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炊愿吨性奶凭!卑∈纺浅星焐献啵骸捌糇嗷噬希凭髁性阡兀绻匚缆逖艉徒ヤ氐谋榈鞯胶颖保缡婧卜垂ピ趺窗欤逋蛉四艿沧《蛉寺穑俊!�

    达奚珣出班上奏:“启奏皇上,啊史那将军说得有理,唐朝的重点是中原,他们用声东击西的战略调动我军,我们不能上当。”

    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安禄山进退维谷,想增援河北,但是他又抽不出兵来思前想后也找不到好办法。对台下说道:“今天朝议到此为止,众位爱卿都回去想一想,如何度过目前的危机。现在退朝,明天再议。”

    下朝之后,安禄山觉得身上很不舒服。除了焦虑不安外,全身上下都有些酸软,很不自在,好像中邪一般。段皇后亲身为他端来菜肴,他用筷子夹几样品尝了一下,没有味口,又放下了筷子。

    段皇后说道:“皇上,常山的叛乱已经平定了,后方已经安定,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急得饭都不想吃了。要知道不吃饭是不行的,人是铁饭是钢,不吃就锇得慌。这烤全羊的味道很好,平时要吃几大块的,今天就少吃一点。”割下一块羊排放在安禄山面前的碟子上。

    安禄山叹息一声,拿起羊排,便向嘴里送。以前最喜欢吃的,如今竟然塞不进口。段皇后又倒了一杯酒放在他的面前,安禄山一口喝了,没有味口。放下杯子说道:“这几天的食欲越来越差,已经吃不下,睡不着了。”段皇后说道:“吃好喝好比什么都重要,就是砍头,也要做个饱死鬼。”

    “谈何容易啊,自从颜杲卿起兵叛乱之后,我们燕军的进攻势头就受到遏制。前方的将军都向朝廷上奏,平卢、雁门和云中城被围,已经中断信息,不知兵将能守多久。一旦失守,太原和蓟城就艰难了。河北要是落入唐军之手,我们的退路就断了。我这几天急得睡不好觉,开始的那种好感觉,已经完全没有了,进退维谷啊。”安禄山猛然将酒杯抛入嘴唇。

    段皇后说道:“打仗那里会没有坐折的,唐朝本来就很强大,能够在几个月内拿下河北、河南两道,应该感到满足了。现在唐玄宗清醒过来了,顽抗一下也很正常。只要能坚持住,就有翻过来的机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皇上用不着太着急。”又为安禄山倒了一杯酒。

    安禄山握住段氏的手,对她说道:“战争已经到了交着状态,再进就很艰难了。唐朝人多,国力强盛,要推翻他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如果成了一场持久的战争,那就给老百姓来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不打下去又不行,李隆基不会放过我的。继续打下去,要战胜唐朝又不可能,现在我是茶饭不思了。”他双手扶椅,用力站了起来。李猪儿过来扶他,他向李猪儿摆了一下手说道:“你去叫严庄和高尚进宫来,帮我出出主意。”严庄和高尚进入皇宫,安禄山将史思明、蔡希德、张献诚、李庭望和武令珣等人的奏折给他们看。

    严庄看过之后说道:“现在的问题出在河北,臣在朝堂上所奏,只注意到河北一处,忽视了东线、南线和潼关,臣现在收回。东线和南线,我们燕朝投入的军队不多,唐朝也没有强将,能稳住防线就很好了。潼关是唐朝的主力,我们的主力也集中在那里。要打开局面只能在潼关,如果能拿下潼关,所有的危机都会迎刃而解。但是,潼关的唐军有二十万,人数是我们的三倍多,如果他们采用守势,心态正常了,我军是打不过潼关的。这样河北的事就来了,颜杲卿虽然平息了,但他的影响还有,更迫切的问题是唐朝对河北的重点进攻。按照史思明、蔡希德和张献诚三人上奏的情况看,唐军在河北的总兵力人数已经超过了我们的两倍,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边防军。如果收缩防线,撤退到中心城市全力防守,短期内没有大问题。但时间长了难免不出秕漏,唐朝人多,国力强盛,他们一定想速战速决。这就是他们的弱点,我们就利用坚城,全力防守。他们必定增加兵员,消耗国力。只要能坚持两年,就会将他们的朝廷拖垮。百姓要负担几倍的租税,将无法承受。就象隋阳帝后期一样,到处都是反对唐朝的人,国家大乱,李隆基就会顾此失彼,唐王朝也将瓦解。皇上就能和李世民一样,一举平静反王,一统江山。”

    高尚说道:“战争已经进入僵持时期,这段时间,朝廷的信心十分重要,皇上一方面要稳定朝臣的情绪,另一方面要派人进入唐朝的内部,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相帅之间的关系,让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不和,我们就有机会了。”

    安禄山说道:“高尚的方法好是好,可是那里能得到合适的人选进入长安,能到宫廷之中呢?”高尚说道:“启奏皇上,现在有一人选,是我和严兄曾经一起落选的举子,叫卢其儒,对唐朝极为仇恨。此人文武双全,现在仁义山庄做总管,他来找过微臣三次,想为皇上效命。如果他能进京,一定可以成事。”

    安禄山将斜靠着的身子坐正,对高尚说道:“明天下朝之后,你将卢其儒带进宫里来,我要见他一面。时间不早了,你们回去吧。严庄,这段时间情绪不高,是不是对没有做到宰相,对朕有意见啊?”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朝议战双方调部署 死守险关燕军找新法2() 
    严庄站起来准备离开,听到安禄山后面的话,吓出一身冷汗,连忙跪下说道:“启奏皇上,臣有自知之明,没有朝廷中的经验,现在做宰相不合适,皇上对臣恩重如山,臣对皇上崇拜得很,怎么会有情绪呢。”

    “你能这样想很好,现在的燕朝只能算是开始,你们一直是我的心腹,如果成功了少不了封王拜相,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是一起过来的人,有些事别放在心上,我心里有数。”安禄山向两人摆摆手,意思是让他们离开。

    安禄山在朝堂之上问张通儒:“现在唐朝军队的阻击力度很大,我军的全面进攻效果不好。你是兵部尚书,不能只说河北,要全面分析,前线战况如何?说给众位大臣听听。”

    张通儒说道:“启禀皇上,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战事,犬牙交错,僵持不下。各个战场均处于交着状态,河北的战事尤其紧张。史思明报告,平卢遭受王玄志刘正臣两路军四万军队的攻击,徐归道的求救报告一天一封的报到他的手上。蔡希德报告,他剿灭颜杲卿返回云中的途中,在平舒县与唐将李光弼遭遇,两军相持不下。云中城肯定被唐军围困,薛忠义能否守得住,他心里也没底。”

    安禄山说道:“李光弼很能打,十年前他就是王忠嗣手下的得力干将,蔡希德遇上对手了。你接着说。”

    张通儒说道:“张献诚上奏,唐将仆固怀恩正在全力攻击雁门郡,他派薛嵩带五千军队前去增援,现在是对峙的局面。淄青节度使能元皓上报,击败颜真卿收复平原郡等地之后,局面一直稳定,但因兵力不足,没有继续扩张。河南节度使李庭望报告,张通晤战死后,东线非常混乱,各地相继起兵,不得不退回陈留,令狐潮进攻雍丘,受到唐朝嗣吴王李祗的夹攻,已经撤退。武令珣上奏,他进军南阳,在滍水河与唐军遭遇。五万唐军在鲁炅的带领下,坚守滍水河南岸,拒不出战,僵持局面一直没有打开。”

    安禄山说道:“现在各个战场都受到唐军全力抵抗,尤其是河北,那是我们的大本营。李隆基将他最强的朔方军派去那里,是要断我们的后路啊。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田承嗣出班上奏:“启奏皇上,河北吃紧,关键是太原常山一线,如果丢失,我们燕朝的军队被分割两地,军心动摇,战局将会恶化。臣愿领一军北上渡河,支援太原,守住通道。”

    啊史那承庆上奏:“启奏皇上,现在全线吃紧,按目前的战局发展下去,我们燕朝十分不利。可以说已经陷入困境,因此必须采取非常措施,用险招才能走出困境。”

    安禄山说道:“承庆将军说的有理,现在我大燕的军队,都遭受唐军的阻击,而且人数上,他们占优,可以说我们已经是进退维谷。但是我们艰难,唐朝更艰难,我们只要保持僵持的局面,打一场持久战,就会拖垮唐朝。唐朝的朝廷**,经不起战争的负担,一定会激起民怨,到时候会群起造反,唐玄宗会和杨广一样,被他的宰相所杀。现在的情势变了,战略战术也要跟着变。我们原来的四面出击,扩大地盘的战略不能实施了。就地盘而言,我们燕朝只有唐朝的五分之一,人手显然不够。因此要改变战略,收缩防线,重点进攻。东线以防守为主,用少量军队进攻,牵制唐军的反攻,保住现有地盘。河北地区,现在交着在一起,唐军人数多一些,我军的战斗力强一些,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大。我军占据城池,处于有利地位。令史思明支援蔡希德,合围李光弼。然后支援云中的薛忠义,合击郭子仪。只要吃掉了李光弼,河北的形势便扭转了。南线唐将鲁炅有五万军队,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那些都是内地的驻守军,没有打过仗,战斗力不强。令武令珣想办法引诱他们进攻,在运动中击溃唐军,南边的局面便打开了。进攻潼关是重中之重,我燕朝的六大主力的四支主力都集中在潼关。令崔乾佑统一协调潼关的军队,加大攻击力度,不管采用何种计策?想方设法,一定要拿下潼关。进军长安,就是我朝的胜利。众位爱卿,认为如何?请直言。”

    达奚珣出班上奏:“启奏皇上,皇上的部署天衣无缝,战事进入相持阶段,因此稳定大燕的局势尤其重要。现在已经到了春耕季节,臣启奏让各个郡县抚慰百姓,鼓励生产,不荒废一亩土地。”

    安禄山说道:“这是大事,由丞相亲自抓,战事还要继续,不能没有百姓。你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措施,就按你说的不荒废一亩土地为标准,搞好百姓的生产。”“尊旨﹗”达奚珣退下。

    啊史那承庆上奏:“启奏陛下,潼关现在的唐军守将是哥舒翰,带领二十万军队驻守。我军虽然都是精锐之师,但人数太少,短期内难以攻克。臣上奏加强南线的进攻力度,尽快攻克南阳。”

    严庄上奏:“启奏陛下,臣赞同啊史那将军的上奏。我军攻克南阳后,继而攻下襄阳,控制汉水的运输通道。长安得不到江南的物资供应,朝廷恐慌,官员害怕,军队得不到补给,将不占自乱。”

    安禄山说道:“爱卿说得有理,准奏﹗”高尚上前说道:“中书侍郎高尚有事请奏。”安禄山说道:“爱卿请讲。”

    高尚说道:“启奏陛下,按照皇上提出的稳定东线,调整北线,重点进攻长安和南阳的战略部署。臣已经草拟五道圣旨,请皇上过目修改,定快下发。”他将草拟的圣旨递给安禄山。

    安禄山看后说道:“高爱卿办事效力高,这五道圣旨充分展现了爱卿的才华,朕已经划押。着中书省立即下发,不得有误。”

    退朝之后,高尚和严庄带着卢其儒进了皇宫,卢其儒立即跪下上奏:“草民卢其儒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安禄山说道:“平身,坐下说话。听高尚说,十年前你是和他一起去长安参加科考的,落榜之后在唐朝没有事做,现在在仁义山庄做总管。愿意不愿意到朝廷来当差啊?”

    卢其儒说道:“十年前在京城落榜后,心灰意冷,一气之下离开了京城。如果再呆上半个时辰,就见到皇上了。那时我正是生活无着的时候,如果见到皇上,当时肯定就跟皇上去了平卢,现在后悔莫及。其儒早就看到李隆基的**,想推翻腐朽的唐朝。皇上正是顺了天时,代表了百姓的愿望。只要用得着其儒,我一定会全力以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朝议战双方调部署 死守险关燕军找新法3() 
    卢其儒的态度使安禄山十分高兴,对他说道:“严庄、高尚已经是三品官了,如果将你的官位安排低了,对不起你的才华,如果给你安排三品官,那些在朕身边奋斗多年的人又不会服气。因此你要立下奇功,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卢其儒说道:“启奏皇上,高侍郎已经对我说了,推翻唐朝是我的心愿,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不管有多危险,多难其儒都会义无反顾,赴汤蹈火。”

    安禄山说道:“朕现在任命你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进入长安,打入皇宫,离间李隆基和李亨及大臣的关系,在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制造矛盾,推翻唐朝之后,朕封你为王。高尚拟旨﹗”

    卢其儒立即跪到安禄山的面前伏地地上说道:“谢皇上恩典,臣明日就带着儿子卢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