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沈云在倭奴身上做的一切简直比神还要仁慈。

    开颅后的脑壳,带着红色血丝的眼珠,一截赤紫一截血红的舌头这些都如展览品一样摆放在试验场的个个瓦罐里。

    还有血淋淋的大肠,被剥了皮研究皮肤结构的赤//裸尸体,包括撕掉头皮的脑袋可以说倭奴是这个时代最了解人体构造的民族,但同样是这个时代最骇人听闻的残忍民族!

    即使如孙亮、宫三这样见过战场尸山血海的人,都差点当场呕吐出来,更别说时迁、百晓生、公孙胜之流了,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吃肉的心情。

    当本正秀招认,明治让她将五具携带有乙型肺炎病毒的尸体交给了鼬组的本正明,然后由他带到渤海郡时,沈云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立即让宫三通过最快的方式告诉渤海府萧太守。

    不得不说,宫三的通讯手段的确快速,才第二天,渤海郡的消息就传回来了。不过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瘟疫已经开始蔓延。

    沈云急的直在原地打转,宫三道:“侯爷,虽然通过倭奴本正秀招供,再加上暗卫的帮忙,我们找到了其中四具瘟疫体,但瘟疫已经扩散开来,根本无法遏制。胡公殿下的意思是,立即疏散整个渤海郡的百姓,飞骑军全体撤出渤海,将渤海造成无人区,如此才能避免瘟疫进一步扩散!”

    沈云急道:“可是这样一来要死多少人?”

    宫三冷酷地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死个十几万大汉也不会伤筋动骨。殿下已经封锁了所有港口,禁止任何人离开渤海郡。”

    “妈的,都是倭奴”沈云焦躁地骂了一句,然后道:“胡公殿下有没有说怎么处置这些倭奴?”

    宫三冷冷一笑:“胡公殿下说,一切由侯爷做主。至于倭国还存在与否,他不放在心上---想必礼部也不会在乎从今往后少了一个朝贡国!”

    “既然如此,”沈云牙齿一咬,恨声道:“从今往后,若有再提倭人者,再唱倭国国歌者,再穿倭国服装者,杀无赦!另外,请胡公殿下将高丽村帮我解决掉!渤海郡内,我不想再看见任何一个自称非汉人的人!”

    宫三森森说:“侯爷放心,胡公殿下已经做了。”

    现在沈云最担心的就是在渤海府的沈氏族人以及在釜山的母亲和鄢周二人。

    这时,时迁从门外冲了进来,叫道:“侯爷,倭奴本正秀求见侯爷!”

    沈云怒道:“将那该死的倭奴贱种给我扔出去喂狗”

    “侯爷,她说她有办法遏制瘟疫蔓延”时迁小心翼翼地说。

    沈云一怔,然后一把推开时迁,疾步冲了出去。

    分割线

    “侯,侯爷,这是乙型肺炎病毒的解药,服用之后虽不能马上痊愈,但能延缓病毒的发作时间。再细加调理,身体强健者必能活下来!”

    本正秀垂眉顺目地站在沈云面前,脸上带着谄媚的笑。

    沈云知道,这乙型肺炎病毒是明治发明的,看来明治在穿越前肯定是个病毒学专家,不然他不可能在没有玻璃、没有显微镜,也没有别的现代化医疗设施的情况下研制出这种散播速度极快的病毒。

    至于明治之前的真正身份,沈云已经无从探究,但他知道,眼前这个被时迁调教的极其乖顺的前倭国王后绝对也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病毒人才。

    她与石老三倒真是天生一对。

    沈云幽幽想着,然后将手里的药丢给宫三:“让石老三先验一验,然后以最快速度送到渤海郡,同时按照配方全力赶制。”

    “喏。”宫三不敢耽搁,立即出去办理。

    这时沈云才拿眼睛稍微瞄了一眼这个女人,她的脸上还有一些伤痕,有一道不知道怎么造成的伤疤从右耳耳根处划拉到嘴角,可以说已经破相了。这样的女人,又是倭奴,即使她曾经贵为王后,估计也没有人会娶她了,当个奴隶狗倒是不错。

    “时迁,将这个女人带去给石老三,做个小手术,我不希望看见她以后怀有倭奴血统的杂种!这条奴隶狗以后就交给你和石老三了!”沈云说完便起身离开。

    本正秀一听,顿时知道自己的命算是保住了。虽然以后不能生育,但起码性命无忧,也不用再被千人骑万人跨,顿时感激地跪下来,朝沈云的背影不住磕头:“谢侯爷,谢侯爷不杀之恩!”

    时迁也在后面喜笑颜开地抱拳道:“谢侯爷赏赐!”

    分割线

    倭奴灭族了。大汉帝国的礼部诸国名册中,倭国被彻底除名。

    当然,这场灭倭之战并没有引起太多汉人的关注。前后历时不足两个月,动用兵力不过四五万,怎么看都算是一场小战役。

    对于大汉的各个属国来说,汉军的强大再次被无限神化。它们对汉帝国的敬畏愈发深重。当年的朝贡也比往年更加积极。

    而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也从这次战争中发现了汉帝*队的极大漏洞。还有汉人在这次战争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发现暂时还没有传到西方最大的城市罗马,但大汉帝国乙等军团的虚弱却已经引起了包括皇帝在内的许多朝臣的注意。

    沈云在十月十五日启程回渤海郡,但在釜山,他兴冲冲的赶到沈思兰别院时却没有见到鄢如月和周惠。

    “公主殿下和鄢姑娘三天前被胡公殿下亲自送回雒阳了!”宫三如是说。

    至于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瘟疫。

    当然,在沈思兰的别院里,沈袁氏也不在,她居然和沈思兰赶回渤海府了!

    同时还留下沈武,转告沈云说:“立即回雒阳去读书,渤海的事不用他操心了!另外,记得要把如月给我带回来!”

    措辞极为严厉,又透着古怪。

    不过沈云知道,沈袁氏这是担心自己被瘟疫传染,但渤海府是沈氏的根基所在,不能没有人坐镇。于是母亲宁愿自己犯险也绝不让他有丝毫闪失,这是一种自私的母爱!

    沈云本想不听母训,直接先回渤海府的。但是却在这时收到一封从雒阳寄来的书信。

    信是方誊写的,就是这封信让沈云决定先回雒阳!

    不过沈云担心母亲的安全,还是将石老三、时迁等人都留在了渤海,自己带着百晓生和沈武回雒阳。

    至于宫三,他要回胡公殿下身边听命,会不会去雒阳,什么时候去都不是沈云所能知道的了。

    还有一个刘桢,他就更不是沈云所能管的人。他现在是还留在扶桑州,但听宫三说,胡公殿下已经下了极其严厉的申斥令,强调他和两百学员兵回渤海郡接受惩罚!

    只能祈祷他不会被胡公折腾的太惨吧!

    另外,自己在渤海郡冒充羽林暗卫少校,又在扶桑州擅自招降纳叛的事,胡公殿下都已经知道,想必皇帝也是知道的,这次回雒阳又要面对什么?

    沈云很是迷茫。

    望着波涛滚滚的东海,沈云心里一直无法平静。

    回雒阳,自己要面对的事情实在太多。最关键的就是杀父仇人,大汉帝国的皇太后!

    她可比倭国的王太后难对付多了!

    虽然王和皇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和权力却是天壤之别。那个倭国王太后现在被打断手脚,赤身*挂在江户城城门上,谁都可以上去摸一把、上一次但大汉帝国的皇太后能这么做吗?

    沈云想都不敢想。

    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枉为人子。这又该怎么报?

    周惠一旦知道自己怀揣着报仇之心,准备害她皇奶奶,她还会这么爱自己么?

    一切的一切还有着太多的未知。

    茫茫东海,万顷波涛,却无法舒解沈云心头挥之不去的浓郁愁绪。

    不过,泱泱华夏所受的耻辱应该不会再让这万顷波涛再为之哭泣了吧?

    毕竟,倭族已经永远消失了

    分割线

    帝国余威之卷结束。

    敬请期待西方惊雷之卷

【第一章 忆相逢,梦与君同】()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鄢府,列翠轩,雕梁画栋的回廊,假山石林在望,廊下清池游鱼时浮时潜。

    已是冬季,天上下着些些雪,不甚大,但却贵在轻灵。在这片天地间,仿佛一切都变得唯美了。

    鄢如月身穿淡黄色对襟袄,素色长裙及地,秀发散在两鬓,淡雅如菊地坐在回廊的栏杆上,屈着一条修长的腿儿,头倚在膝盖上,洁白的笋指无意识地拈起栏杆上雪,又丢入水中,激起清池游鱼一阵摆动。

    她回来已经快三天了,却是谁也不想见。

    母亲鄢曹氏的贴身婢女小翠远远地站在回廊一头,望着有些魂不守舍的小姐,也有些叹息,一咬牙,还是轻轻走上前道:“小姐,少夫人让你一起去赴宴”

    “不去!”鄢如月圆润的唇间吐出两个字,然后继续痴痴地望着清池游鱼。

    小翠其实不小了,今年也有三十出头,她是十二岁当陪嫁丫鬟一起虽鄢曹氏嫁进鄢家的,这个小姐是她从小看到大,如今看她这个模样,心里也是有些酸楚,劝道:“小姐,你私自离家出走,老爷已经很不高兴了,如今既然回来,你又不想去学校上学,那就多陪陪少夫人吧!”

    鄢如月抬起头,闪亮的水眸中满满都是委屈:“翠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反正,我就是不嫁!不管他是临淄侯还是淄川侯的公子。我都不喜欢,我坚决不嫁!翠姨,你是看着我长大的,你也不想我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吧?那样不会幸福的!我不想重走我娘的老路啊”

    “胡闹!”一声粗厉的怒喝从回廊一头传来。

    小翠回头一看,顿时紧张地裣衽行礼:“老爷!”

    鄢准从回廊那头快步走了过来,墨绿色的袄和头上黑熊毛裘制作的顶冠让他倍显威严。

    见父亲快步朝自己走来,鄢如月也怯怯地离开栏杆。在原地站好。裣衽行礼,轻轻道:“月儿见过父亲大人!”

    鄢准重重“哼”了一声,斥喝道:“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什么叫重走你母亲的老路?那临淄侯家的大公子武艺超群,乃是大汉军中首屈一指的猛将。淄川侯家的二公子则是文采斐然,帝大有数的才子,这两家人都争着下聘礼娶你过门,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你嫁过去必然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又有何不妥?”

    鄢如月低着头,但语气却一点不服软:“父亲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临淄侯家的大公子张士只是一介莽夫,整日只知好勇斗狠。全无其父的稳健与厚重。而淄川侯的二公子孔慎只是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帝大早就颇有恶名,这种人怎能嫁?”

    “放肆!”鄢准气的脸都绿了,扬起巴掌就要扇下去。

    鄢如月此刻高昂起头。望着父亲那怒火膨胀的双眼,怡然不惧地说:“父亲大人,你就算打死女儿,女儿也决计不嫁的。女儿早已心有所属,今生非君不嫁!”

    鄢准气急反笑,扬起的手放了下来:“哼,那沈云文不成武不就,论武比不上张士,论文更不及孔慎万一,他那名声更是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要臭,这样的男人到底有什么能让你对他死心塌地?更何况,他得罪了太后”

    说到这里,鄢准的话忽然戛然而止,怒火正炽的眼神倏然消逝,似乎想到了什么。

    鄢如月没有注意到父亲的神色变幻,听见他诋毁自己的心上人,顿时反驳道:“父亲大人此话有失偏颇,渤海侯如何就文不成武不就了?扶灵归宗,是为孝;不畏倭寇,是为勇;代国东征,是为忠;替民申冤,是为仁。试问这忠孝仁勇皆备的男子世间有几人?至于他的文采,父亲大人交游广博,难道没听过将进酒吗?‘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够了!”鄢准爆喝一句,冷冷道:“总之,我不会同意这门婚事!你想也不用想了!”

    言罢,他怒气冲冲地拂袖离去。

    鄢如月怔怔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心下黯然神伤。

    小翠在一旁轻声道:“小姐,这首诗真是那渤海侯所做?”

    鄢如月展颜强笑:“当然。翠姨,你说世间男子还有谁能抵得过他不成?总之,这辈子我非他不嫁!”

    小翠轻轻叹了口气:“可是小姐,老爷决定的事又有谁能改变呢?更何况,渤海侯惹得太后不快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啊!”

    鄢如月柳眉一挑,道:“那又如何?整整一个倭国都奈他不何,莫非到了这天子脚下,他还不能一展心中抱负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