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运动员-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风全在右臂和右腿的带动下,扭转自己的身体背对横杆。

    当头部、肩部越过横杆之后,迅速完成了仰头、倒肩、展体、挺胸,等一系列动作。然后,快速收拢双腿,在横杆上方形成了背弓姿势。

    与此同时,风全让自己的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待身体重心移过横杆之后,迅速向上方甩腿越过横杆。当整个身体都已经越过了横杆之后,风全的背部率先接触到了缓冲垫上。而那根顶端距离地面1米77的横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晃动,依旧安静的悬挂在那里。至此,风全便完成了一整套堪称教科书一般的背越式跳高动作。

    很快,场地上的裁判员,便迅速的举起了手中的白色旗帜,就像比赛场上的“法官”一样,宣布着风全在1米77这样的一个高度上,完美的一次过杆。

    当风全在横杆之上完成背弓姿势的时候,他的身体与横杆之间至少还有15厘米以上的距离。而且,这还是风全在并没有全力起跳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一跳。

    如果换到风全穿越之前,在1米77这样的一个高度上,他依旧还是会选择免跳的。虽然风全在过往比赛当中的最好成绩,也不过只有1米92而已。但是风全在平日的跳高专项训练当中,却从来都没有练习过1米80以下的高度,而且还是百分之百的一次过杆……

    其实,以风全的身体天赋,他在跳高项目上所应该达到的个人最好成绩,远非1米92这个高度而已。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风全在跳高项目上,过于依赖自己的身体天赋,而忽视了在技术细节方面的雕琢。

    而另一方面,就与风全在跳高项目上的第一高度的选择上,有着一定的关系了。

    凡是接受过一定的运动训练的人,都很清楚热身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运动员的热身做的不够充分,便很容易在训练或是比赛的过程当中,遭遇伤病的侵袭。

    不过,对于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尤其是跳跃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不仅在比赛开始之前要做到充分的热身。而且,还要将身体调整到一个十分适宜比赛的状态,才能使得自己在比赛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举个例子来说,在冬季有过驾车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将车辆启动之后并不能马上就将车辆开走,而是要在原地等待一小段时间,等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到1000转以下(最起码也要接近1000转),并且车辆的水温略有升高之后,才能将车辆开走。否则的话,不但车辆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功率,而且还很有可能对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或许,这个比喻并非十分恰当,不过风全在以往比赛当中,当横杆提升到1米80之后,才开始自己的第一次试跳的做法,还是对他的比赛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其绝对实力尚无法达到2米以上的高度时,即便在赛前已经做足了热身,但是过晚的开始试跳,还是很难使风全的身体,在横杆提升到1米90左右的时候,达到自己最佳的比赛状态。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风全在此前多次参加的比赛当中,始终无法超越1米92以上的成绩。

    @@@

    本以为风全会在横杆提升到1米80之后,才会开始比赛的岳文俊教练,却在现场裁判准备将横杆提升到1米77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风全竟然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并且朝着裁判员的方向走去。

    “这小子竟然从这个高度就要开始试跳了。呵呵,真是没想到啊!看来这个浑小子是真的成熟起来了啊,竟然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项目上,也变得谨慎了啊……”

    七八分钟之后,当岳文俊看到风全仿佛教科书般的完成了试跳,并且近乎完美的一次成功过杆之后,不禁攥紧了自己的拳头。

    起跳、转体、倒肩、展体等动作的完成都极其到位,并且各个工作之间的衔接也显得极其顺畅。对于指导了风全多年的教练来说,风全这第一次成功的试跳,给岳文俊留下的只有念头:“这小子,不但偷偷加练了起跑技术和投掷项目的技术,竟然在自己擅长的跳高项目上,也偷偷的加练了……”

    对于岳文俊这样,一个辛勤的在运动场上耕耘了多年,并且以指教严格,甚至严厉的教练来说,如果自己的弟子在训练之余能够偷偷加练的话,哪怕这个弟子终其一生,也无法获得多么辉煌的成绩,他也依旧会感到非常欣慰。因为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有着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只要肯努力,哪怕这名运动员的极限“很低”,他的指导教练也不可能对其进行苛责。

    因此,当岳文俊看到风全的过杆技术相比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之后,除了激动的攥紧了拳头之外,双眼之中似乎还闪烁着一丝的晶莹……

23章:好友的“危局”() 
成功的越过了1米77的高度之后,风全便朝着运动员等待区走去。就在风全走到了自己的位置附近,好友赵峰起身与其击掌送上祝福的时候,运动员等待区域内,再次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还以为有人跟我一样,要在1米80之后才开始试跳呢。可惜啊,本来还以为跳高项目的竞争会很激烈呢,现在看来想要找个对手还是挺难啊……”关和友双手抱胸,好像一根巨大的“豆芽菜”一般比直的坐在长椅上,对身边的一名相熟的选手说道。

    关和友身边的那家伙虽然并不是东北人,但却学着东北口音“捧起了臭脚”说道:“那是必须的啊!在跳高项目上,还有谁能和关哥你相比啊……”

    其实,如果单看跳高这个项目的话,关和友说出上面的话来,还真不仅仅是嚣张的挑衅话语而已。在几个月前进行的城运会预选赛当中,关和友是唯一一个,在全能项目的跳高比赛当中,跃过了1米98的高度的运动员。而且,他还只是用了一次的试跳机会。如果不是在这个高度之后,就剩下他一名运动员的话,关和友做出2米以上的成绩,也没有什么问题。

    而排在二三位的何以翔与风全,则分别只有1米95和1米92的成绩。

    不仅如此,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身高达到了1米90以上的关和友,还曾经做出过2米10以上的成绩。因为在跳高项目上的能力比较突出,关和友所在的首都田径队,甚至动过将其“交流”到跳高组当中去,让其专职练习跳高项目。

    与十项全能这个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落后地位的项目相比,我国的跳高项目还是有过成绩的。毕竟曾经的中国跳高名将朱建华,还在奥运会以及世锦赛上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而且还有过打破世界纪录的惊人之举。

    与风全在跳高项目上十分依赖自己的天赋不同,虽然关和友的身材十分有利于他在跳高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相比于依赖身高天赋,关和友在日常训练当中,更加注重雕琢自己的技术。也正因如此,关和友才能在跳高项目上,拥有着堪比专业跳高运动员的实力。

    因此,面对关和友的再次挑衅,风全并没有做出任何语言上的反击,因为他十分清楚,即便有着“最强运动员”系统的帮忙,自己目前在跳高项目上的实力,也很难有把握战胜对方。与其如此,又何必与对方做口舌之争呢。如果,高调回应对方的挑衅,结果在比赛中却输给了对手,岂不更是自取其辱?

    @@@

    在1米77这个高度上,除了继续选择免跳的关和友,以及在前一个高度已经被淘汰的运动员之外,其余19名运动员当中,包括风全在内有10人都是一次过杆。而剩余的9人,将各自还有两次机会,用来挑战1米77这个高度,在这其中就包括了风全的好友赵峰。

    其实,如果不是在最后的甩腿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剐蹭到了横杆的话,赵峰便可以像好友风全一样,一次试跳便可跃过1米77的高度了。可惜,比赛的局面是不会因为“如果”而发生改变的,所以赵峰也只得寄希望与在第二次试跳当中,能够成功跃过这个高度了。

    在剩余的9名挑战1米77这个高度的运动员中,赵峰很巧合的排在了靠中间位置的第五个出场。

    前两个第二次试跳,挑战1米77高度的运动员,都是有惊无险的跃过了横杆,获得了挑战下一个高度的资格;而排在三四位的两名“挑战者”则是直接将横杆给撞了下来。

    就这样,轮到了暂时排在第五顺位的赵峰出场了。

    @@@

    虽然不远处依然会时不时的传来一些“不太和谐”的挑衅声音,不过坐在运动员等待区,正在为挑战下一高度而积聚体力的风全,耳朵仿佛安装了“过滤装置”似的对于挑衅表现的毫无反应。

    而不和谐声音的制造者关和友,看到对方“并不接招”便以为对方已经认怂了,既然如此,他也就没有了再继续挑衅的兴趣。其实,挑衅或是垃圾话对喷,也是需要对方“配合”的,不然一个人在那里不停的“哇啦哇啦”个没完,对方就是不接招,那自己不就好像个“复读机”了似的?

    其实风全到并没有认怂,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好友赵峰的身上,而根本没时间去理会关和友那无厘头的挑衅。

    由于对赵峰的各项目能力都很了解,因此在他看来,即便好友在跳高项目上的实力与自己相比要逊色一些,但也不至于在1米77这样的一个高度上,就会如此的吃瘪。

    平日里在一起进行训练的时候,赵峰在跳1米77的高度时,如果在全力起跳的情况下,赵峰在横杆之上完成背弓姿势的时候,他的身体与横杆之间至少也还会有10厘米左右的距离。换句话说,只要没有重大的失误,以赵峰的实力在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即便是跃过1米85左右的高度,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刚才在赵峰第一次进行试跳的时候,风全却清楚的看到,当赵峰在完成背弓姿势的时候,他的身体几乎就是擦着横杆而过的。否则的话,赵峰也不会因为慌乱,而在最后的甩腿动作时出现失误了。

    经过了简短的分析,风全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赵峰一定是因为刚才在铅球比赛的时候,因为过于兴奋导致的受伤而影响到了跳高的比赛。果真如此的话,对于自己的好友赵峰来说,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就在风全还在为自己的好友感到担忧的时候,赵峰开始了自己在1米77高度上的第二次试跳。而坐在运动员等待区内的风全,也随之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好友的身上。

    赵峰助跑、起跳都完成的很不错,紧接着的转体仰头、倒肩、展体、挺胸等动作也算得上标准。

    在完成最为关键的背弓姿势的时候,赵峰的背部接剐蹭到了横杆。虽然并没有将横杆直接撞掉,但是横杆在赵峰的背部接触到缓冲垫之后,还是在晃动了几下之后,最终与赵峰一样落在了缓存垫上……

    “啊!真是倒霉!”缓冲垫上的赵峰,看到横杆与自己一起掉落下来之后,怒吼道。

    而坐在运动员等待区内的风全,也是在赵峰起跳之后猛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而当横杆落到缓冲垫上的时候,又有些颓然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如果赵峰无法在第三次试跳中跃过1米77的高度,那么他在跳高项目上的成绩,就将遗憾的定格在1米74的高度上了……

    @@@@@@@@@@@@@@@@@@@@@@@@@@@@@@@@@@@@@@

    由于跳高项目的特殊性,在这个项目上的剧情可能会比其他项目长一些,还请那些觉得节奏有些缓慢书友们见谅。

24章:改变,带来惊喜() 
在赵峰之后出场的四名运动员中,也只有1人成功的跃过了1米77的高度。于是,包括赵峰在内的6名运动员,将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挑战1米77这个高度了。否则,他们便将提前结束自己的跳高比赛了。

    而就在赵峰第二次没有跃过1米77的横杆之后,风全便迅速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径直走向了正在跳高场地附近,反复做着技术动作演练的赵峰。

    “嘿,哥们!你的脚伤是不是影响到了发力?”风全关切的询问道。

    “嗯,即使我忍着疼痛,可还是无法做到完全发力。不然我也不至于在这么个高度上,就那么铁杆啊……搞不好这个项目结束之后,我就又要掉到前五开外了……”赵峰无奈的摊手道。

    “得了,你现在就别想那么多了,还是想办法争取在最后一次试跳的机会里,把1米77给拿下吧。”风全开口说道。

    “可是你也看到了,我现在即使全力起跳,也基本上是贴着横杆过。只要动作稍有失误,或是甩腿稍微慢一点,就会失败……”

    “哎,这也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