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的,那日子真不是人过的。不过我听说这一届新兵里,有一个怪人,才进马棚五天就过关出来了。还在这里挑走了一匹枣红色的河套良驹!”万事通钟离泗打听完消息后回来跟沈云等人讲述。

    “哦?五天就过关了?他家里不是养马的吧?”庞通不信地说。

    “我也这么问啦!可人家说不是,那也是个贵族子弟,对了,还他娘的是个女的!”钟离泗丧气地道。

    也是,他们五个人在马棚里关了一个月才总算出关,可人家五天就完成了,这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说起来,他们五个人中,钟离泗是最早可以出关的,在十五天左右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达到要求,可他觉得自己先出去不够意思,于是就继续待在马棚里跟兄弟们在一起。最慢的是庞通。最后还是勉强过关。

    不过也是这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五个人的感情也变得亲密无间起来………除了钟离泗会不时挤兑庞通外。

    负责帮他们挑选马匹的是马场的一个老兵,姓陈,少尉军衔。今年已经快五十了,不过体格还是很健壮,从他脸上的刀疤可以看出,这人在当年也是骑兵中的佼佼者。

    陈少尉打量了五人几眼,托着下巴说:“你们四个人的马好选,不过你嘛,”他着重在庞通身上看了一会儿,无奈道,“搞头牛给你骑还差不多!”

    庞通是个好性子,别人讽刺也不着恼,笑眯眯地对陈少尉道:“您老费心,要是能找一头跟马一样快的牛,我也认了。”

    陈少尉被他说的笑了:“还真有,你真要?”

    庞通顿时胖脸一垮:“呃,长官,你不会真想让我骑着头牛上战场吧?”

    钟离泗顿时拍掌大笑:“哈哈,没让你骑头猪就知足吧!长官别理他,就给他那头跑的跟马一样快的牛!”

    “你就损人吧你!”陈少尉瞪了钟离泗一眼,倒也没多说什么。

    一行六个人骑着马场的马匹,赶了两个时辰的路,终于来到马场的马匹聚集点。已是寒冬,马匹掉膘厉害,不过这也是产仔的高峰期,所有母马都会被聚集起来产仔。

    当然,沈云等人不可能抱着小马犊去驯化,那至少需要三四年才能供人骑乘呢!

    陈少尉给他们挑的,都是已经出生三年左右的小马驹,这个时候的马驹已经不会缠着母马,体格也算长开,但还不够健硕,正是好调教的时候,再训练个三两月就能成型。那时候跟骑士的感情也最深厚。是驯化战马的最佳时间。这可都是经验之谈。

    当然,作为战马,除了生长时间外,最重要的还是血统。在大汉帝国,最优良的战马当属河套马。河套马高大健壮,爆发力强,短距离奔跑绝对不逊色所谓的欧洲战马。特别是圣祖西征之后,引进了马匹配种,将之放养在河套平原上,数百年下来,不断进行着这种改良工作。现在的河套马比历史上最顶峰时还要优秀。帝国百分之九十的战马都来自于河套。沈云他们这次来,也主要是冲着河套马来的。

    不过陈少尉这次给他们介绍的,却并非河套马。

    “长官,这匹好像是中东大宛马跟河套马的混种吧?”赵信蹙着眉头,看着眼前这匹还在摇头晃脑撂蹶子的棕黑色小马驹道。

    对于被关了一个月马棚的众人来说,一眼从体型、蹄壳、口齿等方面看出马的来历并不难。

    陈少尉点点头:“是啊。这是匹好马啊!你们谁要?”

    钟离泗上下打量了几眼,又掀开小马驹的嘴,摸了摸牙槽,甚至从小马驹的嘴里沾出点唾沫放在鼻端闻了闻,最后道:“长官,这马的口齿快四轮了,还长成这个模样。怎么能说是好马呢?我可不要!”

    赵信也是看出了这些,所以道:“是啊,长官,这马四岁了还这么矮小,当驽马还差不多,当战马差了点吧?”

    沈云也颇觉好奇,走上前仔细打量起来。按常理来说,大宛马和河套马的混血。出来的不敢说百分之百良驹,但四岁的时候也应该能长到一米八左右(从马头部到脚步开始算),体重应该达到四百五十斤左右。可眼前这匹马,明明已经四岁了,但只有不到一米七,体型瘦弱,大概只有两百八十斤左右。

    当然。战马的挑选还得从马匹骨骼的生长情况和后来的发育潜力来选择。沈云仔细摸了摸这匹马驹的四肢和脊背,顺直平滑,毛色也棕黑中带着闪亮色,无论是外型还是内在。都是一匹良驹的体质,但为什么四岁了却还长成这样?实在让人费解。难道是变异了?

    陈少尉看他们五个人都看过了,还是没人开口说要,便有些惋惜地说:“其实这匹马是我亲自挑选配种马匹,还亲自帮它出生的,刚出生的时候我也觉得它一定是一匹良驹!但不知道为什么,都四岁了,依旧这个样子。若是再过几个月没人挑选它,我就只能将它放到驽马里去了”

    沈云深深看了一眼这个老兵,想不到他还是个生物杂交学爱好者。从这个老兵眼中能够看得到他对这匹小马驹付出了许多心血。每次有人来挑选战马,他都会将这匹马首先牵出来供人挑选。但次次都只能无奈地将它牵回去。

    小马驹似乎也感触到老兵的感伤,居然凑了上来,马鼻响了几声,伸出舌头在老兵脸上使劲磨蹭。

    钟离泗上前拽了拽缰绳,马驹却不耐烦地甩头,然后重重一个响鼻,唾液喷了钟离泗一脸。

    “哈哈哈,该!让你不选人家还扯来扯去!”庞通一边哈哈大笑。见钟离泗出臭,庞通总是第一个上的。

    众人哄笑声中,沈云却从马驹细长的眼睛里看到一抹不屑!

    是的,就是不屑!

    那抹眼神很奇怪,几乎类人!

    在马棚里待了这一个月,沈云不敢说阅马无数,但也经手了数百匹马,但却从没有一匹马露出过这种神色。

    “这马我要了!”

    众人还没笑完,沈云突然开口道。

    方誊愣了一下,道:“渊让,这马怕是异种,再也长不大了。当战马的话有点”

    方誊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很明显。

    陈少尉也奇怪地看着沈云:“士兵,你真要这匹马?”

    沈云笃定地从陈少尉手里接过缰绳,看着这个才到自己胸口的小家伙笑道:“你也说了,这是个异种,没准再过几个月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陈少尉也非常高兴,自己精心培育的品种有人看中,立即乐呵呵地去帮马匹过户了。

    接着其他四人都挑选了自己的战马,然后还去备马区挑选了备马。备马主要用途在行军,当然也有战马死亡或者受伤时充当战马的,不过那种情况较少。所以备马挑选上,一般都会选择即将成年的马匹,速度是其次,关键是耐力要好。当然,像滇马、川马、藏马那种耐力虽好,但实在矮小的马种是不能做备马的,只能作为辎重马或者后勤马。

    最后五人都挑了河曲马作为备马。这种马耐力不错,吃的少,甚至嚼草根都能存活很久,而且河曲母马的产奶量不少,行军途中能够作为后勤补给的一种。按照后世的说法,河曲马应该算是蒙古马的一种,但不是全部。这种马在行军中,一般采用母马。因为母马除了能提供马奶,还能找路。对于茫茫草原、荒漠甚至戈壁,能有一匹认路的马,绝对是值得庆贺的事。

    当然,真正的战马其实都是公马,不过是要进行手术阉割的。还有繁殖能力的公马在战场上会很狂暴,骑士很难驾驭。比如沈云这头小马驹就是公马,不过它的性格实在很温驯,怎么看都不像一匹杂交后的公马,沈云也就暂时没给它动手术。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这匹温顺的小马驹,沈云没少被钟离泗等人嘲笑。不过在三个月后,他们都笑不出来了,甚至深深后悔当初没跟沈云抢这匹战马!(。。。)

【第五十八章 云外堡,飞骑军至】() 
ps:一万一千字大章节更新啊!不过收费还是按照一万字收的,累死我了!!看在我还算勤勉的份上,向大家求票!!!

    众所周知,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王牌!没有骑兵的国家注定要挨打!

    对于这一点,第一个提出以骑克骑的汉武帝就曾说过,“备武制夷,非十年之功”。

    要一个人在马上不掉下来,三天就能锻炼出来,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合格的骑兵。“骑马不坠”只是骑马的基本功,“随马起舞”才是高明的骑术。而学会了骑术只是成为骑兵的基本条件,之后还需要无数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而这个时间,非数年乃至十年的训练不可。

    汉武帝第一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是在元光六年,即汉元73年。在那次反击中,汉武帝用的就是骑兵,精骑五万余!为了这次反击,整个大汉足足准备了十四年!十四年,汉武帝才训练出五万骑兵!由此可见,对于农耕为主的汉人来说,训练骑兵何其艰难!

    当然,汉武帝时期没有双边马镫(注1),所以训练骑兵极其困难。圣祖之所以能够横扫中原,打下后世所仰望的辽阔疆土,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将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提早发明出来并用于实战。

    可即使有这两样东西,在骑兵的训练难易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比起来,还是有天壤之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明神武的圣祖皇帝早就做了安排,那便是各个大学必不可少的………骑术课!

    每所大学,不管它在何地,骑术课都是学子们的必修课。这就是汉圣祖在为骑兵做储备。一旦国家需要大规模征召骑兵时,这些会骑马的大学生就是最优秀的预备兵员!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帝国从来不缺精锐骑兵的关键原因所在。

    当然,大学的骑术课可不单单只是练骑马。沈云刚来到这个时代不久就去上过骑术课,在这节课上。除了要练习骑马外,还需要练习障碍跨越,骑射等内容,仿佛在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训练。不过他们那时候毕竟是学生,没有学习系统作战的必要。

    在挑选完战马和备马后,沈云五人又一次当起了马夫,精心照料自己选的战马。因为每匹马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作为战场上唯一的伙伴,他们需要互相磨合。

    如此枯燥的过了两个月,在跟自己的马匹有了初步的默契时,张末终于来通知他们可以正式学习骑战,并且让他们去辎重科领取真正骑兵所需的铠甲和装备。于三日后随大队出发,赶到云外草原休整。

    汉元1002年十二月初八。昭武大学骑兵训练场………云外草原。

    雪后初晴,地上铺着皑皑的白雪,远处山峦上一片银装素裹,北国风光的辽阔大气展现无余。

    沈云骑在马上,望着这片被后世称之为察哈尔的地方,心情一阵激荡。

    回首望。南边就是云州(即大同),这里与东边的幽州、燕州依托燕山山脉,划出一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后世的历史上,无数的汉家儿郎为了守卫幽云十六州这道防线,前赴后继,忘死搏杀,直到尸积如山却仍然无法阻挡游牧民族南侵汉家土地。

    可现在,这里却只是大汉训练骑兵的训练场。云外草原的辽阔草场成了大汉的牧马之地。圣祖常说的“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也成了所有汉家军卒的信条!这是何等的豪情与霸气!

    深知历史变迁的沈云不得不深深感慨。

    当然,对于其他四个人却没有这种感觉。他们不知道,若没有汉圣祖的出现,在三国之后的大汉民族会遭遇到何等的不幸,不知道五胡乱华,不知道靖康之耻,更不知道“崖山之后无中国”

    望着天高云淡的大草原。还有驰骋在这片草原上的汉家骑兵,沈云心里喃喃道:“不知道真好,就让这一切都不要再发生了!汉人,永远是这里的主人!”

    “嘟喃啥呢?赶紧跟上!”第五连连长训斥道。

    还沉醉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状态中的沈云被这一声训斥惊醒。忙打起精神,一拉马缰,胯下坐骑摇摇晃晃地跑了起来。

    “沈云,速度这么慢,怎么跟上大军行进?”第五连一严厉的语气,实在让沈云有点哭笑不得。

    五连一共有骑兵学员两百人,加上沈云这新进的一伍为两百零五人,马匹共计四百一十匹,可没有一匹马会跟沈云胯下的这匹变异马这么奇怪。

    之前瘦弱不堪的小马驹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原本不足一米七的身高猛然长到两米,体重更是从两百八十斤增加到四百二十斤,看情形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这种跟吃了激素一样的情况一度让其他学员跑来学习养马经验,甚至连辎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