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公手里。他们只是率先知道了而已。

    气氛有点沉闷了。

    半晌,程初才搓着大手道:“英老弟,这事你怎么看?”

    英奇道:“保郡守我知道,轻易他不会发求援信。既然他说玉门关有危险,那想必楼兰的月氏人肯定不弱。玉门关必须守住,否则整个河西走廊将直面兵锋,甚至连帝都也存在危险。”

    英奇不是危言耸听。保仲这人的确很沉稳。虽是文官,但在这几年做的几乎都是军伍之事。甘肃两支军团的后勤补给和供应,与保仲密不可分。而且他主管敦煌至玉门的防御,向来非常谨慎。所以,这道军情应该也不会是误报。

    可是,之前益公已经派了三支军团到玉门关,如今保仲还求援,难道那三支军团都拼光了?不可能啊!

    而且,月氏叛军所有精锐都压在了轮台城,就连北疆最后的残兵军团都挡在了焉耆。月氏人哪来的兵力打玉门关?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如今摆放在英奇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等元帅下军令。不过这一来一回,怕是玉门关有危险。毕竟救兵如救火,万一玉门关丢了。月氏叛军可顺着河西走廊直抵关中。到时候可是京畿震动,哦,不,是天下震动的大事了!

    第二,从自己这里分兵出去。从焉耆到墨山三百里,从墨山到敦煌三百里,从敦煌到玉门关两百里,全程是八百里。而且有直道相连,如果从这里派兵,昼夜赶路的话,步兵需要十天!而骑兵只需要三到四天!

    或许别人会问,为什么不从甘肃两州其他地方调兵,或者从墨山调。

    这个问题,作为参谋长的方人胥就没提出过。为什么?很简单,甘肃两州为了补充第一次塔里木河河谷之战的惨败,已经将所有的丙等军团都抽调了出来,民伕还抽调了无数。甘肃两州的民力已空!而墨山,为了援应焉耆和鄯善,墨山如今也仅有一个师的兵力而已。

    甘肃两州本来就不是什么人口密集的州郡,为了供应西疆方面军前后十五个军团,二三十万军队的征战,两州百姓早已疲敝不堪………要知道,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可不单单是军人的事,后方的民伕还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按照大汉帝国兵部与户部的统计,一个在前线作战的军人,后方至少有十五个平民在为他服务。由此算下来,三十万的大汉军队,后方即有四百五十万百姓在默默付出。而甘肃两州加起来,人口还不到一千万!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甘肃两州上至五十,下到十八的所有男人都参与了这场战争,甚至还要加上妇女!

    这场仗打下来,帝国政务院已经打算免除两州五到十年的赋税来休养生息,否则地方上很难恢复元气。

    甘肃两州之后,便是作为帝国关中屏障雍凉二州。而为了这场战争,雍凉二州的军力也抽调空了,主要是填充北疆方面军和西疆方面军一部分………大汉皇帝的旨意里,不但雍凉二州,整个北部的近十个州郡都调动了。可以说,这场平叛战争已经是大汉帝国使出四分之一的国力在打。

    这些情况是身为参谋必须明白的。方人胥就是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没有说那些不懂的话。

    大汉跟月氏毕竟是有区别的。月氏搞的是全民皆兵,反正他们不用在乎百姓的死活。这样他们的兵力上去了,兵员素质却不高,能打的就那么几支军团而已。但大汉却可以通过轮换,将不同地域的军团抽调过来作战。

    “当下最要紧的是必须保住玉门关不失。”思索了半晌,方人胥果断地说,“程将军,殿帅,不论如何,玉门关绝能沦陷。我们应立即派兵前往玉门。”

    “那焉耆呢?!”英奇颇为郁闷。好不容易就能打一个歼灭战了,可这节骨眼上却出了这么件事。

    方人胥道:“元帅的军令是保证焉耆不失,当面的昆贡。阿巴斯歼灭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玉门关。”

    程初皱着浓眉道:“不错,玉门关一旦有失,京畿震动。届时陛下震怒,我等恐也难辞其咎。”

    英奇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程老将军,玉门关就由陷阵卫驰援吧!我这里继续跟昆贡那逆贼打下去。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牙口能吃下焉耆城!”

    现在能够驰援玉门关的,好险也只有陷阵卫了。不过陷阵卫不是骑兵,从这里过去最快也要十天。这十天里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

    顾此失彼,在北疆战局已经进入扫尾阶段的时候,西疆这边却是处处冒火。陷阵卫一个纯步兵军团硬生生变成救火队,从墨山跑到鄯善,又从鄯善跑到焉耆,这次又要从焉耆赶往玉门,来回都快两千里了。真正的大仗一场都没赶上。程初心里窝着火呢!

    可窝着火也没用。吃了皇粮,就得为皇家考虑。更重要的是为大汉子民考虑。

    他,没得选。

    ps:程初没得选,我也没得选啊。我也想写,我对这个故事的激情四射啊简直。但真的没时间啊!公司安排了一大堆的采访任务和调研任务,年前要忙完实在有点困难。唉,虽然是双休,但我发现我真正休息的时间只有今天下午这短短的几个小时

    兄弟们,别怪我更新不给力,臣妾尽力了,可臣妾做不到啊!

    再强调一下,不会太监的。我会写下去。哪怕再苦再累,我会写下去的。放心放心!(。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十七章 梦楼兰,渊亭饮血(中)】() 
开两朵,各表一枝。

    陷阵卫赶赴玉门暂且不表,且说一个月前,发生在数千里外的秋明城之战………想必大家等急了吧?哈哈。

    汉元1003年八月十九日。这注定是个让沈云会铭记的日子,因为这天让他认识到什么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周遭弥漫着薄薄的雾气,八月份的秋明已经有了冰冷的寒意。沈云牵着瑞兽跌跌撞撞地奔走在秋明山浓密的森林间。没带头盔,流云盔挂在瑞兽颈部,敲打着边上已经断了一截的骑刀,发出当当的脆响。而沈云自己,目光里带着悲愤,短寸的头发上隐隐还有血迹,身上的骑甲也破裂了。

    断刀、裂甲,怎么看也像是败军之将!

    在沈云身后,蜿蜒跟随的是一众红狐部将士,他们也都只牵着自己的战马,原本一人三骑的配备已经不知所踪。战马上还背着气息奄奄的袍泽。行进的队伍间还有一些穿着普通民服的暗卫。

    是的,这就是一支败军!沈云也的确成了败军之将!

    瑞兽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伴随着一路上叮叮当当不停的声响,沈云抬头望了望,山林里还弥漫着雾气,淡淡的光线已经从东边出现。再回头看了看,除了在薄雾中隐隐绰绰的队伍,没有别的动静。但沈云还是沉沉地叹了口气。

    “唉”

    声音幽幽,带着痛苦和不甘。

    “还在想昨夜的事?”周蕙紧跟在沈云身后,听见叹息宽慰道,“多想无益,此非战之罪。你已经策划的非常完美了!”

    沈云无奈苦笑,又看了看那些缓缓跟在身侧的将士。拍拍瑞兽的脑袋道:“如果策划真的完美,就不会让我们现在丢了所有备马,还让秋明的暗卫袍泽们跟着我落荒而逃都是我的错,我小觑了这个时代的武林人物!”

    沈云话音方落,后面一人大喊:“部帅快来啊,屠统制又吐血啦!”

    沈云一惊,将马缰递给周蕙,快步跑向后面。

    这是一个用门板临时组成的担架,担架上躺着的正是屠天骄。只见她此刻包裹了两三层行军被,但依旧满头大汗。嘴角还残留着溢血的痕迹,因为化了妆,她还是那副蜡黄的男人面孔,看不出本来的脸色究竟如何。

    许多人围绕到了担架边上,负责照顾屠天骄的文萃、司徒晓月、方晓柔。包括周蕙,她也走了过来。经过秋明城一役。许多人都知道了屠天骄的真实性别。让她们来照顾也是题中之意。

    不多时,暗卫尤常也挤了进来,叫道:“统制,统制?”

    沈云扭头喝道:“别嚎丧了,呢?妈的,你赶紧给我滚过来!”

    带着军医蔡八斗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先是蔡八斗看了看。然后说:“还是让白先生看看吧!”然后一脸赧然地站在旁边。

    蔡八斗是军医,骨断筋折之类的战场伤势他能处理,但屠天骄这情况显然不是。

    是懂点歧黄之术的,后来还在天牢里跟簋街毒龙石老三学了那么久。门道还算有点。他先把了把脉,然后又翻开屠天骄的眼睑看了看,最后叹息道:“侯爷,屠统制的内脏受了极大的震动,此刻必须静养,不能再赶路了!”

    沈云一把抓住:“老白,你,你们武林人士不是都有什么‘春风玉露丸’‘黑玉断续膏’之类的神药吗?赶紧拿出来救命啊!”

    满头大汗:“侯爷,你说的那些话本故事里的物什,真实世界里哪有这么神奇的药啊?”顿了顿,又道,“‘春风雨露丸’我倒听说过,不过那是欧阳复那小子阳痿不举又想提枪上马的药物,你确定要给现在的屠统制用?”

    沈云怒道:“那蕾欧娜的功夫也跟话本故事似的,你怎么不说?!”

    愕然半晌,才弱弱道:“侯爷,我说过了,您不信呐!再说了,屠统制的功夫就弱了么?那蕾欧娜至少也跟屠统制这个下场”

    沈云顿时无语。

    好吧,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沈云的冲击王帐计划几乎是完美无缺,阻碍也很明显。不过之前考虑的阻碍都是关于护于军,关于那个日耳曼人统领撒莫尔。德契。可没想到,他们最大的阻碍居然来自于冥王殿主蕾欧娜!

    之前的计划真可谓完美,他们抓住了两百护于军的空档,一举冲进了王帐,但万万没想到匈奴左贤王乌流珠。且渠压根不在王帐内。反而是一众冥王殿的死神镰刀在内商议事宜。

    好吧,这个大乌龙真的让沈云有点错愕。不过抱着贼不走空的想法,沈云还是打算将这帮子想搞奥林匹亚论剑的西方人搞掉,在他看来,再厉害的武林高手也不可能打的过军队!

    再后来,沈云为这个冲动的念头后悔的肝肠寸断。

    的确,任何一个武林高手都不可能直面千军万马,哪怕那传说中的宫大也不行。但沈云显然忽略了两点,第一,他带人冲击王帐,身边跟着的不是千军万马,而是一群军伍出身的军人;第二,人数上他尽管占优,可匈奴王帐毕竟是局限空间,而不是大开大合的战场!

    在这个方寸之地用一群军人跟武林人士打辗转腾挪的近身格斗,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沈云满心以为左贤王乌流珠。且渠会在王帐里,所以带进来的是十五个暗卫选锋,十个红狐部将士,而且十个红狐部将士还冲在最前,十五个精于小规模冲刺的选锋被安排在后面。

    面对贸然冲进来的汉人,围坐在王帐中议事的六七个披着冥王殿骷髅披风的死神镰刀也是一怔,但他们的反应奇快,只是稍稍错愕,便同时腾身而起,还顺手将身边的桌案草席之类的物件踢飞过来。砸向猛扑的汉军士卒。

    沈云冲在最后面,见状大喊:“放箭!”

    为了这次冲击王帐,他们都是配有手弩的,在短距离冲杀中,手弩无疑是最大杀器。不过他们用的是尤常在这十年间,暗中收集起来的零件,自己组装的手弩,不是汉军中的由兵部和工部共同打造的军用手弩,所以在威力和射程上小了一半不止。

    在沈云看来,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武术再好,乱拳打倒。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阵箭雨,他就不信,有人能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中活下来

    可事实证明,还真有!

    只见那六七个死神镰刀中一个全身裹了骷髅披风。连头部都包裹住的人突然腾空而起,虚空踩着被其他人踢飞的桌案。居然越过了前面两排人手。直接跳到了沈云面前!

    匈奴王的王帐不大,但也绝对不小。前文就说过,作为匈奴王,王帐面积可比汉人大殿也不遑多让的。从沈云这个位置到死神镰刀围坐的位置至少也是二十米………这也是自制手弩的最远有效杀伤射程………可这二十米的距离,这个死神镰刀居然借着桌案腾空的力道一跃而过,其间居然还用桌案挡下了两枚弩箭这。这,这也太逆天了吧?!

    据沈云所知,在现代的奥运会上,最远的立定跳远冠军记录是九米左右。而三级跳是十六米左右!

    不说现代,以这个时空的时迁和欧阳复来说,他们的轻功算是佼佼者了,可要他们在仅仅借助一张腾空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