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抓住沈云并不难,难的是,左贤王,你真的敢抓他吗?”蕾欧娜坐在帐中,端着一碗黑黝黝的药水,正皱着眉头喝下,看见左贤王来也不起身,只是淡淡的发问。

    还真别说蕾欧娜对匈奴左贤王不敬,她的身份是冥王殿主,放在罗马也是一个军团统帅,放在行省也是与总督齐平的人物,左贤王在她眼中,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行省的总督罢了。上次算计自己,受了重伤,现在没有当场发飙就已经算是冥王殿跟黑珍珠合作愉快的结果了!

    左贤王一点也不介意她的态度,安然在她面前落座,看着她那张苍白中带着一丝病态的娇媚容颜,即便只喜欢熟女的他,其实也有那么一丝丝心动。不过他还是很有理智的,不说这样一个女人不可能会看上匈奴人,即便喜欢,他也不敢动这个女人………左贤王平时也自诩勇武。但眼前这个女人嘛,就算现在有伤,他也坚信,只要对方用那娇滴滴软绵绵的脚趾头踹自己一下。如果自己还能活,那就算是长生天没瞎眼。

    “有何不敢?”乌流珠艰难地将自己的目光从对方精致的脸庞上挪开,作出一副不屑的表情道,“不就是大汉的渤海侯么?!本王堂堂王者之尊,连他一个统帅千人的小侯爵也比不上?!”

    “还真比不上!”蕾欧娜坐直身体。将药碗一抬,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嘴角残余一些黑色的汁液顺着雪白的香腮滑落,尽显皮肤之细腻。

    本来看着这黑白分明的香艳一幕,正暗自吞口水的乌流珠闻言,顿时恼怒道:“殿主阁下,莫非欺我匈奴么?!”

    蕾欧娜根本不关注他的恼怒情绪,站起身,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道:“并非我看不起匈奴,而是根本看不起你!”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帐篷,远远传来清脆的话语:“让你的人堵住汉军南下的通道,将之向西南方向赶!另外,皇储殿下既然不走你们这边了,那支王旗军还是拉回来保护你这可怜的左贤王吧!”

    乌流珠气的浑身发抖,怒道:“狂妄的女人,总有一天我会去找奥古斯都讨个说法!”

    很显然,蕾欧娜出现在秋明城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通过组织奥林匹亚论剑,收取东西方武林的归心,并且统合冥王其余四殿的实力外。还有临时加派的任务,那就是接回罗马帝国皇储之一康格涅斯。原本罗维尼斯给国内的消息是康格涅斯将走北边,从匈奴地盘回国。但阴差阳错下,康格涅斯跟沈云在淄木打了一场。反而往南跑了。当然,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康格涅斯已经准备前往迪化。

    而与此同时,在秋明城西南方的一个平原盆地里。沈云正在跟麾下部曲将领商量接下来的行止。

    “这半个月来,我们共计灭了七个匈奴小部落,击溃三个大部落的兵马,获得箭矢六万余。马料一千石,粮食无计。阵亡十一人,重伤九人,轻伤一百二十九人,不影响战力。”方誊看着手里的数据,最后道:“所掠得的物资已达到饱和,每个士卒的负重也已达到最高,如果继续增加下去将会拖慢我军的行进速度。故,参谋部建议,立即停止劫掠匈奴平民,进入第二步作战计划。”

    沈云手里捏着一块马奶酪,想往嘴里塞,但又实在感觉有点反胃………最近吃这玩意儿有点吃伤了………悻悻放下,道:“持续作战能维持多久?”

    “按照兵部划分的作战强度来计算,只要不发生千人以上的决战,我军现在的补给可支撑一个月。”

    “参谋部还有什么建议?”

    方誊放下手里的数据,也拿起一块奶酪,捏着鼻子吞下去,才道:“百晓生建议我军立即向西南方向的明栾川挺近。他认为物资已足,无须再耗下去,必须立即回到千鸟谷,与胡公大军取得联系,我们出来快两个月了,再耗下去估计枢密院该发阵亡通知书了。”

    “那你的建议呢?”

    方誊道:“我的建议是继续向西南方向走,但不走明栾川,匈奴左贤王这次损失惨重,定然不会轻易放我们回国的,必须从叶塞河下游找机会突入,然后从天山西麓进入大月州”

    说到这里方誊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

    沈云也陷入了沉思。

    的确,从最近的劫掠来看,往东和往南的路已经被堵死,左贤王这次气性很大,将八旗都调动了起来。他这几千人若是硬冲东南防线回国,定然损失惨重,能回到千鸟谷的十不存一。可是如果继续走西南方向从天山西麓进入大月州,那里可还在叛乱,况且粮草仅够一个月,万一进入大月州后找不到补给,这几千人莫非就要饿死?

    不禁回顾,从今年二月开始到现在,大半年就过去了。眼看要进入冬季,西北的冬天可是会冻死人的,红狐部还没有领到冬装,怎么在这里熬下去?

    重重顾虑让沈云也不觉得奶酪难吃了。无意识的捏着奶酪块往嘴里塞

    “现在在往南是到哪儿了?”另一个休息点,往嘴里狂塞羊肉的庞通问道。

    在所有人都快对肉食和奶制品快吃吐的时候,唯一还有胃口大嚼的就只剩下庞通这个吃货了。

    钟离泗看着庞通油腻腻的手,指甲缝里还有一圈黑泥。居然也毫不在乎的往嘴里塞,顿时觉得自己饱了许多,恶心地放下手里的肉道:“妈的,看见你吃肉我都饱了,也不嫌腻的慌。”

    庞通咧开满是油的大嘴。嘿嘿笑道:“你不吃就给我,以后看我吃食就能饱,正好省下你那份口粮。”

    “给给给,吃死你的大胖子!”钟离泗没好气地将肉丢给他,转头对赵信道:“赵先至,你那里还有没有茶叶沫?给我点嚼嚼,肚子里实在快腻死了。”

    赵信默默从怀里掏出一小包东西递了过去。钟离泗如获至宝,摊平从里面捏起一小撮茶叶沫放在嘴里使劲嚼,还发出享受的叹息声。

    “茶叶不多了,别多抹。给我点。要不是上次劫掠的那个部落祭司正好还有一大包,还不知道从哪儿去搞呢!”庞通嘴里嚷嚷。

    说到这里,钟离泗似乎想起了什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对了,我听说前天文曲长洗劫西边那个小部落的时候,搜出一车鄢家商行的上品茶叶,要不,我们去问文曲长要点?”

    庞通一听,顿时无趣地道:“算了吧,人家姑娘家更要洁净。哪像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再说了,你才在文曲长那里有关系,我可没有。”

    钟离泗老脸一红,正要分辨几句。赵信淡淡道:“那车茶叶部帅没让动,要拿到楼兰去换食盐。”

    “楼兰?”庞通眨着小眼睛问道,“楼兰在大月州啊,这么远?”

    钟离泗顿时气恼地拍了他的后脑一下,道:“你个吃货,就知道吃。谁跟你说楼兰在大月州了?!咱们往南四百里就是楼兰古城。你不知道?”

    “啊?是吗?舆图都只剩那一张了,我多久没看过了,怪我咯?!”庞通无辜地抓起羊肉,继续啃。

    赵信继续淡淡地说:“楼兰古国范围很广,这一代原来是贵霜古国的,正好与楼兰古国接壤。当年圣祖陛下兵锋推到这里,灭了贵霜与楼兰之后就退兵了,所以这里还有一个楼兰古城。人口不多,多是商人,从不设防。就是不知部帅是如何打算的。”

    “管球怎么打算呢,要我说直接开兵过去,我还不信了小小一个楼兰还敢不把食盐交出来我说胖子,你能不能少抹点盐,都说了盐不够了。”钟离泗忍不住去抢庞通手上的盐块。

    庞通嘿嘿一笑:“没事,部帅不是很快就要打楼兰了么!?那里商人多,会有食盐的。”

    钟离泗瞪了他一眼,赶紧把盐包抢过来藏好,嘟喃道:“谁知道部帅打不打,若是不打,单靠换盐,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呢!”

    那边沈云还没作出决断,时迁和欧阳复已经掀开简陋的帐篷走了进来。

    “侯爷,楼兰城里没有鄢氏商行的分部。我们也按照屠老大的吩咐留下了标记,等了一天,也没看见有暗卫的人跟我们接头。”欧阳复行礼道。

    时迁无奈地说:“我看那楼兰就是个三不管的地方,以前在江湖上的亡命我就看见了四五个。简直是藏污纳垢。”

    欧阳复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时迁反瞪回去:“我说错啥了?!”

    欧阳复忍不住想驳斥他,奶奶的,还说人家藏污纳垢,自己也不见得有多干净。

    沈云没等他们吵起来,已经蹙眉沉声道:“可有找到愿与我们交换食盐的商家?”

    欧阳复不理时迁,行礼道:“有,一家来自罗马逐日城的埃尔蒙特商队愿意与我们做交易。”

    沈云大喜,不过他很快发现,欧阳复好像有点欲言又止的感觉。

    “怎么,有什么不对劲的吗?”沈云奇道。

    欧阳复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是这样,埃尔蒙特商队的掌柜同意我们拿茶叶换食盐,不过他还希望我们给他们一部分别的东西。”

    “什么别的东西?”沈云讶然。

    “匈奴人的首级!”欧阳复道,“如果没有首级,能够证明是匈奴人的耳朵也行。若是有一面匈奴人的旗帜,那就更好了,一个首级一斤盐,童叟无欺。”

    “哈!”沈云真真是愣了,不禁对这个小小的楼兰城产生了兴趣,更对这个埃尔蒙特商队的“掌柜”感到好奇了。

    “他一个小小的商队掌柜,不要能够产生利润的物资,反而要匈奴人的脑袋,嘿,有意思。”沈云嘿然笑道。

    方誊皱起眉道:“这真心奇怪,莫不是有诈!”

    欧阳复道:“这个属下也不敢断定,所以只能回来禀报侯爷。”

    沈云沉吟一阵,才道:“反正食盐我们必须获取,再等一天,诸曲劫掠归来,我们再集中商议一下。”

    “喏。”(。)

    ps:好久没更新了。啥也不说,更了再说!应该可以连续更新好久了,请支持!

【第二十八章 梦楼兰,渊亭饮血(下三)】() 
说起这座楼兰古城,还真是古城。周围不过三里。城墙或许称之为围墙更恰当,仅有一人高,随便翻个身就能过去。而且仅有的围墙也到处都是口子,最宽处已经被辟为商铺。

    可以说,这是一个四处漏风的城市,呃,城市也不恰当,城镇或许还算。

    楼兰城里的常住居民只有一千多人,加上各地来此中转的商旅,护卫队,或许能突破三千,但这样的基数是绝对无法挡住汉军一部人马攻击的。

    这里算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往北是匈奴,往南是突施国边境,往东南是天山西麓,算是大汉帝国的边界,而往东则是叶尼塞平原。若不是楼兰边上有一条被成为恒河(非印度那条)的小河流,而且恒河上游还有一个不大的盐矿的话,这里根本不可能有人居住。

    事实上,楼兰根本没有真正的统治者。最初的管理者是在盐矿上挖矿的难民。而后,这座城市里便形成惯性,由盐矿矿主岑离简单管束。到岑离去世后,盐矿渐渐成为当地人赖以活命的唯一手段,岑家也没有完全掌握这个盐矿,矿主也时常变动。到了最近一百年间,这个盐矿已经分由罗马的埃尔蒙特商行、哈里发的卜逻吉烈家族、突施国的石氏、蔡奄国的蔡氏以及西海州的武氏、大月州的张氏共同管理。

    而作为盐矿最初的管理者岑氏,如今只能算是矿上的一个工头罢了。

    当然,这么点大的地方,又由几个国家的几个专门行商的家族共同管理,其管理者大都不是家族内的权势,比如大月州的张氏,(即现在的月氏王族阿巴斯)在这里的管理者只是个跟张晟八竿子打不着的旁支子侄。

    楼兰城的规矩也由这几家人经过数百年的默契,固定下来。总体来说,楼兰只有三条规矩:商人买卖,楼兰无税。城内杀人者死。

    这三条规矩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楼兰主要进行商贸,买卖公平与否全看自身,而且没人收税。在楼兰城内杀人的必须偿命(由楼兰公会负责)。

    简而言之,这是个以强者为尊的社会秩序。

    多数的商旅会来到这里,除了补充淡水和食盐,借此度过突施与汉帝国的两百里沙海外,更多的还是看中这里没有秩序的好处………有些时候。没有秩序的地方对于商人来说就是机遇所在之地。

    而会来到这里做生意的,大都会聘请护卫。护卫多寡就能看出商旅实力的大小。一般而言,在楼兰城,一百个护卫的商队就算是大商队了。如今大月州反叛,商路却没有断绝,最大的商队无疑就是罗马的埃尔蒙特商行。

    埃尔蒙特商行在楼兰有三进门的大院落,还有一百五十多个护卫,其他各个家族或多或少都在这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