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龙图天下-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刘劲闻言,脑海之中灵光一动,眸光栩栩而亮。

    对啊,明侯府没钱。

    但是这益州,肯定有不少人有钱的。

    这笔钱,未必需要明侯府出。

    “蔡长史,目前学府的计划,进行到什么地步了!”牧景询问。

    “现在我们一共修建了十二座学府,我们已经尽力了,没一座学府,都需要一些出色的老师来坐镇,老夫一时三刻,也找不到这么老师,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这些学府给运营起来了,其他县城,延后再说!”

    说着这个,蔡邕是精神抖擞的。

    名利二字,男人终究逃不掉。

    他不爱利。

    可他也是要名的。

    一想到,日后益州的读书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出身在他的门下,他的心中就有一无比的激动,所以在这事情上主动性也增强了很多。

    哪怕他多多少少有些知道,牧景这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他也不是很介意。

    “很好!”

    牧景眯眼:“不过动作还是缓慢了一点,你要尽快在巴郡,蜀郡,汉中,广汉,武都,襄阳,六个郡的范围之内,每一座县城,都布置一座县学府,以官方的名义,为一些适龄的人提供读书的机会!”

    他目光远眺,声音低沉:“读书才能让人开智,读书才能让人明理,读书才能让人发掘自己的才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很重要,是我们的未来,不管如何,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怠慢!”

    “放心!”

    蔡邕道:“此事我一直都在盯着,目前只是尝试一下,县学府以官方管理的模式,能不能适应读书人,等到时机更加成熟了,不用多久,益州就能实现一县一学的目标了!”

    “那就有劳蔡长史了!”

    牧景点头。

    接下来,他们又商讨了需要决断的几件事情,明侯府执掌益州,事情可不是一丁点,需要讨论的事情也不少,会议一致维持了足足两日的时间。

    当会议结束之后,牧景已经初步的完成了他南下前的布置。

    当然还剩下一件事情。

    这一天晚上,牧景设家宴,宴请了蔡邕,蔡邕赴宴,酒过三巡之后,牧景直接开门见山的对着蔡邕说道:“爹,你可知道,这一次广汉战役是何人从中作梗?”

    “从中作梗?”

    蔡邕眯眼,有些疑惑的看着牧景。

    “景武司在雒县抓到了一个人!”牧景低沉的道:“他姓司马,名朗,正是司马家长子!”

    河内司马家,乃是关中世家比较重要的一员。

    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现在可是朝廷上的顶梁柱,和弘农杨彪,京兆皇甫嵩,并肩而立,肩负起来了整个关中世家的势力,让关中世家在朝廷上立足。

    司马朗作为他的长子,被派遣南下,游说广汉,本来就是踩线的事情,现在司马朗还被牧景抓住了,这可是一个能和朝廷撕破脸的理由。

    “你什么意思?”蔡邕瞳孔微微变色。

    “他是朝廷派来说降广汉叛贼的使者!”牧景阴沉的说道:“广汉之所以会叛我们益州,那是因为背后有人撑腰了,也只有朝廷,或许才能让他们有此胆量!”

    “朝廷?”

    蔡邕拳头攥紧,面容有些阴沉不定,半响之后,才说道:“龙图,你领的是朝廷的侯爵,以明侯之名治益州,你可还认朝廷乎?”

    “爹,你怎么还这么天真!”

    牧景耸耸肩:“自从我杀出关中之后,我和朝廷之间,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缓和的地步,要么就是刘协死,要么就是我亡,没有第三条路!”

    他冷冷的道:“我们牧氏父子不是没想过效忠汉室,甚至这么这么去做过,可我们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父亲死了,我不愿意再执着下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牧龙图,你可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蔡邕拍案而起,目瞪欲裂,死死的看着牧景,冷然的道:“这是叛逆的话,你也敢开口!”

    “叛逆?”牧景嘴角扬起来:“当今天下,诸侯无数,谁人不是叛逆,又有几人,还愿意效忠那愚昧的汉室,天下已变,不为己则,亦不会汉室也!”

    蔡邕闻言,浑身的力气都仿佛都在流失了,他瘫坐在位置上,看着牧景,半响说不出话来了,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反驳牧景。

    当今的天下,早已经是乱世,群雄并起,诸侯逐鹿,还有几个人能记得住汉室呢。

    “爹爹自幼所学,皆为君也,景无法改变爹爹心念汉室的意念,只是爹爹要清楚,汉室如今早已经所托非人,刘协杀嫡母,诛兄长,夺帝位,名不正则言不顺,他没有号令天下之能!”

    牧景真诚的对着蔡邕说道:“我知道,爹爹和朝廷之间,联系密切,爹爹愿意出仕,无非就是辅助刘璋,压制我对益州的掌控,可爹爹知道吗,区区一个刘璋,我从不放在心上,我能把他捧起来,就能把他压下去,先主刘焉,兵败之日,留有一份恩念,让益州免于一场内乱,我也希望能善待他之子,可继续这么走下去,不仅仅是他不会有好下场,就算是爹爹,我也未必能保得住!”

    说着,他长叹一声:“我如今,早非一人,背负明侯府上上下下这么多人的生死存亡,很多事情,已经由不得我去控制,我最不希望的是,有一天,要和爹爹分道扬镳,走向末路!”

    “你又怎知,朝廷的路,是末路?”蔡邕信念坚定,并非一朝一夕能说服了,他即使心有所动摇,也不会轻易的就会改变立场。

    “因为我坚信,我的路才是光明大道!”牧景身上洋溢着一股不可一世的自信:“吾治汉中,可让汉中百姓安居乐业,吾治益州,可让益州百姓生活提高,吾欲治天下,定重开太平,再创盛世!”

    这是志向,也是牧景的信念。

    他让自己的信念去感触蔡邕,希望蔡邕能听得进去,即将南下,所忧之事,无非就是巴蜀安定,巴蜀安定的问题,在于益州州牧府和明侯府之间的关系。

    他其实并不介意刘璋怎么做,刘璋在自己眼皮底下,是翻不起任何风浪的,杀他不过只是一念之间。

    可牧景最不希望的是,蔡邕也被牵连进去,一旦蔡邕被朝廷利用,加上刘璋的力量,巴蜀多少也会有些乱,这是他不愿意看到了。

    他更加不愿意看到的时候,有一天,他要和蔡邕对弈。

    他的亲人不多了,蔡邕虽对他严厉,可也算是他的亲人。

    。。妙书屋。

    

第八百九十三章 风起益州() 
黑夜渐渐笼罩了江州城。

    江州城是有宵禁,黑夜危险性太大,宵禁的存在,就是为了把这种危险减到最低,这时候宵禁已经开始了,街道上除了有巡逻职责的六扇门捕快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行走,一片寂静。

    蔡邕的马车在这样的幽静之下,返回了蔡府,宵禁也只是看对象的,好像蔡邕这等级别的人,不在宵禁的范围之中。

    江州蔡府,又称之为益州右长史府邸,前院是右长史的官衙,后院就是蔡府内院。

    蔡邕是读书人之中的清流,虽为士林之大贤,当世之大儒,却非世家豪族,陈留蔡氏更是算不得世家门阀,顶多只是地方乡绅而已,蔡邕又是自立门户,膝下唯一女,并无子嗣。

    所以蔡府无论在哪里,都是显得有些清冷。

    “老爷,有一个客人,已经在偏殿恭候良久!”他刚下了马车,走进门,老管家就迎上来了,压低声音汇报起来了。

    “客人?”

    蔡邕眯眼,疑惑的看了一眼老管家。

    “来自长安的客人!”老管家低声的道:“身负王司徒的密函!”

    作为蔡邕的管家,自然是蔡邕最心腹的仆人,老管家从小就是和蔡邕一起长大的,对他忠心不二,蔡邕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吩咐他去做的。

    “不见!”

    蔡邕闻言,沉默了一下,拳头忽然攥紧,低沉的说道:“直接轰出去!”

    刚才在明侯府和牧景之间的一席话,对他的影响很大,甚至让他有些摇动了决心,牧景把事情摊开来说,更让他明白了一点,有些事情,他们之间是无法糊涂了,立场问题,总是矛盾了,但是必须清明,他虽有些迂腐,可政治智慧却不弱,很清楚一点,政治之争,哪怕是亲如父子,都免不了生死相搏。

    这时候,他不想见来自长安的人,倒不是说他就这样选择放弃朝廷,而支持牧景,书读到了他这个地步,心中的信仰一旦建立了,是根本无法摧毁的。

    他只是想要自己安静一下,在这事情,把事情还关系都理一下。

    之前刘璋参与了广汉和蜀郡之间的叛乱事情,已经让他心中不悦,但是他还是极力的把事情给安抚下来了。

    可这一次。

    长安朝廷在广汉的事情上插手,却丝毫未能知会他半分,让他越发的有些不高兴。

    长安朝廷,不管是天子刘协,还是司徒王允,行事已经有点偏执了。

    他不知道,还能不能相信他们。

    最重要的是,蔡邕最近好像渐渐觉悟了一点很可怕的事情,自己看似隐秘的一举一动,却丝毫没有能逃过自己女婿的眼睛,就好像他无处不在,无所不知。

    他知道,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女婿对益州的掌控。

    所以不管以后自己是选择帮助长安,还是选择支持刘璋,都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做事情不能继续这么大意了,不然大事难成,必遭祸难。

    他不怕死,可不能死的不明不白,哪怕有一天,被女婿诛于剑下,事情,他也要做漂漂亮亮。

    酒宴之后,蔡邕离去,牧景却在属下的石亭发愣。

    今日一席话,并没有能达到他心中的所求,反而让事情走向有些的失控的局面,他小看了蔡邕,也小看了这个时代读书人已经根深蒂固的忠君爱国执念。

    汉廷四百年,早已经在很多人的心中,烙印下不可撼动的信仰。

    “主公,景武司的消息!”

    诸葛玄是今夜的昭明堂值班从事,他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进了后宅,拜见牧景。

    “说!”

    “刚刚盯梢蔡府的探子来报,蔡长史把长安的使者赶出了蔡府!”

    “告诉他们,不用盯着了,把蔡府周围的探子,都撤了!”牧景沉思了一下,突然说道。

    不管是烟雾弹好,还是蔡邕真的想要断关系。

    作为明侯府的主公,他不能轻信。

    作为蔡邕的女婿,他必须要给蔡邕一个再一次选择的机会。

    “诺!”

    诸葛玄点头。

    “诸葛,这一次南征,霍余留守昭明阁,你随军出征,为随军主簿!”牧景抬头看了一眼诸葛玄,沉声的说道:“尽快去准备一下,我们要南下了!”

    “诺!”

    诸葛玄点头。

    诸葛玄离开之后,牧景走出石亭,站在一个小湖泊的旁边,双手背负,衣袍在微风之中扬起,他目光栩栩,凝视倒影在湖泊之中的明月,低声自言自语:“老头子,你可千万不要走出这一步,不然”

    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做。

    帝王者,无情。

    他现在也算是一方诸侯,乃是益州帝王,为益州之势,哪怕有情也得变得无情,因为肩负的太多,所以利益才是永恒。

    五月的益州郡,有一股闷热的气息在压抑着。

    初夏的季节,本来也不至于闷不过气来,但是如今的益州局势,却是让益州郡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了。

    新主掌益州。

    第一个目标,就放在了南部。

    益州南部数郡,自从立郡以来,其实朝廷就没有多少掌控力,天高皇帝远,皇帝的威风并没有能吹到这里来了,这里有汉人,有蛮人,很多被发配的人会在这里,无数贼寇在朝廷通缉之下活不下去也会来这里,这里到处都是深山大林,往大林子里面一多,谁也奈何不了。

    渐渐的,也就形成了如今的益州南部的局势。

    地方豪族掌控大势,更是联合的十万大山的蛮族,抗衡来自益州州牧府的压力。

    益州郡,永昌郡,历来郡守县令的职位,州牧府说了不算,就算派人来了,也会半路上死于非命,地方势力就是这么彪悍,肆无忌惮。

    因为道路不同,益州就算举兵而伐,也难有成效。

    比如当初刘焉,不也是南征吗,最后虽然得了一个名义上的臣服,可结果还不是一样,益州南部的势力,他始终是参合不进来了。

    一开始,益州新主明侯牧景发出征讨之诏书,他们并没有当一回事。

    可真当牧军大规模的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