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棺-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去挖敌人墙角果然还是得在地方大本营里面下手才效果显著啊!”小武冷笑如此评价了一句神会和尚行为之后又些费解地问老李:“其实跟这位田秘书长一样一直都没弄太明白渐悟和顿悟之间差别。要说所谓渐悟不就是通过日积月累思考获得了种种体悟、再经过数量累积由量变堆积成质变过程吗?而所谓顿悟则是抛弃了量变积累过程直接追求质变本身。这种理解应该什么错误?如果说是针对普通人资质来说其实前一种听起来更容易走得通一些啊?”“对渐悟和顿悟之间差别分析得确实错但虽是这样说却忽视了人类自身先天具且后天更容易被发扬光大惰性。如果换成是给两种选择一种是每天早起上学勤勤恳恳先读书读个十几年才可能获得某类知识或者是某种技能;而另一种则是一台神奇机器可以让告别前面那些痛苦经历直接获得那类知识或技能。会选择哪一种呢?”老李无奈地给小武举例说明。“这什么好纠结肯定是选择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跟精力后者了!”小武想都没想地就飞快给出了自己答案但几乎就是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答案与之前思考所不同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悠然开口说:“原来是这样所谓顿悟就是一个可以快速成佛方便法门而已当那些佛教信徒们都知一条不需要进行长年打坐参禅、不必经历晨钟暮鼓刻苦修行成佛捷径之时们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这条捷径哪怕这条捷径未必就适合们哪怕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通过捷径成佛……”

第321章 源流() 
“不错不错既然能这样体会想来应该也算是对渐悟和顿悟之间纷争所得了。”老李欣慰地安抚了小武几句之后又环顾了身边花生型尚、田秘书长和张扬三人自顾自地继续介绍神会和尚生平:“后来在天宝八年时候神会和尚在自己主成泽寺又召开了一场无遮大会。在会上再一次明确了南宗宗旨而排斥北宗并对对神秀北宗学系大加攻击说们‘师承是傍法门是渐’而只顿教才是禅宗正统。其后更是每月登坛说法弘扬南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达摩禅极力抑制神秀以心为宗清净禅。此举终于引来了北宗疯狂报复导致神会和尚在两年间被移贬四处地方。”

    “些人是一遇到挫折时候刚开始还比较坚强但当发现自己克服不了困难时候立刻就变得软弱起来;而另一些人则是不管什么挫折都丝毫动摇不了们坚强意志。相较而言感觉神会和尚绝对是属于后者所以每当遇到了什么挫折之后总能找到机会翻盘并且赢回更多人生筹码。这样人到目前为止只听说过一个——据说在南方一个一心想要盖大楼盖到破产人在经历过债主满门情况之后居然还能握会再创辉煌听起来倒也传奇!”张扬中肯地评价。

    老李闻言微微点头附和:“不错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但凡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人必然是拥远超常人坚韧意志之人而神会和尚自然也在其列。天宝十四年时候安史之乱突然暴发大唐江山一时之间竟陷入了风雨飘摇悲惨境地;及至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不久神会和尚就从被从贬之所直接返回了洛阳。那时节为了充盈极度空虚国库官府正在施行‘卖官度僧、士’并将此类收入上缴国库以充作军饷制度;神会和尚握住了难得机会终于赢得了唐朝天子肃宗嘉奖并被特诏迎入宫中供养还敕令在荷泽寺旧址建禅宇让其住持。之后不久僧俗弟子涌塞寺院顿悟法门蔚然成宗于是人们便以寺为名称其为‘荷泽宗’尊称神会和尚为‘荷泽神会’、‘荷泽大师’。”

    小武听老李说到了这里忽然冷笑插:“按照之前所说这些个事情脉络来看一个宗教法门但凡是想要所作为就必须得到唐朝皇室推崇;或者说宗教能否兴盛关键就是看宗教是否能够得到政府认可与推广。按照思路推衍下去岂不是说千多年来一直都什么变化?”

    听了小武这番田秘书长脸色一僵颇些尴尬地摆手辩解:“们国家实行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就是说公民信仰宗教自由也不信仰宗教自由;信仰这种宗教自由也信仰那种宗教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教派自由也信仰那个教派自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自由也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自由。简单说就是:既信教自由也不信教自由。”

    小武不屑地笑了笑刚想要出言继续嘲讽却被身边张扬再次亲密地搂住了脖子发不出声来。

    张扬一边故作热情地搂小武脖子逼迫其闭嘴一边打了个哈哈继续不依不饶地追问老李:“那么后来呢?神会和尚所推广那个荷泽宗到底怎么样了?是名垂青史了还是流芳百世了?”

    “世间之事纷纷扰扰不如意事常**就算神会和尚能掐会算估计也不敢保证荷泽宗能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而事实也却是如此

    。公元758年神会和尚在荷泽寺圆寂众门徒为其建塔于龙门宝应寺;公元772年上敕塔号为‘般若大师之塔’;公元796年敕皇太子召众禅师定禅门宗旨立神会禅师为禅宗第七祖唐德宗御撰《七祖》颂行天下。至此神会和尚穷尽了一生精力终于得到了最为圆满回报终于为那远遁岭南一直未能回归北地恩师慧能争得了‘禅宗六祖’正统名位。”说到了这里老李颇些感伤地揉了揉眼睛又继续说:“神会去世以后荷泽宗流传出了两个支系又显赫了一阵子使‘曹溪大播于洛阳荷泽顿门派流于天下’;但几十年后荷泽宗即沉寂于世默默无闻杳然无踪了代之而起禅宗却是当年神会同门师兄——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支。”

    “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这是两个人吗?们跟神会和尚一样也都是六祖慧能徒弟?”小武问。

    老李点了点头算是确认了小武说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又悠然吐出些神往地继续说:“六祖慧能其人其材到底如何史书之中所载不多但却可以通过徒弟们略窥一二。据说慧能大师门下弟子四十多人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等最为著名而刚才咱们讨论了好半天神会和尚只是慧能大师众多徒弟之中较为出色一个而已!由如此高明徒弟更可见其师之更加高明啊!至于说到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却不得不先跟们交待一下禅宗源流了。”

    小武狐疑地看了老李一眼些不太确定地问:“意思是说想要给们讲一讲禅宗家谱吗?可刚才们不是已经从菩提达摩一路讲到了六祖慧能了嘛难要讲其实是慧能之后禅宗家谱?对了由于禅宗赖以作为传法证明衣钵不再继续传承慧能那些个徒弟们都可以对外宣称说自己得到了禅宗真传们也都可以各立山头说自己才是禅门正宗反正又不会什么人跳出来指摘们不是。”

    “嘛虽然并非如所说那般不堪但事实却是如此。”老李颇些无奈地看了小武一眼却被小武过于睿智双眼给吓了一跳摇了摇头继续说:“要交待禅宗源流倒也算不上是什么家谱只是法传承一个脉络走向而已;根据脉络走向可以清晰地将某一代某一位高僧直接与六祖慧能连结起来并明确其师承来历如何。据说南岳怀让曾跟随六祖慧能将近三十年时间亲传弟子九人以马祖一居首;马祖一于江西龚公山举扬禅法世称‘洪州宗’门下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等较为出名。百丈之下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希运之下临济义玄其后里历八传而衍出黄龙、杨岐二派;沩山灵祐独栖潭州门下以仰山慧寂最著名称沩仰宗。”

    “还说不是家谱?听起来比家谱还要繁琐得多!就不能介绍得简单一点吗?”小武抱怨。

    “史书上就是这么说又让怎么简单省略呢?”老李反驳了一句之后不再理会小武抱怨继续自顾自地介绍起青原行思来:“青原行思之下石头希迁其门下药山惟俨、丹霞天然、天皇悟。药山一系逐渐演化成曹洞宗天皇悟一系历数代传承形成云门宗另玄沙师备一系后来演化为法眼宗如此林林种种宗派归根结底都可以上溯到六祖慧能身上所以才会被称为源流。可以这么说在六祖慧能入灭一百年后修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而在唐武宗灭佛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了中国佛教主流地位——成果与百丈怀海创建禅刹、订立清规令禅宗众僧顺利脱离寄住律寺是分不开!”

    小武听到了这里颇些不耐烦地打断:“等等等等说创建禅刹、订立清规百丈怀海又是谁?凭什么可以订立清规?而且又怎么会跟唐武宗灭佛扯上了关系?都让给说糊涂了!”老李苦笑了一声回应小武:“刚刚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后来流传于天下所谓禅宗其源头皆是源于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支而百丈怀海是马祖一徒弟相当于是南岳怀让徒孙。说起来就算们对百丈怀海名字感觉到陌生但对马祖一名字应该还是所耳闻?就算们听说过马祖一名字想来也应该对那个由那别具特色传教之法所衍生出来四字成语耳熟能详?”张扬对老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想了一下些不太确定地追问:“马祖一名字倒是依锨得至于那别具特色传教之法又是什么?该不会就是传说中‘当头棒喝’……”

2第322章 百丈() 
“不错!正是当头棒喝!”老李喜形于色地欣然答似乎对张扬给予正确互动感到很是满意见张扬依旧是一脸狐疑之色又耐心地对张扬解释:“据说马祖一其人机锋峻烈说做事情都非常魄力开喝棒竖拂之禅风主张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身心活动皆为佛性而‘见性是佛’之说。而身为徒弟百丈怀海除继承了统之外又别开生面地在其它领域为佛教事业开创出一片崭新局面不仅创建了新禅刹还重新订立佛门清规更是结束了禅宗众僧寄住律寺陈规旧俗。”

    “百丈怀海既然被吹捧得如此牛气为什么一直都听说过名号呢?”小武质疑。

    老李不骄不躁地慢悠悠回应:“虽然百丈禅师为禅宗发展与壮大做出了不朽功业但正如历史上大多数大德高僧一样从不为名利所扰自然也就不会在意后人对评价所以也就难怪会在后世之中留不下什么太大名气听说过名号也自然就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据说百丈禅师为马祖一门下首座侍奉一六年余得到了一认可;后来信徒邀请百丈禅师前往洪州新吴大雄山另创禅林也就是现今江西省奉新县境内。大雄山附近水清山灵山岩兀立千尺许号百丈岩百丈禅师之名亦是源于此处。此后不久四方禅客云集门下沩山灵佑、黄檗希运为上首誉满天下。”

    “怎么听说起一个禅宗和尚来就感觉们好像随随便便找个山头号称开宗立派就可以很轻轻松松地取得成功。到底是们艰苦奋斗经过写得太过轻描淡了还是在唐朝那个时代和尚职业就是那么好混生活呢?又或者是给们所讲述内容根本就是言过其实?”小武继续质疑。

    “又什么好言过其实呢?要知一个人一生往往很多事情可以叙述而在给们讲述时候又不能件件事情都巨细无靡地一一展开所以就只能概括性地用几句总结其一生经历而已;至于所怀疑觉得所讲述人物都是很轻易就取得了成功疑惑根本就不成立毕竟更多失败者早已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又怎么可能会被身为后人们轻易了解到呢?”老李反驳。

    小武闻言眨了眨眼睛未知可否地扬起了头似乎不愿意再针对题继续与老李争论下去。

    见二人之间局面又变得尴尬起来张扬异常自觉地跳了出来主动挑起了题对老李问:“老李既然对这位百丈禅师如此推崇那为什么不给们讲一讲这位高人生平呢?又是在怎样情况下创建禅刹、订立清规难在那个时候禅宗和尚们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吗?还是什么别原因?”

    “这样啊……好h然张扬小友开了金口今天就豁出去多费一番口舌就再给们讲一讲百丈禅师生平好了们可不要嫌老头子太过啰嗦哦!”老李跺跺脚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见张扬等人都是在点头回应老李方才些欣慰地继续开口说:“据说百丈禅师生于公元720年卒于公元814年世间阳寿九十五岁整;禅学思想深得六祖慧能和马祖一真传十分强调佛法就在各人心中不假旁求而学佛就是要消除自身心中所受到妄想系缚明心见性;而一生中对禅宗发展所做出最大贡献就是大胆进行了教规改革。当时禅宗面临发展上两个不得不面对问题:一是禅僧日益增多却独立禅院可以栖身二是之前咱们已经讨论过关于世俗政权对于佛教实力发展警惕与束缚僧侣们都面临如何适应社会历史变动、继续生存下去严峻形势稍不慎就可能就此没落

    。”

    “百丈禅师卒于公元814年?那岂不是比唐武宗灭佛年代早了三十年左右时间?而刚才又说在唐武宗灭佛之后曹溪禅位居中国佛教主流地位成果是与百丈禅师创建禅刹、订立清规行动分不开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