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龙图天下-第7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现在想的是,如何才能把代字去掉,进入正式的郡守职责之中,也享受一方太守的权力,明侯府的郡守,三年才叙职一次,一旦他真正成为太守,只要不行差踏出,三年之内,安枕无忧。

    现在他最怕就是的牧景根本就不把他这个代郡守放在心上,只是准备让他过渡一下,那么那他这个襄阳代郡守都做不了多久,更不要说想要做出什么成绩来。

    现在牧景愿意鼓舞他,那就代表牧景有几分看好他,对他抱有期望,那么他才有希望。

    “大家不要站着了,都坐下来吧!”

    牧景挥挥手,让众人都坐下来了。

    “诺!”

    众人点头,左右列坐,不过他们一个个的态度都显得有些拘谨。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牧景。

    倒不是他们没有去过江州叙职,基本上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每年都要去一趟江州,叙职一番,只是这两年牧景忙的一匹,接待他们的都是的南书房的刘劲比较多。

    对于牧景的传闻很多。

    可再多的传闻,始终只是传闻,第一次会见牧景,他们的心中,是忐忑的。

    牧景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的上位之首,跪坐下来了。

    这时候金九带着几个人,端茶走进来,每个人的案桌面前,都摆着茶壶茶盏,茶壶里面,泡着的一壶上好的茶,茶香飘溢,连驿站外面都闻得到。

    “诸位皆襄阳之顶梁柱,某远在江州,鞭长莫及,日后襄阳,还需要靠诸位的努力,才能让地方太平,百姓安居,今日吾在此,以茶代酒,敬你们的!”

    牧景举起茶盏,遥对众人,微笑的说道。

    这时候,他需要的和睦可亲的态度,让众人感觉到如沐春风,安抚好这些人的心情,就能安抚好的襄阳。

    “敬明侯府!”

    “敬主公!”

    众人纷纷举起茶盏,以茶代酒,回应牧景。

    一盏茶之后,气氛倒是放开了不少,众人也显得没有那般的聚集,这一次会面,才算是渐入佳境。

    牧景在襄阳的时间不多了,最多两三天而已,他必须尽快北上,巡视南阳之后,还要进入汉中,督战北疆,中原的局势太乱了,他都一些看不住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战场感受一下。

    站在局外,或许冷静一点,看着清楚一点,但是没有进入局中,始终感受不到整个棋盘的变故,不亲自看看战事的紧张程度,他推算不出来的董卓能做到那个地步。

    所以他趁着这次机会,干脆来一次襄阳会议,人这么齐,也好商讨一下襄阳未来的发展。

    襄阳郡,是从南郡和南阳割据出来的一个郡域。

    这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且牧景正在准备对荆州动手,一旦对荆州动手,襄阳就会首当其冲。

    刘表卧薪尝胆也有几年时间了,要说他不想夺回襄阳城,不想重振荆州,牧景自己都不相信,一旦荆州战役打响,襄阳肯定会爆发战争。

    爆发战争不可怕,可怕的是城中人心。

    襄阳本是荆州主城,刘表经营多年,各大跟随刘表的世家豪族,在这里根深蒂固,不怕外面的进攻,就怕他们鼓动内乱,内外夹击之下,襄阳根本就是不攻自破。

    所以在这之前,牧景最好是能让襄阳更稳一点,这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不过这些事情,牧景先放在心上,这里这么多人,牧景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认识自己,也让他们足够的安心,这样首先保证的治理层的安稳。

    牧景主动去认识的这些官吏。

    “谭素,本来不想让你回来的,但是没办法,现在的襄阳城,你得多用心,好好辅助蒯郡守,尽可能的让襄阳安稳!”牧景不算是长袖善舞,但是的这点忽悠下属,还能让下属感到亲切的本事,还是有了。

    “属下定好好辅助府尊大人,保证襄阳安稳!”

    谭素当初是的侯庆的部下,建立襄阳郡的功臣,但是后来为了缓解和荆州的压力,侯庆被抓回江州,为表公允,还在牢里面待了一年,去年才放出去,但是现在暂时不激发和荆州的矛盾,就赋闲在家,什么时候和荆州开战,他就会被重用起来了,而谭素本来是调去江州去了,在南书房当主簿,仅次于南书房主事从事之下。

    因为蔡图调职,他才被调回来。

    毕竟当初他治理过襄阳郡,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襄阳了。

    “你是明棱!”牧景走到中年男人的旁边,笑着说道:“我记得你,去年还只是樊城县令,因为能力出众,被蔡图亲自提拔为襄阳令!”

    “你在樊城,治三大乡绅豪族之事,某略有耳闻,做得好,明科之下,无高贵低价之分,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有些遥远,但是的执法,就当有的公正严明之心!”

    “无畏压力,才能的公正为名!”

    “蔡图提拔你,很多人说是徇私,但是我认为,他做得对,不是仅仅为了我们明侯府,更多的是为了百姓的生活,所以希望你日后做得更好!”

    牧景很看好明棱。

    这个蔡家外戚,和蔡图有深刻交情的中年人,是一个能力不错的人,性格也足够刚毅,他甚至有心调去法曹任职,不过现在还需要继续考察一下。

    “属下铭记主公教诲!”明棱神色有些激动,他大声的回应牧景的话。

    “你是卢俊,襄阳郡守府主簿,善于的治账,大小事情,做的井井有条……”牧景忽悠一个有一个,肯定他们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的安心了。

    这大部分的官吏,其实都是的荆州士族旁系庶子出身的读书人。

    他们缺乏的不是能力。

    而是被人认可的态度。

    牧景算是抓住了重点,三言两语之下,把让他们一个个心思都抓稳了。

    这一次会面,虽然时间上的紧促,但是还算是的很顺利,牧景算是很满意,当初让蔡图出任的郡守,是最正确的选择,不是蔡图,也笼络不到这一批能治影响襄阳的人才。

    一直到了子时,众人才带着满意的心情而才散去。

    最后牧景还独自把郡守的蒯武留下来了。

    “永立,襄阳的根基,蔡图算是理顺了,目前来说,襄阳的发展,我也很满意,但是有一点……”牧景眯眼,看着蒯武,幽幽的道:“襄阳必须是明侯府的襄阳!”

    “主公,吾等既从了明侯府,归顺主公,那就绝无二心!”蒯武本来被牧景单独留下来,就有些忐忑,现在更加不安了,迅速的表态。

    “我不怀疑你们!”

    牧景对蒯武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我的原则,既敢用你们,我就相信你们,但是你清楚,我清楚,这里曾经是荆州的襄阳城,这里的人,怀旧,这里的势力,同样怀念故旧,一旦的刘景升率军反攻襄阳,你可知道,城中多少人会投敌乎?”

    蒯武闻言,神色一下垮下来了,微微的苦笑,沉默不语。

    因为他也不敢否认这种存在性。

    就算是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从哪些家族出来,虽说已经和家族决裂,但是一旦家族承认了一些人在家族之中的地位,请他们回归,即使是这些投靠明侯府人,也未必一个个坚决无比。

    家族,有时候比个人前途还要重要。

    “永立,你心中也明白这种存在是不可避免了,作为郡守,明侯府之下襄阳郡的郡守,你知道你接下来的任务有多重了吗?”牧景问。

    襄阳郡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经济,而是安民,准确来说,是宣扬明侯府的存在感,尽量压迫荆州州牧府的存在,这才是襄阳立足的根本。

    襄阳,只能是明侯府的襄阳,不能是的刘景升的襄阳。

    “属下明白!”蒯武深呼吸一口气,点点头。

    “你可有信心吗?”牧景问蒯武。

    有些事情,牧景不能做,影响太大,但是蔡图蒯武这些身份的人,却能毫无顾忌的去做,他们做的越狠,明侯府的存在感就越是深刻。

    “有!”

    蒯武咬一下牙齿,坚定的点头。

    这是一个危险,搞不还,他会成为的襄阳公敌,但是一次机会,转正是需要功劳了,熬过这一关,他就能成为正经八百的襄阳太守。

    就好像当初的蔡图抓住这个位子,尽可与家族翻脸,被荆州士族很多人唾弃,但是为了前途,为了走出另外一条路,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家族,前途,这本来就是需要抉择的。

    蔡图当初做得很好。

    如今他也面临这样的抉择,而且他必须要比蔡图更加坚决,才能的更加的有说服力。

第一千零二十章 徐庶出仕() 
清晨,鹿门山上。

    左边的山腰有一排排的房舍,搭建的有些简单,但是并不显得简陋,地方很大,布置雅致,宛如一个个庭院分布,前方还有一个湖泊。

    这就是书院学子们的宿舍。

    喔喔!!!!

    当大公鸡的声音鸣动了整个山头,一个个学子从宿舍里面出来,简单洗漱一下,然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求学。

    “子月兄,今日洪夫子教中庸十九章,我们复习一遍吧!”

    “……”

    “叶兄,昨日岳夫子将的论语微子篇,你可有感悟,不如吾等交流一番,待会能与夫子共论!”

    “……“

    “莫兄,我昨夜新作了一篇文章,不如我们一起鉴赏一下!”

    “……”

    学子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有人坐在湖边论文章,有人站在树下颂书本,如今的求学困难,敢于出外求学的,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弟子,都有一颗执着的十年寒窗苦读之心,他们对学习是争分夺秒的。

    山腰上。

    一个雅致的院落门前,司马微一席长袍,双手背负,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这里,一双眸子凝视着前方的那些欣欣向荣的学子们,脸上有一股开怀的笑容。

    教学的成就感,往往不是结果,而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努力的一个过程,然后在自己的扶持之下,走向未来。

    半响之后,他的神色之中又有些落寂,长吁了一口气,才转过身去,眸光看着五步之外,跪了一夜的青年,幽幽的道:“起来吧!”

    “学生不敢!”

    徐庶缓缓抬起头,幽幽的说道。

    “过来!”司马微轻轻的招招手。

    “诺!”

    徐庶这才站起来,迈着有些的麻痹的双腿,走过去。

    他来鹿门山求学之前,曾是一个游侠,武艺虽比不上那些顶级大将,但是也算是有自保之力,所以即使跪了一夜,也并没有显得太疲惫。

    “看看这下面!”司马微轻声的到:“他们很努力的在学习,看到了吗?”

    “看到了!”

    徐庶点点头,正因如此,他不能让外人破坏这一切。

    “你的天赋,比他们都高,在我看来,除了庞家的小凤雏之外,日后论成就,他们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你!”司马微语气深长的说道:“可如若你不努力,他们随时都会超越你,学问之道,在学!”

    庞家大尚书庞季留下来一个麒麟子,年岁不大,天赋甚高,学问了得,看天下事之的眼光也独到,去岁的时候,年纪十余岁,已经可以出师游学了。

    司马微常常戏称之为凤雏。

    “学生知道!”

    徐庶道:“学生当初一心行侠仗义,以为可管天下不平事,可直到在颍川犯事,身陷牢狱,放明白一个道理,一人之勇,非天下之福,一人之智,方能造福万民,因此学生前来求学,然学生本乃武夫,自比不师弟们的天资,今学生弃学出仕,更违师命,不敢让祭酒原谅,不要说与庞统师弟相提并论,日后也不敢一众与师弟们比成就,只是学生意已决,路已选,还请祭酒成全!”

    司马微闻言,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庶。

    “当初我与德公,承彦兄志同道合,在这鹿门山上的修办学府,目的是希望,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个让你们的这些求学的人,得到一个求学的机会!”

    半响之后,司马微到轻轻的道:“奈何世道不如人!”

    人心不盲,能看到很多。

    他了解徐庶。

    所以他即使不知道一些事情,也能猜到三分。

    “我这鹿门山上百学子,他们还能如此安分的读书,或许都应该谢谢你!”司马微。

    现在鹿门山的书院约莫有上百学子同时求学,在当世的书院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学生数量了,一般的书塾也就是几个学生而已,即使颍川这些大型的私人学府,最多也就七八十个学子。

    当世而言,当年也只有太学,鸿都门学这种公立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