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龙图天下-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牧景这话,伊籍但是有些点头认可,如今的汉中,明侯府不算是根深蒂固,但是也已经逐渐掌控主动,不是当初一点根基都没有了。
……
二月的南郑,十分热闹。
特别是近日,一个个商队从天南地北而来了,纷纷进入了南郑城,让城中的驿站和客舍都显得人满为患。
“这不是风掌柜吗?”
“余掌柜,你怎么也来了!”
城南驿站之中,两个商队进驻之后,一个照面,为首的两个人颇为惊讶。
他们同为商贾旧识,同为关中商贾,来到汉中,也算是他乡遇故知。
“风掌柜,听闻你风家加入了恒通商行,看来传言不假啊!”余掌柜走上来了,笑眯眯的说道:“要说你们风家在河东也算是豪商,还真让人意外!”
“我们风家当年就是景平商行的一员,现在跟着张恒大掌柜混饭吃,也没什么的!”
风掌柜反讥起来:“倒是你们余家,可和景平商行没有什么关系,你们也来了,消息倒是灵通的很!”
“那是!”
余掌柜得意洋洋的道:“天下又不是你景平一系的人,这么大的事情,还是昔日的景平商行大掌柜亲自主导,必有利益,虽密不外传,可也不仅仅是南阳的商贾才知道,我们糜掌柜的消息,总不会错吧!”
当年景平商行分崩瓦裂的时候。
还有一家得利的。
那就是东海商行。
糜家,天下商贾的佼佼者。
第六百二十四章 招标 上()
徐州,东海。
朐县。
县城不大,与城东之上,有一座低调却奢华,占地起码有四百亩以上的大宅院之中。
院中,堂上,一群人席地而坐,为首的是一个青年,左右列坐的人有五六个之多,他们的眼睛都盯着青年,想要听到青年说点什么,但是青年却沉默无声。
“大掌柜,整整八千金,如此庞大的资金,我们在哪里都能做生意,为何要远赴汉中,隔着这么远?”
一个中年人沉不住气了,看着青年,低声的责问。
“商行,自然是做能赚钱的生意!”
青年淡淡的回应了:“远也好,近也好,能赚钱就行!”
青年是糜竺。
糜家家主,东海商行的大掌柜,也是当今商贾的巨无霸,当初在关中,景平商行能吃得定东海的商贾,可当景平商行分崩瓦裂之后,东海商行的崛起,却无人能挡。
糜竺的眼光,能力,布局,手段,皆为上乘,堂堂之师而行之,东海商行四面开花,从关中,河北,江东,大范围的拉开了占领市场的举动。
短短几年之间,东海商行的商贾,基本上都赚回了一个当年投资下来的钱,所以这些商贾,对糜竺绝对是言听计从。
但是糜竺突然之前调遣足足八千金的财帛放在鸟不生蛋的汉中,这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迷惑和不满,毕竟汉中那地方,就不是一个可以做生意的地方。
“能赚钱吗?”有人低声的问。
“诸位难道是不信任我?”
糜竺眸子一闪,光芒锐利,一扫而过,淡淡的问。
“自然不是!”
众商贾摇摇头。
商贾向来地位不高,士农工商,商垫底,不如贫贱的农民,不如那些匠人,读书人更是大义凛然的视乎他们的为好吃懒做的寄生虫,官府更是从来看不起他们的影响力。
这种环境之下,任何一个商贾,都是自卑的,商业自古为贱业,行商之人,多半都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走上了这一行,他们只能承受,最后疯狂的赚钱,不顾一切道德礼仪的赚钱,成为了商贾的一种本能。
唯有钱财在手,才能压住他们的自卑之心。
糜竺能带着他们赚钱,这就能让他们信任,而且如今东海商行可是有足足一百二十三家的商贾联合,绝对是天下第一的商行,唯有糜竺才能驾驭。
“我知道你们担心会亏本,但是行商,从来就没有不冒险的!”糜竺看着他们的样子,气息倒是变得谦和了很多,沉声的道:“明侯府提出了这个计划,我认为可以赚钱,但是当初建立商行的时候,我说过,执行掌柜是可以有权力反对我的决定,你们都是东海商行的执行掌柜,你们要是不认同,此计划我会以糜家独自投资的方式,不会动用商行的一金!”
东海商行本来就是效仿当年的景平商行建立的。
糜竺自然是深入的了解过了景平商行的运作,对于景平商行的掌柜系统,他认为是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大掌柜执掌运营,下有执行掌柜,执行掌柜之下,还有分区掌柜,分区掌柜之下,才是店铺掌柜,层层分明。
东海商行除了他这个大掌柜之外,还有十席的执行掌柜。
十席的执行掌柜之中,有六席为东海的商贾,其余的是各地的商贾,东海商行壮大之后,已经吸收了不少商贾入商行,自然不会把权力局限在东海。
“大掌柜息怒!”
魏家商贾,年约五旬出头的魏敏拱手说道:“我们自然信任大掌柜的决断,而且大掌柜本来就有调动商行资金的权力,大掌柜决断在汉中投资,我们绝不反对!”
之前或许他们有点怀疑,但是如今糜竺甚至不惜调动糜家资金独自投资,那就不一样了,这说明这一桩生意在糜竺心中,是绝对能赚钱的。
赚钱的生意,他们可不能让糜家独享了。
“对啊,大掌柜向来目光长远!”
“我们相信大掌柜能为东海商行带来利益!”
众商贾纷纷点头。
有两个刺头倒是想要反对一下,挫一挫糜竺的风头,可这种情况之下,也不敢多说什么,挡人财路,杀人父母,一旦被挤压出去,他们可就得不偿失了。
糜竺淡然的笑了笑,并不在意,东海商行规模越大,自然就越难掌控,但是也翻不出他的五指山,半响之后,他和声的道:“此事我已经交给了关中的余掌柜负责,当然,我也会派出一人监督,其实我本想要亲自去一趟的,但是徐州牧亲自发来了征召令,要征辟我,不日我将会赶赴下邳,拜见陶使君!”
“陶使君要征辟大掌柜?”
众人闻言,面面相窥。
“此事并不知好坏,但是既然陶使君的诏令已至,我也逃不开了!”糜竺眸光划过一抹精芒:“商行的事情我会处理好,但是最近你们吩咐下去,商行一切事物都要低调,我们商贾,向来就是一些人眼中的肥肉,我不想商行成为那些人的目标!”
“是!”
众人点头。
明侯府,南书房。
牧景跪坐首位之上,侧位自然是明侯府主簿刘劲,在下之乃是东曹主事和西曹主事。
东西两曹的司部,乃是南书房重中之中。
东曹主事,名为秦颂,字衡父。
秦衡父今岁已有四十出头了,他是寒门出身,当初在朝廷之上,可是贵为六百石秩序的九卿部臣,后来牧党鼎盛,他算是比较早投靠牧党的一员。
历经牧山战死,逃过西凉军的爪牙,成为了牧党在朝廷上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余孽之一。
后来又追随牧景南下,一路上腥风血雨都套过来了,绝对是算得上是明侯府的元老嫡系级别的任务,如今唯明侯府麾下东曹主事,秩俸三百石。
而西曹主事,鲍苏,鲍忠林。
太学子弟,蔡邕的弟子,跟着蔡邕而投诚牧党,曾经官至少府衙的从事掾属,为蔡邕马首是瞻,蔡邕任尚书之后,紧随蔡邕,调遣入尚书省。
后来蔡邕跟着牧景南下,他带着家小,举家随着蔡邕南下。
但是他的性格倒是比蔡邕更加开明,在朝廷一把火被牧景给烧了之后,他就已经熄灭了汉臣之心,一心有从龙之念,对明侯府尽忠尽心。
牧景的眸光略过了刘劲之后,斜睨了一眼两人,神色颇为平静,开口说道:“忠林,招标之事,筹备如何?”
他今天来南书房,就是商讨此事的。
眼看各路商贾纷纷至汉中,计划必须提上来了。
“禀报主公,之前我们已经做出了计划!”
鲍苏拱手,禀报说道:“但是苏看到了不少商贾扑面而来,所以与主簿大人商讨之后,认为可以提升一下,如今计划已经重做,需要时间!”
“说说你的初步计划!”
牧景沉声的道。
“诺!”
鲍苏点头,开始详细的说道:“主公,这一次一共是四条驰道,但是我们计划,暂时放出两条驰道的修建!”
“为什么?”
牧景问。
“主公,此乃我做出的决定!”刘劲回答:“我怕计划太大,会压垮明侯府的运作,虽说这一次修建驰道的计划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始终是冒险,属下认为,谨慎为上!”
“两条,哪两条?”
牧景闻言倒是没说什么,修路还是要修的,但是刘劲的顾虑没错,他以后世那种高速路的收费规模来建立这个时代的驰道,能不能成,还真的未必,谨慎一点也好。
“东山驰道,汉水驰道!”
鲍苏回答。
第六百二十五章 招标 下()
牧景翻阅西曹整理出来的计划书,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工曹的努力,甚至大部分都是工曹的人提供上来的数据。
明侯府的府邸已经将近完工了,前院的办公区去年就完成了,后院的住宅区大部分的院落也已经落成,工曹如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四条把汉中和南阳贯通起来的驰道上。
工曹主事岳祝,已经亲带着一支上百工匠集合起来了勘探队,自去勘探了。
消息倒是不断的传回来,但是勘探还没有完成。
“东山驰道,走了就是东山栈道!”
牧景仔细的看了看“这应该是最长的驰道,从房陵直通南乡,走东山栈道,全长将近三百里!”
“关键是山道!”
刘劲苦笑的说道“投资最大的,就是如何把这栈道扩为驰道,所谓驰道,最少是四辆双头马车并肩而过,才能称之为驰道,投资必然最大,而且还要用明侯府的名义,征召民夫!”
“但是一旦贯通了,那就不同而语了!”
牧景眯眼“现在从房陵走东山栈道,到南乡,最少有三四天的时间,但是一旦打通了驰道,马车赶路一天一夜就到了,时间就是利益!”
“打通之后如何不知道,但是如今困难揪出来了,就怕庞大的投资,吓退了这些商贾,行商之辈,未必胆魄如虎,看不到利益,必然退缩!”西曹主事鲍苏苦笑。
“那也不一定!”
牧景摇头“会有人有胆魄的!”
他想了想“倒是这汉水驰道,只有二百里,而且沿着汉水下,直通武当县城,倒是没有这么麻烦,或许更加容易让人有了投资的心!”
“但是主公,你可知道,如今汉水已经可以通商船了,多了一条驰道,未必就更加受欢迎!”
沉默良久的东曹主事秦颂低声的道。
汉水在景平第二军的努力之下,水道清理的七七八八了,一些狭小,或则搁浅的地方,都被整理了,普通商船是可以初入,沿着汉水的驰道自然就有些多此一举。
“不!”
牧景沉声的道“汉水是汉水,驰道是驰道,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水上是不安全的,缺乏安全感,但凡有能力的人,商队也好,平时进出也好,都喜欢走驰道多,不是吗?”
“也是这个道理!”
刘劲倒是认同这个道理。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这行事风格是对了,驰道计划未必一帆风顺,既然你们南书房认为先开两条,那就开两条!”
牧景同意的南书房的计划,问“什么时候招标?”
“十天之后,三月初三!”
刘劲回答。
“谁来负责?”
“我亲自负责!”刘劲说道“此事关乎两郡百姓的民生大事,我必须要亲自坐镇!“
“好!”
牧景点头“招标之日,我会亲自到场!”
那些商贾,恐怕还是需要自己的名头去震一震,不然明侯府这招牌,未必挡得住啊。
……
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市场也是不成熟的,招标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行商方式,但是第一次总会有些的手忙脚乱。
三月三日,南郑城中,一座大宅。
这大宅就是昔日明侯府暂时落脚的那一座大宅,牧景更在城中的据点,被刘劲巧取豪夺的征辟使用了,牧景也无话可说啊,人家为了节省成本,他还得赞誉一番,真是好属下。
“隆掌柜,有些日子不见了!”
“平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