让7个秀才起身。

    再然后,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后,没有介绍自己,也没有介绍其他官员,就这么大咧咧的说道:“你们算是官场新丁了,我这个府台,按照惯例给你们说说事。”

    “你们成为了官员,可以继续参与省城的举人试,这个自由报名,愿意去的就去学正大人这边报名,他会把你们的名字传递上去。”府台淡然的说。

    张仲军身后的六个秀才,自然第一时间就拱手喊道:“下官要参与省城举人试。”开玩笑,他们好不容易从一府如此多的童生中拼搏出来,成了一县唯一的秀才,如何不去省城拼搏一下成为一府唯一的举人呢?

    (本章完)

第534章 愿意任职() 
要是自己成了举人,那就可以从各方各面直接碾压那个狗屁案首了!

    妈蛋,想起来真是憋屈,为毛案首的官品是从八品下?比自己秀才的从九品下,足足高了一整阶啊!

    那个十来岁的家伙,肯定是走了****运!因为秀才们的成绩都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谁当案首的只能是气运!

    可他喵的,就是这一个气运,得花费多少年来扳平啊!

    他们这些秀才都是土著,如何不清楚一个从九品下的官员,爬到从八品下需要耗费多少年时光?

    看看自己二十郎当的岁数,再看看人家十来郎当的岁数,这六个秀才能服气才怪异!

    而想要扯平这巨大的悬殊,那么就只有去成为举人了。虽然一省秀才参与,一府才一个举人。别以为一府举人就由自己这7个秀才去竞争,七老八十的老秀才也有资格竞争的。

    所以到时举人试,一府的竞争者可是比考秀才试时的一县竞争者还要多!而且成绩不好,一府名额没用掉,参与考试的秀才绝对会被人骂上三年的!

    张仲军才懒得理会后面六个秀才如何想,他在听到杨兆飞的说法后,在参考一下帝国世界的情况,自然清楚,没有靠山,还得是天大的靠山,根本就别想成为举人。

    不说其他的,单单这正堂内这些官员的子侄参考,中举的机会就大过自己这7个新科秀才。

    别说公平不公平,大陈朝都立国五百年了,现在实行的科举制度也实行了两百年。

    在场的这些官员肯定也遇到过自己这些新科秀才的状况,人家不也是忍耐着,一步步攀爬着,一直等到自己爬上高位,然后自己的后辈子孙才能得到增加中举的机会?

    既然如此,妈蛋,去浪费这时间干嘛?还不如入职,然后慢慢爬上高位,让自己子孙后辈有个靠山,增加中举机会还更理智呢!

    要是换做一般人,绝对会碰个头破血流,才定下心来,让自己成为后代的踏脚石而努力。毕竟绝大部分的人,都自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自认为自己就可以爬上高位。只有遭到现实打击后,才明白,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还是乖乖的为后代当踏脚石好了。

    于是张仲军等六个秀才说完,才拱手说道:“下官不参与举人试,下官愿意任职。”

    这话一出,原本各自想着什么事情,根本对召见7个新科秀才当一场例行公事会议的众官员,全都精神一震的看向张仲军。这一看,才很惊奇的发现张仲军的年轻,一些官员甚至现在才从衣袖里掏出一份纸张查看。

    显然他们现在这个时候,才有兴趣看一下新科秀才的履历表,之前直接就无视了张仲军他们呢。

    反倒是张仲军身后那六个秀才目瞪口呆,开玩笑啊,你这货是案首吗?如此年轻的案首居然不去省府拼一下,居然直接就要求任职了?你这不是丢我们河源府这一届新科秀才的脸?!

    有几个秀才就忍不住想要呵斥张仲军,但那府台已经摸着胡子说道:“嗯,既然这样,你们六个准备去省城参与举人试的秀才,就跟学正大人出去做登记吧,准备接受任职的案首张弘毅留下。”

    这话一出,官员们很淡定,可张仲军和六个秀才有些傻眼,正常人都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啊!

    因为按理,不是应该把不求上进的案首赶出去接受官员教育,有上进心的六个秀才留下接受诸位大人的夸奖和指导科举注意事项吗?怎么结果彻底反了过来?

    只是府台的话一说完,那个本命线是红色的学正,就麻利的起身向府台和府丞行礼,然后在众官员齐刷刷起身的恭送下,领着那六个不知所措的秀才离开了正堂。

    只是张仲军敏感的察觉到,那位学正离开时,用若有所思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自己,那目光让张仲军有些发毛的感觉。

    而更让张仲军诡异的是,那些在正堂站立的七品官,也纷纷向大人们拱手,然后有序的离去,最后正堂内就剩下两个五品官和十来个六品官还端坐着。

    更让张仲军惊讶的事情也出现了,府台大人居然喊道:“来人,给我们的新科案首添个位置。”

    随着声音落下,立刻就有一个衙役双手捧着一张沉重的太师椅,一个衙役捧着小桌子,一个衙役端着茶水健步如飞的进来,像是早有规矩似的摆在正堂下首。

    张仲军同样敏感的察觉到,这三位差一丝就要踏入真元镜的衙役,居然对自己流露出恭敬的神态!

    “坐吧,后面事情还蛮多的。”府台大人随意的摆摆手。

    “是,谢过大人!”张仲军行礼,然后小心的坐半个屁股,但他却有些惊讶的发现,现在堂内留下的六品官和五品官,都变得随意起来。

    之前他们各个正经端坐,腰杆笔挺,边上桌上的茶水都没动一下,可现在呢,却一个二个的都把腰靠在椅背,甚至还翘起二郎腿的喝起茶来。虽然还没有说话,但一股轻松的气氛自然呈现在这正堂内。

    “人老了,没啥精力,让我们的府丞陈易超大人跟你解说吧。”府台也把腰靠在椅背上,并且还从衣袖里掏出一把扇子打开轻轻扇动着。

    “呵呵,老大人老当益壮呢。”府丞先是拱手笑了一下,然后对张仲军说道:“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在场的诸位大人吧。”

    张仲军立刻弹起来,很是恭敬的垂手而立。这个动作,让在场的官员都含笑点头,甚至还有官员出声笑道:“很懂规矩的官场新丁啊。”

    随着府丞的介绍,张仲军也在心头感叹起来:“妈蛋,敢情留下来任职,才算是真的被接纳进官场,反倒是要去省城科举的家伙,直接被屏蔽在官场之外,不把他们当作官,而是还当作学子啊。”

    “也是,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家伙,在这集中全天下精英的官场中是不受待见的。还有,他们一次考不中,肯定会想着考第二次,估计青春就这么费在考场上。而他们要是考中了,那么也属于省城官场,怎么看都和府城官场没关系。这就难怪府台他们不怎么搭理那六位要继续考试的秀才了。”

第535章 朝廷的底气(一)() 
“看看现在,自己就知道了府城主要官员的名讳,也知道哪个部门由哪位官员领管,不过诡异的是,为毛要把学正给赶走?难道学正在府城的权益只是三年

    还别说,这里面可是包含了河源府六房的主事,还有巡检、衙役、城卫等武装力量的老大。可以说河源府的权势人物就在这个正堂内,而拜见了他们的张仲军,也算是真正踏入了河源府官场。

    介绍诸位官员给张仲军认识后,府丞又噼里啪啦地给张仲军介绍着官府的机构以及这些机构的权力范围。废了一通口水后,这府丞最后来了一句:“等下你去领一份内部资料,大陈朝机构部门划分和权力划分都有详细介绍。”

    张仲军有些冒黑线,妈蛋,既然资料里有的内容,那你干嘛噼里啪啦说这么多,不是浪费时间吗?

    府丞闭嘴了,一直淡然喝茶的府台重新坐正身躯,随着府台的举动,其他懒散怎么舒服怎么坐的众官员也端正了坐姿。

    “张弘毅,你有没有疑惑,我们大陈朝的统治权只在城市,乡村根本不去理会,任由那些帮派侵占争夺割据的事情?”府台淡淡地说道。

    张仲军毫不迟疑地点点头:“下官确实有这些疑惑,只是传言众多,根本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而且其中许多传言,让下官有些迷茫。”

    说着这些话,张仲军心头猛跳不已,因为他察觉到自己有可能知道这个天下格局形成的原因了。

    以前张仲军就觉得奇怪,虽然传言中,对于帮派能割据一方,说的是帮派的强大武力,而朝廷能够保持住对城市的管辖权,也因为朝廷的武力,双方都不想因此而争斗,所以才会形成现在这朝廷管城市,帮派管乡村的格局。

    但是张仲军怎么都是经历过好几个世界,甚至还坐过最高位置的人,他可是非常清楚,一个从古以来都是大一统的国家,可以允许帮派份子出现,甚至可以无视这些帮派份子侵占国家的利益。

    但任何一个有实力的政权,都不会允许帮派份子占据地方,形成一种独立割据的局势出来的!

    这个大陈朝的帮派,可以自己收税,可以自行调动势力范围内的人力,可以自行任命管理机构,最重要的是,还能拥有自己的武装。

    这一切看下来,和一个独立的武装割据军阀势力没有什么区别了。

    如果朝廷虚弱,没法奈何也就算了。可大陈朝虚弱吗?衙役都有大票大票的筋骨境巅峰的人存在,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