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正臣低声说道:“将军想不想知道当前的形势?”侯希逸压枪的力量突然松了一下,刘正臣并没有乘势翻起来,而是让他继续压着手中的枪。低声说道:“朝庭已经分兵五路对叛军进行围剿,平卢求救无望了。”侯希逸装做使劲压枪的姿势轻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换个地方说话。”

    刘正臣奋力举枪,装作力不从心的样子,打了一个颠簸,看上去输了一招,带转马头从侧方逃走。侯希希策马追赶,两匹马奔跑甚快,瞬息之间离开了城楼上的视线。侯希逸勒住缰绳,刘正臣回过马头对他说道:“我知道将军非常想知道史思明不来救援平卢的原因。”

    侯希逸点点头表示赞同。刘正臣又说道:“我说的话你相信吗?”“不相信就不会跟到这里来,但是我如果连真话假话都分不清的话,也不用带兵打仗了,还能做四品将军。你要是说假话,我是不会相信你的。”

    刘正臣点点头,扫了四周一眼,认真的说道:“现在皇上已经作好了剿灭叛军的部署,任命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总管平叛事宜,带二十万大军据扎潼关,随时可以进攻洛阳。鲁炅为山南节度使,带兵十万从南阳方向进攻洛阳,嗣吴王李祗正在向陈留方向攻击,郭子仪带领朔方军精锐十万,从云中方向攻击河北,已经将云中城和雁门郡团团围困。加上我们这一路总兵力不下六十万,相当你们叛军的三倍,安禄山能抵挡得住吗?前些时常山颜杲卿起兵反对安禄山,史思明派兵前去镇压,虽然活捉了颜杲卿,但是你们河北的根基已经动摇,大燕朝只能是昙花一现,马上就要崩溃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互不配合刘正臣上奏 暗中结交侯希逸归唐5() 
    听了刘正臣的说教,侯希逸没有吱声,向刘正臣虚刺一枪,带转马头奔回城门。刘正臣摧马举枪紧追不舍,二人又回到城南的阵地拼杀,全力施为毫不手软。徐归道在城楼上看到,他怕侯希逸有什么闪失,便鸣金收兵。

    侯希逸认真回味刘正臣说的话,内心盘算:‘假如真如他说的那样,大燕朝已是岌岌可危了,前途渺茫。该怎么办呢?’

    李怀玉出现在他的身旁,紧跟着他进了宅第。他俩是哥们,侯希逸不用对他隐瞒,叹气说道:“唐朝国家富有,人口多,招兵快。短期内雄武皇帝能占到一些便宜,长期对抗,以范阳平卢两镇之兵是不能与大唐抗衡的。刘正臣告诉我,几个月来,唐朝新招了六十万军队,从四面八方将燕朝军队围困。我们等待救援无望了。”

    李怀玉说道:“两个多月来,史思明没有前来救援,说明蓟城真的是被围困了,如果太原、洛阳、云中、平卢都被围困,燕军都成了瓮中之鳖,不会长久了。是忠于安禄山陪同他一起去死呢?还是投向朝庭反戈一击争取朝庭的宽恕,现在要作出决断。”

    侯希逸说道:“要我反叛雄武皇帝,是我不愿做的事,我只是一个武士,在江湖上混饭吃,虽然在江湖中小有名气,但并不能算出类拔萃,在武林中过得并不是十分舒心。到蓟城参加比武,虽说只是试试,其实还是想当官,希望日子过得好一些,能够出人头地。没想到得到雄武皇帝的赏识,从此之后便频步青云,六七年间升到了四品将军,我的确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不是雄武皇帝的赏识,我就不会当兵,更不可能做到世人十分羡慕将军。雄武皇帝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么能反叛他呢?”

    李怀玉说道:“现在谈反叛,还为时尚早,将军必须与刘正臣谈好条件。如果能保证平卢城军队与百姓的安逸,就不用为安禄山陪葬。”侯希逸说道:“我不愿背信弃义。”李怀玉说道:“现在是试探,还没有到反叛的时候,用不着考虑太多。”

    侯希逸又到刘正臣的军前讨战,两人手上不停,兵器撞击声震耳欲聋,同时嘴上也不空闲。侯希逸说道:“你说话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燕朝目前是有困难,但仍然能坚持,唐朝要想一下消灭燕朝也不可能。”

    刘正臣说道:“我对你说实话,现在就是相持不下。但朝廷的国力强盛,兵源广阔,不久的将来,就能占据全面的优势。燕朝的日子不会长久,终究是要被消灭的。”

    侯希逸说道:“这话我信,你要我献城,有什么条件呢?”刘正臣说道:“不管什么条件?你提出来,我想办法尽量达到。”侯希逸说道:“第一条,平卢的军队隶属不变,建制不动归入唐朝。第二条,所有的军官保持原职,拿唐朝的奉禄。依了这两条,我可以考虑降唐。如果达不到要求,免谈。”刘正臣说道:“我今天就派人进京上奏皇上,十天后给你答复。”

    韦见素急匆匆的进了皇宫,双手举着刘正臣的奏折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刘正臣通过战场上比武与平卢裨将侯希逸谈好了将平卢献给朝廷的条件,这是他向皇上请奏的奏折。”

    高力士将奏折送到了玄宗皇帝的案前,李隆基看后,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是安禄山造反以来的第一次高兴,真正的高兴。他对韦见素说道:“这个刘正臣,果然名符其实。平卢的问题解决了,河北的问题就容易了,满足侯希逸的所有要求。立即下达圣旨:任命刘正臣为平卢节度使,统领北线唐军,包括安东都护府进攻平卢的军队。拿下平卢,攻击蓟城。任命侯希逸为平卢节度副使,统领平卢所属军队与刘正臣的军队合为一处。”

    圣旨很快到了刘正臣的手中,有了皇帝的圣旨,他立即出营挑战候希逸。到了僻静之处,刘正臣将圣旨交给了侯希逸。看到盖有玉玺大印的圣旨,侯希二话不说,将其收在怀中。

    回城之后侯希逸对李怀玉说道:“我现在将实情告诉你,玄宗皇帝的圣旨已经下了,任命我为平卢节度副使。这是不是卖主求荣啊?此时的心中有说出的烦恼,真的愧对雄武皇帝。”

    李怀玉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等什么呢?你一个人的生死事小,整个平卢城的人的生死事大,你能眼睁睁的看着嫂子和侄儿在唐军的屠刀下挣扎吗?能抛弃他们不闻不问吗?至于大燕皇帝,唐玄宗对他如此宠信,他都敢冒天下之大不为,起兵造反。这样的人,用不着对他死心塌地。”

    侯希逸拍着李怀玉的肩膀说道:“你我同进同出,唐朝将平卢之兵交给我们统领,我们要顺利的接到手。”李怀玉说道:“我一定为你两肋插刀,生死不愈。”

    侯希逸带着李怀玉、胡来、樊洪等人,来到帅府与徐归道谈判。侯希逸说道:“现在的燕朝是四面楚歌,我们归顺朝廷还有出路,否则死路一条,请元帅决断。”徐归道闻言大发雷霆,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我原以为你是江湖侠士出身,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想不到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这些天你私会刘正臣,有人提醒我,但我对你深信不疑。雄武皇帝如此赏识你,破格提拔你为四品将军,辅佐我守卫平卢,你不知报恩,却卖主求荣,妄为男子。我徐归道誓与平卢共存亡,你要是还想投靠忠奸不分的唐朝昏君,就赶快回头,我们一起守卫城池,以表对燕朝的忠心。”

    侯希逸感到心亏,无言以对。李怀玉上前一刀刺向徐归道,徐归道拔剑招架,大声吼叫:“原来是你这斯捣的鬼,侯将军不要听这斯的不忠之言,回头是岸。”李怀玉也急了,大声说道:“忘了怀中的圣旨吗?”一语提醒了侯希逸,上前一剑刺中了徐归道的左胸。

    侯希逸下令将他的尸体盛检,在帅府上摆设灵堂。他对胡来和樊洪说道:“将你们的军士,带到帅府的周围,听候我的命令。怀玉通知,将镇将以上军官到帅府来。”平卢军镇将以上的军官都到了帅府,他们得知徐归道死了,都到灵前拜祭。侯希逸身穿孝服,为其守灵。

    在灵前,他含泪说道:“徐节度使已知突围无望,为了拯救平卢城中数万军民的生命,杀身成仁。我等应该尊行他的遗愿,减少城中百姓的疾苦,向朝庭投诚。如有不愿者,请站到左边,愿意者站到右边。”

    所有的军官都站到了右边,侯希逸心中非常高兴,但表面上装着十分哀伤的样子在徐归道的灵前哀告:“请节度使安息吧,所有的将士都尊崇您的心愿,为百姓造福。”

    第二天,侯希逸出城与刘正臣联系,商定投靠唐朝的具体事宜。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玄宗下旨勇将克坚城 燕军收缩唐军占地域1() 
    虎踞龙盘坚如丘,两军阵前谈商筹。

    春风试暖祥瑞至,举城回归免躏蹂。

    捷报飞入皇宫里,天子开颜批折奏。

    金殿欢歌君臣喜,前方将帅觅封侯。

    侯希逸安顿好平卢城内的军士之后,出城与刘正臣在阵前协商。侯希逸说道:“我已经杀了燕朝的平卢节度使徐归道,现在正式投靠了唐朝。但我手下的那些将军,朝廷应该委任军职。解决了这一条,你的军队就可以进城。”刘正臣说道:“将军弃暗投明,皇上一定赞赏,将委任军官的名单报过来,我立即上奏皇上。”“希逸等候刘元帅的佳音,城中军民同时盼望。”侯希逸将一册名单递到刘正臣的手上。

    回转军营,刘正臣再一次书写奏折。钟虎来到他的身边说道:“事情已经定了,该考虑下一步。王玄志阴奸,元帅一定要注意。”“你提醒很及时,我要在皇上面前告他一状。你的功劳也不小,同时为你请功。”刘正臣收起奏折,将授予降将官职的名册放在一起,交给信使要他加急送到兵部。

    韦见素接到刘正臣的奏折,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刘正臣已经招降了侯希逸,平卢城回到了朝廷的手中。臣奏请任命刘正臣为左骁卫大将军①平卢军节度使,统一指挥平卢战区的军队。侯希逸为忠武将军②平卢副节度使,钟虎为宣威将军③,李怀玉为为怀化郎将④,批准降将军官名册。”将刘正臣的奏折及投降军官名册一并交给了唐玄宗。

    唐玄宗看过奏折之后,龙颜大悦,立即去了宣政殿。韦见素发出通知,所有的大臣都到了朝堂之上。看到堂下站满的朝臣,唐玄宗摇晃着刘正臣的奏折,高兴的说道:“正臣上奏,平卢军已经投降朝廷,这是朝廷的第一个大胜仗,全歼了叛军的一支生力军,占领了叛军的后方基地平卢,是空前的大胜仗,这就是战场的转折点,要鼓励他们。兵部拟旨,批准正臣的奏折,按程序报朕审批。”

    杨国忠上奏:“启奏皇上,剿匪的形势已经好转,臣奏请兵部将这一情况,通报到前线各个战场。从今之后,朝廷的军队进入全面反攻。”“准奏,告诉前方将士,谁能拿到胡羯,不管是死是活,当即封为平叛郡王。”唐玄宗甚是欢愉。受到感染,堂下的群臣也一个个喜笑颜开。

    圣旨很快批复了刘正臣的请求,为了褒赏他的功劳,唐玄宗特派中使薛道到平卢城宣读圣旨,以示朝廷的重视。

    薛道到达平卢的时候,刘正臣正好和侯希逸协商好归降事宜,只要圣旨到达,他的军队立即开进了平卢城。在刘正臣的帅帐之内,薛道就要宣旨。刘正臣说道:“钦差大臣能不能等一等,到平卢城内宣旨?我们现在就一起进城。”“这样当然更好,进入城中,更能显示元帅对皇上的尊崇。”薛道收起圣旨与刘正臣一起走出帅帐。

    侯希逸正在和李怀玉商议,如何接待刘正臣和唐朝的军队,两人正在商量细节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朝廷的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城门口。”

    两人慌忙出城迎接,在城门口与薛道相遇。刘正臣说道:“侯将军出城正是时候,这位是钦差大臣薛中使,专程来传达圣旨的。”侯希逸立即上前行礼:“平卢军侯希逸见过钦差大臣,大人的到来,平卢镇蓬薜生辉。全军将士欢欣鼓舞,等待钦差大人传达朝廷的旨意。”

    薛道面带微笑,点头说道:“副节度使大人客气了,皇上对侯大人弃暗投明十分欣慰,对刘大人赞不绝口,特命我到军中宣读圣旨。请吧,”“请、请,”刘正臣让卫兵去为薛道牵马。薛道说道:“宫内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对朝廷里的人感情也不一样啊。”

    刘正臣说道:“中使大人带来了皇上的旨意,正臣下一步行动,就有了方向了。你是我们的及时雨,我们由衷的欢迎。”

    钟虎对刘正臣说道:“王玄志还在城外,让他们进城吗?”刘正臣说道:“你去通知他,就说朝廷来了钦差大臣,传达皇上圣旨,让他一人进城接旨。其军队仍然住在军营里,听候调遣。”

    钟虎到王玄志的军营,王玄志已经知道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