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风波-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思明说道:“我当然知道上谷郡的外围防御,对蓟城的重要性。但是李怀仙不能动,蓟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加强。通知张献诚,让薛嵩增援上谷郡,加强防御。”周挚立即将史思明的命令发出,回身对他说道:“元帅的这个决定,具有战略意义。让骁勇善战的薛嵩防守,比李怀仙更适合。一方面可以确保蓟城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为将来的反击做准备。”
史思明做了一个手势说道:“薛嵩是名将之后,颇有其祖父之风,对付李光弼不会落下风。等唐军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的主力出动,反包上去,便能将其歼灭。”周挚说道:“进攻上谷郡的是李光弼,不比郭子仪差多少。郭子仪攻击妫川,蔡希德能敌得住吗?郭子仪他侧面夹击我们,摆出了一副决战的架势。”
“好,蔡希德遇上对手了,他一直对我不服气,让他们去拼去。失了妫川郡,蔡希德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他不会退却,这点我很放心。”史思明悠然自得。
薛嵩接到命令,立即带领本部人马,前往上谷郡,刚刚进入城内,李光弼便接踵而至。他立即布防,组织军队防御。
李光弼到了城下,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安营扎寨,四面构筑栅栏,将城池团团围住。薛嵩站在城楼上观看,手上指指点点,笑着说道:“就李光弼这一万来人,想攻克八千人防御的上谷郡,简直是痴人说梦。”
向润客站在他的身边,脸上略显慌张的说道:“李光弼和蔡元帅对过仗,挡住了蔡元帅增援云中的道路,两人旗鼓相当。攻打常山的时候,他们异常猛烈,幸好我们撤退得快,不然就要吃大亏了。你看他们十分从容,并不急于攻城,好象胸有成竹。薛将军虽然武艺高强,但也要当心,来者不善啊。”
薛嵩回头看了向润客一眼说道:“作为将军,就是泰山压顶,也不能有丝毫的惊慌。你这种心态,永远也做不成好将领。探子早将对手的情况上报给上来了,李光弼出征时有一万五千人,经过几个硬仗之后,损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从军事角度上看,他现在不宜继续战斗,应该休整一段时间,补充人员,兵器和粮草。可能是迫于唐朝皇帝的压力,不得不进攻。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从容不迫,而是无可奈何。”
向润客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冲上去,乘他们立足未稳,冲垮他们的营垒,我们就能确保胜利了。”
“恰恰相反,那样你就中计了,李光弼正等着你去呢。他们的军队虽然疲惫,但是他们的阵势排列有序,轻易攻击就会上当。”薛嵩指着对面的栅栏说道。向润客观看一阵,若有所悟的说道:“对方的栅栏有些特别,好象是在等待进攻似的。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他们进攻的力量不够,防守还是可行的。看来我是成不了出名的将军了。”
薛嵩轻笑一声说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雄武皇帝还是很重用你的,一直让你独当一面。我可是从镇将干起的,现在也没有你的级别高。可是史元帅却将上谷郡的防御交给了我。我这人有时也很急的,说话有些冲,希望你不要介意。我们现在已经捆在一起了,荣辱与共。”
向润客摇了摇头说道:“我这人能力不高,但肚子里还是很能装东西的。我知道你是雄武皇帝选拔的武状元,一直得到重用。打仗的时候都是低职高用,这一仗之后,你就要独当一面了。我有自知之明,打仗是真刀真枪的干,没有真功夫,是要丢命的,能当好配角也心满意足了。”
“哈、哈、哈。”薛嵩开怀大笑,指点着说道:“你这人很实在,与你一起合作很愉快。李光弼的能耐不在郭子仪之下,蔡元帅说他很能打,我薛嵩就是要会一会他。我们就跟他耗着,我们粮草充足,又有坚城,占有绝对优势。用不了多久,他就会退兵。那时候,再一路追杀。”
向润客不停的赞叹:“敌人就在对面,薛将军视而无物。这一点,我就做不到。但我的心里仍然担心,敌人攻上来怎么办?将军要当心啊。”薛嵩斜眼看着向润客说道:“放心叫,要是没有这个能力,敢说大话吗?”显得十分兴奋,悠然自得的走下了城楼。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攻受挫郭子仪上书 病情好转安禄山施计2()
李光弼走到阵前,观察城楼,郝廷玉白孝德跟在他的身后。【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爰亲⊥�罚╓道:“我军一路进攻,连续作战近四个月了,伤亡惨重,一直得不到休整,军士十分疲惫。叛军似乎早有准备,城楼上没有动静,沉着得很,一定比攻常山的难度大。我们应该休整一段时间。这样打疲劳战,不会有结果。”
李光弼说道:“朝廷来了圣旨,要我们两个月之内攻克蓟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再不动不行了。圣旨是没有价钱讲的,就是战死沙场,也比被皇帝砍头要好。就算是疲劳战,也要拼命向前。”
郝廷玉说道:“我知道这个道理,但人不是铁,体力是有限的,疲劳过度能力发挥不出五成,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不如不攻击。”
李光弼说道:“你急什么?我们先扎下营寨,让军士好好休息,不要急于攻城。我们并不积极,先行围住叛军,给他们造成心里压力。我们先示弱,如果他们产生错觉,先进攻我们就好办了。”
白孝德说道:“叛军没有这个胆量,常山城他们只坚持了一天,就退到了上谷郡。他们要是敢攻击我们,就会在常山坚守。”
李光弼说道:“上谷与常山不同,离蓟城更近。史思明没有胆量守常山,是因为他们的兵力不足,他不得不收缩防线。朝廷通报,刘正臣和王玄志两支军队共五万人,已经攻克了平卢,正在西进,夹攻蓟城。一旦史思明的后院起火,他就会再次收缩。我们先养精蓄锐,然后再考虑攻城。想什么时候攻击就什么时候攻击,主动权就握在我们的手里。”
一连三天,两边都没有动作,李光弼安然坐在帅帐之中,有时到栅栏内检查一下各种弓驽排列设置的情况。叮嘱一番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他好象不是来攻城的,倒象是防御营寨一样。薛嵩也很悠闲自在,他时不时的在城楼上走动,对唐军的营寨视而不见,有时的还要大笑几声,以壮气势。
双方似乎十分默契,都在等待对方先出手,让对手先露出破绽。薛嵩的函养似乎比李光弼要深,他的城门半开半闭,时不时的还有几个大胆的军士在门前走动,打扫卫生。双方在比拼耐心,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李光弼的偏将郝廷玉见敌军敢开城门,到李光弼的帐前讨令:“叛军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两军对阵,竟然敢开城门。末将请求出战﹗”李光弼说道:“敌军敢开城门,必有防备,你带五百部众作试探性攻击,不可用强。命令陈利贞带领弓驽手掩护,马上出击。”
郝廷玉说道:“诸葛亮用空城计对付司马懿的时候,就是用几个老兵在城门前打扫。末将认为,叛军计穷力歇,是攻克城池的最好时机。建议将全军都压上去,一举拿下城池。”李光弼说道:“放肆,本帅打仗还用得着你来教吗?诸葛亮用空城计,是街停失守,汉军在外,不得已冒险。现在叛军虽然退缩防守,但主力仍在。他是在向我们示威,并不是空城计。赶快执行命令,打击一下叛军的气焰。”郝廷玉不敢再争辩,恭身应道:“末将尊令。”出了帅府。
回到军营,郝廷玉立即提刀上马,亲点五百精骑,出了寨门。他飞舞着陌刀,带领军士直冲城门。薛嵩在城楼大笑:“唐军无兵,几百人也敢攻城,让你有来无回。”他下令城门大开,城楼上所有的驽箭准备射击。
郝廷玉见对方的城门不关,反而大开,认为是个好时机。一马当先,勇猛前冲。身后的军士,也以为有机可乘,鼓噪着放马飞奔。距离城门已经不足百步,突然城楼上箭如雨下。郝廷玉挥刀拨打箭头,奔行受阻。
陈利贞命令弓驽手向城楼射击,掩护郝廷玉冲锋。城楼上的车驽、伏远驽、擘张驽等远程驽箭,飞蝗似的射向唐军阵地。操作驽箭的唐军弓驽手纷纷中箭,伤亡惨重。弓驽手自顾不暇,不能向城楼发箭。攻城的骑兵,没有掩护,抵挡不住城楼上的驽箭,成批的掉下马来。
白孝德接到李光弼的命令,立即鸣金收兵。攻城的军士听到锣声,在郝廷玉的带领下,慌忙撤退。薛嵩命令强驽追踪射击,城楼上的车驽、伏远驽发挥到了极致。暴雨般的洒向撤退的唐军。五百骑兵全部中箭阵亡,只有郝廷玉一人回营。
郝廷玉到帅府领罪,李光弼勉励他说道:“叛军气盛,不可用强,非廷玉之罪。众位将军,各自守卫营寨,困住城内的敌人,等待郭元帅的援兵。”从此之后,李光弼的军队,守住栅栏,不再出击。
郭子仪进攻妫川郡,比李光弼还要艰难。蔡希德与薛忠义汇合后,兵力上已经超过郭子仪了。两军实力防守的一方占有优势,这攻坚战不当之处怎么打。加上蔡希德在妫川郡经营多年,地利人和,郭子仪要想攻下妫川,是不可能的。就力量对比而言,唐军处于弱势,还要进攻就不切实际了。郭子仪知道这个道理。攻击肯定是吃亏的,但圣命难违,他只能摆摆样子。在城外屯兵,构建工事,等待时机。
郭晞年轻气盛,到达城下之后,就有些浮躁。但郭子仪有令在先,没有立即行动。过了几天之后,实在撇不住了,向郭子仪请求攻城。开路先锋仍然是张尚,他所辖的一个镇有两个上等镇的兵力,在他的军队中实力最强。张尚带领项勇、项猛,在弓驽的掩护下,直冲城门。
蔡希德不愿示弱,对张啸天说道:“对方攻城的只是一个六品官,你已经是正五品将军,有没有胆量去会他一会。”旁边的薛忠义说道:“此人武艺高强,金赤锋都没能战胜他。”张啸天横了薛忠义一眼说道:“有什么了不起,我去会他。”
张啸天提枪上马,带领一队军士冲出城门与唐兵对阵。双方在城下摆开了阵式,弓驽手压住阵脚。两人摧马狂奔,枪矛相交,发出一声巨响,两马错开,势均力敌。一连十几个回合,两人都向前冲,兵器相交,人马分开,表面上是不相上下,但实际上张尚的内功明显的要高出一筹。
蔡希德是内行,看出张啸天处于劣势,立即鸣金收兵。张啸天挡开张尚的长枪后,错开身体,向城门奔去。郭晞不干,擂鼓摧促张尚的部队追击。张尚挥舞着长枪,纵马赶来。
列阵于城门外的燕朝弓驽手并不惊慌,瞄准唐军射击,掩护张啸天撤退。张尚全力舞动长枪拨打箭矢,追赶的速度慢了下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攻受挫郭子仪上书 病情好转安禄山施计3()
抗旨的罪名,郭子仪不能接受。对刘奉庭说道:“我不能眼看这些军士,死在敌人的箭头之下。我是前线将领,对战场比较熟悉。就河北而言,兵力上朝廷的军队并不占有优势。如果刘正臣不能在史思明的背后猛插一刀,朝廷难以取胜。我现在写奏折,向朝廷奏明实情,再请皇上定夺。郭晞带中使大人去阵前看看,看看前线将士的奉献。”
刘奉庭说道:“好,我先看看,呆在帅帐,心里不踏实。”郭晞带着刘奉庭到妫川郡城下,城楼上旌旗飘荡,碉楼林立,依稀可以看到摆在上面的车驽。郭晞说道:“守城的叛军主将,名叫蔡希德,是安禄山任命的正一品天策上将,冷静果决,有勇有谋,不好对付。刚刚攻击一次,冲锋的勇士死伤一大半。我们目前的力量,只能与敌人对峙。”
刘奉庭说道:“叛军的实力不容低估,如果硬着头皮立即组织人马进攻,伤亡太大,看来我是不能完全执行皇上的旨意,督促你们攻击了。”
郭晞又带他去看伤员,营帐里全是重伤号,足有一两千人,有些已经奄奄一息。他们进门的时候,四个士兵正抬着一具尸体出来。刘奉庭瞟了一眼说道:“这样多啊。”郭晞说道:“这里是重伤号,那边的轻伤号人员比这还要多得多,中使大人去不去看。”
刘奉庭说道:“不去了,真是想不到呀,朝廷只知道你们胜利了,怎么知道你们打得这样艰苦。安禄山不是易于之辈,皇上的部署只怕有些过急了。”郭子仪将奏折交给刘奉庭,刘奉庭说道:“我一定如实向皇上奏报,将元帅的作战方案上报朝庭。”郭子仪说道:“辛苦中使大人,子仪感激不尽。”
再说住在洛阳皇宫里的安禄山,这几天的心情好多了,眼睛和身上的不舒服感觉也好了许多。也许是战争的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