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翌日清晨,日头还沉在城门雉堞下,只有微亮的明光泛出地平线,不过鸟雀清越的那嘤啭声已经开始编织在各类门店摊头之上。

    兴国坊,陈记书斋的店门被人打开,里边出来一个灰袍书生,又将店门重新上锁。

    这几天出来的是比以前更早了,就怕陈午那小子过来拉自己去蹴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有多恨自己,每天一大早就过来踹门。可惜北宋的蹴鞠实在难以令他产生共鸣,如果改改、做的大气点,那还行,不过现在么……也只能躲着他了。而且自己也没那么闲,身肩着家族复兴的大任,得养家糊口,还得找那个不知道在哪个山沟沟里蹲着的未婚妻,事情这么多,可是没这闲工夫陪一群小屁孩玩游戏……心里这么想着,人已经跑到了外城的金梁巷子,那里建宇不多,大体只有一处书院和一座道观,旁边是些老旧的小楼阁,并且多是无人居住、闲置在那儿。

    他自然不会无缘无故跑到这边,按照脑海中琐碎的记忆,这里应该就是苏家以前兴建在外城的学堂书院了。当时是用作供给本家子弟学书的,可惜后来苏家出了事,几房人都各奔东西去了,不过这座书院却是留了下来,渡给了陈守向打理。前日去风悦楼赴宴的时候,陈老头也是提起过几句,说是这书院现下招收些幼龄平民子弟就学,主要是传授经算之术、偶涉儒经,说白点、也就是为了将来出去能算个帐,要求还是蛮低的。不过这样也算是有了市场,对于住在这汴京成里的平头百姓,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此时苏页的直拼大门前,仰头而望,这门楣高垫板上挂着一块长板字额,上面是四个掉漆沥粉的正楷大字…

    祁山书院。

    倒不是这书院里围了一座山,只是因为这苏家祖籍登州祁山,所以也算是缅怀先人了。书院占地足有五十余亩,当时买的大,以为能够开枝散叶很久,没想到没几年就垮了,所以后续的设施还没来得及跟上,这五十余亩地、实际用了一半还不到,余下都是野草荒地。进门当头是用比较好的明砖铺成屉心斜柳状,几条通往学斋的碎拼甬路也都铺的齐整,两边樟树花槐、草长莺飞,不过旁边的假山假景就有些寒碜了,大都只建到一半,就这么半吊子的堆那儿了,所以要是你假山爬到一半儿现过去是个“悬崖”,倒也不用惊讶什么。

    朗朗的读书声从一列整齐的学斋里传出来,走在学堂外的廊道上,没有什么勤杂人员,虽然显得落魄,但这时给人的感觉倒是比较宁和安逸的。费不了多少时间,这苏进便寻到了书院山长徐邑,那个当年须皆白、口齿不清的老头。

    “少爷所说的印刷拣字之事,实话而言、这书院里的教书匠怕是不会愿意,老头儿倒是可以去说一说,但少爷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行这工匠之事、着实是有些伤读书人体面。”

    安静朴实的一间学堂憩所里,光线极为柔和的从冰裂槛窗外透进来,两排子的书架,粗糙的白砖地面,前面一张务公书案,上面摊有一本周髀算经,一应的文房用具。

    隔着长案、对坐有一老一少两人。

    老人热切的起身给书生沏茶,感慨些物是人非的话,或说是自己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再打理书院了,要不是陈守向一直挽留他在挨两年,早就不在这边做了。今天见到往日旧主,也是话闸子打开了,念念叨叨的好一阵,这才开始谈正事。

    “少爷所说的印刷拣字之事,实话而言、这书院里的教书匠怕是不会愿意,老头儿倒是可以去说一说,但少爷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行这工匠之事、着实是有些伤读书人体面。”

    对于苏进提出的要将这书院荒废之所兴建印刷作坊,老头确实有些难以理解,即便是十余年前的苏家,也不是真个从事这印刷书铺一行,只是当年苏父为了洗去身上的商人气,所以才弄出这么个书铺子来,连带着建了这个书院,虽然平素关心有加,但谁都知道、这苏家的重心还是在酒楼生意上。

    “这点仲耕心里也是明白,凡事不可强求,只是觉得自己人或许好说话些,也就过来这么一问,如若能直接招收些识字工那自是最好不过,如若不能,那仲耕也只能找些孩子自己培养了,我想书院里应该有不少家境清寒的子弟吧?”

    “难道少爷的意思……”老人试探的问。

    书生点了点头,端起茶盏抿了口碎茶后说:“据我所知,这些孩子们平日只授半天课,下午就要回去给家里做事,其实想来也没有多少用处,还不如书院出面直接雇来学习活字印刷,我想孩子父母也是乐意的,毕竟孩子年纪小,在家其实也做不了多少活,而且这也是学手艺的,将来印刷坊做大了,也不愁找不到活儿糊口,老先生以为呢?”书生吹了吹热盈的茶汤表面。

    老人愣了下,雇佣孩子?学手艺?做大?他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听着苏进的语气,怎么好像是理所当然似的……

    “那少爷大概需要多少人手?”

    “先十个吧,本钱不足,也只能一步一步来了……”

    ……

    ……

    从祁山书院出来之后,便又沿着老路折返回去,不过有一件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生了……

    “苏家少爷!这些雕版模子怎么成了这样子?”

    那就是庄舟那老头现一大堆雕版模子被人破成两段,怒火烧的三桶水都浇不灭~~自己也只能说是遭了贼人迫害,无可奈何……结果老头当机立断的去隔壁永庆坊的铁打铺里抗了把横锁过来、小腿粗的那种……

    看来、以后上锁也是个体力活了。

    这费用当然是要上报到陈守向那里,苏进只是帮忙看店的,实际的主人还是陈守向,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书铺物材的购置,庄老头都是直接去找陈守向的。说到这费用问题,倒是该上心了,自己要研活字印刷,可得抱住陈老头的大腿不放,不然这原始投入资金可没有着落…嗯……也差不多该和陈老头谈谈了……

    ……

    ……

    “活字印刷?”

    风悦楼后堂一间雅间阁子里,云纹雀替横衔与梁柱间,龟背纹饰的槛窗边立着一株青葱的鹿角蕨盆栽、叶枝上散着茶香气。外间廊道上快步走着端菜奉酒的小斯,“来嘞来嘞,让这位大官人久等了,是小的不周~~”声音慢慢远去,最后只剩下楼下大厅堂里嘈杂的食客交谈声。

    隔着一张樟木圆桌,对坐着两人、旁边有一小斯侍候。老者摸着脑袋上的硬裹纱帽上绣着的金玉想事……吱呀一声,隔扇门被带上,走进来风悦楼的账房,此时走到老者跟前递上一本薄册…

    “老爷,这个月的进出,您过一下目,还有……猪肉行的掌柜过来说了,这上月……”那掌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者抬手阻断了。

    “你先下去吧,我会处理的。”

    “是。”

    老者动了动身子,或许是底下的凳子坐的不舒服,旁边那小斯赶紧扶住老者,等老者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坐姿后才放下手侍候在旁。

    老者轻咳了声:“仲耕啊~~”他一边翻着账册一边说话,“我对这个印刷行业也不是很了解,不过也听说那活字并不实用,市场一直打不开,不过听你的意思,是有新的路子可走,但我这粗人听不大明白,那也就只能粗人粗语的问了,这前期成本投入、大概需要多少?”老者翻着账目,时不时皱皱眉头,不过却没抬头看苏进。

第三十六章 不明觉厉() 
“以仲耕初步预算,前期成本第一次投入大概需要一千余贯,后期肯定还得追加,至于成本的回收……可能会比较长,预估应该需要半年,不过挨过起初的困难期后,纯盈利就会比较丰厚,陈叔可以考虑一下…”,“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环,仲耕以为书铺的经营路子有些老了、需要改改,以书铺现在自产自销能力……”

    “这个、仲耕……”

    老者抬起头看他,长着粗茧的手磨砂着手册书页,想了想才说:“你嫂嫂可是嘱咐我要好生关照你的学业,你看我这几天忙得,也没个闲空,今儿想起来、倒是有个想法……”

    “哦?”书生愣了一下,随即就笑着端起了茶盏,“不知陈叔有何想法,小侄洗耳恭听。”说着抿了口茶,看来得另想路子了,难不成真要倒卖香水造玻璃?那可就违背自己初衷了……

    老者搁下账本道,“仲耕有所不知,我与那太学学录常澍有过数面之缘,虽说谈不上交情,但也算是点头之交,今儿想来、仲耕在书铺躬读不是良策,不如我给捐个太学旁听的生额,虽然不能应试进舍,但总归比在书铺要有学识氛围,仲耕以为如何?”

    “如果是这个,倒是不必麻烦陈叔了。”

    望着陈守向有些诧异的面色,苏进笑着搁下茶盏:“陈叔有所不知,我与那陈留县学学谕冯泓安有一面之缘,虽说攀不上关系,但也算是淡水之交,今儿说来、学谕在县府给予过荐信,不如我凭这荐信取个旁听生额,虽然难以显赫扬名,但总归比陈叔劳神张罗要实在些,陈叔以为如何?”

    “……”

    老者刚端起来准备喝口茶水的,不过手才抬到一半儿,就不得不停下来,那双深凹进去的小眼睛愣了愣,望着在那儿一本正经喝茶的苏进,看了会儿,终归是忍不住哈哈地笑了出来…

    “仲耕勿要见怪,不是陈叔不肯帮你,只是毕竟仲耕年少识浅,这第一次投入便是一千余贯的大手笔,恕陈叔难以承受,若陈叔是那长庆楼的主家,就看仲耕这份敢搏的勇气,即便是打了水漂!陈叔也会鼎力支持,只是……还是得怨陈叔能力浅薄,这小小的风悦楼经营的都如此惨淡……”

    老头在那儿唉声叹气,开始碎碎念的说道起以往苏家时候的盛况,与如今两相对比、不胜唏嘘。而外边廊道有小斯打碎碗碟、挨骂的声音,还有客人不满的叫唤声音,隐隐约约的、好像是菜水泼在了衣服上。老头手边的小斯赶忙出门招呼了两声,大概是让安静点、老爷在里面之类的话。不过老头却是习以为常的在这边继续说道…

    苏进呆呆的看着老头精湛的表演,看眼泪鼻涕一把飚的、倒真是为难他了。不过表演始终要有结束的时候,苏进捏着茶盖子有节奏的捋着茶汤面…

    “见陈叔如此痛心疾,小侄也是心怀感触,长庆楼什么的小侄未曾听过,潘矾二楼倒是颇有耳闻,如此……那就这样……”他轻轻将盖子扣在了茶口上,“不妨让小侄为这风悦楼出些法子,虽然不知能否达到长庆楼的生意,但在两年内,声势应该能够比肩潘帆二楼……”

    比肩潘楼和矾楼?

    老头差点没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而旁边的小斯更是连眼珠子都要跳出来了,刚才听这穷书生在那儿大放厥词的要一千余贯做活字、他就觉得这人脑子进水,现在听到说花两年时间比肩潘楼和矾楼,那就真的无话可说……

    感情真的是个书呆子。

    “咳咳~~”

    老头用两声轻咳来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他刚抬手要说话。不想对面的书生却对旁边的小斯招手…

    “麻烦取两张生宣来…”,“额…生宣店里没有,毛边可以吗?”

    “无事,能拿来写就行。”

    那小斯心中鄙视的走了,能拿来写还一口喊着要生宣,真是够摆谱的。不过这可确实是冤枉某人了,后世普通人对于古代用纸的第一印象基本上就等于宣纸了,而不会想到什么譬如澄心堂纸、毛边纸之类的……

    “仲耕这是……”

    等那小斯将一刀泛黄的毛边拿了过来后,老头就伸长了脖子问。

    苏进拿着簪笔对老头一笑,“陈叔可是要看好了,仲耕只说一次,怕您听不明白,所以取来这纸用来记述。”他捋着宽袖将笔头在砚墨里浸润,抬起来、先是刷刷的在纸的最右侧行自上而下的写下四个大字……

    天上人间。

    ……

    ……

    日头渐沉西水门城头,阳光已经开始泛黄,风悦楼门口往出的食客零零散散,楼上雅间阁子外的廊道楼梯口,店里的账房此时紧倒起小碎步上楼,十分急切的模样,咚咚咚的、脚步声也非常沉重,一下就推开雅间阁子的隔扇门…

    “老爷!遭了遭了~~城南的洪家店说下月的春酒给了长庆楼了,您看这都说好的生意…”不过他这话说到一半,就觉里边的氛围不对。

    圆桌上茶水已凉,阁子边的鹿角蕨叶稍稍曳动,搅动着这僵硬住的气氛,外边的喧闹声也沉淀了下来,一切……归于平静。

    陈守向磨砂着手上一叠的毛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